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愛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因為昨天夜裡睡的比較晚,準確的說是昨天凌晨3點才到床上睡覺的,生怕自己睡過頭上班遲到,於是還特意設置了鬧鐘,但是令人悲傷的是,早晨還沒有到7點30分鬧鐘時間,我就醒了,可能是命苦吧,可能忽然扯到這個話題,讓人感覺有些跑題了,但這正是我今天要記錄和思考的內容。

我經常熬夜,喜歡喝點咖啡,或者是酒,於是在深夜,我很少有一般人的睡意,我見過很多上床就能睡著的人,比如我老婆,還有我的兒子三秒就能睡熟的人,我渴望有這麼一種狀態,然而,我卻不能有這種狀態,因為我已經是個結婚了的三十多歲的男人了,是一個需要自己努力才能收穫的普普通通的人。所以,回到前面我所講的,我是一個命苦的人,然而,這種苦是每個成熟的人都應該體會的,因為唯有經歷了這種苦,才理解生活給與我們每個人的自強不息與持之以恆的的品格,所以,對事物的理解要賦予存在的內涵。

說到內涵,我又想起辛棄疾那首有名的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還記得,上學的時候,總是對文字有特別的偏愛,無奈生活的閱歷和人生的經歷都沒有到達那樣的高度,文章的高度,只能通過的字詞句的精美來提高,通過對結構的標新立意來彰顯,可能這種問題一直影響了我這麼多年,直到今天下班後步行回家的路上,我對生活和自我的反思。

頭條上有一篇很好的文章《岳飛的滿江紅被移出課本,一本近代的滿江紅被選入,為什麼》,文章寫內容並沒有過多的激烈表達自己的觀點,只是客觀的講:名篇被移出教材,新的名篇被引入,這是正常的現象。我注意到這篇文章的評論就向炸了鍋一樣,2月22日發表的文章,到現在總共有2020條評論,就自媒體而言,是很成功的一篇文章,他將討論的事情交給了讀者。於是我也細細看了評論,因為已經看透了媒體人的心思,自然還要看看比作者觀點更有價值的讀者觀點了。

愛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果然,有這麼一條評論:“但凡文人的作品單以卿卿我我、風花雪月為敘,或僅為生活謀生為記,脫離社會,脫離時代和生活,沒有思想的作品,終不會流芳千古的”。我想他是完全站在讚賞兩首滿江紅的角度而言的,並沒有過介入這篇文章作者的意圖的。人難得的清醒,在我看來,這是最有價值的。

愛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猛然就想到自己之前寫過的很多文章,為什麼自覺滿意,但是卻沒得到真正的長久,甚至我也記不得那些很多自認為寫的不錯的文章的內容了。

這裡自然而言的引入到寫作的環節了,如果單以字、詞、句的秀美,以結構的新穎,以觀點的極端來拔高文章的水準,那絕對是不能實現的。譬如前面說言:卿卿我我、風花雪月等,還有無病呻吟、強詞奪理、譁眾取寵等,這些脫離社會、時代、生活、人性等內涵的文章,是無法成為能夠引起讀者深入思考的,也無法長久留存在記憶裡,成為一種智慧的積澱的,更不要說是流芳千古了。

那麼,文章如此,文化是否也值得我們去思考?為什麼我們缺乏沉澱?為什麼我們缺乏內涵?我想答案可以是顯而易見的。可以看看現在的一類社會文化現象:文化快餐。這是我以我的理解這麼稱謂的。就是簡單的通過智能終端瀏覽一些文化碎片,理解知識片段。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翻開紙質的書本,細細讀上一遍,亦或是拿上筆,做點筆記之類的。最多那些捧腹大笑的視頻還能保留一陣子,但要不了多久,什麼都忘記的乾淨。因為現在的文化,有一些商業的因素滋長在裡面,為了獲取點擊量,只是呈現給最能勾住讀者視線的部分,把完整的信息弄得支離破碎。

往往我們愛看的東西,卻不是我們內心的真愛。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滿足了自己內心慾望的那部分信息,填滿了內心認為空虛的地方,而沒有飽滿我們個人的思想。所以我們應該認真的審視愛是什麼樣一種狀態,如何去認知和學習。

就如同很多小孩子,自小很聰明,在常理的灌輸下,只把成功解讀為站在臺上領獎,享受這鮮花和掌聲,不僅僅是小孩子,成人的世界也恐怕是這個樣子吧。

我們常常忘記了事物本身的重要,就像第一次給講課,我們注重的是自己的語言是否流暢,自己的儀表是否得體,而忘記了課堂的本身,忘記與學生的互動,忘記自己融入課堂,忘記享受課堂,忘記體味這種美妙的過程。所以聽課的人覺得乾巴巴的,沒有了興趣。又比如彈琴,如果過多的在意整個演奏的過程是否完整,把這當做一個任務去做,聽眾就會聽到每一個生硬的音符,和你刻意的表情。

愛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由此,我想到了愛情,愛是什麼?愛就是融入,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而不會去在意自己衣著是否整齊,自己所表達的文字是否與對方有共鳴,這個話題是否合適,這些統統不是愛,因為愛是一種美,彼此都很享受時光的美,甚至不需要言語,也不需要環境,就這樣,靜靜的待上一會兒,比去吃美餐,去飆車,去看電影這些都要美妙。

文章也是如此,你所表述的東西是符合社會的、自然的,和時代與生活接軌的,那就是真實的,那就是有思想的。所以對文章,也要有愛,那樣你的文章有愛,愛眾生、愛世人、愛時代、愛生活。


2020年2月24日21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