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四看一聞”,輕鬆識別真假燕窩

相信很多人在購買燕窩的時候,最怕買到假燕窩,可我們又沒有分辨真燕窩和假燕窩的能力,這個時候心裡就會犯嘀咕,應該怎麼辦?其實並不難,只要掌握這幾個技巧,你也可以成為燕窩專家。

真假燕窩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注意:今天講的真燕窩和假燕窩的區別都是針對屋燕來講的。

一、看顏色

真燕窩的顏色是自然光澤的米白色、偏白色的,這種白色是不均勻的,存在一定的色差,為什麼燕窩的顏色一定是不均勻的呢?因為產地、時間、氣候、季節、環境都會造成燕窩最後的顏色不一樣,比如爪哇地區出產的較黃,而蘇門答臘的較白,雨季燕窩偏白,旱季燕窩偏灰;溼度大的顯白,溼度低的顯黃;新做的燕窩顯得白淨一點,而老燕窩則顯得深灰一點,有雨水滴過的會顯黃或者其他深色,處在光線較強處的燕窩顯黃,等等,所以看燕窩顏色一定要是自然、不均勻的米白色。而如果是漂白燕窩,整盞燕窩看起來就會顯得很一致,看起來特別白那種。


學會“四看一聞”,輕鬆識別真假燕窩


二、看紋理

真燕窩的紋路是粗細不一,紋理清晰,自然,燕絲細而密集,盞身中有規則不一的細縫。仔細看,燕條的粗細都是不均勻的,由於金絲燕都是口吐唾液造成的巢窩,而且一個巢窩需要一段時間才可以築成,這段時間所吃的食物、唾液量的多少都會影響燕條的粗細。真燕窩的紋路摸上去不會很光滑,會有一種凹凸不平的觸感。而通過樹脂、豬皮等製成的假燕窩,看起來就很不自然,燕條粗細很接近,盞身中間基本沒有縫隙,刷膠燕窩也是燕窩表面看起來就有一層厚厚的皮一樣。


學會“四看一聞”,輕鬆識別真假燕窩


三、看盞型

通過盞型主要是鑑別拼接假燕窩,兩個小盞拼接成一個大盞,或者破盞拼接成好盞。相對而言,單純的拼接並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身體上的危害,無非是讓你花高價錢買了低價的燕窩。但是可恨的是這些不法商家在做拼接燕窩的同時往往會夾雜其他燕窩作假手法在裡面,比如漂白、刷膠等,所以一旦發現拼接燕窩,我們一定要絕不姑息,追究到底。那拼接燕窩有什麼特點呢?

坦白說拼接燕窩的鑑別已經很專業的人士才可以完成了,主要是根據燕窩條的顏色、粗細明顯有跳躍式的不均勻,和燕條中間看起來像斷了之後接起來的。這個需要仔細的觀察才可以發現,但是也有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把燕盞泡開,泡開之後不要急於去撕,用手慢慢撈起,看中間是否有明顯斷裂、分開的痕跡。


學會“四看一聞”,輕鬆識別真假燕窩


四、看底座

真燕窩的底座是輕而薄的,底座上的貓膩在於補碎。用燕碎補在底座上,就可以賣出燕盞的好價格,直接翻了幾番。這個就很好識別了,底座越厚嫌疑就越大,有的甚至看上去就盞身拖著一條厚厚的燕碎,比較容易分辨。當然了,燕窩底座補一點碎是正常的,通常是把挑毛過程掉落的燕碎補上去,這是正常的,並不算作假。但是有的商家補得太過分就不允許了。


學會“四看一聞”,輕鬆識別真假燕窩


五、聞氣味

真燕窩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蛋清味,如果溼度較高的燕窩,那蛋清味會更濃。有些比較乾的燕窩,聞起來蛋清味就很淡很淡。關於燕窩的味道,這裡有一個訣竅,那就是把燕窩燉出來,燉出來的味道就比較明顯了,蛋清味越濃相對而言這燕窩就越好。如果是漂白燕窩或者刷膠燕窩,那基本上就沒有蛋清味,漂白燕窩甚至有一股很濃的化學藥水味道。

拆過毛燕包裹的小夥伴就知道,剛拆開的毛燕有一股很重的腥味,這也是正常的,因為毛燕在打包的時候為了減少運輸過程的破損,一般都會大量噴水,打包後有相對密閉的運輸一段時間,這中間就會產生很重的腥味。一般禮盒包裝的白燕盞這腥味就基本沒有了。

真燕窩和假燕窩的辨別,大概就是文中所講的“四看一聞”,任何東西都需要自己去不斷實踐,光停留在理論階段是永遠無法成為燕窩專家的。一定要理論聯繫實際,通過自己的不斷摸索,相信你也可以成為燕窩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