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苗期:易引發各種不良的症狀,是怎麼引起的?該如何解決呢?

茄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蔬菜,茄子營養豐富、口感好,深受人們喜愛,市場上對茄子的需求量也較大,我國多地廣有栽培。但人們為了能夠種出優質的茄子,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可往往每當在育苗後,在幼苗期間常見出現各種不良的症狀,如“出苗緩慢、幼苗瘋長、莖細小、根系少、幼苗老化、發生漚根、葉片發黃、出現戴帽苗、燒根、株帶黑漬”等,這些都是很常見的不良症狀,對於茄子幼苗來講,這些也是最致命的症狀,以上這些無論是出現哪一種,也都會帶來嚴重的影響,嚴重影響到幼苗生長髮育,導致後期苗小、弱苗、落花落果等,嚴重影響到產量和品質,嚴重則甚至絕收。

茄子苗期:易引發各種不良的症狀,是怎麼引起的?該如何解決呢?

茄子


以上,這些不良的症狀80%以上都是管理不當造成,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如沒有掌握好技術、前期精通製作苗床、和管理,將導致這些問題不斷的發生,同時也要根據具體的問題,找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01 出苗緩慢

茄子種植,出苗緩慢、生長停頓,遲遲不能出苗。指的是,茄子的種子在播種後4-5天以上、未經催芽的茄“種”在播種後7-8天才出苗的,這都是出苗緩慢的現象(不良症狀)。出苗緩慢或停頓,一般的原因都是苗床溫度低下、種子質量差、沒打破眠期、播種過深、或過淺、苗床施肥過多、床土汙染或板結、苗床內的溫度多變、苗床溼度過大等,都會出現幼苗發生各種不良的症狀。

茄子苗期:易引發各種不良的症狀,是怎麼引起的?該如何解決呢?


解決方法:應選無汙染的細土、土質疏鬆、肥沃、通透性好、有過2年以上未播種過茄科的作物、沒有長期連作、過度重茬的土壤為宜。播種深度要適中、播種不宜過深或過淺、合理施肥、控制苗床溫度在適宜其生長的範圍內,這樣才能避免種子出苗緩慢的等不良的現象。

02 幼苗瘋長

茄子幼苗瘋長,原因較多,需結合科學技術防控進行才能解決。幼苗瘋長一般表現為莖稈細小、葉薄似明紙、根系小而少,從而導致幼苗免疫力很低差,易發生凍害、各種病症,在定值之後,緩慢時間也推遲。

解決方法:要做好預防幼苗瘋長措施。在苗期時,建議噴施“矮壯素”,以20-50微升“矮壯素”兌一升水,以每一平米噴0.9-1.1kg,就可起到有效控制幼苗瘋長,起到一定的良好作用。

03 幼苗老化

幼苗老化,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關係到從幼苗至結果期都將帶來很大的影響,如不能在幼苗前後期間控制好,後期就會出現各種不良症狀,如葉片發黃、葉片小、莖細小、根系少,植株生長勢弱、容易發生落花落果、生長期推遲,結果少、出現畸形果、果實著色差等,這些問題都是容易導致絕收的最主要原因。出現幼苗老化的原因,是製作苗床前後至幼苗期間時,是由於缺水、溫度低而引起,造城幼苗發育不良,生長髮育過程中受到抑制。

茄子苗期:易引發各種不良的症狀,是怎麼引起的?該如何解決呢?


解決方法:想要防止幼苗老化,就得找對根源,對應進行解決。主要是提供適宜其的水分條件、適宜的溫度供給,才能促使幼苗生長髮育正常,避免帶來各種不良的影響。注意,特別是當地氣候突變時,溫度低下時製作苗床(育苗),必須要調節合理的溫度供應,不能出現溫度忽高忽低,同時並適當進行澆水、加強煉苗工作。一旦幼苗有老化的現象時,視為嚴重的程度後,第一時間用10-30微升/升的“赤黴素進行噴施,按每一平米噴90-110克,可有效促使幼苗轉入正常生長髮育,以“預防為主,防治為輔”,前期要日常多查看,不要等到發病後再治,以創造出優質的茄苗為主。

04 生理病害

生理病害是人們常說的“漚根”,這是育苗期其中常發生的一個問題。嚴重時,幼苗根系腐爛,隨即株苗將停止生長,葉片發黃、葉片薄弱,逐漸全植株枯死。生理病害的發生主要是,培育地空氣溼度過大、苗床的土壤積水過多,造成幼苗根系長時間處於漚根狀態中生長,土壤過於黏重、土壤不通透、缺氧氣,從而致幼苗根系無法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如沒有做好預防,再防治不及時,全株苗都將枯死。

解決方法:防止幼苗生理病害(漚根)的發生,主要措施是,需要控制好苗床的溼度、合理澆水量、不能讓苗床有積水現象。要知道,一旦苗床溼度過大,發生漚根可能性極大。

05 空氣影響

由於有時候在育苗時,沒有選對地方,或位置不對、通風差、加上遇對雨水天氣,此時不僅空氣中溼度大,也是不利於幼苗生長。嚴重時,就會導致幼苗各種不良症狀,如幼苗葉片發黃、帶黑漬(病菌斑)、株苗發黑等。

茄子苗期:易引發各種不良的症狀,是怎麼引起的?該如何解決呢?


解決方法:在遇到以上這些情況時,要及時處理,但還是要找出根源,對應進行預防發生。雨水多時,早及時排澇、排溼、製造通風條件,隨即進行中耕鬆土,增加土壤蒸發量,也可撒少許無汙染的幹“細土”來吸掉苗床水分。另外,建議在準備開始製作苗床時,選採光處位向於東西,這樣可增加日常採光時長條件,從而起到減少空氣中的溼度。而苗床要製作似龜背形,以“中高邊低”(中高於邊周圍3-5㎝)為宜,這樣可避免苗床積水而引起漚根。

06 苗戴帽子

戴帽子,這也是茄子育苗很常見的一種現象,被稱為“戴帽苗”,指的是出生不良的幼苗,表現為夾種殼子葉長出。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在播種子時,沒有將種子播種至合理的深度造成,如播種過淺,出苗時土表過薄而無法托住殼子,另一種原因是土壤表層過於乾燥,以播種過薄同理,都是處於土表過於易鬆動引起。

茄子苗期:易引發各種不良的症狀,是怎麼引起的?該如何解決呢?


解決方法:應播種子在適宜的深度、並覆蓋好土表,在選擇種子時,要挑選發芽能力強、種子飽滿度高。在播種後,要控制好土壤溼度,避免土壤溼度過於乾燥,要澆足播種水,在保持苗床水分充足的同時,還要掌握好播種子的技術,要正確將種子播在適宜的深度。在播種後,要保持苗床土壤表面溼潤。在苗期時,當發現有戴帽苗時,第一時間使用細小的土撒在苗床變面,土層厚度在(0.3-0.4㎝)為宜,如是種子問題造成的戴帽苗,那麼可待幼苗剛出土時,選在早上6-8點太陽未發出高溫前,人工用手除掉種子殼即可。

07 發生燒根

茄子幼苗,發生燒根也是一種常見的問題,主要是由於施肥不當、肥量過大、導致土壤溶液濃度過大,從而致使幼苗根系無法正常吸收到養分,隨之出苗3-4天后,開始出現幼苗萎縮現象。

解決方法:主要是要合理的進行施肥,才能避免燒根。在播種前,要合理的配製肥量與苗床土的量,在出苗後追肥時,要控制合理的施入肥量。當發現有肥料燒根的情況時,應及時對苗床澆水解肥,降低土壤中的溶液濃度量。這也是需要在製作苗床時,配製好肥料、土量要合理。主要是多注重預防,才能避免一些不良的症狀發生。

08 綜合所述

以上是,茄子苗期容易發生的各種不良症狀,嚴重影響到產量和品質,一旦沒能加強管理,發生這些症狀後,多多少少都會對後期產量、品質有一定的影響,嚴重則絕收。茄子苗期很容易引發各種不良的症狀繁多,要精細製作苗床,並結合科學管理進行,才能避免這些不良因素。但凡是種植農作物,都應要做好前期充分準備的工作,以“預防為主,防治為輔”的原則進行。

End: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作者三農小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