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產銷兩端齊發力 豬價肉價漸回落

農民日報:產銷兩端齊發力 豬價肉價漸回落

北京市朝陽區一家超市內,消費者正在選購豬肉產品

  3月8日一早,北京市朝陽區一家超市內的豬肉攤位剛剛開張就迎來了一批顧客。售貨員忙著為顧客稱重、切塊、打包,鮮有空閒。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附近不少居民“宅”在家中自己做飯,用於購買生鮮農產品的支出多了不少。有細心的消費者表示,最近的豬肉價格似乎比前些日子稍微便宜了些。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2020年第10周(2月28日-3月5日),豬肉價格為48.76元/公斤,環比下降1.3%,這已是豬肉價格連續第二週小幅下降。豬肉價格的下降讓更多消費者得到了實惠,主產區規模養殖場繼續引種擴產和來自政府儲備的冷凍豬肉一道,為肉價“降了溫”。

毛豬價落仔豬價升 補欄擴產正在進行

  去年12月,四川成都邛崍市茂源養殖場新引種的400多頭母豬下了豬娃。“今年6月就能出欄見到效益了。”說起自家的養殖情況,負責人劉河靖言語中帶著笑意:“如果按照現在這個行情,正常養大一頭豬能賺2000多元,賣一頭仔豬也差不多能掙1500元。”

  “大概半個月前毛豬還要賣到22元/斤,這些天肉價每斤跌了差不多3-5元。”四川新津縣永商鎮烽火村德蓉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懷認為,總體來說當前豬價仍處於高位,“豬還是少了很多”。

  數據印證了王懷的感受。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2月第四周,全國活豬平均價格為37元/公斤,較前一週下降1.4%,同比上漲191.8%。而春節以來,這一數據此前一直處於上漲態勢。

  與近日有所回落的毛豬價格不同,春節以來,仔豬價格持續上漲。“現在一頭7公斤的仔豬要1800-1900元。”王懷說,往年,同樣重量的仔豬隻需要三五百元就能買到。

  “很多散戶買不起仔豬,就不養了。”劉河靖觀察到,周邊村子裡養豬的散戶少了近七成,現在還在經營生豬生產的大多都是上了規模的養豬場。茂源養殖場每個月可產500-700頭仔豬,“差不多一半都賣了,雖然沒有毛豬賣的價高,但是用賺來的錢繼續養剩下的仔豬,資金壓力就沒那麼大了。”

  四川新津縣永商鎮巧家園家庭農場負責人張興華從事生豬養殖已有20餘年,經過去年補欄之後,農場的養殖規模正逐步恢復,如今存欄量約有700多頭,還有200頭能繁母豬,每個月出欄量在100頭左右。“往後價格還是會慢慢回落的。”張興華對補欄仍然持謹慎態度。

  不過,一些大型養殖企業已經對進一步擴大產能做出了明確規劃。近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將繼續加大生豬養殖業務投資力度,建設10個生豬養殖項目,所有項目滿負荷生產後,預計增加生豬年出欄量308萬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該公司計劃出欄生豬1750-2000萬頭,而2019年,該公司銷售量為1025.33萬頭。

供給增強需求尚弱 肉價波動幅度收窄

  商務部日前召開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目前豬肉價格仍處高位,為保障市場供應,春節以來已累計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5.5萬噸,3月5日投放第五批中央儲備肉2萬噸,後期還將視情況開展投放。

  各地也在積極調動儲備肉。在四川南充,240噸市級儲備凍豬肉將分兩批投放市場,投放價格按照低於市場平均價15%至20%的幅度確定,試投放期間最高限價為50元/公斤;重慶萬州全面啟動新冠肺炎防疫期間凍豬肉投放,豬肉價格不超過40元/公斤;湖北武漢推出了“政府儲備凍豬肉特價包”,精瘦肉的零售價為10元/斤、五花肉為12元/斤,調整後的零售價與前期價格相比有大幅下降。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肉類交易大廳春節前就迎來了儲備肉的投放,最多時日投放量達到3噸。儘管與豬肉總銷售量相比所佔比例極小,但與往常批發市場上冷凍豬肉無人問津的情況相比,由於冷凍豬肉價格明顯低於鮮肉價格,新發地有零星商戶開始嘗試把冷凍豬肉解凍,以明顯低於鮮肉的價格銷售。

  “市場上的豬肉,較大部分是居民買走了。”新發地統計部部長劉通介紹,有商戶反映,居民進入市場以後,購買量比春節之前只多不少,可能是為了減少購買的頻次,單筆購買量都比較大。

  “由於冷凍豬肉開始進入市場,鮮肉的價格很難隨意上漲。”劉通認為,春節過後,特別是正月十五以後,北京的餐飲企業絕大部分沒有恢復營業,需求大幅度地低於去年同期。目前,白條豬的產能已經比去年9月份明顯提升,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北地區一部分毛豬滯留在圈裡,後期,隨著家庭養殖場毛豬進入屠宰廠,白條豬價格將會表現出穩中有降的走勢。

  “現在需求量還是不太大。”王懷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單位食堂、餐飲企業等領域的需求尚未恢復,未來,隨著學校開學、企業復工、餐飲企業開業,消費需求方面的變化或許還會為行情帶來新的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