醫院收費不低,但是醫生工資不高,如果醫生工資月入十萬,是不是會更認真地對待病人?

木蘭香麗麗


醫生工資的高低和對待病人的態度是沒有關係的。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醫院醫療設備和工作環境條件都是很差的,而且工資待遇都是很低的。但是,那時的醫生卻非常的敬業,對待病人也非常的負責。

當時由於沒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對病人的診斷主要是靠把脈聽診和詢問等手段。那時的醫生為了能夠準確的診斷出患者的病情,都是不厭其煩的耐心的詢問病人的病情。患者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醫生對他們的的關心和溫暖。醫生在人們的心目中真的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他們也真的沒有辜負和玷汙白衣天使這一神聖的稱號。

改革開放前的中國還很貧窮,經濟發展水平還很落後,特別是醫療醫藥水平更加的落後西方發達國家。但是,那時的人們無論生活多困難,有病都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有錢沒錢先治病。醫院的宗旨是病人的生命始終是第一位的,而把醫院的利益放在第二位。

那時我還小,記得我們鄰居家的一個婦女得了腦血栓,當時家裡很窮,在醫院治療了半年多,根本沒錢支付醫療費,他的丈夫只好在醫院裡邊陪護邊幫助醫院打理雜務,而且和醫院的醫生們的關係非常的和諧。他的妻子出院以後,他和醫院的醫生們還經常的往來,當時有些藥品缺乏而且沒有藥店,很多村裡人生病都求他去縣城醫院買藥。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進步,很多先進的醫療設備從國外引進到國內,醫院的醫療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也帶動了其他行業的一系列變化,很多產業的性質都隨之發生了變化,逐步走向了商業化。國家對醫療行業也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幾次醫改影響最深的就是〃以藥養醫〃。

為什麼要實行以藥養醫呢?其實改革開放前中國的醫院是根本不太盈利的,說白了醫院就是國家的一個包袱。改革開放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政府決定放下醫院這個包袱,實行〃以藥養醫〃,醫院自負盈虧,以此來減少國家財政開支。

由於國家這一醫改政策的實施,醫院的性質也逐漸的發生了變化,很多醫院都開始藉助先進的醫療設備為醫院謀取更多的盈利。病人去醫院無論大病小病,不再是簡單的門診醫生為患者把脈聽診,而是一概進行醫療器戒診斷。

醫改雖然對國家和社會有一定的意義,但是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由於醫院幾乎商業化的經營,已經完全違背了其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根本宗旨,其實也改變了醫院的性質。很多醫生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不惜喪失了醫德醫風,有些患者因為沒錢根本就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完全不是過去有錢沒錢先治病,而是沒錢只能回家等死。因此,近年來屢屢發生醫患糾紛,醫患矛盾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由於金錢觀念的加深,人們的慾望越來越大,即使醫生的工資待遇大幅度的提高,也不會改變一些醫生對病人的態度。因為,醫生對病人認真不認真和他們的工資待遇是不掛鉤的,是沒有直接關係的。客觀公正的講:大多數醫生對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是非常認真的,他們都是竭盡所能對患者盡職盡責的。因為能夠醫好自己的患者,也是作為醫生的一種欣慰和快樂。

所以,根治個別醫生對待患者不負責任的不是提高他們的工資待遇,而是加強他們的醫德醫風教育,從思想上讓他們真正的感悟和認識到;他們所從事的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夠徹底的改變目前醫療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才能避免出現更多的醫患糾紛,才能改變醫院醫生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讓醫院真正成為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聖地。


用心觸摸世界928


很多人都只看到醫生的工資待遇,卻沒有想過作為醫生之前,他們的付出。我老婆是一個三甲醫院的普通醫生,我就簡單的說一下一個醫生的情況,大家可以自行評判他應該獲得什麼樣的待遇。

首先,醫生的培養年限是5+3+x,臨床科室的本科都是五年,比一般的本科都要多一年,普通醫科本科剛畢業的學生,是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看病的,他們要麼考研究生,要麼找一份工作,找到醫院的工作,首先需要進行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也就是相當於實習或者見習,沒有處方權,沒有單獨值班看病的資格的,這個過程是三年,也就是說三年後你才算是一名合格的醫生,你才能單獨值班收治病人。如果本科畢業你考上研究生,一種是科研型研究生,也就是主要做實驗搞科研的,這類研究生畢業以後,參照本科生進行規培上崗,另一種是專業型研究生,也就是在學校經過半年到一年的學習之後,直接到醫院跟隨導師進行臨床學習。後一種的優勢在於,研究生期間就可以開始準備考執業醫師資格證,進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一般來說,專業型研究生畢業後工作一到兩年就能夠通過住院醫師規培考試。只有拿到這個證,你才算是一名住院醫生。此外,專科醫生還有2-4年的專科醫生規範化培訓,這也是必須通過的一門考驗。

其次,醫生作為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又關係到人們的生老病死,容不得一點差錯,所以其人才培養制度也是非常嚴格的,當通過規範化培訓通過後,普通住院醫生想要升級為主治醫師,本科必須有4年的工作經驗,碩士必須有2年,其中必須有一年的下鄉經歷,也就是到下級醫院去指導學習。如果要從主治醫生升為副主任醫師,除了在主治醫生崗位的工作年限外,也還要再下鄉一年,到上級醫院進修一年。所以實際上,從畢業工作到升級為副主任醫生,一個順風順水沒有任何挫折停留的醫生,工作時間至少是8年,而這8年他真正能通過自己努力賺錢的時間,可能一半都不到。然而對於一個碩士研究生畢業的醫生來說,這時候他自己超過35歲了,如果家裡不是有礦,你可想而知他的生活壓力有多大。

最後,醫院的競爭又多激烈,就好像當年的高考,一群學霸在爭著僅有的清華北大名額。一個省級醫院招聘,基本上只要博士,一個市級三甲醫院,沒有碩士基本上也進不去,而且市級醫院在未來幾年內可能連碩士都不要了。而對於已經在市級醫院的碩士醫生來說,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你必須選擇考博,因為沒有學歷,你就只能拼年資,如果兩樣都沒有,那麼職稱和崗位都上不去。這對一個醫生來說是致命的,所以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歷,才能在這個神仙打架的環境下成就自己的事業。

那麼,寫了這麼多,各位可以自己算一下,一名35歲的醫生,他讀了8年書,又做了4-5年的見習醫師,下鄉兩年,進修一年,等到終於熬過了這個坎,準備去考博士,又是3年底薪留職。博士畢業後,38歲,終於熬出頭了,你還會覺得他拿的工資很高嗎?


落楓蕭揚


醫生要是不收更嚇人,哈哈。我媳婦兒生孩子給醫生紅包不要,給護士長錢被打進住院費,我媽住院沒給紅包也一樣得到很好的治療。當然也有例外,二十年前我姥手術給醫生拿了一萬,因為是我家自己通過關係找全省頂級專家從省城專門來的,我覺得在那個年代又是你情我願,並非不合理。我修車最多的一次一萬四千多,何況救人。不完全統計全國門診量一年七十多億人次,手術也是不計其數,收紅包的醫生多麼?我只經歷一例而已,其他都是道聽途說。


鼠年大吉啊朋友們


別扯那些沒用,查一下幾個醫生沒買別墅的,有幾個沒買複式樓的,我搞裝修的,做了兩家醫生的,一個88年的外科醫生自己買的起復式樓,還能裝修好。另外一個醫生買的是別墅,裝修就不說了。一個月有多少錢你們自己去想吧。月入幾萬是沒有問題的。


大大滴大大


醫生收入低,現在藥品提成沒有了,紅包不敢收,被告一次就記大過,影響職稱晉升,累死累活一個月七千多。中國人多,每天看幾十個病人,我說的是初診,這幾十個人裡面還有一大半做完檢查化驗回來複診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起碼有二百六七十天左右沒有在中午的時候吃過中午飯,基本上都是下午兩點以後,吃點涼飯。在病房就是天天收病人,做手術寫,病歷,換藥。你讓我笑,我笑不出來了,因為太累了,患者不滿意,因為沒有笑臉,錢,或者效果。錢買不來命,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醫保政策,說讓患者用好藥,然後醫保規定我們醫生,一個人住院每個不能超過三千。你說三千塊錢我們能用什麼藥?平均超過三千,我們會被扣錢。藥佔比,床單元,抗生素使用比例還有使用原則,我們比會計算的還精細,怎麼樣能不挨罰的情況下,讓患者也滿意。太難了。


zhangxiaoming


現在誰敢不認真對待病人?認真對待了,病人還不滿意呢!真的很寒心。你認真,你說真話,病人不買賬,打你、罵你、殺你。有一些差的醫生會溝通,雖然治不好病,但病人滿意還感謝!醫生要求的首先是尊重,其次才是待遇。我們需要讀本科、碩士、博士,然後規培,積累臨床經驗。都需要自己付出。如果總是入不敷出,只能流失了。


stwife


人需要的是良心,社會責任,在整個現實的我國工資和獎金制度,他們的工資是基本在上線,有些主治醫已經高了,當然你不能換算美金的制度,貪得無厭了你每月給他一個億還嫌少,隱形的調查,不要看賬面數據,這就是現在說的形式主義,我只看數據,不監管你個人賬戶收入


哈酷納MaTaTa


誰在提這種問題?中國公立醫院醫生已經很認真地在看病了,一天要看三五十甚至上百個患者沒有出醫療事故的,就是非常難得的了。歐美國家醫生沒這麼多工作量但醫療事故並不少。

患者感受不好,認為醫生不認真,大多是醫生沒時間和患者交流,醫療事故是少數的。交流時間的增加需要提高醫患比例,降低醫生工作密度,減少醫患矛盾,醫生是歡迎的。


秋風0000


我之前做過兩次小手術,每次都會給醫生包個紅包,都是四位數的,也陪別人送過五位數的紅包。這樣的醫生一天會有兩個手術,不知道他們一個月能賺多少錢。開藥,進設備的回扣不知道有多少。


like35


你這個說法有問題,醫生態度好不好並不是完全跟收入有關,關鍵看個人,每個行業都一樣,一個家庭都有良莠不齊,但是不管怎麼說每個行業都應該收到人尊重,如果你不尊重別人,有怎麼能讓別人尊重你,醫者仁心,大多數醫者對病人是懷著關愛之心的,但也不能說救死扶傷就不應該計較收入,醫生是一種特殊的職業,醫生不是神仙,也需要柴米油鹽,也要養家餬口,我們的國家的負擔也還很重,想要做到全民免費醫療目前還達不到,對醫院也是小部分撥款,醫院的很多大型設備費用也非常高,很多設備到報廢成本都還沒有收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