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楓櫻
人類社會的各種生產與消費活動,既是創造社會財富的過程,同時也是社會財富再分配的過程,在這場財富再分配中,有人負債就有人盈利,而負債的人越來越多,則說明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少數團體手中,社會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有錢人多,沒錢的人更多多多多~~~
具體要說這些錢流到了哪些地方,我認為大致有以下幾個領域吧:
一、房產:
美國有股市的十年大牛市,中國有房地產一二十年的大牛市,這種金融資產的不斷上漲,聚集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在裡面,每上漲一個臺階就需要更大的資金來推動和承接,其泡沫也將越來越大,風險越來越大,據網上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房地產的總市值達450萬億左右,超過了美國+歐盟+日本房產市值的總和(總計65萬億美元),許多家庭的負債主要是在房產上!
二、車貸:
雖然車貸的規模沒有房貸那麼龐大,但購車消費也逐漸成為家庭支出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據網上統計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達到1.16萬億元,增長率達到21.5%,預計2018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39萬億元,增長率為19.2%。下圖為: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最近6年的變化情況!
三、網上消費:
據央行在今年3月份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移動支付業務量快速增長,網上支付業務570.13億筆,金額2126.3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36%和2.47%。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2203.12億筆,金額3768.6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94%和0.23%。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1751.92億筆,金額2539.70萬億元。2018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絡支付業務105306.10億筆,金額208.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05%和45.23%。
四、教育、醫療支出:
據網上統計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財政教育支出為22906億元,而到了2018年全國財政教育支出為32222億元,當然,這只是財政教育支出,老百姓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更多,2017年全國僅基教階段家庭教育支出就近2萬億元,而在醫療方面的支出也是一筆龐大的數字,下圖為統計局發佈的老百姓在教育文化領域的人均消費情況:
K濤資本
簡單分析下,我認為大概有四點原因:
1,人們的消費意識崛起
80後開始,超前消費意識就開始崛起,到90後,就更加普及了。這兩代人,不再用先攢錢再消費的理念來生活,而是用今天花明天的錢來過日子。
最新一個報告《2017年輕人消費趨勢數據報告》顯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年輕人辦理信用卡的比率超過76%,且超前的信用消費已被大部分中高收入年輕人所接受。
2,金融意識崛起
有句名言叫,唯有死亡和稅收難以避免,這話已經存在好幾百年了吧。
在現代社會,金本位的打破,信用貨幣開始成為世界的主宰。通脹其實就成為了隱形的稅收。
很簡單的例子,老生常談了,一個人90年代的萬元戶存了1萬元,到現在利息不過幾千塊。這就是通脹的意義。
所以,現在即便可以全款買的東西,如果允許分期且利率合理,大部分人會選擇分期,尤其是大件消費,比如房子和車子。
3,借貸方便
以前只有銀行的時候,個人借錢僅限於信用卡。如今,互聯網金融的崛起,現金貸的流行,讓借錢門檻大幅降低。
如今,只要徵信沒有汙點,大部分現金貸平臺你都可以借出錢。借錢方便了,用戶自然就多了,負債的人也多了。
4,生活壓力大
如今社會跟幾十年前完全不同了。教育,醫療,住房,子女撫養等等,導致生活壓力山大。
適時的借貸,也有利於緩解燃眉之急。但是,如果是因為享樂等用途而借錢,恐怕不會長久,筆者也不建議各位過度消費。
趙冰峰財經
我們從幾個群體中去分析一下:
1、做企業或者做生意的
這個群體近幾年也是負債增加,在老賴的名單中也是有一席之地,企業負債的情況有哪些?筆者就曾經接觸過兩位負債的企業家。
故事1:
張總是在長三角一帶做工程,這麼多年下來也賺了一些錢,工程這幾年儘管已經走下坡路了,但是每年仍然能夠恭喜相當的利率和現金流,在3年前的人工智能興起,張總也想著企業轉型,做了一輩子的工程總想做點有技術含量的事情,況且張總原本就是技術出身,後來陰差陽錯做了工程。做人工智能就選擇人臉識別技術,可以應用在機場、車站等公共領域,而張總這麼多年做工程積累了不少的政府關係資源。
於是張總便開始組建團隊,事情就開始做起來了,很快,就有人來準備投資了,但是張總想把產品做好後能有更好的估值,於是就拒絕了對方的投資,時間就這樣過去了1年多,團隊也越來越大,支出越來越大,但是產品出來了,也在一些地方做試點應用,但是就是沒有簽單,幾千萬的投入,全靠工程來支撐,最後無奈之後把房子抵押了,再繼續維持,這個時候也找過投資,但是經過前幾年的資本泡沫,現在機構普遍募資不足,投資也謹慎了很多,而人臉識別由於一哄而上,早就是一個爛大街的項目,於是融資無望,最後把家裡的車子也抵了。
最後一次見他的時候,還是找我籌劃融資的事情,但是事情不可為,勢已去矣。之前有過一個投資人準備投資,但是技術團隊對股份的要求沒有談攏,最後投資擱置。再到最後就是裁員,把辦公室搬到更便宜的地方,還在苦苦支撐。
張總肯定是負債的,資金去哪裡了?都用來投資項目,招聘員工,都是高技術人才,在沿海一二線城市的工資可不低的。錢都是這麼花掉的,再一個就是後面他開始貸款了,利息肯定少不了,尤其是後面如果向社會貸款機構融資,利息更是高,這些利息自然是進入了貸款機構的兜裡,以及貸款的業務人員。
故事2:
李總夫婦是在中西部地區的一個三線城市,做汽車零部件的生產製造,當年也是地方的風雲人物,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當地的企業界都是頗受尊重的。前幾年興起的借貸生意,李總夫婦去把錢投給別人,別人給與穩定的回報,而且非常可觀,持續一段時間後,不僅加大了自己的投資,還向身邊的親朋好友融資,再一起投下去(這種遊戲儘管在江浙地帶玩了很多年內了),最後對方的錢沒有再返回來,因為資金鍊斷了,而李總夫婦的本金拿不回來了,關鍵還有親朋好友的資金。
最後公安和法院介入,欠款總額大概2個億,組成了債權人一起協調,能賣的資產都變現還了債權人,兩口子被監視居住在工廠裡面,專心經營廠子,然後還債,我們見面的時候,他已經這樣生活快1年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每個月的利潤都還了債務,這個不到1000萬淨利潤的工廠,要還清債務真的是要等到入土的一天,但是除此別無他法。
李總的錢去哪裡?他自己也沒怎麼消費,是對方拿著他們投資的錢去用了,要麼是再次投資了,要麼是消費了。
2、個人
張三年近40了,正當年壯,事業小有成就,房車都有,聽朋友說投資一個項目很賺錢,每個星期都有固定 回報,觀察一段時間後,就決定加入了,剛開始投了幾萬,回報穩定客觀,於是就投資了幾十萬,再後來投資上百萬,同時也把身邊的朋友帶了進來,一則大家一起發財賺錢,一則是能夠拿到提成。
正在大家很高興的半年後,錢突然就沒有返還了,張三去問,對方說是系統計算問題,不用擔心,過來幾天後還是拿不回來了,這個時候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在討論這個事情了,事情最後真相了:項目崩盤了。所有的錢都拿不回來了,之前賺的錢也都投進去了,關鍵還有被自己帶進來的朋友的投資。
積蓄沒有了,還負債了,那麼這些錢去哪裡了?當然是這個項目的每個環節都分到了,而項目最終的控制人才是拿到了大頭,他們給你看的豪車、豪宅、美女、遊艇等等都是這些投資人的錢。
小李是90後,工資收入三五千,但是喜歡名牌,喜歡旅遊,於是就刷信用卡,最後再借網絡貸款,最後發現錢還不上了,債務越滾越大,無奈最後只好讓父母來償還,甚至要變賣家裡的房產。
至於錢去哪裡了,你的錢總有人在消費和揮霍。網貸的從業者的高收入,可能比正常的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的收入還要高。從業人員數萬的月收入來自於哪裡?高級管理人員和控盤人的豪華消費來自哪裡?
3、房貸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房貸了,辦理了房貸的家庭,揹負房貸是少不了的,這個是很多家庭主要負債的來源。
截止2018年底,央行公佈的數據是,個人房貸餘額總額為25萬元。
房貸導致個人家庭破產的有多少?這個真沒多少,房貸雖然是個人家庭主要負債的來源,但是卻不是主要的風險,導致個人和家庭負債出現風險的往往是那些不知規劃的消費,和資金盤的投資。
壹號股權
當今社會負債的人的確是越來越多了,這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是社會貧富差距拉大,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也在同步上升,舉個例子,有錢人可以輕鬆買臺蘋果手機,無需貸款,而低收入群體或者在校學生也想要一款高檔手機,就可以通過分期付款這種負債方式,也能提前實現購物目標。
二是,現在各種貸款方式有很多,除了向銀行借貸之外,還可以向小貸公司、P2P借貸,實在不行連校園貸、地下錢莊都可以高息貸款給你,現在可以借錢給你的地方越來越多。不像七八十年代,除了親朋好友之間借點錢,其他地方你想借錢,也沒人借給你。
所以,現在負債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人們負債的理念發生了改變(過去的人不敢欠債,生怕還不出),為了提前享受到某件商品,可以提前通過負債來達到目標。實踐證明,居民適度的負債有利於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推動經濟的發展。但過度負債,就意味著透支了未來,反而會影響到社會穩定和金融安全。
現在問題來了,那些負債的人,都會把錢放到哪裡去了呢?首先,房地產。我國這些年貨幣超發,資金主要都流向了房地產領域。目前,居民家庭資產中,房地產佔據77%,而其他金融資產只佔到23%。這意味著,居民把大多數的錢都投向了買房置業上面了。今年上半年銀行一半的貸款資金都流向了房地產業。所以,家庭負債主要在房產上面。
再者,車貸,現在很多家庭在買了房之後,還要買車子。當然,很少有人一次性付清的,多數年輕人喜歡車貸分批付清。預計2018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39萬億元,增長率為19.2%。所以,車貸市場又是銀行與非銀金融企業爭奪的主要戰場。
除了車貸之外,現在很多人在購買大型家電時,也喜歡分期付款,比如電視機、電冰箱,雖然也只有幾千元,但是對於月光族來說,一時半會也拿不出來,而通過分期付款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對於現代家庭來說,負債是一種時尚選擇,無債一身輕倒是被認為是比較呆板的生活方式。
最後,校園貸和現金貸。現在一些在校學生,他們並沒有工資收入,卻喜歡大手大腳花錢,每個月錢不夠花怎麼辦呢?就只能是拆東牆補西牆,要麼信用卡透支消費,要麼借了校園貸或現金貸大肆揮霍,出了事情就由父母來替他們還債。這些人借錢只圖眼前快活,被討債公司追上門來時卻傻了眼。
最近幾年,負債的人越來越多,這既有受到西方消費金融理念傳入中國,也有社會貧富差距拉大,低收入群體要追求提前享受只能走負債之路,更有現在個人融資渠道的通暢,不同收入群體大多都能借得到錢,要是沒人肯借錢給你,也何來個人高負債之說?不過負債要量力,適度負債有利於促進消費,而過度負債會導致社會不穩定以及金融體系發生危機。
不執著財經
今天跟一位朋友閒聊,說起收入話題,得知青島某三甲醫院的在編護士一個月收入都要1萬元,而護士長更是能拿到1.5萬元。相對於車間工人不過4000元的工資,這實在是一個有點嚇人的數字。
負債的人越來越多,一個是社會分配問題,一個則是房價上漲帶來的直接後果。
房價上漲,推高個人生活成本的同時,也推高了企業成本。普通人為了能租得起房買得起房,會隨著房價上漲提出更高的薪資要求,利潤微薄甚至已經虧損的企業難以滿足需求,自然會越來越難招到人。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再當工人,一切唱高調的行為都是不靠譜的,工資低社會地位低是唯一原因。
中低收入人群為了買房湊首付都要掏空六個錢包,揹負債務實屬必然。至於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還未認識到江湖險惡,消費上沒有節制,不懂得量入為出的道理,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透支負債。
對於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在經濟體中處於絕對優勢地位,旱澇保收,工資看著不算多,如果加上遠超普通企業水平的公積金和社保繳費,基本處於社會薪資較高水平。利潤較高的行業,比如信息產業和金融行業,工資水平都很高。至於那些門檻較低,競爭激烈的行業來說,利潤有限,漲薪難度就大,員工生存條件就更差一些,自然會更容易負債。
貨幣增速是非常快的,堪比高鐵時速。大量貨幣進入房地產市場,還有一部分投入基建。對於有能力或者有人脈輕鬆拿到項目的公司來說,利潤豐厚不在話下,旗下員工自然也能享受高薪。
某些國有企業能夠更輕鬆拿到貸款,即使還不上了也可以進行債轉股消化債務。可以說正是由於沒有太大的還款壓力,才使得這些企業過於依賴貸款,狂飆猛進,有的佔領了更多的市場,有的則產生一堆壞賬,消耗了大量社會財富的同時,也使得民營資本生存難度增大。
說的比較零散,但是基本的意思已經大致說到了,下面總結一下。
1、物價持續上漲,擁有定價權的企業斬獲了豐厚的利潤;
2、稅收漲幅超出了GDP增速,這是社會財富重要流向,也是在編人員收入和福利的保障;
3、80%的家庭財富都已經集中到了房地產上,小小的房子成為居民家庭負債激增的根源;
4、能更容易拿到貸款的企業,和更容易拿到大項目的企業,在社會分配體系中的比重在增大,吸收了大量資本;
5、金融行業利潤快速增長,數十家公司利潤能夠佔據A股半壁江山,說明社會財富大量向金融行業集中;
財智成功
就我們當地來講廠房都拆光了,無工可做,城鎮又搞文明規化,小攤小一販也趕鴨子樣,以前可以辦廠,土地還可出租,也可搞點養殖,現在什麼都不準搞,老百姓拿什賺錢,可家中要用的還一樣用,比如我兩個小孩,一個上大學,一個上高中,開資都比較大,不借點怎麼維持下去,我總覺的有那個環節過熱,如整頓環保,中央說不一刀切,可到了下面一個廠都拆的乾乾淨淨,中國有些專家吃了三天飽飯,忘記了有今天的日子來之不易,妄乎所以,反正他們拿著高薪,最後下不了臺,就說踩取補救辦法,現在看市場瀟滌,農民生活急劇下降,一日不如一日
黃龍南
舉朋友的例子吧,40多了,很漂亮,一直有男朋友願意在她身上花錢。但她也一直想發財後襬脫對男人的依靠。性格其實很剛的,伸手問男人要錢的現狀讓她覺得很丟臉。
原來有男友幫她承擔房貸,部分生活費,她每月有4000多的工資收入。無其他外債,也無存款。但男友說了一句話:這房子我兒子也有一份。讓她擔心不已。於是從去年開始想早點掙大錢,擺脫困境。
我依然記很去年9月份,每次去她辦公室,都有幫辦理信用卡人,她信用卡的額度大概有15萬,刷卡買車,請客戶吃飯,租辦公室,要見重要客戶包裝自己,刷卡買“拿得出手”的衣服。和我信誓旦旦的說:我是有大格局的人,我感覺到了這個項目在推著我往前走,3年前大師幫我布了風水局,今年就會實現。。。上月頭髮都掉光了,還硬撐著開了生日會。說老天都幫她,某銀行搶著放了5萬元給他。這個月說拿房子去辦裝修貸款,利息很低。我勸她使用有成本的錢要慎重,她反覆強調:創業是要投錢的,現在是錢找錢的年代,大老闆們誰不是拿銀行的錢來玩呢!
我覺得她現在每天想的是怎麼搞到錢,而不是產品怎麼賣出去。
漫時光年
以本人的觀點來說,負債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是沒有合理控制消費,本人90後,最先開始上班的時候一個月才1000多塊,過得也挺滋潤,後來接觸了信用卡,慢慢的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覺得信用卡的錢來的容易,後來工資越來越多,負債確越來越大,年輕人手裡有錢之後便開始不想安心工作。想創業,於是更走上了負債之後,後來有了現金貸,前前後後一共欠了30萬,現在創業失敗,還不起了,只能重新回去工作了,慢慢還債吧
上岸路
原本社會就是二八法則,有錢人佔了一部分,絕大部分的長尾都是大眾家庭,但最嚴肅的問題來了:大眾創業,大眾怎麼創業呢?一下子就把大眾“在路上”~變成了“債路上”,創業不是大眾想象的那麼簡單,有錢就投點兒,不願意打工了,不開心了,找不到工作了,想急於賺錢,想當大老闆,反正你只要想你就能夠創業嗎?創業讓很多大眾家庭直接進入了坑!
而且,大眾創業所選擇的創業方向還是比較傳統,創業的形式還比較單一,更多的是開個小店,賣一個產品,無法面對全新的互聯網社交化生態型的創業模式,無法掌握如何利用小成本創業?無法有效地分攤創業風險,就連一個合夥制思維都弄得精疲力盡,怎麼辦呀?反而會依賴於各種第三方事物,各種被欺騙,各種被套路,被那些騙子稱為韭菜,而自己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張口閉口把自己當成韭菜!
錢越來越難賺了,增量經濟變成了存量經濟,在存量經濟的時期,富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越急於賺錢,大眾創業加重了窮人負債
我是孫洪鶴,每天都會抽出時間的給大家分享一些熱門的問題,用這種方式跟大家交朋友互動, 希望在這個平臺咱們能夠多多的結交一些價值觀相同的網友吧
孫洪鶴
2000年開始,在2000年前基本完成財富原始積累的人,從2000到2015年這黃金15年裡基本上就跟馬雲說的風口上的豬一樣,賣個小麵包子,開個複印店都要買幾套房,稅務又低,人工房租都不高,2015年後就開始惱火起來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