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導演的,一場旨在“分裂”中國的“鬧劇”,是如何破產的?

乾隆二十四年(即1759年),在茫茫無際的帕米爾高原上,散落著成片成片的屍體,

一部分屍體身著清軍棉甲,其他大部分屍體著各色衣裳,顏色各異,參差不齊。高原上常見的禿鷲,在上空高高地盤旋。地上那些沒有燃盡的火堆,在即將到來的黃昏中,一閃一閃地,從老遠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一些失去主人的戰馬,在這片早已死寂的戰場上,漫無目的閒逛,完全不在乎地面上,散落著的殘刀斷槍,時不時還會發出幾聲哀鳴,好像是在訴說剛剛結束的那場廝殺,是多麼驚心動魄


英國導演的,一場旨在“分裂”中國的“鬧劇”,是如何破產的?


幾個月後,遠在萬里之遙的紫禁城內,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拿著前方800里加急的軍報,手不斷顫動,不禁自語道:“經此一役,我大清西北百年可無慮了。”幾十年後,已是垂暮老者的他,將這次戰役,記入了自己“十全武功”當中。


英國導演的,一場旨在“分裂”中國的“鬧劇”,是如何破產的?


一、英國佬來了

時間進入了18世紀,遠在歐洲的英吉利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由此帶來的大量財富,充實著英國的國庫。同時也讓英國殖民者有了侵略他國的實力和野心。工業革命也使英國軍隊的裝備煥然一新,中世紀的武器逐漸被拿破崙炮、阿姆斯特朗艦炮、滑膛燧發槍等一系列近代武器所取代。


英國導演的,一場旨在“分裂”中國的“鬧劇”,是如何破產的?


因此,英國殖民者憑藉著船堅炮利,佔領一塊又一塊殖民地。大筆大筆的財福,被英國殖民者所攫取。無數的鮮血,不斷澆灌著英國殖民者,日漸膨脹的野心。在取得一次又一次殖民戰爭的勝利後,英國殖民者逐漸將侵略的槍口指向了中國。

二、英國佬想睡覺就有人送枕頭!終於有人肯“賣身投靠”了!

18世紀初阿富汗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幾十年後,英國殖民者被阿富汗人民趕跑了。)此時有一個來自中亞浩罕國的年青人,進入了英國殖民者的視野。這個人名叫張格爾,是前文提到的,大小和卓叛亂中大和卓的孫子

由於其祖父大和卓在乾隆年間,發動叛亂,企圖分裂中國,最終兵敗身亡

。其子率家人奴僕倉皇逃至浩罕國,苟且偷生,以圖再舉。張格爾從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從來沒有改變他所謂“分裂國家”的信念。


英國導演的,一場旨在“分裂”中國的“鬧劇”,是如何破產的?


然而到了張格爾

這一代時,其家族無論是聲望,還是財力,早已是大不如前了。但是這些困難,重來沒有動搖過,張格爾所謂“做一番大事”的雄心壯志。經過幾次碰壁之後,張格爾終於在喀布爾,找到了自己的“金主”。

18世紀的中國,在英國殖民者眼中,充滿著種種神秘!就像幾十年前,法國皇帝拿破崙說的那樣“中國是一頭睡獅”。此時,英國殖民者非常想殺死這頭獅子,但又怕鬥不過這頭看似兇猛的獅子。英國殖民者最害怕的是,“沒殺死獅子,自己反而喪生於,獅爪之下”!

所以先需要有人去做試探,誰願意冒著這個喪命於“獅爪”的危險呢?


英國導演的,一場旨在“分裂”中國的“鬧劇”,是如何破產的?


這時張格爾粉墨登場了。英國殖民者大為讚賞,他的“犧牲精神”!不久,英國人拿出了“真金白銀”和“洋槍洋炮”,給他作為軍費和軍械。依靠西方的大力支持,張格爾在中國邊界附近,招降納叛,廣羅了一大批烏合之眾

二、挾洋自重,數典忘祖,禍亂華夏

道光六年(即1826年),張格爾率500名全副武裝的騎兵,以拜掃古墓為名,進入中國國內,意圖乘機聚眾叛亂。在之後的幾年間,張格爾依靠英國殖民者,所提供軍火和金錢的支持,逐漸糾集了上萬叛亂武裝。

張格爾的軍隊成分非常複雜,他們中有流民、土匪、逃犯、浩罕國的逃兵、以及裹挾的牧民和一些地方封建武裝。這些所謂的“軍人”,在英國殖民者眼裡,也只不過是群毫無組織與戰鬥力的“

兵痞”罷了。


英國導演的,一場旨在“分裂”中國的“鬧劇”,是如何破產的?


事實也確是如此,在叛亂期間,除了一場圍城戰以外,張格爾與清軍數次較量中,基本上都是屢戰屢敗,而且每次都是傷亡慘重。不久,英國殖民者幫張格爾攢的“

家底”,基本上也快被他敗光了。

張格爾面對清軍大兵壓境的態勢下,早已被嚇破了“狗膽”,只能帶領著幾百人的殘兵遊勇,龜縮於境外,試圖等清軍撤兵之後,東山再起!不過,張格爾的“小算盤”,早已被清廷猜中,便派出大批軍中細作,在邊境各隘口放出“清軍不日班師回朝”的謠言,以迷惑張格爾之流。

張格爾的叛軍殘部果然上當了。道光八年(即1828年),張格爾冒險率數百殘部,深入中國境內,準備集結舊部,發誓要“大幹一場”!不過,早已等候多時的固原提督楊芳,隨即派兵征剿殘匪餘部,數千清軍將張格爾殘部打得大敗


英國導演的,一場旨在“分裂”中國的“鬧劇”,是如何破產的?


混戰中,張格爾被楊芳生擒,可惜的是仍有一些“漏網之魚”,僥倖逃出境外,不過這些人都是些“上不了檯面”的殘匪,不會掀起什麼“大浪”了。道光十一年(即1831年),張格爾押赴京師,道光帝御審,處以碟刑(將犯人的四肢割斷,之後再割斷喉嚨的酷刑)

至此,禍亂中國西北邊疆數年之久的張格爾叛亂,徹底平息。中國西北邊陲,又迎來了幾十年的和平!


英國導演的,一場旨在“分裂”中國的“鬧劇”,是如何破產的?


結 語

清末張格爾叛亂是不得人心的!罪魁禍首張格爾,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當然他得結局,是不值得同情的。但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英國殖民者卻毫髮無損,只不過損失了“一隻小白鼠”而已。

在之後的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進北京、抗日戰爭等歷次中國抵禦外辱的戰爭裡,這種“小白鼠”層出不窮,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當然這些民族敗類的下場,也就像文中提到的“張格爾”那樣,萬劫不復,為千夫所指!


英國導演的,一場旨在“分裂”中國的“鬧劇”,是如何破產的?


小編在此真心奉勸,那些“精日分子”和“牧羊犬”們,沒事多讀讀史書,千萬不要走中國歷史上,“張格爾”們的老路,趕緊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