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少数派说服多数派的4个步骤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一个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另一个是把自己的想法“放”进别人的脑袋。第二件事尤其难,当自己在群体中还处于劣势,属于少数派时,想成功说服别人,更是难上加难。

电影《十二公民》就讲述了这么一个少数派,成功说服了所有反对者倒戈自己的逆袭故事。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影片改编自美国经典电影《十二怒汉》,故事场景从美国转换到了中国。在一所政法大学里,未通过西法考试的学生,需要重考,模拟西方法庭,担任法庭中的不同角色,对一起“富二代杀父案”做出审判。由这些学生的家长组成12人陪审团,对案件中的嫌疑人是否有罪做出判定。

《十二公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少数派说服多数派的4个步骤

这里对陪审团制度作个简要说明。与我国由法院审判,法官裁决并量刑的大陆法系不同,在英美海洋法系里的陪审团制度里,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不是由法官说了算,而是由来自社会各业的普通人组成陪审团,陪审团成员一致通过决定。陪审团负责裁定有罪与否,再由法官负责量刑,看具体适用于哪些法律条款。

影片的主体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就是12人中唯一一个认为富二代“无罪”的人,如何一步步说服另外11人的过程。今天这篇文章,我将带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看他是怎么步步为营的。

01 步骤一:破局

运用“低价进入”策略和“唤起恐惧效应”,寻求情感认同

我们先来梳理这起引起争议的案件:

一个富二代从小被生父遗弃,由养父养大。养父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身价百亿。于是爱赌博、打架斗殴的生父经常找富二代要钱,两人时常发生争吵。就在前不久,生父被发现在家中遇害,胸口插着一把弹簧刀。楼下邻居老头和街对面住的一个女人,作为证人,分别说自己听见和看见了富二代行凶的过程,且遗留在现场的弹簧刀,富二代就有一把。由此,富二代成为了嫌疑人。

12个出身、职业、素养各不相同的学生家长和素人,正式围在一张桌子前,开始就富二代是否有罪进行讨论,且最终12人要得出一致结论,讨论方可结束。至此,电影也开始进入正题。

在第一轮讨论前的举手投票中,11:1,只有1人认为富二代“无罪”。男主角8号由于投“无罪”,成了众矢之的。

《十二公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少数派说服多数派的4个步骤

面对有人指责自己“不抱团”,有人让自己改变意愿,8号先选择了“低价进入”策略,避免正面冲突。

特劳特·里夫金在《简单的力量》一书中说:“当市场上有强大的领导者时,新竞争者常常把低价进入作为战略。”

“低价进入”策略,原本是营销学概念,指商品或商家,在没有知名度时,为了迅速占领市场,扩散知名度,选择比市场上同类产品更低的价格进入市场。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拼多多,在淘宝、京东这样的电商巨无霸面前,用“低价”迅速打开了局面。

这种“低价进入”策略在社会心理学中同样存在,指的是放低自己,以一种看上去“弱势”的姿态,反而容易引起同情,消解敌意。因为,如果别人不觉得你在试图影响他,你的可信度就会上升。

8号没有一上来就否定大伙的有罪推论,也没有据理力争,而是反复说:“我也不确信,我也没有证据”,“就是想讨论讨论”,“我以为是大伙儿说,我一人听呢”,一副弱势者形象。

有人主动问他是怎么想的,他又装起了“可怜”:“我知道的跟大家一样多。也许他是有罪,孩子们都这么说,结论几乎是百分之百。但天底下没有百分之百的事,真相就容易在被我们忽视的小事里头。”

心理学家津巴多说:“说服是你对别人产生影响的一种形式,它的目的是改变对方的信念或行为。”

然而不幸的是,人天生都有一种“信念固执”,即倾向坚持自己原本的立场。人们越是想要证明自己的理论与解释是正确的,就越是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封闭。

所以,8号先放低姿态,虽然为自己赢得了同情,但很快被反对派阻止了。面对言辞越来越激烈的反对者,8号又选择使用“唤起恐惧效应”。

“唤起恐惧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说服技巧,指让人们意识到威胁的严重性和可能性,人们的恐惧程度越高,感觉越脆弱,越容易相信说服者的话。

面对有人说这场模拟是假的,8号义正言辞地说:“可这案子是真的!就您举手投有罪这一票的同时,这孩子在您心里,已经死了!”

面对有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嫌自己在吹毛求疵,8号提高了嗓门:“是为了我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孩子在讨论一个人的生死,这事不该吹毛求疵?决定一个人该不该枪毙,这事不该吹毛求疵?”,“咱们就拿出一小时讨论讨论,为了孩子,行吗?”

《十二公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少数派说服多数派的4个步骤

8号巧妙唤起了其他人对于自己孩子前途的忧虑感,对决定着别人生死的负担恐惧感,让原本激烈混乱的场面,一下冷静了下来。

作为少数派,想要说服别人,破局的关键,就是要放低姿态。先寻求情感认同,让别人从心态上接纳你,再去寻求道理认同。企图一上来就摆事实讲道理,反而容易招人反感。

02 步骤二:转折

巧用“框架效应”,破除“从众心理压力”,引导群体中的个体觉醒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框架效应”。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尼曼,通过研究发现:针对同一个问题,两种不同的表达,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框架效应”。

生活中“框架效应”的例子很多,如医生对病人说:“手术后的存活率是90%”和“手术后的死亡率是10%”,说的其实是同一个事,但给听者造成的感受是不同的。前者让人的注意力在“生”,后者让人的注意力在“死”,前者明显更让病人有意愿和勇气接受手术。

回到电影中,反对者们坚持的焦点有三:楼下老头的证词,住街对面女人的证词,遗留在现场的弹簧刀。三者都“证明”富二代“有罪”。

8号运用框架效应,引导大家从“证明有罪”的“证实框架”,改成“证明无罪”的“证否框架”,通过带大家去找证据中的疑点,推翻证据,从而证明富二代“无罪”。

于是,面对有人说:“从反证法角度看,没法证明人不是他杀的。”8号立刻回应:“我们根本不用证明人不是他杀的。只要在证明他杀人这个过程中,存有疑点,这就行了。”

面对有人声称证人、证词不会错,8号又立刻指出:“证人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你能保证他们就不会犯错吗?”让众人哑口无言。

对于那把罕见的刀,8号也早有准备,拿出一把跟案件中一模一样的刀甩在了桌上,把原本罕见的刀,变成了一把任何人都能轻易购得的刀,使刀作为指向富二代的“证物”的可信度下降了。

众人震惊不已:“你是想说,存在这么一种可能,有人用一把跟富二代一模一样的刀去杀了人?”这个猜想,颠覆了大家最初的认知,但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不是吗?

《十二公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少数派说服多数派的4个步骤

至此,反对者们开始跟8号深入探讨证据和证词,其实已经是被8号不自觉引导着开启了“证否框架”。且在此过程中,由原先对证据、证词深信不疑,变成产生了怀疑。可以说,8号巧妙转换“讨论框架”的做法,对后面的一系列说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眼看大家产生了动摇,面对僵持局面,8号提议再投一次票,但需采用“不记名”投票方式。这个提议,十分精妙。

正如电影《乌合之众》里说的:“人类的理性会在群体中消失。一个人可以是理性的,一个群体绝不可能。”

因为,人都有“从众心理压力”,即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会迫使自己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公开举手表决的时候,个人会受到群体意见压力的裹挟,不一定敢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意愿,而“不记名”则能破除这种“从众心理压力”,让人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不出8号所料,在不记名投票中,多出1人投了“无罪”,变成了10:2。有人从这种可能性中觉醒过来,成为了第一个“背叛者”。

说服的前期,通过转换“讨论框架”的角度,破除“从众心理压力”,不断给出引导和暗示,让大家相信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一旦接受这种设定,就会有人走出原来的思维模式,开始觉醒,走向就会开始狂飙突进。

03 步骤三:大面积倒戈

妙用“启动效应”,引导群体决策

启动效应,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变得容易接受的心理现象

大卫·伊格曼在《隐藏的自我》中这样描述过:“启动效应,让大脑可以被巧妙地控制,从而改变未来的行为。”

启动效应是一种心理战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训练人们的决心意识,使人们的行为通过这种“启动效应”而发生改变。就像蝴蝶的翅膀,一旦煽动起来,威力会越来越大。

8号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有没有这种可能性?”,“万一证人错了呢?”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对证据和证言的再讨论,“启动效应”发生了,对于更多的这种“节能性”的存在,由抵触变成了可接受和可讨论。

结合楼下老人和住街对面女人的证词,8号提出一个被大家忽略的细节:楼下老人说听见楼上富二代大喊“我要杀了你”,紧接着听到倒地的声音。此时,正有一列城铁从他们的窗前通过。巨大的轰鸣声中,能听见这些动静吗?

《十二公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少数派说服多数派的4个步骤

作为证据的刀,既然是事先买的,为什么不买一把普通的刀,而故意买一把罕见的刀来指向自己呢?

此时8号提议再投票,8:4,反对者中有人基于常识和推理,开始倒戈了。

还有人不死心,继续拿证人老头的证词说事:“老头说,自己15秒从床到门口开门,正好看见富二代下楼。”8号得到启发,开始现场模拟老头从自己的床到大门口开门,需要多久。最后发现,8号的速度比坡脚的证人老头快的情况下,都用了43秒,跟老头证词中说的15秒,相差甚远。众人又一次恍然大悟。

至此,有人提议再投票,6:6平。更多的人开始发现证词和证据里的漏洞……

随着案件中证词的漏洞、证据的漏洞被其他人不断发现和指出,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动摇。于是8号提议再一次投票。这一次,共9人选择“无罪”,局面戏剧性地发生了反转,成了3:9。

正如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所说:“通过坚定有力的行为表现,少数派明显的自我支持会促使多数派重新思考他们的立场。”

8号在说服的过程中,一直坚持表达“存在这种可能性”,并身体力行地验证这种可能性,从而实现了“启动效应”,迎来了大面积的倒戈。

04 步骤四:最后说服

各个击破时,引起“认知失调”,促使想法的转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在《当预言失灵》一书中,提出了“认知失调”这一概念,并在《认知失调理论》中做了详细阐述。认知失调,指的是当人面对新的信息,需要表明自身态度时,自身以前的认知和新的信息产生了巨大冲突,不知该如何取舍。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受,我们会自发地调整自己的想法。

然而,并不是态度和行为不一致就会产生认知失调。只有在行为是自己选择的、有足够的投入、会导致不愿看到的后果,并且这种后果是可以预见的时,认知失调的紧张感才会产生,才会促使我们进行调整。

这段话怎么理解呢?8号在电影中就做了经典示范。8号在电影尾声,对仅剩的3名“顽固派”说:“现在我们9个人,不能明白为什么您们三个人依然这么肯定,也许你们能告诉我。”

这就是在提醒反对者,想清楚自己还在坚持的是什么,让他们预见自己已经成了少数,讨论如果达不成一致,就成了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快速形成了“认知失调”的紧张感,促使他们转变观点。

1号“顽固派”房产商人,面对越来越多的证剧和证词里的矛盾和不合理,败下阵来,率先改了票。

2号“顽固派”老北京人,一直的外地人歧视言论,此时引起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反感。“老北京”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情绪崩溃,道歉认错,讲出自己之所以歧视作为外地人的富二代,是因为觉得外地人挤占了儿子上大学的名额。

3号“顽固派”出租车司机,在仅剩自己“负隅顽抗”的情况下,压力更大。面对众人质疑的眼神,最终也在一场崩溃式的哭诉中,讲出了自己与儿子多年的矛盾,并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一直坚持富二代“有罪”,是因为把自己儿子的形象投射到了富二代身上。

《十二公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少数派说服多数派的4个步骤

至此,8号在其他支持者的共同帮助下,通过各个击破,逐步加大压力,引起“认知失调”的方式,让“顽固派”最后都心甘情愿转化成了“无罪”支持者,完成了一场完美的逆袭式说服。


结语

影片到最后才告诉我们,这个一直据理力争、步步为营的少数派8号,是一位人民检察官。由这样一个理性、正直的少数派赢得最后的“胜利”,让人拍手称快又倍感欣慰。

其实,每个人都有“证实偏见”,即会为坚持自己的立场,选择性地收集和解读证据。如何消解偏见、迎接理性,甚至作为少数说服别人,是一件艰难但又极具成就感的事,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要面对的事。一如影片中房产商人所言:“向真理低头是一件幸福的事”,能说服别人,更是件幸福的事。

《十二公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少数派说服多数派的4个步骤

作为少数派,在说服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许多社会心理学的技巧。但所有的技巧,都基于我们对真理的坚持,对真相的追寻,对自己独立思考的自信,这些是“道”,说服技巧是“术”,只有“术”与“道”相结合,我们才有反败为胜,以少胜多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