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雕不成器,不雕的玉成大器,是不是?

極品小小寶石奇石


玉從石中來,任何玉都需要雕琢打磨,否則就是頑石一枚。可以想想和氏璧,在變成玉之前,誰知道那是稀世之寶。

另外,器者,用也。外緣中空,以盛其物。玉不雕不成器,是說玉不雕琢很難成為能為人們所用的器物。

即使是用來擺設的藝術品,也需要去雕琢。哪有天然的玉就成能大器呢?又不是狗頭金,又不是觀賞石。

老子說過,大器免成。意思是本身就是大器,不存在成不成的說法。你說的不雕的玉成大器,大概是這個概念下的意思。但玉不雕琢前,基本就是在石頭裡待著,這個基礎認知要弄清。

祝好。


商業藝術


我早年收了些玉石,主要是和田玉,早年玉原石並不值多少錢,後來陸續送人或換物了,當然也雕些東西,那時,玩奇石的少,沒人注意玉石的形,只注意玉石的質。現在玩石進入發瘋發狂階段,有時有造形有寓意的普通石,變成比玉還貴,讓人始料不及!時下,是玉還有型有意的自然石,輕易不敢亂動,雕不如不雕。再說,玉雕工也貴,找便宜工,只能做玉環,牌,羅漢之類東西,我認為俗,沒意思。雕擺件,若請普通工,雕壞就虧大了。若找大師級,工太貴,而且料子要好,才值得去雕,因此,這幾年幾乎都沒有找人雕過東西。我手頭現在只還有一件,我還比較滿意的,早年收的一塊子玉,又長又扁而且變形,當時我找人雕,花了三千塊,現在這廝也成大師了!工錢便翻番了。記得當時我沒說雕什麼,他隨形雕了一條鱖魚,說是老來得貴,雕成的魚,身體扭動有遊動感,可以稱作化腐杇為神奇,也真應了玉不雕不成器那話!第二塊青玉子料,像壽桃,現在青玉雕成作品,也值不了幾個錢,我就當奇石玩了,大家有何建議?




知之堂主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如玉。

為什麼要有工?因為要讓玉有實際的用處和具體的代表意義,就一定要把它做成一定的型制,使其具備器的功能。何為工?玉不琢不成器!《詩》: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 “琢”就是把玉加工成器物,“切”是加工骨頭,“磋”是加工象牙,“磨”是加工其它美石。切磋也好,琢磨也罷,都是指君子要經過不斷地磨鍊思索才能完善學識修養,有了一定的學識修養打底,就成為器--《說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可以知道器物有很多型制,不同的用處。--就可以幹一些相應的具體工作,承擔責任,一展所長;君子成長整個如同玉被精心琢成器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工。反正君子如玉,正該受此磨礪。現在玉器有了,不同的器型承載了許多精神層面的象徵意義,這是祖宗們比較過後的選擇,其決定為中國尊崇,獨特而有章可循。如此自然天人合一,吉祥也就有了。

這裡有孔夫子的兩句話,可能是題目中“不雕的玉成大器”想法的由來。

1、孔子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話簡單理解為道是無形地,是道理規矩;器是有形地,是具體表現;有形的器裝著無形的道,道器不離,是一體兩面。那是不是不經過切磋琢磨的天生之玉,就要高大上很多呢?天地為爐,造化為工。天工使然,天造地設的器物,無疑最為難得。但是不打磨掉共生的粗石毛礫,能見玉之凝結溫潤?玉石的物理特性和礦物質環境決定了玉必有工才現其形,這不是玩奇石的概念,講究一個純天然,有些看不懂的鬼還要被人嘲笑為沒有想象力,真正地行而上。有很多原石之所以沒有雕刻,大多是因為沒有合適設計不可動刀,極少是圖形妙趣成像尚可一觀,剩下的即算不成形,作為標本擺放當成一種雅趣。但這些原石也是經過哪怕最簡單打磨後的形狀,而並非真地是神工天巧,器宇軒昂。

2、孔子又曰:君子不器。這話不是說器是因為人工染指而形成,就沒有天然形成的好;也不是說如玉的君子不喜歡固定形象的器物,因為器物不能完全解釋賦予其上的道理。而是告誡大家說不要拘泥於形式,要靈活運用所學,或者不要被眼界環境所限制要儘可能地多學。

見識淺薄,不必當真。一定要認為“不雕的玉成大器”也行,只需把其它石頭當成玉來玩。


詩渡石光


《說文解字》上說:“玉,石之美者。”玉不琢不成器是對的,不雕的玉成大器是不可能的,玉如果不雕就是塊石頭,成不了器,頂多是一塊玩料。[呲牙]

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圖一)滿城漢墓出土的玉璧,(圖2)以及清乾隆桐蔭仕女玉山。(圖3、4)如果當時的玉工沒有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去設計,巧奪天工的技藝去雕琢,只留下那幾塊不經過雕琢的玉料,能成為流傳千古的大器麼?

玉不雕肯定是不成器的,但現在人們為什麼會流傳出“不雕的玉成大器”呢?其實這句話所表述的意思並不是很嚴謹,它其實是想說現在很多時候把一塊很好的籽料交給玉雕師去雕,最後雕出來的玉器價格抵不上買玉料的錢款加上玉工的工時費之和。[捂臉]

為什麼現在很多時候會出現這種狀況?這裡面有很多因素。

其一,出產和田玉籽料的那幾段河床人們來來回回撈取開採了幾千年了,裡面儲藏的玉石籽料基本上枯竭了,所以從源頭上水料的枯竭讓玉石籽料的價格一漲再漲,讓玉石原料的價格居高不下,在加上一些玉石商人囤積居奇、推波助瀾,那價格就可想而知了。[大笑]

其二,現在的玉雕匠人太急功近利,稍微有一點點名氣的玉雕師工費都是以萬為單位計費,把主要的精力全放在怎麼多賺錢上了,完全沒有和所創作的價值成正比。而且,即便是你認可掏這筆費用去雕,雕出來的東西也未必是很滿意的作品,如果不找那些有些名氣的玉雕師去雕,那你的這塊玉料很可能成為不太成熟的一個玉雕師練手的材料了。我多年前收藏的一塊紅皮籽料,(圖4、5)兩面都開了窗,可以說是一塊可遇不可求,細皮嫩肉的一塊明料了,但是,至今為止還那樣放著呢,找過幾位大師級玉雕師,要不工費太高,張口就幾十萬,要不就是要和你合作開發,雕出來的東西讓他去賣,如果是後者風險很小,有名氣的玉雕師都有自己的銷售群體,但是本來買這個料就是自己想留下一個自己玩兒的東西,就有悖初衷了。如果只出工費讓他去雕,雕出來的東西未必能達到自己的預期,弄不好雕完了的成品,還不值原來玉料的價值呢,還搭進去了工費,得不償失。真的不敢去冒這個險。

再有就是現在玉料的價格越來越高,弄得按克論價,讓玉雕師很難創作,基本上都是先從保料的角度出發。這也等有束縛住了玉雕師創作的手腳,讓他不能從藝術性的角度作為藝術創作的著力點,在雕琢過程中基本上都是隨形就勢,點到為止。儘量多保留雕件分量和體積。能留皮留皮 ,能留肉留肉。(圖5 7 8 9)下面我收藏的《洋洋如意》和《如日中天》掛件都是這樣的玉雕作品。

總之,種種原因導致了現在“不雕的玉成大器”這樣的怪現象發生,民玉時代的玉器很難做到王玉時代的玉器那樣不計工本的去雕琢、去創作,(《清乾隆桐蔭仕女玉山》雖說是民玉時代創作出來的作品,但它的本質還是王玉[呲牙])這是市場因素決定的,恐拍這樣的現象會一直持續下去。這也導致我現在很少收新玉玩兒了,價格高,端詳不住,還是看王玉時代的古玉好看好玩兒。

對了,如果玩兒新玉現在還是直接買成品合適,踏實。能看到最終效果,看藝術感染力、看工、看玉質就可,價格遠比自己買料再找人雕合適,很多大師一件成品賣的價格遠比你找他去雕個活要的工時費便宜,都扛著、錨定著自己的身價呢。[捂臉]











彼岸之眸


這句話是純內行人才說的出的內行話,玉雕大師從業幾十年後,是對石頭對刀口的感悟,對石之美石之韻有了大解大徹的昇華,這就是能在一件玉雕作品上看出創作人的年齡所在,年輕的或是說從事玉雕行業年頭不多的人那是無所不雕,老玉雕師則更惜大自然中的好東西,在一期專題節目中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玉雕師,展示了他手中幾塊原石,老人說年輕時候無石不雕,可隨著年齡增長,他對石之美石之魂越看重,有幾塊小石頭他高價從客人手中買下,無數次拿起無數次放下不忍下刀,老人在電視中展現了這其中的兩塊,一塊大拇指大小的一塊鴨蛋大小,一塊淡青色一塊淡黃色,微透光象是裹在厚紗之中,一塊如嬰兒一塊如腰鼓,老人說草稿畫上無數次,都是一個結果-擦掉。老人最後還是那一句話-這原石的狀態是最美的。











一石閒人


玉不雕不成器,就像人不學不成才一樣!如果希望玉成為一種希望的器物形態,玉是要雕刻的,因為天然玉材不但形態不同於器物而且也包含了不少雜裂瑕疵。雕琢,另一方面也是去偽存真的過程。

但是,如果玉的天然形態品質達到一種出神入化,唯妙唯俏,如同某種器物具象的形態,那就不用雕琢了。因為,那是大自然的天工雕琢。這種現象,坦率說,實在是太小概率了。如果一件天然玉石,絕對沒有任何人工雕琢,其形態成為大家公認的一種感人的藝術作品,它自然比人工雕成的更富含天地靈氣。

正因為這種小概率事件太少,因此就彌足珍貴。遺憾的是,絕對大多數玉石不會自然天成為這樣的形態。所以,不要期待這種現象成為現實,琢碾精細,形態動人的玉石,散發著天作之美人做之和的感染力,這才是重點。

獨闢蹊徑,喜歡自然個性玉石沒有錯,但以偏概全,唯天然才是大器之看法,未免正確。

至於對於一些人對天然玉石小動手腳,冒充天然巧成的形態,如今也很普遍。因此,對於所謂的不雕的玉成大器這一說法,我保留十二分警惕!


璫榮珠寶大講堂


玉不雕不成器,不雕的玉器成大器,是不是?

應該說是,應該說不是,這要從那個角度看待和回答這個問題。從一方面說,玉不雕是不成器的,從另一個方面說,玉不雕是能成大器的。

千種瑪瑙萬種玉。

有些玉必須進行雕刻才能成器,比如南陽獨山玉、青海玉,和田玉、翡翠、蘭田玉、岫巖玉等,這些玉絕大多數是從山中開釆出來的,稱為山料。這種山料,不進行雕琢絕對不會成器的。特別是古代,把玉雕琢成人物、動物、山水、花草樹木等,大件可擺在廳堂,小件做為配飾。只有雕琢後,才能體現玉石的美。如果拿一塊山料擺在那裡,就體現不了玉石的美。

玉雕大師,根據玉石料的大小,型狀,顏色進行設計,隨型簡雕、繁雕、鏤空雕、巧雕、俏雕等雕琢方法,對玉石進雕琢,使璞玉變美,璞玉不雕琢,就顯示不出它的美。從這方面講,璞玉必須進行雕琢,玉不雕不成器,應該是對的。

玉不雕,成大器,是從另一方面講,也是對的。玉不雕成大器,不是指的山料,而是針對籽料說的,但是,也不是針對所有籽料說的,是針對一種特殊的籽料說的,也就是說,這種籽料造型好或畫面好。造型好,是說籽料象人、動物、山水等。畫面好,是說籽料畫面象山水、人物等。因為造型、畫面是天然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是上帝的神手繪成,是世界上的唯一性。象臺灣故宮博物院珍藏的肉石,就是天然的,是無價珍寶。

從這方面講,不雕的玉石更珍貴。

黃龍玉,是一個新玉種,黃龍玉內部有含花草和不含花草兩種,內含花草的不雕琢,保持花草的完整性,不含花草的進行雕琢。含精美花草的也為珍品。

從一個角度看待玉雕與不雕誰更珍貴,就會爭論不休,從多角度看玉雕與不雕誰更珍貴,就很容易理解。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多方面的,不是單方面的,我們對萬事萬物都應從多方面看,才能不偏,對玉雕與不雕誰更珍貴,也應這樣看。

我發幾張圖片,與大家共賞。









天地遺珍


“玉不雕不成器”,此話古已有之,但“不雕的玉成大器”,孤陋寡聞,此話還是第一次聽說。玉大多是從地下開採出來的,就像礦石一樣,粗糙凌亂不規整。只有經過雕刻、打磨、拋光,才能煥發光彩,顯示出它的靈性。而奇石恰恰相反,卻是貴在天然。如果一經人為加工,就像一件美輪美奐的天然珍寶破了相一樣,光彩盡失,無論天然品相還是收藏價值都要大打折扣,所以收藏奇石的人最忌破壞奇石的天然屬性。

還有一種在水裡經過千百年沖刷形成一層天然石皮的“河磨玉”,也是玉中珍品。但如果不經過雕刻加工,也只能象奇石一樣欣賞,而失去它的本來面目。只有那些零碎的小塊玉石不需要雕刻,簡單打磨拋光當掛件或手把件玩兒,但終究成不了大器。所以玉必須要經過千刀萬剮的雕刻,方能成為大器。管窺之見,還望同仁指教!(“悟空問答”邀!)








抑鬱症破譯者


玉不琢不成器,所有的成功能被人認可或者能經得住時間考驗的,都是需要付出和積累的。玉文化已經幾千年了,承載了太多的文化。本身一塊很普通的石頭,通過切割、設計、雕刻、拋光後便有了新的生命。一件好的作品不僅美觀,還表達了作者的所感、所悟、所想。為什麼說好的東西自己會說話,這才是靈魂所在。











樸翰雅陶


這話說得沒毛病。玉不雕,不成器。這塊石頭沒解剖、切割、加工之前,你就算根據經驗判斷,或用現代儀器探測是塊價值上千萬值億的石頭,換個名稱也只稱玉石!

切割,加工,打磨,雕刻,用於生活,才能叫玉。同樣塊玉,不同的匠人雕刻會價值不同。好的玉更需好的匠人精雕細琢。古人有玉不琢,不成器一說。同樣一塊玉,用於某個方面等價會大不一樣。過去皇帝的玉璽,達官貴人戴的玉板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