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麥什麼時候播種?需要哪些種植管理技術?

霧都山客


由於我國面積比較大,所以不同的地區種植的時間優點不一樣,而且因為氣候的差異生長時間也是不同的。在我國的西南地區種植時間是在冬季,一般生長時間為八個月左右,而我國其他地方種植的時間則是在春季。生長時間則縮短了一半,一般只需三四個月就可以成熟。

燕麥比起其他的麥類作物可以說已經很耐得住寒冷了,但是仍然不能忍受太低的溫度,一般低於零下四度的幼苗是很難存活的,而燕麥的種子在發芽時溫度也需保持在2到4度。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國不同地區的播種時間不一致。

燕麥與其實麥類作物不同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對水分的需求。燕麥的種植需要很多的水分,所以在燕麥生長時一定要多澆水,並通過各種方法來保存土壤中的水分。如果在燕麥的生長期間水分不足,麥粒就會不飽滿,並且每棵燕麥所產出的麥粒也會受到影響。一般來說,只要燕麥的生長環境良好,土壤的質量差一點也是沒關係的,仍然能夠有好的收成。但是如果選擇比較溼潤的土壤,產出的燕麥質量將會更佳。

在種植燕麥時,我們首先要對購買的種子進行處理。為了提高燕麥的發芽率,需要先在一個比較晴朗的天氣將燕麥種子進行晾曬幾天。這是因為種子上可能會有細菌,而陽光的照射可以有效殺死細菌。而且在播種前,可以把種子與一些防治害蟲的藥劑混合在一起,然後在播種下去,這樣就不怕地下害蟲侵害種子了。

在播種時,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直接用機器播種。如果是人工的話,可以先把地塊開墾出一列一列的溝條,再將種子撒入溝中進行掩埋。一定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撒播。在開墾溝條時要規劃好距離,既不能太密,也不能太過稀疏。

燕麥種子播種之後就等著發芽出土了,然後再根據它的生長情況進行一些必要的管理。如果燕麥在出苗前遇到了雨雪天氣,那麼為了防止土壤結塊,就要進行淺耕,將土壤翻新一下。當在種植燕麥的田地裡發現有雜草的時候也可以用這種方式清理,或是使用專門的除草劑。當然,如果發現有害蟲,也要及時殺蟲。

燕麥的種植添加養料一定是少不了的,當燕麥開花時,就需要添加一定的養料,但是要根據情況添加,切不可把所有可用的養料混合在一起。養料的補充其實是根據燕麥的生長情況來添加的,這樣就可用有效促進燕麥的生長。





茶農小丁


一.品種選擇

燕麥的品種有很多,不同的品種種植出來的產量與質量也是不一樣的。常見的品種有隴燕3號、加燕2號、青海444號等多個品種,它們的種植要求、苗秧長勢及產量都不一樣。因此在選品種的時候,要遵循我們的種植目的並結合它的成長條件來選出適合的品種。

二.播種時間

燕麥喜歡在冷涼溼潤的環境裡成長,它跟我們平常見的農作物成長習性恰恰相反。它的適應能力很強,只要溫度在3度與25度之間它就能自行發芽,而且生長的很好,更重要的是幼苗還能抵抗住零度以下的氣溫,這樣的條件都不影響它的生長。在播種的時候,通常是每年的開春後,只要地溫達到5度,而且土壤裡要含有微量的水分,才可下地播種。小編建議,為了提高成活率,播種時間可以靈活一點,根據當地氣候來選擇播種時間。

三.播種方式

燕麥的播種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單播,另一種是混播。選擇單播的時候,首先要根據品種的特性,結合土壤的肥力來判斷是否可以單播,單播時要做到精量或者半精量播種。如果不能保證土壤肥力跟精量播種,就可以直接放棄單播的方式。

在混播的時候,要把燕麥跟其它的農作物混種在一起,由於燕麥生長的速度快,後期對土壤裡的氮素要求很高,選擇混種是為了利用其它農作物的根部增強氮肥,促進燕麥的生長。

四.田間管理

在燕麥的整個生長過程中,管理是不能缺少的。管理時需要我們做好肥水的合理的添加,更要做好雜草的清理工作。燕麥幼苗階段要及時進行人工除草,用鋤頭直接把田間的雜草根部鋤掉,避免野草影響到燕麥的生長。等燕麥長大時,要常常噴打除草劑,抑制野草生長,避免野草吸收養分,造成養分流失。

等到除草工作完成兩三天後,就可以根據燕麥的長勢添加肥水,促進根部發育,加快苗秧的生長速度。避免短水缺肥使苗秧生長緩慢而延長生長期,最終導致產量縮減。

五.收穫與儲存

燕麥的收穫也是一項很關鍵的工作,對時間的把控很嚴格,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及時收穫。每年的9月份上旬是它的收穫時間,應當在進入9月下旬的時候完成收穫工作,不可延誤。不然的話,熟透了的燕麥被風一吹就會自然脫落,造成產量減少。

收穫回來的燕麥應當及時把麥粒攤開,使燕麥粒裡的水分進行風乾;也可以用人工烘乾的辦法把麥粒烘乾。接下來就是把乾燥的燕麥粒儲存到乾燥通風的地方,同時也要做好防潮,防腐爛,防生蟲的工作。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一般班


你好,燕麥也稱皮燕麥,為禾本科植物,《本草綱目》中稱之為雀麥、野麥子。

燕麥什麼時候播種、收穫?

1、燕麥的種植時間因地區而異,我國華北、西北、東北為春播區,生育期80~115天。西南為冬播區,生育期230~245天。燕麥需水較多,而我國主產區又屬於旱作農區,因此通過早秋耕、耙、耱、鎮壓等辦法蓄水保墒極為重要。

2、燕麥通常應在9月上旬收穫。

燕麥穗上下部位的籽粒成熟是不一致的,當麥穗中上部籽粒進入蠟熟末期時,應及時收穫。蠟熟末期的表現是,燕麥莖稈有韌性,而且不易折斷,用手指甲掐麥粒,麥粒應有韌性,不易碎。此時應及時收穫。

3、燕麥收穫方法:

收穫可人工收穫,人工收穫時,應將燕麥的地上部分用鐮刀全部採收,進行連株收穫。

有條件的農戶也可用小型機械收穫。機械採收時應注意,行駛速度應保持在每小時6-8km。否則不僅會造成收割機的損傷,而且會造成燕麥漏採、倒伏等現象,嚴重影響了產量。

採用這兩種收穫方式,都需要將收割後的燕麥在地裡繼續晾曬3-4天,再運回場院脫粒。使用聯合收割機可以直接脫粒,但是收穫時間應稍晚於手工收割5-8天。農戶可以根據以下的直觀標準判定,摘下一個麥穗,用手掌捻搓,麥皮與麥粒容易分離即可。過晚,會增加掉粒和碎粒,降低產量。使用聯合收割機,行駛速度應在每小時8km。

燕麥種植技術有哪些?

燕麥的栽培環境

1、溫度:燕麥喜涼爽但不耐寒,溫帶的北部最適宜種植,種子在2~4℃就能發芽,幼苗能忍受-2~-4℃的低溫下環境,在麥類作物中是最耐寒的一種。中國北部和西北部地區,冬季寒冷,只能在春季播種,較南地區可以秋播,但須在夏季高溫來臨之前成熟。

2、水分:燕麥生長在高寒荒漠區,但種子發芽時約需相當於自身重65%的水分,蒸騰係數比大麥和小麥高,消耗水分也比較多,生長期間如水分不足,常使子粒不充實而產量降低。因此燕麥的根莖往往長達一米左右,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

3、土壤:燕麥在優良的栽培條件下,各種質地的土壤上均能獲得好收成,但以富含腐殖質的溼潤土壤最佳,對酸性土壤的適應能力比其他麥類作物強,但不適宜於鹽鹼土栽培。

燕麥的播種技術

1、種子處理:燕麥播種前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將種子攤薄2~3釐米厚,曬種3~5天。曬種可促進種子早萌發,提高發芽率,提早出苗,並且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種子表皮上的病菌,可減輕病害。用種子量0.2%的拌種雙或多菌靈拌種防止燕麥絲黑穗病、鏽病等,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區也可用辛硫磷或呋喃丹拌種。

2、播種時間:早春土壤解凍10釐米左右時即可播種。燕麥的適宜播期在3月25日至4月15日,最佳播期為清明前後,最遲不要超過穀雨。根據降水情況,搶墒播種尤為關鍵,抓苗是旱地燕麥高產的一項主要措施。

3、播種方法:燕麥最好採用機械播種或人工開溝條播,不宜撒播。條播行距15~20釐米,深度以3~5釐米為宜,防止重播、漏播,下種要深淺一致,播種均勻,播後耱地使土壤和種子密切結合,防止漏風閃芽。每畝播種量10~15公斤,收籽粒的可酌減。

燕麥的田間管理

1、鬆土除草:燕麥出苗前若遇雨雪,要及時輕耱,破除板結。在整個生育期除草2~3次,三葉期中耕鬆土除草,要早除、淺除,提高地溫,減少水分蒸發,促進早紮根,快紮根,保全苗。拔節前進行2次除草,中後期要及時拔除雜草。種植面積不大,可選用人工除草。種植面積較大時可採用化學除草劑,在三葉期用72%的2,4-D丁酯乳油60毫升/畝,或用75%巨星幹懸浮劑1—2克/畝,選晴天、無風、無露水時均勻噴施。

2、施肥灌溉:燕麥分櫱拔節期結合灌水每畝追施硫酸銨25公斤,旱地應就雨追肥。燕麥開花灌漿期,可用0.2~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與20%的尿素溶液混合根外追肥,每畝噴藥液70公斤,7天后再復噴一次促進灌漿,適時追施葉面肥,提高粒重。有灌水條件的地方,如遇春旱,於燕麥三葉期至分櫱期灌水1次,灌漿期灌水1次。

3、收穫貯存:燕麥可在拔節至開花時期2次刈割作青飼料。第一次在株高50~60釐米時刈割,留茬5—6釐米,隔30~40天刈割第二次,不留茬。燕麥青貯可在抽穗至蠟熟期收穫,如需用帶有成熟籽的燕麥全株青貯,可在完熟初期收穫。燕麥籽粒在蠟熟期收穫。


老李瞧天下


一.品種選擇

燕麥的品種有很多,不同的品種種植出來的產量與質量也是不一樣的。常見的品種有隴燕3號、加燕2號、青海444號等多個品種,它們的種植要求、苗秧長勢及產量都不一樣。因此在選品種的時候,要遵循我們的種植目的並結合它的成長條件來選出適合的品種。

二.播種時間

燕麥喜歡在冷涼溼潤的環境裡成長,它跟我們平常見的農作物成長習性恰恰相反。它的適應能力很強,只要溫度在3度與25度之間它就能自行發芽,而且生長的很好,更重要的是幼苗還能抵抗住零度以下的氣溫,這樣的條件都不影響它的生長。在播種的時候,通常是每年的開春後,只要地溫達到5度,而且土壤裡要含有微量的水分,才可下地播種。小編建議,為了提高成活率,播種時間可以靈活一點,根據當地氣候來選擇播種時間。

三.播種方式

燕麥的播種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單播,另一種是混播。選擇單播的時候,首先要根據品種的特性,結合土壤的肥力來判斷是否可以單播,單播時要做到精量或者半精量播種。如果不能保證土壤肥力跟精量播種,就可以直接放棄單播的方式。

在混播的時候,要把燕麥跟其它的農作物混種在一起,由於燕麥生長的速度快,後期對土壤裡的氮素要求很高,選擇混種是為了利用其它農作物的根部增強氮肥,促進燕麥的生長。

四.田間管理

在燕麥的整個生長過程中,管理是不能缺少的。管理時需要我們做好肥水的合理的添加,更要做好雜草的清理工作。燕麥幼苗階段要及時進行人工除草,用鋤頭直接把田間的雜草根部鋤掉,避免野草影響到燕麥的生長。等燕麥長大時,要常常噴打除草劑,抑制野草生長,避免野草吸收養分,造成養分流失。

等到除草工作完成兩三天後,就可以根據燕麥的長勢添加肥水,促進根部發育,加快苗秧的生長速度。避免短水缺肥使苗秧生長緩慢而延長生長期,最終導致產量縮減。

五.收穫與儲存

燕麥的收穫也是一項很關鍵的工作,對時間的把控很嚴格,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及時收穫。每年的9月份上旬是它的收穫時間,應當在進入9月下旬的時候完成收穫工作,不可延誤。不然的話,熟透了的燕麥被風一吹就會自然脫落,造成產量減少。

收穫回來的燕麥應當及時把麥粒攤開,使燕麥粒裡的水分進行風乾;也可以用人工烘乾的辦法把麥粒烘乾。接下來就是把乾燥的燕麥粒儲存到乾燥通風的地方,同時也要做好防潮,防腐爛,防生蟲的工作。


光頭照亮未來


燕麥的播種時間:早春土壤解凍10釐米左右時即可播種。燕麥的適宜播期在3月25日至4月15日,最佳播期為清明前後,最遲不要超過穀雨。根據降水情況,搶墒播種尤為關鍵,抓苗是旱地燕麥高產的一項主要措施。

管理方面需要注意:

1、田間管理:適當地鬆土除草、施肥灌溉、收穫貯存。

2、苗期管理:中耕除草、巧施苗肥。

3、拔節孕穗期管理:中耕培土、施拔節肥。

4、抽穗成熟期管理:抗旱防澇、施葉面肥。

5、病蟲害防治:

a.黑穗病選用拌種雙、多菌靈拌種進行早期預防。

b.冠鏽病和稈鏽病在大發生前,用0.4~0.5%的敵鏽酸或敵鏽鈉水溶液噴灑2~3次,在病害流行期間7~10天噴藥一次,每畝噴藥75~100千克。

c.粘蟲用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




南彥家


在喝奶茶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點燕麥奶茶,甚至還有些人買一袋幹燕麥回去,與牛奶搭配著喝。的確,燕麥不僅食用起來很美味,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那麼不種植燕麥豈不是一種損失?但是燕麥又該如何種植呢?由於我國面積比較大,所以不同的地區種植的時間優點不一樣,而且因為氣候的差異生長時間也是不同的。在我國的西南地區種植時間是在冬季,一般生長時間為八個月左右,而我國其他地方種植的時間則是在春季。生長時間則縮短了一半,一般只需三四個月就可以成熟。

燕麥比起其他的麥類作物可以說已經很耐得住寒冷了,但是仍然不能忍受太低的溫度,一般低於零下四度的幼苗是很難存活的,而燕麥的種子在發芽時溫度也需保持在2到4度。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國不同地區的播種時間不一致。

燕麥與其實麥類作物不同的還有一點,那就是對水分的需求。燕麥的種植需要很多的水分,所以在燕麥生長時一定要多澆水,並通過各種方法來保存土壤中的水分。如果在燕麥的生長期間水分不足,麥粒就會不飽滿,並且每棵燕麥所產出的麥粒也會受到影響。一般來說,只要燕麥的生長環境良好,土壤的質量差一點也是沒關係的,仍然能夠有好的收成。但是如果選擇比較溼潤的土壤,產出的燕麥質量將會更佳。

在種植燕麥時,我們首先要對購買的種子進行處理。為了提高燕麥的發芽率,需要先在一個比較晴朗的天氣將燕麥種子進行晾曬幾天。這是因為種子上可能會有細菌,而陽光的照射可以有效殺死細菌。而且在播種前,可以把種子與一些防治害蟲的藥劑混合在一起,然後在播種下去,這樣就不怕地下害蟲侵害種子了。

在播種時,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直接用機器播種。如果是人工的話,可以先把地塊開墾出一列一列的溝條,再將種子撒入溝中進行掩埋。一定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撒播。在開墾溝條時要規劃好距離,既不能太密,也不能太過稀疏。

燕麥種子播種之後就等著發芽出土了,然後再根據它的生長情況進行一些必要的管理。如果燕麥在出苗前遇到了雨雪天氣,那麼為了防止土壤結塊,就要進行淺耕,將土壤翻新一下。當在種植燕麥的田地裡發現有雜草的時候也可以用這種方式清理,或是使用專門的除草劑。當然,如果發現有害蟲,也要及時殺蟲。

燕麥的種植添加養料一定是少不了的,當燕麥開花時,就需要添加一定的養料,但是要根據情況添加,切不可把所有可用的養料混合在一起。養料的補充其實是根據燕麥的生長情況來添加的,這樣就可用有效促進燕麥的生長。





王琪涵廠家直供藜麥


第一,種子的選擇:環境固然重要,但經過用心挑選、科學保存的種子才是一切的基礎,我們的種子均由最具經驗的師傅用心挑選,原產地直供,科學貯存,優良的品質為日後的播種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播種前的準備:為了提高燕麥種子的發芽率,燕麥種子應該在播種前進行三到五天的曬種處理,藉助陽光的殺菌能力,降低病菌繁殖。

第三,掌握好播種時間:以春天播種為例,燕麥種子的播種時間應選在春季土壤解凍之後,最好在4月初左右,應根據當地的降水情況進行調整,清明前後最好。

第四,播種方法:播種燕麥種子選擇機械或者人工均可,但一定要注意在播種時要播撒均勻,不建議選擇撒播,應以一寸左右的深度進行條播,切不可過深,不利於出芽,每畝播種量在10公斤左右即可。

第五,田間管理:燕麥出苗前一定要注意鬆土和除草,給種子創造一個肥沃疏鬆的土壤環境,以促進燕麥提早發芽;因北方地區春季氣候較乾旱,所以灌溉一定要到位,並根據雨水情況及時追肥






加油吧青年2


你好,我是劉鬆鬆鬆鬆文,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燕麥什麼時候播種?需要什麼種植管理技術?

一:什麼時候播種?

燕麥種子的播種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種植時間,分為春秋兩季播種。在中國華北,西北以及東北生長週期比較短一般都是春季播種。而在西南地區生長週期比較長,一般是冬季播種,所以呢燕麥播種時間一定要考慮地裡位置條件。

二:需要什麼管理種植技術?

1:播種之前要用培養種子的溶液來浸泡,然後撈出才用藥劑對種子進行合理的處理。

2:種植燕麥的土地要選擇土壤結構比較疏鬆的土地進行種植,因為燕麥很怕連作,這樣會增加燕麥病蟲害的發病率,所以這一點要注意。

3:施足基肥對於燕麥的產量也是很有幫助的,所以要保住基肥的施入量,一般在深耕之前進行。

4:播種的時候也要注意播種的深度,不要種植的太深,否則會影響出苗的效果,要根據土壤把握好播種的深度

5:播種後還需要在燕麥的關鍵生長週期做好追肥和灌水的管理,這對燕麥的生長是很有幫助的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瞭解,希望有幫助到你





劉鬆鬆鬆鬆文


燕麥的種植需要很多的水分,所以在燕麥生長時一定要多澆水,並通過各種方法來保存土壤中的水分,如果在燕麥的生長期間,水分不足,麥粒就會不飽滿,並且,每顆燕麥所產生的麥粒也會受到影響,在種植燕麥時,我們首先要對購買的種子進行處理,為了提高燕麥的發芽率,需要先在一個比較晴朗的天氣,將燕麥種子進行晾曬幾天,這是因為種子上可能有細菌,而陽光的照射可以有效殺死細菌


河南三個娃


9-10月份種,耕地,施肥.播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