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請教!您是怎麼理解:“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這句話的?歡迎解讀?

凡夫俗子覓煙火


五0六0後的那代人小時候上學不知聽過了好多次憶苦思甜報告,吃了好多次憶苦思甜飯。可現在沒有了。

雖然那時候的生活並不是很好,通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可是總比解放前時勞苦大眾吃的要好一點點。最起碼人民感受到了真正當家做主人的自豪了!

印象較深的是那時在學校聽完憶苦思甜報告後,中午在學校操場吃憶苦思甜飯。想起上午貧苦農民大爺講他解放前沒地種,一家老小靠給地主打長工扛短活,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景,著實感到我們這代人很幸福了!想到他老人家說冬天犁地時餓的地地已經凍壞的紅薯都能撿起來帶回去吃,看到我們們碗裡盛的麥麩野菜湯大家都不自覺的喝了起來,並且個個喝個盡光!

話該回到正題,現在有人端起碗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一方面這些人確實過的太好了,還不滿現實的生活。叧一方面是缺乏教育。學校和機關也應該像毛主席時代多注重青少年和黨政幹部和老師的思想品德教育。


山250732


墾荒種地建家園,億萬人民齊心協力,流血流汗數十載,收穫時個別既得利益者,一人佔數十人,數百人乃至數千人應得分額,分配嚴重不公,本該分享10頭豬,結果僅僅分到兩碗肉,吃肉罵娘理所應當。

不勞而獲吃別人施捨的肉,嫌少而罵娘者,豬狗不如。

猶如:侵略者殺人是魔鬼,反殺侵略者是英雄一樣,殺跟殺,罵跟罵,性質不同,不就一概而定論。


瀚海拾貝翁


如果老人在家吃肉,他憂愁未來;如光棍自己吃肉,他感到不香;如果今日吃肉,明日無著落也難下嚥;如果拋家舍業,如做牛馬,任人驅使,吃肉也不心安;如果給他人建高樓大廈,自己妻兒遠在天涯,吃肉也悲哀;如果有人吃肉;,有人花天酒地吃肉也不平;如果吃肉,有人卻在國外有大量的資產,把祖國的資產挪到國外,吃肉也擔憂;如果吃肉,肉的質量不好,貨價太高吃也難嚥;如果上當受騙,受人白眼,遭人欺凌吃肉也罵娘……


姜佔平


題主捉問前是否已設定了對方的人格?

先聲明:我既不吃別人給的肉,也不罵娘。

我想說,他們吃的肉若是“您”白給的,“您”怎麼說都行。如果“您”給了別人一個給“您”磕頭然後得到一點肉的機會,還得付出苦力,還把對這種不對等的收、支的抱怨說成“吃肉……罵娘……”,那麼我說:誰還罵?叫上我!


夕陽的背後有點風


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並不能說這些人有什麼錯。能吃上肉,買的起肉是人們出苦力換來的,不是誰恩賜給的,不像那些貪官們,坐在辦公室就能日進斗金。只所以罵娘也就是因為他們的吃上肉,是非常辛苦換來的,並且吃的並不是什麼好肉,與那些輕易就能吃上好肉的人比起來非常心理不平衡,難道他們不應該罵娘嗎?明顯的不公致使他們罵娘,不但要罵,還要大罵特罵,社會極大的不公,他們無法改變,難道用嘴罵罵也不允許嗎!


overu


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應該是講古代封建社會的官員們。他的衣食住行一切都是底層農民辛辛苦苦創造的。不懂得感恩,反而對找他們辦事的農民是處處刁難,吃拿卡要。為了建像長城,樂山大佛等形象工程,勞民傷財中飽私囊。沒有尊重底層的衣食父母,反而是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他們是不服管教的刁民。


縣城手藝人


該吃肉時還是吃肉,該罵娘時還要罵娘,肉是我們血汗換來的肉,我們吃得心安理得。罵娘是有人侵佔了我們的利益,我們罵的義正詞嚴。


用戶1206774410847


沒經過6o年的人、不知道這句話的份量、那年代街上到處是討飯的、一老婆子帶一幼兒討到我隔壁、碰到老鄉了、那個老淚縱橫、相擁而哭、經過這多麼年改革開放、日子不能說有多富、起碼吃穿不愁、但還是有人嫌這不好、那不行、真是沒良心


用戶7071151180095


說著老祖宗們留下來的語言,寫著老祖宗們傳下來方塊字,吃著老祖宗們嘗試後對於身體健康無害的糧食蔬菜,卻罵著老祖宗們封建落後愚昧無知。不知道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合理?請不吝賜教!


黑山愚農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拿起筷子吃的肉是自己辛辛苦苦勞動所得,放下筷子罵娘,是因為特權階層把很多本來應該屬於他們的肉都拿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