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苗期:易引发各种不良的症状,是怎么引起的?该如何解决呢?

茄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蔬菜,茄子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人们喜爱,市场上对茄子的需求量也较大,我国多地广有栽培。但人们为了能够种出优质的茄子,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可往往每当在育苗后,在幼苗期间常见出现各种不良的症状,如“出苗缓慢、幼苗疯长、茎细小、根系少、幼苗老化、发生沤根、叶片发黄、出现戴帽苗、烧根、株带黑渍”等,这些都是很常见的不良症状,对于茄子幼苗来讲,这些也是最致命的症状,以上这些无论是出现哪一种,也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严重影响到幼苗生长发育,导致后期苗小、弱苗、落花落果等,严重影响到产量和品质,严重则甚至绝收。

茄子苗期:易引发各种不良的症状,是怎么引起的?该如何解决呢?

茄子


以上,这些不良的症状80%以上都是管理不当造成,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如没有掌握好技术、前期精通制作苗床、和管理,将导致这些问题不断的发生,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01 出苗缓慢

茄子种植,出苗缓慢、生长停顿,迟迟不能出苗。指的是,茄子的种子在播种后4-5天以上、未经催芽的茄“种”在播种后7-8天才出苗的,这都是出苗缓慢的现象(不良症状)。出苗缓慢或停顿,一般的原因都是苗床温度低下、种子质量差、没打破眠期、播种过深、或过浅、苗床施肥过多、床土污染或板结、苗床内的温度多变、苗床湿度过大等,都会出现幼苗发生各种不良的症状。

茄子苗期:易引发各种不良的症状,是怎么引起的?该如何解决呢?


解决方法:应选无污染的细土、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有过2年以上未播种过茄科的作物、没有长期连作、过度重茬的土壤为宜。播种深度要适中、播种不宜过深或过浅、合理施肥、控制苗床温度在适宜其生长的范围内,这样才能避免种子出苗缓慢的等不良的现象。

02 幼苗疯长

茄子幼苗疯长,原因较多,需结合科学技术防控进行才能解决。幼苗疯长一般表现为茎秆细小、叶薄似明纸、根系小而少,从而导致幼苗免疫力很低差,易发生冻害、各种病症,在定值之后,缓慢时间也推迟。

解决方法:要做好预防幼苗疯长措施。在苗期时,建议喷施“矮壮素”,以20-50微升“矮壮素”兑一升水,以每一平米喷0.9-1.1kg,就可起到有效控制幼苗疯长,起到一定的良好作用。

03 幼苗老化

幼苗老化,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关系到从幼苗至结果期都将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不能在幼苗前后期间控制好,后期就会出现各种不良症状,如叶片发黄、叶片小、茎细小、根系少,植株生长势弱、容易发生落花落果、生长期推迟,结果少、出现畸形果、果实着色差等,这些问题都是容易导致绝收的最主要原因。出现幼苗老化的原因,是制作苗床前后至幼苗期间时,是由于缺水、温度低而引起,造城幼苗发育不良,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抑制。

茄子苗期:易引发各种不良的症状,是怎么引起的?该如何解决呢?


解决方法:想要防止幼苗老化,就得找对根源,对应进行解决。主要是提供适宜其的水分条件、适宜的温度供给,才能促使幼苗生长发育正常,避免带来各种不良的影响。注意,特别是当地气候突变时,温度低下时制作苗床(育苗),必须要调节合理的温度供应,不能出现温度忽高忽低,同时并适当进行浇水、加强炼苗工作。一旦幼苗有老化的现象时,视为严重的程度后,第一时间用10-30微升/升的“赤霉素进行喷施,按每一平米喷90-110克,可有效促使幼苗转入正常生长发育,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前期要日常多查看,不要等到发病后再治,以创造出优质的茄苗为主。

04 生理病害

生理病害是人们常说的“沤根”,这是育苗期其中常发生的一个问题。严重时,幼苗根系腐烂,随即株苗将停止生长,叶片发黄、叶片薄弱,逐渐全植株枯死。生理病害的发生主要是,培育地空气湿度过大、苗床的土壤积水过多,造成幼苗根系长时间处于沤根状态中生长,土壤过于黏重、土壤不通透、缺氧气,从而致幼苗根系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没有做好预防,再防治不及时,全株苗都将枯死。

解决方法:防止幼苗生理病害(沤根)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需要控制好苗床的湿度、合理浇水量、不能让苗床有积水现象。要知道,一旦苗床湿度过大,发生沤根可能性极大。

05 空气影响

由于有时候在育苗时,没有选对地方,或位置不对、通风差、加上遇对雨水天气,此时不仅空气中湿度大,也是不利于幼苗生长。严重时,就会导致幼苗各种不良症状,如幼苗叶片发黄、带黑渍(病菌斑)、株苗发黑等。

茄子苗期:易引发各种不良的症状,是怎么引起的?该如何解决呢?


解决方法:在遇到以上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处理,但还是要找出根源,对应进行预防发生。雨水多时,早及时排涝、排湿、制造通风条件,随即进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蒸发量,也可撒少许无污染的干“细土”来吸掉苗床水分。另外,建议在准备开始制作苗床时,选采光处位向于东西,这样可增加日常采光时长条件,从而起到减少空气中的湿度。而苗床要制作似龟背形,以“中高边低”(中高于边周围3-5㎝)为宜,这样可避免苗床积水而引起沤根。

06 苗戴帽子

戴帽子,这也是茄子育苗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被称为“戴帽苗”,指的是出生不良的幼苗,表现为夹种壳子叶长出。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在播种子时,没有将种子播种至合理的深度造成,如播种过浅,出苗时土表过薄而无法托住壳子,另一种原因是土壤表层过于干燥,以播种过薄同理,都是处于土表过于易松动引起。

茄子苗期:易引发各种不良的症状,是怎么引起的?该如何解决呢?


解决方法:应播种子在适宜的深度、并覆盖好土表,在选择种子时,要挑选发芽能力强、种子饱满度高。在播种后,要控制好土壤湿度,避免土壤湿度过于干燥,要浇足播种水,在保持苗床水分充足的同时,还要掌握好播种子的技术,要正确将种子播在适宜的深度。在播种后,要保持苗床土壤表面湿润。在苗期时,当发现有戴帽苗时,第一时间使用细小的土撒在苗床变面,土层厚度在(0.3-0.4㎝)为宜,如是种子问题造成的戴帽苗,那么可待幼苗刚出土时,选在早上6-8点太阳未发出高温前,人工用手除掉种子壳即可。

07 发生烧根

茄子幼苗,发生烧根也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施肥不当、肥量过大、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大,从而致使幼苗根系无法正常吸收到养分,随之出苗3-4天后,开始出现幼苗萎缩现象。

解决方法:主要是要合理的进行施肥,才能避免烧根。在播种前,要合理的配制肥量与苗床土的量,在出苗后追肥时,要控制合理的施入肥量。当发现有肥料烧根的情况时,应及时对苗床浇水解肥,降低土壤中的溶液浓度量。这也是需要在制作苗床时,配制好肥料、土量要合理。主要是多注重预防,才能避免一些不良的症状发生。

08 综合所述

以上是,茄子苗期容易发生的各种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到产量和品质,一旦没能加强管理,发生这些症状后,多多少少都会对后期产量、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严重则绝收。茄子苗期很容易引发各种不良的症状繁多,要精细制作苗床,并结合科学管理进行,才能避免这些不良因素。但凡是种植农作物,都应要做好前期充分准备的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进行。

End: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作者三农小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