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薩勒曼的刀

這段時間——

坐鎮土耳其海峽的埃爾多安拳打東方、腳踢西方,又是去找普京談判,又是給歐盟送難民,忙得不亦樂乎。

但中東最忙的那位可能不是埃爾多安,而是坐鎮波斯灣南岸的沙特王儲小薩勒曼。

埃爾多安只是動拳腳,小薩勒曼則是動刀子。


小薩勒曼的刀


而且小薩勒曼王儲的刀還不止一把,而是兩把。

一把刀,叫權遊——

小薩勒曼王儲以“陰謀推翻國王和王儲”的叛國罪,逮捕了自己的親叔叔和兩位堂兄。

他叔叔,叫艾哈邁德·本·阿卜杜勒·阿勒沙特,沙特前前任王儲(廢太子),也是現任國王的弟弟。

他堂兄,穆罕默德·本·納耶夫王子,前任王儲(也是廢太子)。另外一位被逮捕的是納耶夫的弟弟。

兩位廢太子的身份,權謀角度看,天然的鬥爭對象。

小薩勒曼的這把刀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在王室飛舞,不經意間砍掉好幾根支柱。後面要不要在王室繼續砍,那要看需要與否。


小薩勒曼的刀


另一把刀,叫石油——

如你所知,這兩日的石油價格大概經歷了過去20年最慘烈的下跌,所有多頭都被打爆,沒有任何懸念,堪稱史詩級。

本來我以為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連綿陰跌才可能跌到這個位置,真沒想到會這麼猛烈。如果要解釋,疫情黑天鵝是誘發因素,尤其是東亞和西歐的大買家,均受疫情困擾。恐慌氣氛蔓延。

小薩勒曼這一刀,起碼砍了4個人,普京、哈梅內伊、特朗普、還有他自己。

石油也是一門經濟學,看起來像市場經濟學,其實是政治經濟學。


權遊


大明老朱家,因朱元璋自己的第一份職業是要飯和尚、吃過很多苦,對自己子孫就想的特別周到,讓他們不要當官、不要幹活,只需要繁衍子孫與享受生活。於是到明朝末年,大明很難供養朱和尚留下的如此之多的龍子龍孫,最終財政崩盤,帝國解體。

這種歷史不僅發生在中國,沙特更甚。

作為沙特第三王國的開國君王,伊本·沙特是個強人,光老婆就娶了38個(不算情人),生了127個孩子(其中58個兒子),生育能力比老朱還強;這些王子王孫繼續繁衍生息。

不到百年時間,沙特王室就有了5000多個王子!現在沙特人口也就3千多萬,人均計算一下,大約6千多沙特人中就有一位沙特王子!

這麼搞下去,不用多久,或者石油長期低位徘徊,沙特就會和大明一樣,供養不起天量的王子,最終財政崩盤、國家潰散。

沙特總人口也就比北京常住人口多一點。你能想象北京城有5000多位王子的情景嗎?很明顯,按照供需關係,沙特王子供給完全失衡,需要供給側改革去庫存。


小薩勒曼的刀


這些王子待遇本身就很優厚,而且他們並不滿足於王室待遇,還想繼續搜刮財富。

本著飽暖生淫慾的古訓,衣食無憂的王子們,還想要美女。

有了美女美食,還想要權力。所以王子們雖然天生富貴,但也要面臨最殘酷的淘汰,被捲入到權力遊戲中。

理論上來說,所有王子都有機會繼承王位。

沙特政治的核心邏輯是“兄終弟及”,哥哥當國王,弟弟當王儲,哥哥去世之後弟弟繼承王位。這是典型的遊牧民族繼承方法,匈奴、蒙古、突厥、鮮卑等部落都是這樣的方式。

沙特現任國王薩勒曼,19歲從政、20歲當省長,年少有為;然後……79歲才當上國王!

所以國王的弟弟(就是剛被小薩勒曼王儲捉走的那位),艾哈邁德·本·阿卜杜勒·阿勒沙特,順其自然成為王儲。

權力的誘惑很大,大家都想把它留在自己家。

年老方才拿到王位的薩勒曼國王,剛剛嚐到權力的美妙,自然不想就這麼輕易地交出去。他想打破“兄終弟及”的權遊模式,來一個“子承父業”,把國王傳給自己的兒子。

於是薩勒曼國王首先找理由廢除了弟弟,再找理由廢除侄子,把小薩勒曼扶到儲君的位置。但這只是沙特王室權遊的開始。

眾所周知,歷朝歷代,要改變權遊模式,都要經歷血雨腥風。這場權力遊戲中,薩勒曼國王隱退幕後,小薩勒曼在前臺操盤。


小薩勒曼的刀


小薩勒曼的手段也是簡單粗暴:豎起一杆反腐敗大旗,兄弟叔侄之間,看誰不順眼就抓起來。最初還比較溫和,抓起來之後,交出大部分財產,還以自由身;隨後開始升級,2018年鬧得滿城風雨的肢解記者案,就是例證。

反腐敗這招,一方面可以掃除自己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另一方面可以“王室去產能”。所以其手段粗暴一點,倒也得民心。反腐敗風暴越猛烈,“王室去產能”力度也就越大,政府的收入就越多,財政壓力就越小。

現在情況嚴峻,腐敗這招療效不夠,升級為“陰謀ZB”了。

按照現在的模式,小薩勒曼已經開啟殺神模式,誰阻擋他接班,他的刀就揮向誰。

但現階段的根本問題在於:小薩勒曼通往接班的道路上,障礙不僅來自王室,更來自於石油。


石油


石油,不僅是沙特的命脈,也是世界的命脈。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

上面說石油是政治經濟學,其實不準確,應該是財政經濟學。

回到冷戰時代,里根之所以被西方世界追捧,在於他拖垮了蘇聯,確切說是拖垮了蘇聯財政。說穿了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增加蘇聯支出,減少蘇聯收入。

蘇聯重工業強,輕工業弱,軍工佔到了重工業的70%,要維持龐大的重工開支,一年需要200億美元外匯。

蘇聯支出主要有三點:阿富汗戰爭泥潭放血,中越戰爭中支持越南且在中蘇邊境陳兵,和美國搞軍備競賽。

蘇聯的收入主要靠能源和軍火。從1985年起,美國偷偷讓沙特每天多生產200萬桶石油,使沙特產量突破900萬桶/每天,油價從35美元一下暴跌到12美元。那個年代,石油價格每桶下跌1美元,蘇聯一年就損失外匯10億美元。油價暴跌使蘇聯每年損失上百億美元外匯。與此同時,里根政府又讓美元貶值25%,使蘇聯僅存的外匯儲備購買力大降。

如此一來,蘇聯外匯儲備枯竭,財政慢慢崩盤。這就是石油的政治經濟學或者說財政經濟學。


小薩勒曼的刀


對沙特來說,成也石油,困也石油。

沙特的煉油成本很低。根據沙特阿美上市時披露的資料:

沙特阿美綜合平均成本每桶在15~19美元之間,其中有一半是稅。DDA+現金操作成本每桶不到7美元。


小薩勒曼的刀


就是說從油價角度講,沙特石油的成本更低。

但是因為沙特建立在石油上,財政依賴石油,其他財政支出均需要依靠石油平衡。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推算,沙特需要油價在大約每桶88美元,才能實現其國家收支。

——這就是自2014年以來,沙特政府連續出現財政赤字的原因。

小薩勒曼一定要通過反腐搞“王室去產能”?財政壓力太大了,吃不消啊。

目前全球經濟原本就低迷,石油需求疲軟,再加上疫情黑天鵝,石油產能過剩。建立在石油之上的沙特,要維持石油價格,就要減產。

沙特主導的歐佩克與俄羅斯談判。

OPEC希望俄羅斯每天減產150萬桶。

俄羅斯表示現在只能減少每天100萬桶的產量,

3月6日,談判失敗!


刀光


沙特怒了,或者說是小薩勒曼怒了,決定打一場石油戰爭。

沙特大幅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國外市場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逾20年來最大,以吸引國外煉油廠購買沙特原油。與此同時,沙特還私下告知市場參與者,如有需要將增加產量,達到1200萬桶每天的紀錄水平。

——結果,就是早晨原油價格創下20年大跌。

小薩勒曼這一刀,首先砍向普京。

據說,普京給出的石油最低價格是每桶43美元,如果低於這個價格就會出問題。這次直接跌倒30附近,估計普京心裡正在罵街呢。

普京為何寧願賠錢也不減產?一是因為市場地位,二是因為美國。美國在供給側橫空出世,獨立於歐佩克之外,不受任何約束。普京擔心,一旦讓出市場,會讓特朗普趁虛而入。

小薩勒曼這一刀的第二個對象,自然是哈梅內伊

因為伊朗不僅是沙特的死對頭,而且遭美國封鎖。現在伊朗石油只能靠走私販賣。價格降到這個程度,走私利潤都不高。

伊朗目前又深受疫情困擾,可謂舉步維艱。

小薩勒曼這一刀的第三個對象,是特朗普。

因為特朗普上任之後,加大美國能源出口,導致能源價格持續走低。特朗普現在忙於大選,沒精力干預世界。

當然對沙特自己來說,油價如此下跌,財政壓力更大。小薩勒曼這一刀,某種程度上是自殘。但他願意,他希望用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術讓競爭者屈服。比方說讓普京重回談判桌,制定攻守同盟戰術,拉昇油價。


小薩勒曼的刀


任何時候,如小薩勒曼這種打法,都會在內部引起反噬。所以小薩勒曼先下手為強,逮捕叔叔和堂兄弟,震懾潛在反對派。這是典型的通過內鬥轉移外部壓力之權謀。小薩勒曼希望用這種方式打一個時間差,爭取拉昇油價。

從種種跡象看,小薩勒曼的如意算盤很可能落空。

石油暴跌已經引起全球資本市場暴跌。

歐洲股市,美國股市,都在創紀錄大跌。特朗普上任之後,美股漲幅已經被跌去大半。

一旦世界經濟泡沫破裂,石油會長期徘徊於低位,想拉也拉不起,。

歐佩克這個組織也可能就此而名存實亡。

這種情況下,小薩勒曼想要掌權,想要解決財政失衡問題,只有一條路,就是繼續“王室去產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