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四千的國企與月薪八千的私企哪個比較?

Ealen_lin


月薪4千國企與月薪八千私企,果斷選國企,一點都別猶豫。國企月薪4千,其實說的就是稅前8千。私企說月薪8千,拿到手就4千多,不信,你試一試就知道了。你們同學聚會,公務員事業編和國企人員說收入,都往少處說,一般只說到手工資。私企同學說收入,都是說預期薪酬包,比如說所謂的年薪二十萬,其實與國企月薪幾千的含金量都差不多。

因為體制內的人,必須低調,他們認為只有每月固定拿到手的工資才是收入,其餘的獎金、津貼、福利、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等等,都不是工資,再說一遍,在他們眼裡,這都不是工資。

具體的告訴你,三個巨大差別:

第一,社會地位高。你說國企員工,穩定、安全、福利好、作風正,鐵飯碗,含金量高,姑娘說“嫁”。你說私企員工,打工仔、不穩定、隨時失業、作風不一定正、不安全,姑娘說“滾”。

第二,收入含金量高。正規國企,五險一金、補充醫療保險、企業年金,加起來,到手4000元,其實應發六七千了。跟私企的八千差不多了。另外,在國企員工眼裡不算工資的,還有,通訊、交通、午餐補貼,還有住房、租房補貼,每一個工資條裡都有一項“提租”補貼。還有各種培訓經費、福利經費、會費、體育活動經費、讀書經費,等等。更客觀的是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還是答題獎、比賽獎、寫作獎,等等。你自己腦補吧。

舉一個小例子吧。某央企北京分公司,月薪到手4千,應發6000元,住房公積金按照頂格發每月6000元,住房補貼3600元,企業年金2000元,租房補貼1800元,交通補貼1200,午餐補貼1500元,通訊補貼600元,防暑降溫1200,休假補貼每年6000,過節費1000,半年獎4萬,年終獎11萬。你算一算吧。

第三,退休待遇好。國企是按照足額交社保,最高可以按照社平工資的三倍作為繳費基數。可是私企呢,大多數都是按照最低基數交社保的。這樣吧,假設兩人一起退休,月薪4千的員工,退休金可能有4000-10000元,月薪八千的私企員工退休金只有2000-3000元。如果你們活到90歲,差距就是幾百萬了。


職場火鍋


如果我還年輕,當然會去國企,一是社保穩定,二是福利好,工資的含金量高,三是升職空間大,四是工作相對清閒,工作時間規律,壓力小。而私企一般除約定的工資之外,基本沒有福利,能夠按時發工資已經是好老闆了,我在私企兼職,國慶節一天都沒有休息,沒有一分錢的加班費,而國企那邊我只是掛名值班,卻有三倍工資。很明顯,國企比私企好。


那年初夏2005


至於怎麼選擇前面很多人已經告訴了你。我只想告訴你一個理。想做人去國企。想做奴去私企。我先是在國企。因為2004年國家對國營企業改革。我們單位是式點。我的工作是屬於一線鋪助性工作。不得不執行。結果是非常痛心的。私營企業老闆的嘴不如垃圾桶。他們說出去話如同一個屁隨時消失。假設你要是把他說話錄音了。他會找藉口把你開除。所以說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能相信私營企業老闆的嘴。


蔣家元


一般情況下,私企的收入達不到國企收入的三倍以上,就不要考慮了。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說法不一樣

國企月薪四千,一般情況下就是到手的錢了,但是呢,國企偶爾還會有其他費用,節日費、取暖費等等,會有福利的,但是私企的月薪八千,就未必了,私企很有可能說的是稅前收入,而不是稅後收入,扣完一些費用之後,也就比國企多一些而已,並不是多太多。

2.福利不一樣

國企的五險一金都是按照最高標準繳納的,就拿一金來舉例吧,我所在的國企,住房公積金扣款是600,一個月是1200,另外一個朋友在私企,住房公積金是200,一個月400,相差800塊錢。有些好的國企,福利保障也非常到位,員工生病之後,還能報銷一部分藥費。

儘管現在國企分不了房子了,但是,很多福利還是很不錯的。

此外,有些國企還會給員工額外繳納企業年金,可以在相當程度上提高職工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水平,在退休後有更完善的保障。

3.穩定性不一樣

有時候,要不要跳槽,還得看自己的年齡,一般而言,越到中年,越不想離開國企。

一般情況下,國企不會開員工,在我朋友的單位,有一個人工作沒幾年之後就生病了,一直住院治療,按說不上班三年,公司有足夠的理由去辭退了,但是他依然還能保留員工身份,因為他在的是國企,還能享受一定的福利。但是如果他是在私企呢,肯定早就被辭退了。

當然,如果自己有一定的風險抵禦能力,也不喜歡國企的氛圍,那麼也可以考慮出來闖蕩下,不過要想好,國企出來,想要回去就很難了。


傑說職場


國企稅後4000和私企8000,如果私企沒有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同時將國企的工資、社保及各項福利累加來算的話,兩者在所有各項收入總和上的差距至少都在1000元以上。當然,如果考慮到職業成長、環境及未來職業規劃來說,作出選擇或許也更加容易。

1、我們先從收入來分析,無論是怎麼算,8000的私企收入可能比4000的國企更具誘惑力。

(1)國企是稅後4000,扣除社保前的應發工資及社保繳納基數大概在5100,具體計算如下:

個人養老醫療扣款=5100*0.1=510;住房公積金扣款=5100*0.12=600。(為了計算方便這裡失業險未計入)。實發工資=5000-1110=3990元。

但如果算上企業給您繳納的社保和住房公積金部分:社保繳納總額=5100*0.37=1850元;住房公積金=1224。收入總額=實發工資+社保+住房公積金=4000+1224+1887=71111元。

(2)私企如果有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稅後8000元,那這裡不需要在去累計社保和住房公積金了,相當於工資比國企翻1倍,換我肯定選私企。

(3)私企如果不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的話,稅後8000元。如果以8000的基數按照 靈活就業人員自己全額承擔參保和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話,相當於乾淨的收入大概5500元。那也比國企稅後4000高出將近1500元。

2、33歲年齡需要為未來做一個更長遠的打算了,國企基層和私企普通員工出彩和表現的機會會有比較大的區別。

其實,如果單純從工作量和辛苦程度上來說,國企和私企現在基本沒啥差別,都是累的跟狗樣,國企該加班的其實不比私企少。區別可能在於國企會給您調休,但私企就真不一定了。

但國企的體制決定了,如果經驗和能力並不突出,且關係並不是很過硬的話,意味著您在國企很難漲薪或提幹。可能今年是這個工資,幾年後依然是這樣的工資水平。

但在私企其工資收入與企業效益相對來說捆綁的更明顯些,乾的不錯、能力上升上來了,漲薪和提幹的機會會比國企要大很多。

33歲了,過幾年就步入中年油膩的行列了。這時候,個人認為在金錢和職位層次上至少有一頭能顧的上。而很多時候,職位層次是薪金收入掛鉤的。在私企普通員工8000,如果升為部門經理或是主管,其薪資水平至少也在10K往上走。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個人傾向於在私企。


eyeballNs


看情況而定,國企和私企各有優勢。

大部分朋友推薦國企,這是很有道理的。從我個人的經歷,寫一寫我的體會。

(1)工作時間

國企,一般都採用每天工作八小時,每週雙休的工作制度。

私企,大部分私企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單休或月休三天。

(2)五險一金

國企,基本上都會繳納五險一金,且基本上都是按高比例繳納。私企大多數不主動繳納五險,甚至僅僅購買意外險和工傷險,更別說住房公積金了。相信大部分貸款買房的朋友都會體會得到,當你貸款30萬買房時,公積金貸款比商業貸款能節省不少於10萬。

(3)假期

國企一般有年休假,高溫假,產假,婚假等帶薪假期,而私企,這些假期是比較難亨受到的。

(4)活動

國企,每年一般都組織各類文體活動,拓展訓練。私企,此類活動很少見到。

(5)學習和培訓

大部分國企,都會安排一些培訓計劃,舉行內部培訓或外請培訓,以提高員工的能力和知識水平,甚至部分企業會提供帶薪讀碩/讀博的機會,而私企幾乎不會有此類機會。

(6)工資福利

國企的年終獎,項目獎,過節費,加菜費,生日卡,交通補貼,電話費等等,並不算入工資,私企這些福利,估計大部分是沒有國企的那麼齊全的。

國企有那麼多優勢,是否私企就毫無是處呢?那倒不至於,關鍵是要碰到好公司,捨得分享利潤的好老闆。像我以前一個同事,辭職加入一個私企,月休4天。他們公司為員工購買五險,沒有一金,有租房補貼或免費住公司宿舍,重要的是老闆捨得給獎金,開發一款新產品,每賣出去1臺都會獎勵他們幾百元,從產品定型開始計算一年,光獎勵就可以拿到不少。

選擇國企或私企,關鍵還是得立足自身情況。國企再好,當4000工資滿足不了你的生活所需,還是要考慮8000的私企,因為那能讓你走出目前的困境。

也許說的比較片面,不喜請輕噴。


大耳朵小短腿


這個問題不在於四千與八千的比較,也不在於國企與私企的比較,關鍵看你要去的國企是什麼性質的國企,私企又是怎樣規模的私企。

一、如果你面臨選擇的是一般競爭性領域的國企,而且規模不大、實力一般,那就不如去月薪八千的私企作為過渡。

理由是:

現在一般競爭性企業往往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相當一部分企業效益滑坡。有的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即使現在給你月薪四千,如果扣除“五險一金”的個人部分,目前國企個人部分比例一般佔近25%,你算算拿到手的還有多少?

私企的月薪八千,數額比國企的多一倍,再加上一般私企會採取靈活繳納“五險一金”,基數會低一點,有的私企還不為職工繳存公積金,因為公積金屬於福利。雖然從長遠看不划算,但由於目前扣的相對較少,你每月實際拿到手的錢就會相應增多。

二、如果你進入的是帶有行業壟斷性的國企或規模實力雄厚的國企,那就選擇進國企。

理由是:這種類型的國企一般企業發展穩定、福利待遇好、工作環境好以及職業發展空間較大。

雖然目前月薪四千,看似低了點,但福利待遇是人人都一樣的。另外這些企業都有工資增長機制,好的企業每年都會有調增。再加上如果你年輕、學歷高,未來發展的空間也比較大。

相比而言,私企雖然月薪八千,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增長會很慢。關鍵是私企不穩定,工作壓力大,象一些小規模私企,說不上哪天出現困境。

對於每個職業中人來說,單位的選擇至關重要。不僅關係到薪酬待遇,而且影響到將來的職業發展前景。所以,既要看眼前,也要重長遠。

建議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權衡利弊,慎重選擇。


星雨如風


已經33歲了,面對四千的國企和八千的私企該怎麼選擇?我的建議是選擇四千的國企。


首先,私企中員工中年失業的現象還是很嚴重的,在國企工作要穩定的多。您已經33歲了,如果這個時候選擇辭職跳槽到私企,一旦被私企單位辭退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被辭退之後,國企單位肯定是回不去了,私企單位本來對中年人的需求就不大,你面臨的事業壓力會很大。


再者,33歲的你已經習慣了在國企的工作模式,跳槽到私企單位你真的能很快的適應私企的工作強度嗎。在國企工作要比在私企工作輕鬆很多這是不爭的事實,跳槽到私企之後加班沒有休息是常事,你真的能習慣嗎,私企強大的工作壓力你真的能承受住嗎?


最後,國企的工資雖然低,但是各種節假日福利和工作補貼是不少的,而且退休之後的退休金也比較高。而在私企,平時的主要福利來源也就是工資,退休之後更是沒有保障。我們思考問題必須得從長遠考慮啊。


送上所述,我對您的建議就是不要再想著跳槽到私企了,相信很多離開國企的人後面都會後悔的,所以不要衝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好好做好現在的工作!


趕早創工坊


其實單純的比較月薪不太公平,將未來10年都考慮在內才能合理的比較出差距。

單純從收入的角度來看,有的私企起薪高漲薪慢,有的則起薪高漲薪也高。比如互聯網行業應屆生月薪8千,那麼五年後可能月入已經達到3萬,甚至5萬。而國企月薪4千,五年之後月薪也許剛達到1萬,或者1.5萬。

不能簡單的說國企4千就是稅後純收入,私企就是稅前收入,國企一定比私企好。如果你有兩份這樣的OFFER,一定要將十年的總收入與各項獎金福利公積金進行綜合判斷。

有些人在熱門行業工作,起薪很低但是公司發展比較快,他們跟隨著企業打拼,僅僅幾年就升任管理層,收入甚至十倍以上的翻翻,這樣的工作未必比國企差!

當然,大多數人缺乏機遇,最終渴求的也是普通安穩的工作。這樣的話,國企確實比私企好。國企穩定性強,社會地位高,沒有中年危機,甚至退休待遇好,這樣的工作真的超過了無數私企。

如果不追求穩定,想在年輕的時候創出一番事業來,那就去私企多歷練一下,求生存謀發展,特別能鍛鍊人,也許這就是機會!尤其是那些高速發展的私企,對於人的成長幫助特別大,有這樣想法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沐雲成長日記


王二狗在北京,可能有幸存者偏差。

我見過的國企員工,公積金按照最高基數繳納,有電費煤氣費補貼,平時節日有各種補貼,食堂特別好吃,還有各種節假日禮品。部分國企還有員工專屬的退休基金,注意這不是國家的退休金啊是單位的。國企有自己的幼兒園小學,很多都是僅限員工直系子女,應屆生可以解決北京市戶口。

所以你看國企員工也就是一個市內平均工資的水平,可是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啊。人家國企員工對外報的都是到手工資,還不包括高額的年終獎金。你自己拿單位的成本或者稅後工資跟人家比,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

幹好自己的事兒,別BB,別跟別人比工資,不到了那個地方,我們在沒有更多信息的情況下沒法給題主建議。但我們老闆經常說,就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後無論去哪都有飯吃。現在國企也不是大鍋飯時代了,幹不好下崗的也有可能。自己衡量。

(王二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