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題材 小人物面對金錢和大愛之間的取捨

昨日小編走進影院觀看最新上坐的《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是直面當下社會環境中,較為尖銳敏感話題的現實題材影片,老百姓吃不起藥,看不起病,這種題材也幾乎是近些年的首部。影迷和業內人士在看片時表示:影片能過審,本身就是一個進步!

《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題材 小人物面對金錢和大愛之間的取捨

影片的現實主義意味十分感人,主人公面對法律和“人情”的衝突時,一句:他只是想活著也有錯嗎?催人淚下也引發觀眾思考:社會發展和個人生存產生衝突時,我們該何去何從?

《我不是藥神》之所以如此感人,除了主創團隊紮實的表演功底,可能還在於他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電影背後鮮為人知的“陸勇案”。

《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題材 小人物面對金錢和大愛之間的取捨

陸勇

陸勇:印度抗癌藥代購案當事人,江蘇無錫人,無錫一家針織品出口企業老闆,慢粒白血病患者,電影《我不是藥神》原型人物。

陸勇因自己患病,要服用一種治療這種病的藥叫格列衛,市場價為23500元左右一盒。對於白血病患者而言,除了傾家蕩產買藥,沒有別的辦法。花了幾十萬的藥錢之後,陸勇把自己的藥換成了印度的仿製藥,一樣的療效,價格才幾千元。

隨著他給病友間的傳播,需要印度抗癌藥品的國內病患逐漸增多,陸勇在印度找到了同等療效的其他藥品,這個藥更便宜,僅為750元,3年後,藥價一度降至200元。他成了中國代購印度仿製藥的第一人,被民間稱為“藥俠”。其後陸勇幫助患者購買此藥,人數達數千人。

《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題材 小人物面對金錢和大愛之間的取捨

因給千餘網友分享購買仿製的印度抗癌藥,後被檢方起訴。陸勇被捕了,理由是涉嫌銷售假藥罪和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此後,幾百名白血病患者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他免予刑事處罰。 陸勇在看守所裡關了135天,最終檢方宣佈不予起訴。 

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檢察院向法院請求撤回對陸勇的起訴,法院當天對“撤回起訴”做出准許裁定,29日下午,陸勇獲釋。

電影,就是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 目前片方放出的信息,就有患者上街抗議「天價藥」的場景。

《我不是藥神》也沒有完全照搬照抄這個案件,故事上改動的特別大。 徐崢在片中,飾演賣印度神油等兩性保健品的程勇。 因為認識一些印度藥商,又認識一些白血病人。 他搖身一變,成了一名代購救命藥的商人。

影片中小人物命運觸痛我們心靈最柔軟的部分,最後小編提醒:觀影請備好紙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