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心理醫生”黃峰:24小時隨叫隨到,只為給居民更多安全感

在重慶九龍坡區楊家坪派出所社區民警黃峰的工作中,沒有什麼驚天動地、以命相搏的事蹟。無非是別人一天說100句話,他要說1000句;別人走100步梯坎,他要走1000步;別人只關注與己有關的生活,他要關心無數人的家長裡短。

小區居民說,黃峰的身份雖然是民警,但很多時候,他更像一個“心理醫生”:三言兩語,就把大家的心烘得熱熱的,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固執老人並不是大家的敵人,病毒才是”

新華春天是楊家坪街道新華三村社區最大的小區,該小區3000多戶居民,常住人口8000多人,大多是中老年居民。

有一部分老人性格執拗,疫情期間仍愛扎堆聊天等,物業人員拿他們毫無辦法。負責該社區的黃峰接到了物業的求助,他認為對這些老人,不宜採取強硬辦法,要發起“親情攻勢”。

重庆“心理医生”黄峰:24小时随叫随到,只为给居民更多安全感

黃峰與轄區居民交流。

“有幾個孫子啊?”“現在身體還好嗎?”“如果被傳染了,可能會傳染給家裡的孩子們……”大多數老人對後輩特別關心,孩子有事比自己有事還著急。

多跟他們聊幾句,瞭解到他們的情感“軟肋”,多一點耐心,再多教他們幾個在家裡就可以做的健身動作,大多數被認為固執的老人也願意配合社區工作了。

“固執的老人並不是大家的敵人,疫情總會過去,生活還會繼續,如果我們在這個特殊時期,因為工作方式的粗放、僵硬造成人為對立,無論是警民對立還是群眾間對立,其實都會給未來的生活造成隱形傷害。”黃峰說,整個警區和所里社區民警間定期會在一起交流工作心得,特殊時期的社區工作更需要一些變通,在宣傳勸導之外,需要更多的同理心。

既堅持原則,也體諒經營者壓力

新華三村內有一家小型超市,經營者有親屬從重點地區回渝,雖然目前家中並未出現有人發熱等症狀,但按照要求應該自行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而經營者並未引起重視,超市還在繼續營業。

得知情況後,黃峰和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勸導,老闆一開始不願意接受,以各種理由拖延。民警就蹲守在超市,從經營者家庭的健康風險,一直說到如果社區發生大規模感染的責任風險,對其進行勸導教育。

超市不關門,民警就不離開。最終,經營者意識到,繼續營業反而得不償失,遂停業並自覺回家進行隔離觀察。

黃峰說,處理這類事件,需要民警多花一些時間和耐心,強制關閉當然也是一種措施,但能夠讓經營者主動關閉,而不造成敵意和對抗,也為將來社區民警開展工作打下和諧的基礎。

重庆“心理医生”黄峰:24小时随叫随到,只为给居民更多安全感

黃峰在值守點了解人員出入情況。

24小時開機,給群眾更多安全感

新華三村社區空巢老人較多,他們最怕孤單。黃峰說,作為社區民警,這一階段的工作心得是,一方面要注重城市管理相關政策的宣傳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及時向群眾宣傳科普知識。比如給他們親身示範怎麼洗手,糾正一些老人口罩佩戴的問題等。

重庆“心理医生”黄峰:24小时随叫随到,只为给居民更多安全感

黃峰入戶排查。

這段時期,黃峰的手機24小時開機,群眾經常在晚上打來,無論是鄰里矛盾,還是吐槽傾訴,他都儘量當個“知心大哥”。“因為被困在家裡,人和人之間更缺乏溝通,很多老人容易有孤獨感,覺得被社會拋棄。所以對普通群眾多一點人情味,讓他們覺得社區民警手機隨時能打通,這一點會讓群眾踏實、放心,有安全感。”

疫情發生以來,黃峰細緻深入的社區工作得到了楊家坪街道的肯定,街道特地給派出所寫來表揚信,感謝黃峰“加班加點,隨叫隨到,24小時在線,對群眾提供心理疏導”。

黃峰說:“其實社區民警做的都是些細碎的小事。硬性的條款是一把尺子,不能打折扣,人心也是一把尺子,有更寬廣更豐富的裁量,沒有考核,本質上就是自我考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