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和高適因為什麼而絕交?

絲可奇


李白和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分別佔據了唐朝詩歌兩個不可逾越的高峰,兩人之間的交集也頗為眾人稱道,高適作為著名的邊塞詩人,同樣在文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鮮為人知的是,這三人曾有過一段令人羨慕的友誼,只是後來分道揚鑣,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友誼走到了盡頭呢?


用現在的觀點來看,很多事情可以努力,但人與人不行,能走到最後的,其實一開始就是同路人。李白與杜甫,高適之間的絕交,不可否認受到了當時離亂世道的影響,但究其根本,還在於他們本就不是一路人。

李白出生於西域碎葉城,少年遊俠,恃才放曠,從始至終都是一個驕傲的人。杜甫出身與官宦世家,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以兼濟天下為己任。高適出自武將之家,雖家道中落,也受到了薰陶,相當渴望建功立業。若說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那恐怕就是都才華橫溢以及都懷才不遇吧。

天寶三年,李白被賜金放還,正是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刻,從長安一路東行至洛陽,遇見了當時還聲名未顯的杜甫。時間太久遠了,我們難以想象當時他們究竟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但從後來杜甫對李白的推崇備至,可以猜測他們相談甚歡。

之後二人又遇到了當時應試落第,頗為不得志的高適,這個寫出"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的男人,深覺自己遇到了一生的好友。

三人同遊梁宋,也就是現在的開封商丘一帶,一同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然而好景不長,很快安史之亂就爆發了。

後來李白遊齊魯時再次遇到了杜甫,吟出"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的詩句,一語成讖,從這之後,三人竟誰也沒再見過誰。

安史之亂中,三人境遇各不相同,李白投到永王李璘府下,本以為能一展抱負,卻被牽連流放夜郎,路遇大赦,卻還是死在了路上。杜甫一路顛沛流離,不過也只得了個"左拾遺"的小官,上任沒多久就被罷黜了。其中境遇最好的還數高適,安史之亂中跟隨哥舒翰作戰,累遷至劍南節度使,死後還被追封為禮部尚書。三人中唯一坐到了封侯建功的也只有他。

大致瞭解了三個人的人生軌跡,我們就可以來談談他們為什麼會絕交了,比較官方的說法是李白被永王牽連下獄後曾求助高適,但高置之不理,而杜甫晚年窮困潦倒,高適卻多次救濟,李白因此意難平,斷絕了和他們的往來。

非官方的呢?在我看來,導致李白和高適杜甫絕交的原因正是他們性格境遇以及處世方式的不同。李白的傲,高適的理智,杜甫的失意,種種原因交錯把一切引向了最終的結果。

高適身居高位,不可能為了幫朋友置自己前途甚至性命不顧,杜甫雖作"吾意獨憐才",卻沒有能力去幫助任何人,他連獨善其身都做不到。李白呢?不識時事是他,求告被拒怒而絕交也是他,這位詩仙在文學上才華橫溢,但在其他方面確實是一塌糊塗。

以上是我的看法。


一往文學


李白、杜甫和高適是我國文學史上有名的詩人,這三人曾經有一段稱兄道弟的日子,但最後三人卻絕交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還得從最開始說起。

一、三人落魄相識

公元744年,這時候的李白的才名已經是天下皆知,但是,此時,他正經歷著一個人生的考驗,他因為得罪高力士被趕出了長皇宮。

雖然他自稱無所謂,但心情還是很低落,他只得將這種愁緒寄託在山水之間,於是他遊山玩水到了洛陽。

此時,杜甫也正好在洛陽,不過這時候他還不是“詩聖”,他還是剛步入詩壇,正在尋找機會的落魄文人。

兩人在洛陽相遇,杜甫本來就對李白崇拜有加,如今一見真人,自然主動追隨,而李白也頗為欣賞杜甫的才情。

於是,兩人一起遊山玩水,尋仙問道。在這年秋天,邊塞詩人高適也加入了隊伍,不過這時候的他跟他們一樣,沒什麼作為,只是一介布衣,正苦惱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振興家族的。

三人皆有才情,自然惺惺相惜,三人一起遊玩了很多地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二、各奔前程。

高適身負振興家族的大任,此時已經40多歲了,自然不能再整日遊玩了,於是選擇了去外地尋找機會,而李白和杜甫在山東結伴而行,拜訪高人。

後來,李白和杜甫也分開了,李白去了江東,杜甫則趕赴西安,參加科考,希望自己憑藉自己的才華,混個一官半職,能為國家發展增磚添瓦。期望可以在事業上做出一番成績。

不過,他們三人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次分別之後就是友誼的破裂。

三、三人決裂

公元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由於肅王與永王在玄宗入蜀後都意欲稱帝而發生矛盾,而李白輔佐的永王被肅王擊潰,因此李白被抓。

這時的高適站對了隊伍,他跟隨肅王,後來更是做到了節度使的位置,當時李白被抓後,李家的人曾經來請高適幫忙,不過高適沒有理睬。

最後還是宋若思把李白從監牢中解救出來,不過自此後,李白的仕途一直不順,直到後來流放夜郎。

在這期間,杜甫也曾寫過詩篇給李白,但是並未得到李白的回應,大約是被高適的行為傷了心,不想再提這段往事吧!

其實,在這件事裡,高適也比較無奈的,他和李白對立的立場讓他沒有辦法伸出援手,如果他解救李白,只怕會背上個背叛的罪名。而高適和李白不一樣,他的目的本來就是建功立業、振興家族,所以他不出手情有可原。

說到底,他們三人決裂的原因不過是因為三人價值觀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此而已。


陶小小講故事


先解釋下,高適和杜甫並沒有絕交,在太子李享篡位成功後,杜甫的政治嗅覺也是迂腐的要命,竟然在奏書上罵肅宗是桀紂,然後杜甫也被肅宗給貶了。

但高適那時候因為站對了隊伍被任彭州刺史和劍南節度使,他還時常的接濟杜甫,而杜甫也對高適心懷感激,經常寫詩讚美高適。

而杜甫跟高適和李白之後成了“三角戀”關係一樣,一邊給高適寫讚美詩,一邊給李白寄情詩,高適跟李白則是完全老死不相往來,李白甚至還把兩人在長安醉酒後說出來的話公之於眾。

高適跟李白的絕交是從安史之亂以後的事。

這兩人絕交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因為身份背景的不同,一個是嚴肅政治人物,一個是灑脫的詩人。

安史之亂爆發之前的高適混的不怎麼好,後來戰亂爆發,他跑到戰爭一線跟著哥舒翰想混點軍功,但哪隻潼關失守後哥舒翰被俘。領導沒了,想要升官只能靠自己了,於是他便直接找唐玄宗說明戰敗的原因,希望能給自己機會一雪前恥。

而此刻的唐玄宗也被安祿山的事弄得焦頭爛額,猛將哥舒翰都被俘了,朝廷中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大將,見到高適如此信心滿滿,自己也突然有了一絲希望。於是,唐玄宗鼓勵高適積極作戰,給他機會,即便高適的能力不行,但也能給當時的朝廷大員們一針鎮定劑。

而此刻的李白跟高適不一樣,他當時在長江秋浦附近,北方戰亂後他準備帶妻兒去避難,這裡就能看出兩人對人生的選擇完全的不一樣。

說到底,雖然兩人都有武藝在身,但高適的祖上、父親、叔伯等都是帶過兵的將領,而李白則只是一個純粹的俠客。身份背景和立場不同,就註定兩人以後的路就走不到一起。

高適與李白的選擇

唐玄宗帶著高適入蜀平亂,怎知永王李璘反了,而太子李享也趁玄宗沒在身邊,便對外宣佈玄宗退位,然後自己登基當了皇帝。當了皇帝后的李享也比較欣賞高適,讓他任淮南節度使征討李璘,果然李璘被高適沒費一兵一卒抓獲。

此時的李白正好在李璘那邊當幕僚,李璘造反失敗後李白也一起被抓了起來,所以李白的政治眼光確實比高適不是差了一點半點,這個時候站隊不是玄宗就是肅宗,他則選了李璘。當時的王維和杜甫也被抓到安史叛軍那邊當了官,但結局都比他好多了。

高適與李白的決裂

李白被關進監牢後,曾向高適寫信求救,但高適不予理睬,李白夫人去高適府找他,高適也是閉門不見。李白感嘆高適現在飛黃騰達了,自己成了高適的累贅,為了自己的榮譽對朋友見死不救。既然這樣,不救就不救,我們絕交,然後他們的感情就徹底的結束了。

  • 這裡要說下高適為什麼不救李白?

首先來說,李白當時揹負著謀反的大罪,他可定要竭盡所能救自己的,但高適卻不敢跟李白現在扯上關係。因為新皇帝才剛上臺幾天,這時候對謀反的事是最為敏感的,而高適的淮南節度使這個職位是管控京杭大運河跟淮南富庶之地的錢糧鹽鐵,這是大唐帝國的命脈。所以,高適現在坐的官位壓力很大,一不小心就惹火燒身。

當時的高適已經五十多歲了,他的祖父曾經是開國武將,到叔伯這輩開始家道中落,自己前半生鬱郁不得志,現在好不容易慢慢崛起。高適現在是整個家族的希望,如果一旦跟李白扯上一點謀反的關係,那麼高適的整個家族必然會跌落無底深淵。

  • 再說高適有沒有能力救李白?

按照當時高適的處境是真的沒辦法救李白的,因為李白是被李璘牽扯上了謀反的罪名,這對高適來說等於一個燙手的山芋。並且高適曾經得罪過李輔國,如果高適去救李白,那麼很容易就會被政敵抓住把柄,而這更不利於李白。

與其火中取栗兩敗俱傷,不如先維持現狀,省的到時候李白成了被肅宗第一個殺雞儆猴的對象,那時候的李白才是沒有一點生還的餘地。

後來也證明高適的不理不睬是對的,一個參與了謀反的社會名人沒有被殺頭,只是被流放,這已經算是最好的懲罰了。

綜上所述,李白和高適的絕交起因算是兩人的政治眼光不同,而高適對李白的處境也是無能為力,他要揹負著整個家族的命運,如果為了李白一人導致整個家族沒落,他真的無顏面對自己的列祖列宗,因此他只能狠心放棄李白。

而李白作為一個詩人,他的政治敏感度極差,他也無法考慮到高適當時的處境,在自己深陷牢獄的情況下,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對自己見死不救,做出絕交的反應也很正常。

因此,這兩人的絕交不能怪誰對誰錯,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吧!


大國布衣


李白、杜甫、高適同為盛唐大詩人,分別是詩仙、詩聖、邊塞詩領軍人物,三人在壯年之時共同遊歷梁宋,書生意氣,指點天下,寫下許多傳世篇章。

其後多年,安史之亂起,大唐風雨飄揚,三人的友情隨著王朝的命運一同進入曲折與波瀾。

李白、杜甫沒有絕交

李杜二人不過是老來困頓,各自飄零。兩人仕途皆不順利,在江湖輾轉,人在順境時你來我往,唱和不斷。在逆境中自保都難,自然少了交道。李白比杜甫大了一輪,雖然壯年之時同床共被,但以他當時在詩歌江湖的地位,屬於偶像級別,他更看重的是孟浩然、王昌齡這些人。

這不是說李、杜的感情不好,而是年齡、層次之上的自然區別。所以我們看到分手後杜甫給李白寫的詩多,而李白回得極少。

杜甫、高適沒有絕交

杜甫的官運極差,跟他本人的個性有關,而高適則正相反。三人壯年同遊,分手後幾年,高適中科,得到李林甫器重,但他在李林甫倒臺前一年辭官,西入哥舒翰幕府,成為幕僚,不但避開了楊國忠對李林甫黨的清掃,還抱上了當時名將的大腿。這種政治眼光絕非是一句運氣好能概括的。

杜甫雖然仕途曲折,但看到高適越走越好,卻毫不掛懷,兩人的感情是極好的。“主將收才子,崆峒足凱歌。聞君已朱紱,且得慰蹉跎”。寄給高適的詩中很替朋友的出頭開心,這就是杜甫心中的友情。而高適入蜀期間對杜甫也是多方接濟,杜甫甚是感激,在詩中寫道:“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

幾年之後,高適入京,杜甫寄書送行:“天涯春色催遲暮,別淚遙添錦水波”。又一年,高適去世。兩人的感情可謂是一直到最後,杜甫寫給高適的詩甚至比給他的偶像李白更多。

李白、高適互刪好友

李白在如日中天時得玄宗贈金放還,與高適、杜甫同遊天下,後在梁宋娶妻宗氏,客居梁園十年,再無入仕機會。安史之亂起,李白避戰亂隱於廬山。

高適在哥舒翰投降安祿山之後,於兵亂中逃跑,投奔了玄宗,官拜諫議大夫。入蜀途中,玄宗命諸王分鎮,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元帥,永王李璘則為江陵大都督。

高適極力反對,認為會導致南北各自擁兵自重。果然,太子自立,是為唐肅宗。而永王李璘也是蠢蠢欲動。

高適迅速投奔唐肅宗,官拜淮南節度使,與淮南西道節度使來瑱,江東節度使韋陟三面合圍,預先對永王做好了防範。風雲變幻中,高適步步搶先,可見他靈敏的政治嗅覺和超乎常人的軍事才能。

杜甫也投奔了唐肅宗,官拜左拾遺。在唐肅宗清除玄宗安插的房琯時不知輕重的多嘴,直接貶出,丟掉了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位置。

而李白在永王三顧廬山之後,加入了永王幕府,還為李璘寫了十一首《永王東巡歌》歌功頌德。他和高適這個老朋友就這樣站到了戰場的對面。

李璘起兵江陵,結果面對早有準備的唐軍,永王的軍隊一觸即潰,李璘被殺,李白入獄。經過多方活動,終於免了死罪,被貶夜郎。運氣也還行,還沒到夜郎,就遇到天下大赦放還。才有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輕快、開心的傳世七絕。

李白入獄期間,曾託人帶了一首詩給高適,《送張秀才謁高中丞》:“高公鎮淮海,談笑卻妖氛。 採爾幕中畫,戡難光殊勳。我無燕霜感,玉石俱燒焚。 但灑一行淚,臨歧竟何雲。”言語之中,顯然是希望高適念及舊情,行個方便。

然而石沉大海。

自此兩人互刪好友,也將對方從自己的詩作中儘量抹除,再無交集。

高適無情?

杜甫得知李白下獄,流放夜郎,很是擔心這位已經十四年未見的故人,寫下《夢李白二首》,“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為李白鳴冤叫屈。

為何高適卻無動於衷?難道高適是薄情寡義之人?

可從高適和杜甫之間的交情來看,並非如此。

還有高適與王昌齡也是好友,兵亂中王昌齡回鄉途經亳州時,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後來閭丘曉被張鎬處死。據說正是高適的暗中授意,讓張鎬開了唐代不經呈報、朝廷命官殺朝廷命官的先例。

可見高適還是個很重情義的人。只是李白的這件事可能對在半百之年才終於得到報效國家機會的高適來說,太大了。而且很有可能李白這麼多年來毫無成長的政治幼稚,闖下滔天大禍,讓高適覺得不值得為了十幾年前的朋友意氣賭上自己家族的榮譽和命運。

以軍功封侯的詩人,唯有高適。舊唐書:“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想想我們現在自己,事業剛剛走入順境,十幾年前的好友忽然相求,如果這忙能幫就幫了,可是如果會影響到我們墮入無法控制的未來,我們會如何處理?

推己及人,其心可比。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喜歡請點關注,謝謝。

梧桐樹邊羽


 

  

公元744年,正值唐天寶年間。

那年春天,李白剛剛因為和朝堂相互厭棄而被玄宗賜金放還,開始浪跡江湖;杜甫則是考試剛剛落榜,但家境尚好,因為在兗州任職的父親的緣故往返於洛陽和兗州,其中也有不少漫遊神州各地的時光,不久前才寫完《望嶽》;高適當時四十歲,那幾年裡一直居於宋地,也是在這段時間裡寫完了《燕歌行》。

  那年四月,杜甫先是和李白相遇,兩人一起同遊梁、宋一帶,即今日的河南的開封、商丘等地,而在那裡他們會見了高適。

  用郭沫若的話說,這場會面是中國文化史上繼孔子與老子(倘若真的見過面)以後,最為偉大的一場會面。當時李白已經名滿天下,而杜甫名不見經傳,高適生活也很清苦,但三人卻因為詩人的身份彼此欣賞,一見如故。李白是個眼光不精明,甚至可以說糊塗的人,然而卻能一眼鑑別出杜甫的詩品,所以兩人交往時毫無輩分、名氣等身外物的拘束。高適做東,三人喝酒寫詩,野澤狩獵,拜訪名跡,暢談天下大事。他們三人一起去過王屋山,本是因為李白想拜訪一位道士朋友,然而到達時李白得知友人去世,惆悵的他在觀賞朋友留下的山水畫時留下了勁草《上陽臺書》,成為了梁宋之旅永載於史的證據。

這場歡聚雖短,卻後韻無窮。

在第二年的又一次短暫碰面後,杜甫一生未見李白,卻終生懷念這位絕才神性的朋友:“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然而李白與高適卻彷彿看得開些。李白是因為生性灑脫,他可以天下皆朋友。雖然他有時感受到確實自己未免孤高孑然,說自己“月下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但畢竟這樣行走山河才真正身輕自在。而高適則是不提私情,他本來也不是那麼至情至性的人,而是這三個人裡面真正懂得經綸世故的政客。

  這三個人一別十多年後,杜甫和李白關係未變,李白和高適卻是白首相逢猶按劍,後來也確實絕交了。這中間的十多年,安史之亂、肅宗登基、永王謀逆接連發生,這三個人也各自在仕途中隨風波沉浮:杜甫雖然跟隨了成功即正統的陣營,肅宗帳下,但僅僅是任一個“拾遺”的小官,明面上是為肅宗諫言補闕實際上卻人微言輕。高適正如前文所說,是個很懂官場的政客,他先入朝後又入軍,奉命討伐永王時已經做到淮南節度使,手上已經掌握了一方軍政大權。而李白的政治經驗卻太蒼白了,政治敏感性也十分欠缺,他沒有意識到永王與肅宗先是君臣後是兄弟;他雖然憧憬“談笑靜胡沙”,卻一開始就選錯了陣營,還在永王帳下寫了不少歌功頌德的詩文,成為了眾矢之的。

  永王兵敗以後被定了反叛的罪名。李白因為永王而下獄,他想當年的朋友高適身居高位也許能救他,遂寫信給高適。但高適作為一個政治家對利害關係看得很清楚,李白屬永王一黨,永王是皇帝欲除之而後快的對象,倘若他出來摻和,和謀反一黨扯上關係,肯定會因此貶黜遭禍。為臣之道在於明察君心,他絕不想被連累。

  高適對求救置之不理,還燒燬了兩人以往的書信撇清干係。李白得知以後斷然絕交,後來在他夫人的周旋下,加上宰相張鎬、御史中丞宋若思等人的求情,最後李白被長流夜郎。

  杜甫幾年後流落秦地時得知李白被長流夜郎的下落,寫了那首著名的《天末懷李白》。雖然他也不贊同李白的政治選擇,但他始終關心著朋友的生死下落。後來得知李白已經獲釋了,那時杜甫初居成都,他們分別已經有十五年,李白已經快六十了;而蜀地是李白的故鄉,杜甫就在《不見》裡對他說,匡山有你讀書的故居,頭髮白了就應該回來了吧。

李白卻再沒有回來,包括杜甫最終也還是離開了蜀中。

他們兩人的晚年在物質上都十分落魄:杜甫攜家帶口卻無以為生計,李白孑然一身四處飄泊。高適卻在晚年任了刑部侍郎,封渤海縣侯,去世後追贈禮部尚書。雖然高適封侯時也不過一人一車,生活簡樸,但論個人人生的經營,高適確實做得好得多。

  李白受不了朝廷和政鬥,走了;杜甫受不了官場和混沌,也走了,他們因為真性情先後都得罪於皇帝,不容於名利場,失意於仕途;高適更現實、利己,並不那麼牴觸妥協,也得到了他的政治追求;但,即便沒有永王謀逆這一事件,李白與高適也不可能像與杜甫一樣。

即使都各有成功,李白們與高適們也本非同類。即便一時相見甚歡,倘若人本就道不同不相為謀,同途殊歸又何足為怪。

  


文來現實


邊塞詩人高適,激越豪邁的作品讓他名聞天下,正如他所描述的知名摯友,天下誰人不識君?

中唐詩人杜甫,史詩般的三吏三別家喻戶曉,他親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所以在平息安史之亂後,才會有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感覺。

盛唐詩人李白,他的大作已經佔據了文學高峰的珠穆朗瑪,既有蜀道難的詠歎,也有將進酒的豪情,心潮澎湃時有如黃河之水天上來!

公元743年是天寶二年,李白得罪了寵宦高力士,於是,唐太宗賜金以李白,詩仙則還山於洛陽,第二年春天,他在洛陽遇到了杜甫,兩人飲酒賦詩,相識恨晚,等到秋意漸濃的季節,高適又與李白、杜甫在商丘相識,於是,他們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是安史之亂讓三兄弟有了天壤之別,高適隨唐玄宗入蜀成都,後來以地方節度使身份平叛永王李璘,而杜甫四處避亂,慣看山河破碎,烽火家園。最不幸的是李白,他寫了一首永王東巡歌,為叛軍李璘歌功頌德,是一位政治糊塗的白痴詩人。結果李白入獄受審。

李白的案情恰恰屬於高適分管,不知是朋友無情還是堅持正義,總之高適裝作不認識李白,由此,李白與高適行如路人,情斷意絕,後來,李白遇到朝廷大赦才恢復了自由,他從白帝城乘船去江陵,寫下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千古名句。

說起詩仙與詩聖,曾經的李杜親如兄弟、情若手足,兩人留下了的唱和詩文至少十七首,但是,最後幾次李白給杜甫寫信沒有答覆,從此天各一方,再無消息。據說,這是朋友沒有收到書信而引起的猜疑,我也相信這一定是個天大的誤會,然而轉瞬千年,沒有機會知道曾經的緣由了。

最後再說一次李白、杜甫、高適,在河南開封有一座禹王廟,旁邊還有一座三賢祠,當年,他們兄弟三人就在這裡憑弔禹王,賦詩懷古,如今我們在這裡來懷念三位詩人,但願他們在遙遠的天國欣喜重逢,和好如初吧!

東方黎明 20181218北京


東方黎明先生隨筆


李白與杜甫是同時代的詩人,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李白大杜甫十一歲,對於杜甫來說李白算是亦兄亦友,一個盛唐一個晚唐(嚴格說杜甫是由盛轉衰年代),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李白的詩自由豪放,杜甫的詩有點悲。

杜甫第一次在洛陽見到李白,就寫下了《贈李白”,相逢恨晚。

二人在訪尋道士途中路遇高適,三人邊飲酒邊吟詩,過著狂歌度日,裘馬輕狂的生活。再後來李、杜二人各自漫遊天涯。

後來,杜甫寫了很多回憶李白的詩,較有名的是《天未懷李白》,李白也寫過首《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當時是個非常神話的名人,而杜甫只是個很普通的小官。二人雖被並稱李杜,但杜甫的詩在死後才受人讚揚。最早的相提並論也是要登到杜甫逝世四十多年後!

而他們三人為何最後分手成為陌路了呢?

這主要還是李白在潯陽入獄之事引起的:

當時高適已經是劍南節度使,掌管著很大的區域,當時李白潯陽入獄,高適奉詔皇上命令抓了李白,又銷燬了以前寫於李白的大量詩篇,可能是怕牽連到自己,友誼的小船翻了,他們之間的關係徹底決裂。

而杜甫當時寫了很多同情李白的詩篇。李白知道高適在劍南大力幫助杜甫,且建有草堂幫助杜甫一家,中途,李和杜又產生了一些誤解。

最初的美好,沒躲過現實的摧殘,終使三個好友分道揚鏢、各走各路……

再後來,三人中李白最先去世,後高適去世,杜甫為他二人都寫了悼念的詩歌,後病死在湘江船上。


超級螞蟻搬運工


其實,李白杜甫和高適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俗話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李白杜甫和高適的友情,只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生的,隨著時代的變化,安史之亂的到來,徹底打亂了他們的生活節奏,他們三個就像是隨著水流飄遠的浮萍,按照他們的人生性格,各自漂流而去。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李白杜甫和高適三人,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絕交,而是時代的大潮裹挾著他們身不由己。也許在李白和他的家人看來,高適有些不地道。而杜甫對李白和高適的友誼,至死不渝,一直沒有變化過。

他們三個人的友誼,在一開始那絕對是親兄弟鐵哥們。當年,李白是老大,是全國範圍的大明星,剛剛在唐玄宗的身邊做了三年的文學秘書,唐玄宗對他是寵愛有加,又是親手餵飯,又是讓楊玉環磨墨,又是讓高力士脫靴,那絕對是風光到天上去了。但是李白是天真的,而天真的人絕對是沒有辦法從事政治的,就像是李煜和宋徽宗一樣。李白絕對屬於那種浪漫到天上的仙人,他只適合寫詩喝酒流浪,他大概真的是天上的謫仙人,來到世界上,只是為了喝酒寫詩交朋友。

後來李白在被唐玄宗放金還山之後,跑到山東地區遊玩,他帶著大把的金子,帶著曾經做過唐玄宗文學秘書的傲嬌,和當時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杜甫,和雖然已經是過了四十不惑年紀但一無所有一無所獲的高適,一起喝酒遊玩,尋仙訪友,醉了就睡在一張床上,好不快活。在李白眼裡,這是兩個小兄弟,而在高適和杜甫眼裡,這絕對是牛逼閃閃的平易近人的大哥。這個時候他們的友誼固若金湯。反正杜甫對李白的崇拜五體投地。他寫了好多詩給李白,在李白後來站錯了隊伍被流放的時候,杜甫還以為李白死了,又是痛哭一番。

比如《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意思是說威武雄壯的李白啊,我想你了。其他如《冬日有懷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等等,反正是春夏秋冬四季、白天夜裡、清醒還是夢境,都在想李白。但李白就相當佛系,你想與不想見與不見,我都在那裡,我都在遊歷名山大川去喝酒的路上。

當李白站錯隊伍參與永王叛亂的時候,杜甫四處打聽他的下落,始終沒有得到消息,杜甫心急如焚寫下了一首詩叫做《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對李白的懷才不遇艱難的命運表示遺憾難過,其實此時杜甫更慘,但他首先想到的是李白,並說白哥要是混不下去了,還是回到你讀書的地方吧,兄弟我去陪你。

李白也不是木頭人,對杜甫也做過禮節性的回應,他在《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寫道: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李白說說乾了這杯酒,你我如飛蓬一樣,各奔前程吧,曠達之中有一些殘忍和決絕。

後來李白又給杜甫寫了一首詩叫做《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這首詩李白動了一些真感情,說自己的思念感像汶水一般浩蕩,聽起來很感人的樣子。但別忘了李白很擅長用水來代表思念和情感,比如說“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這種名句也就是李白天才的技術性手段而已。

李白不屬於現實世界,他對杜甫的感覺,這就是一個有點才氣的小青年。而對高適的感覺,李白也許認為,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人,人到中年萬事休了,也就沒啥前途了,也有可能忽略了高適的存在。但是人生是充滿變化的。這就是四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

李白的性格註定玩不好政治,所以他在安史之亂之後,站錯了隊伍,差點被殺,最後被抓起來,李白的家人到處求門路,想救出李白,據說就找到了當時已經做到節度使專門來平叛的高適那裡,但是高適沒有理睬,這就給人一種人走茶涼的感覺。

杜甫的性格倒是適合做官,但是他的命運太差,他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搞的很慘。最終還是受到了高適的照顧,所以杜甫對高適,還是心存感激的。

但是高適這個人,有政治才華,深藏不漏,很善於審時度勢。在安史之亂中,人家高適沒有像李白一樣,去跟著永王瞎混,而是投奔了唐肅宗。結果越混越好,被唐肅宗任命為節度使,專門來平叛永王。所以,李白的被抓,很有可能是高適的人抓起來的。

那麼,李白是作為叛軍的重要人物被他抓住的,當李白的家人來求高適的時候,按照高適的權力,放掉李白那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那麼為什麼高適沒有去幫助李白呢?難道他真的忘記了他們一起睡在一張床上的友誼了嗎?其實這個我們倒也不能怪高適。高適既然可以幫助杜甫,這就說明高適還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那麼,他為什麼不去救李白呢?

很顯然,李白這個時候的身份是叛軍,是叛軍的重要人物。而高適的節度使的位子,是唐肅宗給的,高適敢去救李白嗎?如果她貿然出手,那很有可能他不僅幫不了李白,連自己的人頭都有可能落地。一邊是友誼,一邊是權勢地位和生命,孰輕孰重,善於審時度勢的高適自然明白,所以,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說,高適對李白的冷漠,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好玩的國學


公元744年,大唐天寶三年,李白、杜甫和高適三人在河南初次相遇。這一年,李白44歲,杜甫33歲,高適41歲。據史書上記載,這時候他們三人,都正處在人生中的最低谷。套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這時候他們三人,那就是不擇不扣的中年落魄大叔。

李白在兩年前因得罪高力士和楊貴妃,被唐玄宗給攆出皇宮,雖然李白高呼著“仰天大笑出門去”,但他心中的悲傷,卻也是真真實實。因為,李白的功名之路就此破碎,所以此後兩年時間裡,他都是沉迷於訪道求仙和遊山玩水,藉以排遣心中的憂悶。

杜甫呢,此時還是個無業遊民,本來出身書香門第的他,始終熱衷於科舉考試,一心想“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但結果卻事與願違,他的科舉之路屢次不中,於是他也只好四處旅遊,以排解心中憂悶。

至於高適,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出生於敗落的官宦世家,和李、杜一樣,也志在官場。他在20歲進京時,曾寫下“二十解書劍,西遊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的豪言壯志,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高適的科舉之路上也屢次碰壁,考一次掛一次。

後來高適一怒之下,索性投筆從戎,跑去邊境參軍,他的本意,是希望憑軍功混個一官半職。但遺憾的是,他的軍旅生涯,除了讓他成為最富盛名的邊塞詩人外,功名依然是沒混到。所以在他35歲時,就回到河南隱居,從此躬耕於野,當官已然成為一個夢。



當時,他們三人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遇在一起,或許是因為他們都有著鬱郁不得志的心境,又都有著非凡的才華,所以三人聊得很開心,並結下深厚的友誼。據史書上記載,他們三人攜手暢遊梁宋之地,飲酒觀妓,射獵論詩,相得甚歡。

在三人遊玩的日子裡,李白還留下一副墨寶,也是他唯一流傳下來的真跡墨寶《上陽臺帖》:“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 這副“國寶”級別的墨寶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也是李、杜、高三人友誼的見證。

梁宋之旅結束後,他們三人就從此分別,但萬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竟是迥然不同的結局。

公元755年,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唐玄宗狼狽逃入四川,太子李亨趁機北上靈武稱帝,即唐肅宗。唐玄宗不願意就此放棄權力,就派永王李璘到江南坐鎮,企圖扶持李璘來與唐肅宗抗衡。

但是,等李璘到達江南後,他在身邊人的挑唆下,就想著複製當年東晉開國君主司馬睿的成功,在南方開國立號。在這種背景下,大唐政府就分為三大陣營:一是唐肅宗的西北政府,二是唐玄宗的川蜀政府,三是永王李璘的江南政府。

這個時候,就輪到臣子們開始戰隊和選擇,而對於臣子們來說,這恐怕是比自己生命都還要重要的選擇。因為,一旦選擇錯誤,全家人的腦袋很有可能都要被交出去。而一旦選擇正確,就有可能從此走上人生巔峰。所以,李白、杜甫和高適,也自然忍不住要跟著做選擇。



最開始,高適選擇站隊唐玄宗,所以他一路跟隨唐玄宗來到成都;杜甫則選擇戰隊唐肅宗,當他聽說唐肅宗西北稱帝后,就果斷往西北跑。李白呢,似乎已是心灰意冷,所以他誰也不站隊,而是選擇在廬山隱居,不再過問世事。

單從這裡來看,杜甫的選擇顯然是最明智的,如果按照正步發展,他最有可能最先飛黃騰達。李白的選擇沒有收益也沒有豐風險,勉強排第二;至於高適,那就是典型的自毀前程,將來就算被唐肅宗給幹掉,也絕對不會再任用。

但問題是,計劃不如變化,世事總是難料。杜甫在前去投靠唐肅宗的路上,被安祿山俘虜,直到一年後他才逃出去,從而錯過最佳的戰隊時機,並且他被安祿山俘虜的那一年,也成為他的政治汙點,所以唐肅宗雖然感念他的忠心,但也只是封他一個左拾遺的小官。

後來杜甫又因得罪唐肅宗,直接被貶為參軍,放回鄜州探望家人。實際上就是不再任用。第二年,屢遭打擊的杜甫棄官入蜀避亂,從此開始了他客居草堂、漂泊西南的窮苦生活。

至於高適呢,他本來是戰隊唐玄宗,因此被封為諫議大夫。但當唐玄宗打算讓永王李璘到江南坐鎮時,高適認為讓李璘到江南坐鎮,李璘很有可能趁機鬧獨立,不再聽從唐玄宗的命令,這樣唐玄宗有可能徹底喪失與唐肅宗博弈的實力。

在這種背景下,高適就極力勸阻唐玄宗不要這樣做,但唐玄宗死活不聽,而當時永王李璘也是想極力拉攏高適,但高適卻是一轉身跑去投靠唐肅宗。其後,高適被唐肅宗任命為淮南節度使,從此開啟他飛黃騰達的一生。

至於李白呢,本來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後來永王李璘聽說李白就在廬山時,就派人去請李白,希望李白能夠出山當自己的幕僚。當時的李白,一生漂泊坎坷,鬱郁不得志,所以當他看到李璘的邀請後,免不了想著賭一把。因為,如果李璘能夠成功,那李白就是傳說中的開國功勳。

但是很可惜,李璘的這場叛亂,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就被唐肅宗給平定,李白也因此被作為首惡分子抓進監獄,論罪當處於死刑。而當時負責平定李璘和李白叛亂的總指揮,正是淮南節度使高適,不得不說,命運就是這樣神奇。



在李白被抓進監獄後,他的家人就開始積極為他奔走,按理說,以高適和李白的關係,高適理應當的替李白說幾句好話,而以唐肅宗對高適的寵信,或許會對李白開恩。所以李白在獄中就給高適寫了首詩,請他高抬貴手,幫自己一把。

李白寫的這首詩,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送張秀才謁高中丞並序》。在這首詩中,一向桀驁不馴的李白,難得謙虛一回,盛讚作為討伐永王軍的指揮官高適,稱其“智勇冠終古,蕭陳難與群”、“英謀信奇絕,夫子揚清芬”。

但是,可能是這麼多年的磨難,讓高適特別珍惜這來自不易的當官機會,所以他不願意趟李白這個渾水。要知道,當年杜甫就是因為替唐肅宗不喜歡得宰相房琯說了幾句好話,就直接被貶出京師,高適不願意重蹈覆轍,於是他就選擇置身事外,始終不肯替李白說話。

後來,好在李白早年對郭子儀有恩,所以在最後關頭,郭子儀出面在唐肅宗面前保下李白,這才讓李白免於一死。但死罪能免,活罪難逃。公元758年,李白被判流放夜郎。此後,李白和高適互相拉黑,似乎都刻意刪去詩文中有關對方的記錄,李白的詩中不再有高適,高適的詩中也不再有李白。

不過,高適對於杜甫,還是非常照顧。在高適擔任劍南節度使時,曾多次資助貧困的杜甫,杜甫也甚是感激,在詩中寫道:“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後來高適被調回京時,杜甫恰好沒在成都,未能來得及相送,只能寄書以述別情,兩人的友情,也一直保存著。


我是趙帥鍋


李白是唐代大詩人,曾經與杜甫、高適和陶沔並稱為唐代四君子。他們曾經共同結伴遊覽四方,飲酒作賦,關係那叫不是一般的好。

但題主所問的李白、杜甫和高適因為什麼而絕交,我覺得我們還是從他們各自的角度來為大家分析。

李白、高適的絕交

大唐盛年,幾位詩人雖然懷才不遇,但起碼生活的都還算可以。但是在他們認識之後不到20年,公元755年安祿山叛變,將看似繁盛的大唐王朝徹底的打回了原型。而三位詩人也開始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軌道。

是年,唐玄宗被迫出走長安逃入蜀地,太子李亨在隴右靈武自立為唐肅宗。此時的中國頓時出現了兩個帝王,而且還是對親父子,這關係就有點亂了。

玄宗此時派出了小兒子永王李璘作為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西道等四道節度使,兼任江淮兵馬總督,負責江淮地區的平叛工作。

這對於剛剛收復了長安和洛陽的唐肅宗而言無疑是在背後狠狠的打了一悶棍。

明擺著肅宗在前線帶著將士在前線廝殺,好不容易奪回了兩京,結果自己的便宜老爹就在這個時候派出了小王子去了平安富足的淮南地區搶地盤,打算牽制自己。

這就使得肅宗派出了一直隨其平叛的高適為淮南節度使前去征討永王。

這個時候關鍵的戲碼就上場了,原來李白在安史之亂的時候是隨著玄宗逃到了蜀地,當時一看玄宗派出永王去淮南平叛,一直懷才不遇的他一被永王邀請就立馬下山了。

可惜永王總歸不是肅宗的對手,最後兵敗高適之手。李白也就在這個時候成了高適的階下囚。期間李白曾經希望通過兩人的關係,獲得赦免。

但是那是什麼時候?那是安史之亂,肅宗剛剛平定內亂,征討完永王。朝堂政治環境無比複雜,肅宗系、玄宗系還有其他各方勢力都夾雜在其中,高適如何敢放了幫助永王的李白。除非他也想蹲大牢。

面對高適的明哲保身,李白這位浪漫主義詩人自然是萬分無法理解的,所以之後雖然最終還是出獄了,但也與高適絕交,老死不相往來。

高適對杜甫的接濟扶持

相對於與李白的絕交,高適對杜甫就明顯沒有那麼多的政治負擔了,對於到處漂泊的杜甫,高適則儘自己所能幫助杜甫,也令杜甫在肅宗朝廷獲得了一官半職,擺脫了到處飄的囧狀。

李白對杜甫的漠視

或許是安史之亂後的巨大經歷落差,使得李白失去了以往的自信,當杜甫多次與他書信聯絡的時候,李白一概選擇了“不回信”。最終使得李、杜之間的關係也趨漸冷落。

綜合的來看,李白與杜甫、高適之間的友情出現絕交的情況,是當時代特定的歷史環境所造成的。說到底,他們之間的選擇沒有錯,錯的只是那個時代。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