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贈汪倫》詩中,現行版本是“將欲行”,但敦煌版本顯示是“欲遠行”,對此你怎麼看?

宋後第二詞人


問題:李白《贈汪倫》詩中,現行版本是“將欲行”,但敦煌版本顯示是“欲遠行”,對此你怎麼看?

.....

前言

老街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版本,不過在古詩詞中不同的版本的詩詞很多,可能是傳抄有誤、也可能是詩人本來就有初稿或者終稿,這種情況不足為奇。

一、“將欲行” 和“欲遠行”句式的區別

第一個版本是: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第二個版本是第一句不同;

李白乘舟欲遠行。

二者多少有一點區別,從句式上來說,李白乘舟將欲行,是正常的仄仄平平平仄平;李白乘舟欲遠行,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的這個句式,第五個字是可平可仄的,將在這裡是平聲,欲是仄聲,都可以用。都是標準的律句: 中仄平平中仄平。

二、“將欲行”,和“欲遠行”,詩意上的區別

很明顯“欲遠行”比“將欲行”多了一重意思,即多了”遠“的意思。“將”和“欲”意思差不多, 但是”將欲“是一個常用的詞組,在古詩裡常見,兩個字合在一起使用,表達的是”想要“、”打算要“,有加重語氣的”將發未發“的意思 。這是一個古代經典中的詞語,老子道德經中有:

將欲歙之 ,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 ,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或許李白寫過兩個版本? 也許是李白寫完後就流傳了出去,他本人並沒有改,是後人覺得不太好,幫李白改了。

大家知道李白的《靜夜思》短短20個字,也有很多的版本,例如宋代版本,載於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三、前人的評價多評價後兩句

李白的作品常常被後人的《詩話》所議論,這首《贈汪倫》也有很多的評價。

  • 明代謝榛《四溟詩話》:

詩有四格:曰興,曰趣,曰意,曰理。太白《贈汪倫》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此興也。

  • 《鐙窗瑣語》:
贈人之詩,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時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徑直無味矣。不知唐人詩有因此而人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舊人惟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皆膾炙人口。
  • 《詩法易簡錄》:

言汪倫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說便無味,借桃花潭水以襯之,便有不盡曲折之意。

這一類多不提前兩句,只說後兩句。

四、前人關於”將“的評價

1、《唐詩箋註》:

相別之地,相別之情,讀之覺娓娓兼至,而語出天成,不假爐煉,非太白仙才不能。“將”字、“忽”字,有神有致。

清朝人說李白的“將”字、“忽”字, 是語出天成,不假爐煉。生活中的用語與詩中的語言不分彼此,順口而出。《唐詩箋註》的作者沒有見過的版本應該是是“將欲行”,不過沒有評價”欲“。

2、《詩式》:

首句從“李白欲行”起,下一“將”字,則已在舟中而尚未行也,此就題起格。二句岸上有“踏歌聲”,汪倫送李白也,伏下“送我”二字之根,承首句起。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興下“情”字;三句轉變,雖系興字訣,卻實接也。四句言汪倫之情更深於挑花潭水;雖深至千尺而不及汪倫之情之深,非為潭水言,特藉以形容汪倫之情。“深千尺”三字已寫足,下句拍上,更得勢。所謂四句發之如順流之舟者,於此可悟矣。 [品]宛轉。

這一段話,據說出自《詩式》,這段話中,特意說了在”欲行”前面下了一個“將“字。《詩式》是唐朝僧人寫的詩話,不過老街沒有找到這一段話,不敢評價。

結語

這兩種版本,都說得通,略有區別,”欲遠行”比“將欲行”多了一重意思,“將欲行”比”欲遠行”似乎更生動一些,您喜歡哪一種呢?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謝邀。李白的《贈汪倫》雖未入選《唐詩三百首》,卻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也向來是學童必讀之詩,想必國人都不會陌生,然而現行版本與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卻略有差異,現行版本是: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人選唐詩》有十種,其中只有佚名唐寫本《唐人選唐詩》在《贈汪倫》有差異,佚名唐寫本為敦煌石室發現的唐人寫本殘卷,這個版本的詩中並不是“將欲行”,而是“欲遠行”,那麼,究竟那個版本是李白的原詩?

一、格律分析:

雖然李白的詩並不是很注重格律,但不影響詩意表達時,他的很多詩還是會盡量遵守格律的,這首《贈汪倫》如果按七言絕句分析,其平仄要求應是: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李白乘舟將欲行”的“將”字,是多音字,此處為“將要”之意,應是平聲陽韻部,明顯是出律的,而“李白乘舟欲遠行”,則完全符合平仄要求,其餘三句也符合仄起首句押韻的格律。

所以,從格律的角度看,原詩是“欲遠行”的可能性較大。

二、詩意分析:

有詩評家認為:首句從“李白欲行”起,下一“將”字,則已在舟中而尚未行也,此就題起格。

而在六甲番人看來,“欲遠行”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人在舟中尚未行,詩意表達並不會因此打折扣,“遠行”暗含一去難返之意,更符合李白與汪倫的實際情況。

“遠行”一詞在唐前古詩多有出現,宋玉的《九辯》有“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詩中的臨別場景與李白《贈汪倫》何其相似,當然李白此詩雖依依惜別,但並無悲愴之意,與宋玉的詩還是有所不同的,但詩人作詩時受前人影響而不自覺借用其詞句的,也很正常,何況宋玉此詩很是著名,李白肯定讀過。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李白的《贈汪倫》就成為現行的版本,絕大多數人背的也是“將欲行”,六甲番人無意改變什麼,此文也僅是拋磚引玉,權當普及詩詞格律知識吧。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六甲番人


應該是"欲遠行":

1.符合標準七絕格律的平仄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在"欲遠行(仄仄平)"和"將欲行(平仄平)"中醞釀,相信李白應取前者。

2.敦煌刻本成書於唐中晚期,離李白成詩的時代最為接近。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就是鹹通九年印製的《金剛經》,它是1900在敦煌發現,現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3.李白三次遊歷宣州(轄涇縣)地區,共作詩58首,文2首,第一次是天寶十三年(754),其膾炙人口的"相看二不厭,唯有敬亭山"詩句即成書於此時,次年二入(755),其中最後一次在涇縣桃花潭附近的放歌臺吟賦這首《贈汪倫》,石壁刻有“天寶十五載三月李白偕汪倫寺僧”諸字題記,即公元756年,勒石字跡今日猶存。告別汪倫後李白從桃花潭出發,水路由青弋江,過宣城、南陵、蕪湖,由長江而下直達當塗,一路山高路遠,"欲遠行"才是其心態的表現。

4.現存"將欲行"版本錄自《全唐詩》,而乾隆年間編修《四庫全書總目》中,述《全唐詩》資料來源雲:“是編秉承聖訓,以震亨書為稿本,而益以內府所藏《全唐詩集》,又旁採殘碑斷碣,稗史雜書之所載,補苴所遺。”所言較含混,且有所隱諱。但這樣一部卷帙浩繁的大書,只以十人之力,一年多的時間內就編成。由於成書倉促,存在問題也很多。當時就有“業經進呈,成書不說”之嘆。其主要有如下數端:一、未及廣檢群書,故缺漏甚多;二、考訂粗疏,多有誤收,今人考訂其誤收他朝詩即達數百首之多,唐人張冠李戴、重收復出之作亦不少,三、小傳較疏舛,作者先後次第亦多混亂;四、諸詩皆不注出處,徵引者難以覆按;五、校勘不精,詩題及詩句錯誤較多。

5.無論是哪種版本,這首僅二十八字的《贈汪倫》按《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評語:"不雕不琢,天然成響,語從至情發出,故妙"。可謂是唐詩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說句題外話,因為筆者在修撰安徽績溪閭川"永思堂"《汪氏宗譜》時,於第二卷四十二頁發現汪倫的世系資料,有"鳳林,又名倫,涇縣令,居桃花潭"句,以前認為汪倫是"布衣"的說法應該也要修正了。在同汪倫後裔的接觸中,可能他們祖上好客的基因一直在延續吧,主編汪本山等人熱情細緻的接待工作令人印象深刻,本人也賦一首五律詩《贈績溪"永思堂"汪本山宗親》:

宗親族務事,唯譜千年承。

節假無娛日,昆仲熱待人。

情誼盈臉現,鉅細倍躬親。

古有汪倫送,不及本裔真。

此詩也被收入他們新續家譜中,不甚榮幸。謝謝!








汪叔華


請看李白大師《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老夫細觀之,覺得原詩還可提高一下。現仍遵原平仄,並選難度係數較高的對仗模式和:

七絕,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蘆枝掃地迭呤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飯桌斛拳述萬情!


老張335536


李白在我國文學史上,是一個不可超越的存在,同為文人的韓愈就曾說"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足以見文人對李白的傾慕之情。其詩詞,歷朝歷代更是收到無數的追捧和喜愛。李白雖個性浪漫,多寫樂府詩,然其絕句卻當稱有唐一絕。李白的七言絕句《贈汪倫》直至今天,依舊是家喻戶曉的一首小詩,詩中勝過桃花潭水的友情更是吸引了無數人的豔羨。

如今的通行版《贈汪倫》,錄其詩如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今人在敦煌石室中發現的唐代手寫殘卷——佚名《唐寫本唐人選唐詩》記錄為"李白乘舟欲遠行",這又究竟是在怎麼一回事呢?

1、 什麼是"敦煌版本"?

唐寫本唐人選唐詩》是二十世紀初發現於敦煌石室的唐人寫本殘卷,1913年,由羅振玉影印出版,原卷書名和選家姓名均不可知,編為現名。1958年,原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將其收入《唐人選唐詩(十種)》出版。可見,《唐寫本唐人選唐詩》是唐代人當時詩人詩歌的一種選擇、記錄和保存。不知何種原因一直被密封於敦煌石窟,直到二十世紀初經王道士之手重見人世。一直在石壁中安眠的文物資料就此醒來,為人們研究生活情景與文學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文獻資料。由此,李白《贈汪倫》又出現了"欲遠行"的版本。

二、為什麼會出現兩種版本?

對《贈汪倫》的兩種版本,圍繞究竟哪一個版本才是原版,學界目前尚且未形成較嚴謹一致的看法。筆者認為,與其糾結為到底何種版本方為原版,探究兩個版本的格律形式、詩意以及流傳似乎更能明白一些始末。

1、 格律

按照唐代七言絕句的平仄規律,李白的《贈汪倫》的平仄格式可能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畫橫線的字代表仄平均可)。按照此標準,可發現,第一句的平仄要求應當為"仄仄平平仄仄平",通行本"李白乘舟將欲行"的平仄格式仄是"仄仄平平平仄平"看起來似乎是不合乎格律的規範,而"李白乘舟欲遠行"則完全符合"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式。然而當時關於詞中格式的平仄還存在一種變格,此句亦可作為"仄仄平平平仄平",例如杜甫《登樓》首句"花近高樓傷客心"的平仄格式即為"平仄平平平仄平",這說明極有可能"平仄平平平仄平"的格律形式亦為文人所認同以及使用。所以,這兩種格律形式在當時可能都存在並被人使用。李白雖少做絕句,但是其流傳下來的絕句幾乎全部符合當時盛行的詩歌格律形式,幾乎沒有出現過變格的情況。"將欲行"和"欲遠行"從格律上而言都有是原本的可能。

2、 詩意

有詩評家認為,首句"李白乘舟將欲行",交代了詩人即將離去的背景。"將"在此為即將之意,"欲"在此也有即將發生之意。兩個帶有將來意思的字詞,說明已經是必須出發的時候了,烘托了離別的緊張氣氛。下句接以"忽聞岸上踏歌聲。""忽"字剛好回應了上句的"將"和"欲"。上下銜接緊密,情緒也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在短短的兩句之中,就做到了"起承轉"的效果。

再看"李白乘舟欲遠行",以一個"欲"字,表達了即將離去之意,"遠"說明此次詩人即將開始的旅程,路程遙遠,充滿未知。暗含了一去難返之意,對朋友之間送別惜別的情緒更有烘托的效果。後文的"忽聞岸上踏歌聲",則顯示了詩人聽到踏歌聲的激動和欣喜之情。因而,兩句在句意上,也似乎難分伯仲。

三、為什麼出現兩個版本?

眾所周知,唐朝雖已經出現了雕版印刷術,然其大量的使用是在唐中期以後。此外,手抄的方式依然為大眾所使用。在傳抄的過程中就難免出現錯字以及漏字的情況。宋朝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為書籍的保存和流傳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問題——出現了大量的書商,以刊印、販賣書籍為生,明代尤其盛行,商人在逐利心理的驅動之下,就導致了書籍校對不嚴,大量訛誤的情況。因而,即有可能李白的《贈汪倫》在傳抄、印刷的過程中被改動,或者意外的發生了偏差,導致瞭如今的兩種版本。

因而,對於《贈汪倫》的兩種版本而言,無論是"將欲行"還是"欲遠行",都可能是原版,也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了訛誤。對今人而言,更重要的是欣賞兩種版本的內蘊和美感。( 一往文學作者:溪午不聞鍾)


一往文學


李白《贈汪倫》詩中,現行版本是“將欲行”,但敦煌版本顯示是“欲遠行”,對此你怎麼看?

這要從此詩的寫作背景去看。

該詩題目是《贈汪倫》,這汪倫是何許人也,和李白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其實這個汪倫不過是李白的一個讀者,按現在的話說,就是一個粉絲,和李白並不相識。當然,那個年代,能讀李白詩文的人,自然也是知識分子,家境也較富裕。此人家住涇縣,一天突發奇想,於寫了一封信寄給李白,邀請李大詩人到涇縣來旅遊。信中說:“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一下子就把李白的心勾住了。李白於是興沖沖來到涇縣找到汪倫。汪倫在當地還是小有名氣的。李白便問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在何處。汪倫笑道,"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又不好罵他,只能一笑了之。這汪倫沒想到李白還真的來了,當然喜出望外,於盡全力熱情招待。汪倫是涇川名士,為人豪爽大度,倜儻不羈,因此李白與之相交堪歡,但二人畢竟是萍水相逢,並無深交,李白當然不會久留,說走就要走。離別時汪倫少不得前來相送,於是李白就寫了這首詩相贈。

瞭解了這段寫作背景,便可知李白的這首詩是帶有玩笑性質的。因為汪倫給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他哭笑不得,因此臨別也與汪倫開了個玩笑。所以這首詩中並沒有多深的感情。桃花潭水肯定不深,“深千尺”,顯然是說反話,正是說水很淺也。把“送我情”比做淺淺的桃花潭,正是說無情,不如說是騙得我好苦也。說白了就是:“桃花潭水淺見底,就如汪倫這廝情”。外人不知,汪倫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由此說到本題,是“將欲行”還“欲遠行”呢?你想一下李白當時的心情就知道了。比方說你出差在旅館住了幾天,離開時會怎麼告別?當然是“我要走了,別送了。”而不會說“我要遠行”的。說要遠行,都是在外出打工或出國謀生之類時,和家人親友告別時說的。所以李白告別汪倫時,只會說“將欲行”,而不會說“欲遠行”。就是說我要走了,與遠行不遠行沒有關係,和汪倫這廝也也說不著。


宋公明5


謝謝你提出的問題。我不知道你想問現在的《贈汪倫》對還是敦煌遺書中的抄本對?

其實,古代詩歌流傳到今天,經過的流傳歷程也是非常複雜的。

首先,古代詩歌傳播的主要渠道就是手工抄錄

如果抄錄李白詩歌的一百個本子,有一個抄錄錯誤,就會影響下一個本子。

李白活的時候,中國還沒有出現雕版印書,起碼雕版印書非常昂貴。

中國最早的雕版印刷是晚唐,而比較普及是宋代。

你想想,從李白死後(公元762年)到宋代,將近200年。

這200年,李白的詩是在手抄本的狀態下流傳的。手抄出現不同版本,如果流傳到今天,那就會出現不同。

還有一個不同,就是作者自己也修改作品。

李白的《贈汪倫》是安史之亂以前寫的作品,那麼他自己會不會修改自己的作品呢?這也是值得思考的。

古人對自己的作品,看得比生命還要寶貴呢

李白晚年有病,就把自己的作品託付給自己家族的一個叔叔,著名書法家李陽冰保存整理。

李陽冰不但精心保存了李白的詩歌,還給李白詩集寫了序言,這篇序言也是研究李白的重要資料。

那麼保存整理的過程也是一個編劇過程。所以,編輯也會修改作品的。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官方編輯修改李白詩歌,也會發生與原稿不同的情況。

所以,李白《贈汪倫》第一句是“李白乘舟將欲行”還是“李白乘舟欲遠行”,我們今天很難判斷了。

我個人認為《贈汪倫》一詩“將欲行”這種語句,在唐代詩歌中不太常見,而欲遠行比較常見。我比較傾向於“李白乘舟欲遠行”可能更接近李白的原話。

應該說,我國明代出版發達,對古代詩歌的編輯也是精粗不一的。

今天所有的文化典籍都逃不脫明代的出版保存這一關

敦煌有一些唐代的手抄本,值得我們珍惜。

當然,我們今天是不是要把“李白乘舟將欲行”改過來,好像已經沒有必要了。僅僅是當做一種知識樂趣吧。


千千千里馬


假如沒有所謂的“敦煌版”,還是認為現代版更貼切。

將欲行的將,與忽聞的忽很對應。而且讀起來更順口。

欲遠行與忽聞也對應,準備乘船遠行,忽然聽見有人唱著歌來給自己送行,心境大好。原詩如果就是這三個字,應該不影響全詩意境。

將欲行與欲遠行的區別在於,將欲行表示離開,有可能走不多遠,還會回來。走不遠,兩個人見面就很容易。而欲遠行就是要長久離開,因為遠,古代交通十分不便,一別可以成永遠。

有人說,歷史浩如煙海,不知多少過客匆匆,能留下名的不說九牛一毛,且都是有些名氣,但,汪倫例外。

如果不是這首“贈汪倫”,那誰也不知道李白還有個除了留下姓名其它無任何痕跡的朋友叫汪倫。

從詩的本意看,李白這一“行”可能就再也不會到這裡來了,因為常來常往也就沒什麼值得掛念。而對汪倫來說,也是深知李白這一走就難再相見,偶遇又要分別,出於對李白的景仰,特地來送別。

因此,從人文角度看,“欲遠行”符合當時實際,也許李白原詩就是這樣子的。


布衣吳新建


兩個版本各有千秋。 將欲行,即行也,馬上要開船了,強調時間點。一旦開船,李白或永別此地,好友不再相見,而無一人相送,有遺憾孤寂落寞之感。正落寞時,忽聞汪倫岸上踏歌而來,心下不由一喜,大是慰籍:還是有人送我啊,還是汪倫對我有情誼啊。他知道我啊,踏歌相送,多麼浪漫!真知音也!他也許怕我開船立即走吧?遠遠地踏歌而來,歌聲飄揚過來,讓我知道他來相送了。於是李白的落寞一掃而空,感而嘆曰:“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而欲遠行,將要遠行,只是說要向遠方了,沒有立即開船的意思。或許李白讓船家等一等,先別急著開船也說不定。因為遠行,將來回到這個地方更加不容易,也許今生永不再來,這裡的朋友今生也難以再見。欲遠行,一遠字,強調的是將來再相會更加困難,並與深千尺遙遙呼應,更加突出李白與汪倫友情之珍貴,之深沉,之不言而喻,盡在歌聲裡,也在李白的等待期盼中。


艽野父


李白之“贈汪倫”中,李白乘舟將欲行,中的“將欲行”,不可能,也不應該是“將遠行”。

從詩意來看,李白在舟上,正要開船之際,“忽”聞踏歌聲。

這裡有時間含義。

說明汪倫趕在李白開船之前,急怱怱趕來送行。

與遠行近行無關。

並且語順。

所以“遠”為誤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