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的一個縣,本來面積挺大,調整後少了300多平方千米

在山東省東南部,有一個縣叫做費縣,它東到臨沂、沂南,西面與平邑相接,北面靠著蒙陰,南與蒼山接壤,西南面和滕縣、棗莊市相鄰,總人口約94萬人(劃出新橋等三鎮後為81萬人),主要民族成分為漢族,少數民族比例很小,多為改革開放後由通婚或工作而遷入。

山東省的一個縣,本來面積挺大,調整後少了300多平方千米

費縣歷史十分悠久。周初(公元前11世紀)魯侯伯禽討伐徐戎淮夷,在費地作《費誓》(見《尚書》),是“費”之地名首見於典冊。至周宣王時為魯國的附屬國(伯國)。魯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僖公以費地賜季友作為其私邑,因稱費邑。戰國時季友後代季孫氏據以為費國,後被滅於齊。

西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立縣。此後縣名沿用至今。20世紀40年代之前的費縣面積比現在要大許多,後來先後劃出部分地區歸新成立的平邑縣、蒼山縣(2014年改稱蘭陵縣)。

山東省的一個縣,本來面積挺大,調整後少了300多平方千米

1946年的時候,費東縣和費北縣合併成了蒙山縣。費縣改名為平邑縣,溫河縣改名為費縣。1949年後先後歸屬沂蒙專區、臺棗專區,1950年起歸屬臨沂專區(後稱臨沂地區)。1994年12月臨沂設立地級市改稱臨沂市,費縣仍屬之。

1996年的時候,費縣的面積大概有1900多平方千米,管轄著7個鎮和18個鄉。2000年的時候,費縣管轄12個鎮、6個鄉。後來又經過了一系列的區劃調整,到了2011年,調整後的費縣總面積1600多平方千米,管轄1個街道、9個鎮、2個鄉。

山東省的一個縣,本來面積挺大,調整後少了300多平方千米

據考古發現,費縣縣內的新橋鎮西西蔣村保存了龍山文化(又稱黑陶文化)遺址,近些年又陸續發現了大泣口墓葬和距今有二千多年的漢代墓葬群,建國以來此地陸續出土了大量的古陶器、古鐵器等文物。

費縣人傑地靈,歷代名人輩出,歷史上最著名的要數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崗子騫和唐代著名書法家、政治家顏真卿(709-785)。

山東省的一個縣,本來面積挺大,調整後少了300多平方千米

據史料考證,費縣故城始建於魯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稱季氏費邑,其遺址在梭河北岸,今縣城西北古城、西畢城、寧國莊一帶。而後隨著朝代的更替,縣城地址幾經變更。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移費縣理於祊城北今治處。從隋朝起,歷經唐、宋、元、明、清各朝及民國一直相沿至今,均為縣治所在地。

山東省的一個縣,本來面積挺大,調整後少了300多平方千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