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元勳還有幾人在世?他們才是真正的國寶


兩彈一星,是對核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的簡稱。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奠定了我國立足世界之林的基礎。1999年,國家授予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元勳榮譽。這23人,是國家的基石,是真正的國寶。


兩彈一星元勳還有幾人在世?他們才是真正的國寶


23位兩彈一星元勳分別為: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


兩彈一星元勳還有幾人在世?他們才是真正的國寶


近些年來老一輩科學家人才凋零嚴重, 2020年以來,至少已有5位兩院院士逝世,2019年有32位兩院院士去世,2018年有30位院士去世。對於兩彈一星元勳,2019年于敏院士去世之後,如今還有三位元勳尚在人世,它們分別為周光召、孫家棟、王希季。其中周光召先生和孫家棟先生是同一年出生,都為1929年,王希季先生出生於1921年。


兩彈一星元勳還有幾人在世?他們才是真正的國寶


周光召先生於1929年5月出生於湖南長沙,是著名的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周先生主要從事高能物理以及核武器理論等方面的研究,在國際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態振幅,並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方法,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以及戰略核武器的研究設計方面做了大量重要工作,為中國物理學研究、國防科技和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是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

孫家棟先生1929年4月8日出生於遼寧瓦房店市復縣。曾經參與仿製P2導彈、試射東風一號導彈。1967年,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技術負責人,擔任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是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

孫先生還有一件傳奇的事情,孫先生生於舊社會,是左撇子,當時不被學校接受上學。孫先生花了一年時間學會熟練地使用右手,而且可以可左右開弓打乒乓球(你大爺就是你大爺,真的佩服,五體投地)。

王希季先生1921年7月26日生於雲南昆明,是中國第一枚液體燃料探空火箭、氣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試驗火箭的技術負責人,主持了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