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復工潮剛來,“漲價潮”接踵而至!老闆你還撐得住嗎?

進入3月份,疫情得到進一步控制,全國各省市都開始逐漸復工復產。為了復工,企業的老闆與員工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可謂備極艱辛。而復工後的日子,卻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稍有差次,就是災頂之災。


復工後撲面而來的,並不是期望中累積如山的訂單,而是一些令人寢食難安的漲價消息:護目鏡、口罩等翻倍漲價了!熔噴布暴漲40倍!瓦楞紙板上漲1200元/噸!400元日薪都請不到員工了!就連白菜、雞蛋、豬肉也吃不起了!


萬萬沒想到,鼓足幹勁迎來的復工卻是各種成本的硬核上漲。實在是惶恐不安卻又萬般無奈,不出意外,工業製成品將被迫漲價了!


雖然,企業也都期盼著復工早日到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的復工,的確讓人難以抉擇。因此,對於很多艱難復工的企業來說,或許他們最想說也最難說出口的一句話就是:對不起,最親愛的客戶們,我們不得不漲價了!很多人質疑,說他們是“奸商”、“發國難財”,但深入瞭解之後,才發現另有苦衷。


注意了!復工潮剛來,“漲價潮”接踵而至!老闆你還撐得住嗎?


01

防護成本:動輒數十萬太硬核


得到了復工的許可之後,還要為復工環境做消毒。除了辦公區域的日常消毒之外,還有每位員工的口罩、洗手液等等,這些都是一筆龐大的支出。對於大型企業來說,這可能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對於小微企業來說,這筆支出真的十分驚人。更重要的是,現如今口罩是緊缺物資,很多小企業根本買不到足夠的復工口罩。


注意了!復工潮剛來,“漲價潮”接踵而至!老闆你還撐得住嗎?


舉個例子,這是已經開工的上海某知名塑企給員工提供的防護物資的集採成本:護目鏡60元,N90口罩60元,中藥480元,三種消毒液50元,一次性手套10元,共計660。該廠的大約500名員工,單單這一項的成本就增加33萬元之巨。


因為疫情防護所增加的成本是沉重的,最終也必將分攤到產品的出廠價中。


02

人工成本:400元日薪都請不到人


原定七定的春節長假延長了三天(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長假結束後又延期七天,對於這十天的工資,上海人社局表示,對於休息的職工,企業應按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對於承擔保障等任務上班的企業職工,應作為休息日加班給予補休或按規定支付兩倍工資。以200人的工廠為例,按照平均每人每天200元的工資來計算,

這十天時間公司就要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之下多付出40000元的人工成本。


由於各地封路,很多員工回不來,企業沒法開工,怎麼辦?一些企業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薪水請一些臨時工來代班,據安徽商報報道,有一家正全力保障重點醫療物資生產的企業,因員工無法就位,400元日薪都請不到人。


為了支持來上班的員工,給他們交通補、飯補等補助屬於常規操作,我們還設置了相應的薪資激勵政策,加上購買口罩、消毒水等防護物資,人力成本同比上漲了50%。”一名企業負責人表示,“怎麼可能不給?加錢、加榮譽,能給多少給多少,每個人的平均成本增加30%-40%。”


除了給到崗員工相應激勵,企業還需要承擔滯留在家員工的相應成本。但相比較總部人員、中高層管理者來說,企業一線員工幾乎不可能做到“在家辦公”。也就是說,企業既要承擔實際人力薪資支出,還要負擔因缺崗而導致的誤工成本。


03

原料成本:原料漲價潮來襲


因為疫情導致的成本硬核上漲,原材料上漲幅度也是十分驚人。


鈦白粉上漲500元/噸


疫情期間不僅僅是蔬菜開始漲價,甚至連塗料產品都開始漲價,根據最新消息,中核鈦白在前幾日發佈公告,根據近期市場情況以及公司實際情況,中核鈦白決定從2020年2月26日期,在現有價格基礎上,鈦白粉上調500元/噸,而國外出口價格上調100美元/噸。


作為塗料、塑料、油墨和紙張的必須材料,鈦白粉的漲價也情有可原,畢竟這次因為疫情各大企業損失不小,除了中核鈦白之外,

全球第三大鈦白粉生廠商Venator(亨斯邁子公司)宣佈,亞太以及美洲地區鈦白粉提價120美元/噸。中東以及非洲、歐洲地區提價100歐元/噸。


熔噴無紡布近一月漲價15倍


當前隨著口罩需求量大增,核心原材料熔噴布隨之供應緊缺,熔噴布價格水漲船高,早前,熔噴布正常價格在每噸2萬元。目前,熔噴布市價已經達到20多萬元甚至30萬元,業內預計未來可能還會漲。


醫用口罩至少包含3層無紡布,中間層為熔噴層,主要發揮過濾細菌的作用,可以說熔噴布是醫用口罩和N95口罩過濾性能的核心。在口罩產能不斷提升的同時,在原材料需求市場,大量企業都在“急求”、“急購”熔噴布。有些轉產企業表示口罩機已到貨,但急缺熔噴布生產。


04

風險成本:復工是以命相搏


注意了!復工潮剛來,“漲價潮”接踵而至!老闆你還撐得住嗎?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成本——員工感染導致全廠隔離的風險成本。防疫部門一再強調,企業在復工期間出現疑似感染病例,全部員工隔離、診斷所產生的費用,全部由企業兜底。一旦有員工確診,責任全在企業一方,這樣的風險將被無限放大。


即便是企業能夠承擔疑似感染後所產生的隔離、診斷費用,那麼工廠停產的代價也無法承擔。因此,我們說,現在復工的企業,是懸崖上踩鋼絲,是拿命在賭明天。


上述成本,無一例外都是硬性上漲成本,絕大部分需要企業來承擔。雖然國家及地方密集出臺了很多助企撐企復工復產的優惠政策,但遠水難解近渴,很多企業依舊難堪重負!在倒閉與漲價兩難之間,企業只能無奈選擇漲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