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五嶽之中最有慾望征服的是哪座山,為什麼?

忘川有情


我國著名的三山五嶽,三山現今一般指旅遊名山黃山、廬山和雁蕩山,而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以酷妹兒攀登或者爬過五嶽的經歷來說,要說征服這些被開闢為旅遊景區的山,是沒有多大的征服感的,因為其一,保護措施非常好,有些地方可以說是險但不危;其二,道路設施很完善,體會不出艱難的征服感。

東嶽泰山,五嶽獨尊,是五嶽之首。

但其海拔高度僅1545米,最難走的是南天門十八盤到玉皇頂,著名作家馮驥才(代表作《挑山工》)描寫的挑山工就是指這些人挑著貨品攀爬十八盤的約6331級臺階,其堅韌不拔的精神讓人欽佩。

要說征服泰山,不如說被泰山挑山工的精神折服。

西嶽華山,以險著稱於世。

華山海拔2154.9米,它的名氣在於峭壁上開鑿的棧道,在陡立如牆,刀劈斧削般的懸崖上方,腳下是萬丈深淵的棧道行走,極為挑戰人的膽量。

有風呼嘯,有云在眼前,木板晃悠,雙股顫顫,是對人心臟的考驗。

不要說是征服華山,雖然有完善的安全鎖,但不要被嚇到就很不簡單了。

至於其他三嶽,衡山、恆山和嵩山,之所以被有名氣,並不是他們的險峻,而是他們是按照我國戰國時期就開始的陰陽學、五行學說,是中華分列五處的道教佛教聖地。

他們是以其地理位置和幽靜林深的環境著稱,是不能有什麼征服感的。

去這些地方,一是遊覽優美風景,二是體悟獨特的人文景觀。

值得一提的是,建於恆山金龍口西崖峭壁上的懸空寺,建築之巧妙,地勢之險,非常值得一觀。


也就是說泰山和華山還有那麼點征服自我的意思,其他三座名山,是不能讓人產生什麼其他想法的。


酷妹兒邊走邊說


【“五嶽”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嶽各具特色: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早已聞名於世界。

至於五嶽之中最有慾望征服的是哪座山?拿大俠攀登或者爬過五嶽的經歷來說,要說征服這些被開闢為旅遊景區的山,是沒有多大的征服感的,因為其一,保護措施非常好,有些地方可以說是險但不危;其二,道路設施很完善,體會不出艱難的征服感。去這些地方,一是遊覽優美風景,二是體悟獨特的人文景觀。

東嶽泰山

泰山位於山東泰安,東望黃海,西襟黃河,汶水環繞,前瞻聖城曲阜,背依泉城濟南,以拔地通天之勢雄峙於中國東方,泰山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以五嶽獨尊的盛名稱譽古今,號稱“天下第一山”,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中國首例自然文化雙重遺產項目。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現存古遺址97處,古建築群22處,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泰山特色就在於“雄”字,因為氣勢磅礴稱為五嶽獨尊,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山”直接道出了泰山的雄偉,無數名人雅士登過泰山,石刻眾多,有的為帝王親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辭優美,書體高雅。封禪也是泰山特有的一種文化,在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稱作“封”,報地之功稱作“禪”相傳秦七十二代帝王封禪泰山,給泰山增加了神秘色彩。“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重於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實已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積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泰山是古代中國文明和信仰的象徵。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自古便被視為是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從夏、商時代開始,各朝代的皇帝登上皇位後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據記載,共有72個君王來泰山會諸侯、定大位,刻石記號。泰山也成為我國古代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前來遊歷,作詩記文。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傳為佳話,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成千古絕句。山上石刻眾多,有的為帝王親制,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辭優美,書體高雅。

泰山的風景名勝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形分佈,歷經幾千年的保護與建設,泰山拔起於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松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鬱;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雲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它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十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松絕奇、桃園精舍、靈巖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人文景觀,其佈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三重空間。岱廟是山下泰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前連通天街,後接盤道,形成山城一體。由此步步登高,漸入佳境,而由“人間”進入“天庭仙界”。泰山海拔高度僅1545米,最難走的是南天門十八盤到玉皇頂,作家馮驥才的《挑山工》中描寫的挑山工,就是指這些人挑著貨品攀爬十八盤的約6331級臺階,其堅韌不拔的精神讓人欽佩。

泰山於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莊嚴神聖的泰山,兩千年來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對象,其山中的人文傑作與自然景觀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

西嶽華山

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北臨坦蕩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黃河,南依秦嶺,雄踞關中平原東部秦晉豫三省交匯處,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北峰雲臺、中峰玉女五峰環峙,高擎天空,“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憑藉大自然風雲變換的裝扮,華山的千姿萬態被有聲有色的勾畫出來。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嶽"。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並居住於"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 。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

華山特色在於“險”字。華山素有“自古華山一條路,奇險天下第一山”的美稱,傳說玉皇大帝的女兒三聖母因愛慕凡間書生劉彥昌,與其私結連理,後被玉帝發現,壓在西峰巨石下,三聖母石下產子,取名沉香,長大後經仙石指點,執神斧劈開巨石,隨母子團圓。神話傳說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華山險字。華山海拔2154.9米,走在於峭壁上開鑿的棧道上面,在陡立如牆,刀劈斧削般的懸崖上方,腳下是萬丈深淵的棧道行走,極為挑戰人的膽量。有風呼嘯,有云在眼前,木板晃悠,雙股顫顫,是對人心臟的考驗。雖然有完善的安全鎖,但不要被嚇到就很不簡單了。

由於華山太險,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臨。歷代君王祭西嶽,都是在山下西嶽廟中舉行大典。《尚書》載,華山是“軒轅皇帝會群仙之所”。《史記》載,黃帝、虞舜都曾到華山巡狩。據記載,秦昭王時命工匠施鉤搭梯攀上華山。魏晉南北朝時,還沒有通向華山峰頂的道路。直到唐朝,隨著道教興盛,道徒開始居山建觀逐漸在北坡沿溪谷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形成了“自古華山一條路”。

山上的觀、院、亭、閣、皆依山勢而建,一山飛峙,恰似空中樓閣,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別具一格。山峰秀麗,又形象各異,如似韓湘子趕牛、金蟾戲龜、白蛇遭難……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澗的水簾瀑布,更是妙趣橫生。華山以其巍峨180度看華山挺拔屹立於渭河平原。東、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詩人張喬在他的詩中寫道:“誰將依天劍,削出倚天峰。”都是針對華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210餘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嶽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華山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

南嶽衡山

衡山,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海拔1300.2米。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嶽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清人魏源《衡嶽吟》中說:“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嶽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讚美。

儒釋道是中國文化的三大支柱。 在南嶽衡山,儒釋道共居一山、共處一廟的景觀,在全國也是獨一針二的。隋唐以前,南嶽衡山為道教勝地。在道教的洞天福地中,南嶽獨衡山佔四處。號稱“南嶽四絕”之一的水簾洞,即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三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二十四福地青玉壇、第二十五福地光天壇、第十二六福地洞靈源,都在衡山上。中國第一位女道士——西晉時期上清派創始人魏華存在南嶽衡山得道飛昇成仙。魏華存昇天後,被封為“南嶽夫人”。黃庭觀位於往南嶽集賢峰下,其門額石刻“山不在高”,門聯石刻“欲往西池謁王母,且來南嶽拜夫人”,可見在當時是頗有名氣的。唐代詩人李白在《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遊南嶽》一詩中,就有“尋仙向南嶽,應見魏夫人”之名句。

南嶽佛教文化自古有“一花五葉”、“五葉流芳”之美譽。已故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曾如此南嶽衡山:“談中國的佛教離不開禪宗,談禪宗離不開南禪,談南禪離不開南嶽,南嶽是出祖師爺的地方。”位於南嶽衡山半山腰的磨鏡臺是佛教禪宗南宗的祖源,因禪宗七祖懷讓以磨磚作鏡之舉道頓江西馬祖道一的故事,而聞名天下。福嚴寺為“六朝古剎,七祖道場”,是由南嶽衡山佛教開山祖師慧思大師創建;禪宗“南嶽系”在此開派,其法脈演繹出溈仰宗、臨濟宗而傳遍海內外,被譽為“天下法院”。 另外三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源於衡山的另外一座寺廟——南臺寺,故南臺寺有“天下法源”的稱呼。

南嶽衡山儒家的書院文化也相當繁盛,南嶽衡山是“湖湘學派”的發源地。 南嶽衡山的書院文化始於唐肅宗時,鄴侯李泌賜隱於南嶽煙霞峰下讀書論道,居處藏書極為豐富,其後李泌之子李繁為隨州剌史時,在南嶽建南嶽書院(現名鄴侯書院)以作紀念,時約816-824年,這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書院。

南嶽儒釋道共存,三教合一,共榮一山,共存一廟,共值一殿,共敬一神。 南嶽獨有的儒釋道三種文化相互圓融、和諧相處的社會現象,是歷史長期碰撞、包容、影響的結果。 這一現象在山下的南嶽大廟體現得淋漓盡致。

北嶽恆山

恆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絕塞名山”,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被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恆山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恆山。《禹貢》曰"太行恆山";《爾雅》稱:"恆山為北嶽";也就是說遠在秦漢時,恆山就已經稱之為北嶽了。

明後期建的北嶽廟是在河北曲陽。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曲陽知縣田蘭廣重修北嶽廟竣工,他在撰寫的《重修北嶽廟之碑記》中說:“大茂在邑之西北,崔蟯截糶,巍然見百里之外”。等等此類記載頗多。北嶽廟內還有一塊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保留下來的《北嶽恆山圖》碑刻,也有700多年的歷史。明朝中期出現北嶽改祀之後建北嶽廟,清代時恆山已經寺廟群居,規模很大,人們稱之為“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後來遭到破壞,所剩不多。恆山以自取景色美而著稱,歷來有恆山18景之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遊恆山後,把在恆山的見聞錄入《徐霞客遊記》中。古人由此讚歎恆山“危峰過雁來秋色,萬里黃沙散夕陽。” 邊關要塞,古城峰煙。恆山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這是恆山的五嶽中最可引以為自豪的。並且將古代關隘、城堡、烽火臺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蹟保存了下來。

秦始皇第四次東巡迴咸陽時過恆山,漢武帝曾在恆山上埋元玉。傳說道人于吉曾在上曲陽泉水上的得《太平經》,即恆山腳下泉水,張角學之未精,發動黃巾起義。八仙之一張果老出沒恆山,他是被載入正史的神仙,唐玄宗賜號“通玄先生”。《道教神仙》載,茅山派師祖茅盈於西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至恆山修道。漢朝東方朔曾嘆“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娛以忘憂。”元朝詩人元好問證大茂山為北嶽的詩句:“大茂維嶽古帝孫,太撲未散真巧存”。詩人對於恆山的描寫,他們大多使用形象思維,認為“山為地之勝,山為地之靈”。有了勝靈之山的蘊育,也就有了“人傑地靈”之說。由於山有靈性,古人信然,所以好山之人多將其引為知己。賈島、劉因、趙秉文、王世貞、顧炎武等眾多文化名人曾遊歷恆山留下詩詞和文章。

中嶽嵩山

電影《少林寺》插曲:“日出蒿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一曲悠揚的《牧羊曲》依然讓人心如潮水。少林寺的秀麗景色早已從這首優美的歌裡栩栩如生地縈繞心懷。有著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體由太室山、少室山兩座大山組成,從東至西橫臥,蜿蜒70公里,故有“中嶽如臥”之說,嵩山之頂名曰峻極,海拔1491.7米,古有“峻極於天”之說。

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嵩山不同於其他四山者,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自然景色奇麗,奧妙無窮。太室如龍眠,少室似鳳舞,三十六峰雄渾奇秀,更有奇特的地質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匯聚一處,成為世界上獨特殊的的地質“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2010年位於嵩山地區的“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嵩山作為天地之中的理念被全世界認可。

嵩山被譽為我國曆史發展的博物館,儒、釋、道三教薈集,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其中有中國六最:禪宗祖庭――少林寺;現存規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現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嶽寺塔;現存最古老的闕――漢三闕;樹齡最高的柏樹――漢封“將軍柏”;現存最古老的觀星臺――告城元代觀星臺。此外,太室山黃峰蓋下的中嶽廟始建於秦,唐宋時極盛,是河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建築群;嵩陽書院氣宇恢宏 、古樸高雅,宋時與睢陽、嶽麓和白鹿洞書院稱四大書院;加上蒼翠清幽的法王寺,迴環險絕的軒轅關、慧可斷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為中國人文風物的瑰寶。

嵩山以其居中而冠中嶽,以其古老而蘊奧秘,夏禹疏九河以分洪荒,周公測天地以建聖制,漢武幸太室山呼萬歲,唐宗賜少林禪武盛傳,則天臨峻極登封告成,乾隆謁岳廟詩揚太少,許由避堯隱於箕山,李聃寫道經遁於嵩高,達摩創禪宗於少林,二程演儒理於嵩陽,中嶽千古文明,河山十方浩氣,俱匯中嶽。嵩山,五嶽之中。五嶽是中國最有名氣的名山,不僅風景好,也是歷代皇帝祭天封禪的地方,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嵩山更是神仙相聚對話的洞天福地,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有“嵩高惟嶽,峻極於天”的名句。

謝謝收看!我是一位文化旅遊愛好者,歡迎在留言區對遊覽五嶽進行評論,歡迎私信交流探討。


文旅俠客


我想應該是西嶽華山,因為西嶽華山被稱為“奇險天下第一山”,同時還有另一個原因,最後再講。

我們先看看五嶽指哪五嶽?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其中東嶽泰山是五嶽之首。

泰山隸屬於山東泰安市,海拔是1545米,主峰是玉皇頂,泰山是我國5A級風景區,去泰山需要攀登約6331級臺階,泰山上四大奇觀分別為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

華山位於陝西華陰市境內,海拔2154.9米,它的主峰是南峰。華山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譽。華山五峰為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南峰落雁、北峰雲臺、中峰玉女。峰上千尺幢、百尺峽、迴心石、蒼龍嶺、擦耳崖均為名聞天下的極險之道。華山海拔高,是欣賞日出的好地方,其中華山東峰的朝陽臺為最佳地點。也許是距離近的緣故,華山給我感覺知名度最高,但其實似乎泰山知名度也不低。

衡山位於中國湖南省東南部,它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觀、庵200多處,其中南嶽廟是衡山最大殿宇。

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它以幽靜著稱,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之間散佈著樓臺殿宇,建於恆山金龍口西崖峭壁上的懸空寺為恆山景觀之最。我就是山西人,恆山景觀真的很不錯,只是缺少宣傳,所以名聲不顯。

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它以峻聞名,嵩頂有峻極峰,是嵩山最高峰。嵩山腹地及周圍的中嶽廟、嶽寺塔、嵩陽書院、、少林寺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景點,值得一去。

我想去華山除了它的奇險,還因為曾經有一個人她再三邀請我去華山,因為在上學窮的叮噹響,嫌花錢就沒去。最後她走了……現在雖然工作了,但是工作羈絆,生活拮据一直沒去。

等哪一天自由了,就帶著老婆去爬一爬華山。

喜歡我的回答請點個關注,謝謝支持。


白駒過隙路漫漫


各位讀者:自古就有“泰山天下雄、華山天下險、恆山天下奇、衡山天下秀、嵩山天下奧之說。”


什剎海漁翁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1335676


最該征服的是老岳父那座高山。


轎子喬老爺坐


西嶽華人,好危險的地方!


七月海棠的故事2017


中嶽嵩山,沒有人能踏遍嵩山72峰,我走過嵩山狼道,鬼道,仙道,貓道。就是一個險絕!


兮兮傳媒


最難征服的是西嶽華山。

華山最神奇,最驚險。

現在的華山因防護到位。對一般人來說無所為。

驚的地方讓你腳都不敢動。

險的地方讓你魂飛膽顫。


東都萬安51730872951


個人覺得,泰山上那鎮獄二字不是寫著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