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究竟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究竟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是一種蘊含哲理的文化形式,它是老一輩人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通過觀察、體驗而總結出的一些經驗與講究。這些俗語,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世間萬物的生存和發展的規律,也對我們後代人的生活提供了值得借鑑的經驗,感謝老祖宗留給我們這麼一筆寶貴的“財富”!俗語的分類比較多,幾乎把觸角伸向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是仔細理解,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在民間經常說到“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的俗語就具有代表性。

農村有句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究竟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燕知寒門

“燕知寒門”是說燕子好像知哪家是貧窮人家,它們一般都不到這樣的人家築巢壘窩,繁衍後代。難道這個小動物有“靈性”嗎?這種說法不免讓人納悶和生疑。如果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就會打消了這樣的疑惑。

燕子是一種益鳥,也是一種吉祥鳥。其實它是一種候鳥,會隨著氣候的氣溫變化而南北遷徙。每年的六、七月份是它們的繁殖季節,而這個時候正是北方最溫暖的時候。這個季節會發現在北方農家小院的屋簷下,總會聚集著不少的燕子築巢並繁殖下一代。

農村有句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究竟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燕子孵化燕子,就需要一個能遮風擋雨,而且堅固,相對溫暖還能讓窩內溫暖乾燥,很少受人為因素而干擾的地方。只有這樣的環境狀況,才能提高小燕子的成活率,更有利於雛燕的生長髮育。

從前只有那些有錢人家才能修得起寬敞向陽且十分堅固的房子。再說了富人家吃得好喝得好,也不會為生活爭爭吵吵,這正好滿足燕子築巢的願望;而窮苦的人家,房子是用泥土夯築的,屋頂上有的還是用稻草的秸稈​鋪設的。一旦下雨,家裡滴滴答答到處漏水;窮人吃了上頓沒下頓,為吃喝穿戴常常拌嘴打鬧,燕子去了也不會久住,就會遷往他處。也並不是燕子嫌貧愛富,而是為了後代必須選擇更好的生存環境。趨利多​災是動物的本能,更何況是這種候鳥燕子。

農村有句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究竟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久而久之,人們有了燕子有靈性,能知道誰家貧富的觀點。不是嘛,唐代劉禹錫的《烏衣巷》有這樣的描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足以說明,在唐朝時期的燕子,也是喜歡在有錢的大戶人家築巢的。

狗知新婿

“狗知新婿”,意思是剛娶了主人家的新女婿,進門總會畢恭畢敬,言微慎行,就是對丈人家的狗也會友好和氣,狗也會被這熱情善意而感化,見了新女婿不叫還搖著尾巴歡迎呢?

農村有句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究竟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狗的嗅覺特別靈敏和強大,比人類的嗅覺要大1200倍左右。狗狗能夠憑藉嗅覺的優勢分辨出諸多的氣味。養過狗狗的人一定深有感觸,當狗與主人家所有人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後,便能很好的嗅出每個人身上的氣味。當狗狗嗅到了陌生的氣味,便是一陣狂吠,一來想提醒主人,注意有外人了;二來想嚇走陌生的人,讓他別輕舉妄動。只要是狗狗熟悉的氣味,它嗅到後並不狂叫,而是張望著等著家人們。

新女婿到丈母孃家,總是顯得拘謹,又很禮貌,而且一定是和主人家閏​女一起來的。那種親暱和氣的樣子,狗狗也會“心領神會”。老遠就能分清對面的這個陌生人並不是威脅,也就不會狂咬起來。當然,這裡的狗是農村人家養的那種土狗。

農村有句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究竟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總之,“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都是在說這兩種動物的本能。燕子和狗都能感知主人家的氣場,能識判​一些事物,尤其是狗狗還會和主人們互動,有的還會模仿主人的一些脾性,這也應該算得上一種“靈性”。我也曾經餵養著一隻小狗,有一次,我騎摩托車送饅頭,狗狗尾追不止,我要加速,它卻選了近道,直接站在了我的前面。

農村有句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究竟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