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送老婆,《牧马人》还讲了什么?亲情不用补偿,父子终会和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朱时茂和丛珊主演的《牧马人》一举夺得文化部优秀故事片,金鸡、百花双奖,也一举捧红了浓眉大眼的朱时茂和青春懵懂的丛珊。

除了送老婆,《牧马人》还讲了什么?亲情不用补偿,父子终会和解

三十多年过去了,因着抖音上的一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牧马人》再次爆红。这本来是现代年轻人对时下婚姻被物质束缚找不到另一半的调侃,可细细一看,仍然觉得从其思想和故事来讲离我们并不遥远,同样的是对前途的选择,同样是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同样是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只是,不会再出现有生命力和光彩的秀芝了,她能把那一片贫瘠的世界,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注入生命和活力;也不会再出现温文尔雅的老好人许灵均了,他在挣扎中历经苦难,却依然有着对土地和妻子的坚守。

除了送老婆,《牧马人》还讲了什么?亲情不用补偿,父子终会和解

张贤亮,1936年12月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早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移民来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后来,经历劳动改造长达22年。

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的“伤痕文学”高峰期的《灵与肉》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许灵均30年后重遇他的亲生父亲,并在内心犹豫要不要全家一起跟父亲出国。

除了送老婆,《牧马人》还讲了什么?亲情不用补偿,父子终会和解

父子关系,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一直都比较微妙。北岛在《给父亲》一诗中分别写有这样两句话:“我从童年的方向,看到的永远是你的背影。”朱自清虽有有着脍炙人口的《背影》,但也曾和父亲“老死不相往来”好些年。王朔曾说:“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

儿子在成长过程中希望早日脱离父亲的掌控,父亲则希望儿子的成长能走在自己规划的道路上。父与子之间必然会发生一些必不可免的摩擦和碰撞。

除了送老婆,《牧马人》还讲了什么?亲情不用补偿,父子终会和解

小说中父子关系乍看与传统父子不同:许灵均回忆着自己被父亲抛弃后的情景,母亲病逝,舅舅又卷走了一切遗物,无家可归的他只好睡马圈“他看到有一段马槽前没有栓牲口,就爬了进去,像初生的耶稣一样睡在木头马槽里”,父亲留给他的,只有一顶“帽子”。但归根结底,也没有脱离传统的本质:许灵均的父亲在成为了在美国经营一家化学公司的亿万富翁之后,回到祖国想要将儿子带走继承遗产,尽管口头上说是“赎罪”,但实际上还是逃不开“血浓于水”的亲情,逃不开父亲对儿子的规划。

时间消解了许灵均的恨,自己也成了父亲之后,或许他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也有了认同感(父亲总想给儿子自己所认为的认为最好的)。

除了送老婆,《牧马人》还讲了什么?亲情不用补偿,父子终会和解

但许灵均还是拒绝了父亲,在与父亲度过的几天里,他发现无论是在生活习惯、思想认知还是精神上,他们从里到外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三人吃一顿饭需要花上80多块钱;父亲愿意花上800元买一件看中的现代仿制均窑,但许灵均却看上了一个售价只有4块5毛的农村泡菜坛子。他在大城市见到了很多没有见到的东西,但是他觉得那些素不相识的人走在街上,街道上既热闹又冷漠。而父亲也终于理解,亲情是补偿不来的,或者说是不用补偿的,如果说可以——那一定是对许灵均的支持。

在这一场明争暗斗的较量中,两人终于得到了和解,许灵均回到了敕勒川牧场,回到了像儿时棕马一样带给他安慰的媳妇秀芝身边。

除了送老婆,《牧马人》还讲了什么?亲情不用补偿,父子终会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