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茂:我對期貨市場的最高理解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的人格魅力最吸引人的就是他的率性而為,並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做事但求無愧於心。可謂什麼樣的人使什麼樣的武功,我實在很難想象如果獨孤九劍讓鼎鼎大名的郭靖郭大俠或者氣宇軒昂的北喬峰來演練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演繹方式,這就有點象最好的策劃師當會計和最好的會計當策劃師一樣,很多時候,性格決定人生的另外一層意義就是性格會導致有些人在有些行業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或者某些人能夠更容易地達到某種境界。

所以要寫令狐沖的獨孤九劍就必須要寫令狐沖這個人,實在如果不是這樣的性格,令狐沖也根本沒有辦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夠真正領會到獨孤九劍的精髓,讓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有關令狐沖從風清揚前輩處學劍的過程, 看看我們能夠從中間領悟到哪些精妙之處。

但說令狐沖被師傅嶽不群罰到後山思過崖面壁反思,無意中看到了山洞裡面五嶽各派的厲害武功,日思夜想之下也學會了幾個厲害招式,一天,嶽不群夫婦來思過崖看望令狐沖,嶽夫人在給令狐沖喂招的時候,劍越使越快,令狐沖神不守舍之下,危急之中自然而然地使出了山洞石壁上的厲害武功,引起了嶽不群關於華山派到底是劍宗厲害,還是氣宗正宗的一段對話,嶽不群作為氣宗的代表人物當然認為一力降十巧,拿嶽夫人的話來說,那就是“你這一招固然巧妙,但一碰到你師父的上乘氣功,再巧的招數也是無能為力。

(技術面的形式再好,如果與基本面相背離,則反而是最好的反向操作時機,可以逆市開重倉。)

本門功夫以氣為體,以劍為用;氣是主,劍為從;氣是綱,劍是目。練氣倘若不成,劍術再強,總歸無用。”

(實際上,這段就是典型的到底是技術分析有用還是基本分析有用的問題,嶽不群是典型的基本分析派,自然就看不上技術分析派,而在所有的投資中最終決定勝敗的是基本面分析,招式只是可以被利用的手段,後面會講到,有招必有破綻。)

師孃當然是教訓得是,因此,從此以後,令狐沖別說不再去看石壁上的圖形,連心中每一憶及,也立即將那念頭逐走,避之唯恐不速。但不巧田伯光硬要和他比劍,而且說好了如果令狐沖輸掉的話就要下思過崖見一見儀琳小師妹,為此,令狐沖就和田伯光打了起來,當然,令狐沖又如何是萬里獨行田伯光的對手,在沒有辦法之下,令狐沖又到山洞裡面去學習那些厲害的武功,但終是學會了全部的招數,卻依然不是田伯光的對手,這才引出了風清揚老人的授劍。

其實風清揚也沒有教令狐沖太多的東西,只是說了劍術之道,講究如行雲流水,任意所至,但有這“行雲流水,任意所至”八個字的幫助,令狐沖一下子進入了另外一個境界,其實,還是那些招數,只是使用起來不再拘泥於原來的一招一式,及至和田伯光比武之時,翻翻滾滾的竟然打了一百多招,遠遠超過了田伯光的三十招之約,田伯光性急之下,就掐住了令狐沖的脖子,而且令狐沖的劍也被打飛了,這時候忽聽那老者道:“蠢才!手指便是劍。那招‘金玉滿堂’,定要用劍才能使嗎?”令狐沖腦海中如電光一閃,右手五指疾刺,正是一招“金玉滿堂”,中指和食指戳在田伯光胸口“膻中穴”上。田伯光悶哼一聲,委頓在地。


(其實,劍術之道在於行雲流水,任意所至,交易之道,又如何不是同樣的境界呢?)

風清揚道:“五嶽劍派中各有無數蠢才,以為將師父傳下來的劍招學得精熟,自然而然便成高手,哼哼,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了人家詩句,做幾首打油詩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機抒,能成大詩人麼?”

(要在這個市場成功,重要的是學習以後的“思”和“悟”,然後用你自己的“道”來進入市場,以為搞懂了歷史,就一定知道未來,那是一種美好的自我安慰,市場是一個自學習的生物,會以市場參與人的水準而改變自己, 但終究還是要完成7虧2平1盈的市場過程,所以,今天的你回到十年之前是高手,但在今天你什麼都不是。)

風清揚道:“活學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無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說‘各招渾成,敵人便無法可破’,這句話還只說對了一小半。不是‘渾成’,而是根本無招。你的劍招使得再渾成,只要有跡可尋,敵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並無招式,敵人如何來破你的招式?”

(市場是一生個命體,因此,只要存在固定的交易程式,市場自然就能找到你的漏洞,所以,只有渾然天成,和市場真正結為一體,以無招之招來應對市場才有可能真正達到高手的境界,所以,那些標價百萬,或者自稱戰無不勝的指標都只是一些對市場依然不甚瞭解的狂妄之徒的最新發明,真正的市場之道就是以無勝有,無為之為)

風清揚道:“要切肉,總得有肉可切;要斬柴,總得有柴可斬;敵人要破你劍招,你須得有劍招給人家來破才成。一個從未學過武功的常人,拿了劍亂揮亂舞,你見聞再博,也猜不到他下一劍要刺向哪裡,砍向何處。就算是劍術至精之人,也破不了他的招式,只因並無招式,‘破招’二字,便談不上了。只是不曾學過武功之人,雖無招式,卻會給人輕而易舉的打倒。真正上乘的劍術,則是能制人而決不能為人所制。” 市場中的高手是要去發現參與者犯了什麼錯誤,如果參與者都沒犯錯誤,那麼你就沒有參與市場的必要。

風清揚在說完這些以後,又讓令狐沖將這華山派的三四十招融合貫通,然後全部將它忘了,忘得乾乾淨淨,一招也不可留在心中。再以甚麼招數也沒有的華山劍法,去跟田伯光打。為了幫助令狐沖達到這樣的境界,風清揚又道:“一切須當順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倘若串不成一起,也就罷了,總之不可有半點勉強。”


(遺忘,只有遺忘技術才能讓你真正體會市場,才能真正領會到市場和交易的真諦所在,把自己真正融入市場之中,學習的過程是入,進去出不來就是執!單執於一為偏,偏信於一為迷!擁有開放的心態,不被固定的觀點所左右,才能不敗。)

及至後來,令狐沖又學習了名聞天下的獨孤九劍,但到學完以後,練了一會,順手使出一劍,竟是本門劍法的“有鳳來儀”。他一呆之下,搖頭苦笑,自言自語:“錯了!”跟著又練,過不多時,順手一劍,又是“有鳳來儀”,不禁發惱,尋思:“我只因本門劍法練得純熟,在心中已印得根深蒂固,使劍時稍一滑溜,便將練熟了的本門劍招夾了進去,卻不是獨孤劍法了。”突然間心念一閃,心道:“太師叔叫我使劍時須當心無所滯,順其自然,那麼使本門劍法,有何不可?甚至便將衡山、泰山諸派劍法、魔教十長老的武功夾在其中,又有何不可?倘若硬要劃分,某種劍法可使,某種劍法不可使,那便是有所拘泥了。”此後便即任意發招,倘若順手,便將本門劍法、以及石壁上種種招數摻雜其中,頓覺樂趣無窮。但五嶽劍派的劍法固然各不相同,魔教十長老更似出自六七個不同門派,要將這許多不同路子的武學融為一體,幾乎絕不可能。他練了良久,始終無法融合,忽想:“融不成一起,那又如何?又何必強求?”當下再也不去分辨是甚麼招式,一經想到,便隨心所欲的混入獨孤九劍之中。。。


(可能最後你還是會經常使用某種工具,就像有些人搞技術分析到了極致還是會偏愛某個指標或者工具,但到底是平均線,還是macd, 或者布林通道實際上已經不重要了,在經歷過忘卻以後,無法忘卻的也就不必刻意去忘卻了,這又是另外一個境界了。)

林廣茂:我對期貨市場的最高理解

濃湯野人-林廣茂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以下文字大部分引用自一位武俠愛好者整理)

還是金庸,還是獨孤九劍, 所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是劍走偏鋒(一招鮮,以奇招賺錢)的對立面,也是劍走偏鋒的下一個階段。劍走偏鋒說的是在與對手實力有差距的時候,更多注重的是技巧。而重劍指的是絕對實力,在與對手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無需任何技巧。 獨孤求敗這個人物,恐怕是金庸筆下最出名的未出場人物了。我們對他的劍學之道做一番考證,看看能否找到交易之道。既然是考證,就難免要引經據典。而關於獨孤求敗最為詳盡且被認為是可靠的“文獻記載”的就莫過於他自己在“劍冢”上的題字。根據該“文獻記載”,我們知道獨孤求敗一生用過五種不同的劍,分別為無名利劍、紫薇軟劍、玄鐵重劍、木劍乃至無劍。這五種不同的劍,事實上代表了獨孤求敗劍學的五個不同境界,在此不妨分別名之以:利劍級、軟劍級、重劍級、木劍級和無劍級。

首先來考察一下“利劍級”。

獨孤九劍”顯然是屬於這個級別的武功,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用玄鐵重劍是根本無法施展“獨孤九劍”的。而在獨孤求敗的劍冢題詞中,對無名利劍又有如下評語:“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弱冠前”即二十歲以前。很難想象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能自創出“獨孤九劍”這樣的劍術,即便將這一創作的時間推遲到“軟劍級”階段,即三十歲以前,仍有其不合理性。劍術的創造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有點類似於期貨的交易方法,是經過無數前輩高手推敲琢磨後才逐漸完善的一種體系結構。而看過《笑傲江湖》的人都該知道,“獨孤九劍”是一個極其複雜和完善的武學體系結構,類似波浪理論,海龜理論等交易理論,其中包括了總訣、破劍式、破刀式、破掌式等等極具完備性的武學理論。作為個人,要創造這樣一個完整的武學體系,需要極其豐富的經驗和閱歷,不管怎麼說,一個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都是幾乎不可能擁有這麼高的經驗和見識積累的。武學奇才如張三丰也須到百歲之後才能自創太極劍和太極拳(這是一個以柔克剛的武學體系,相當完備,而且發前人所未想,不愧為一代大宗師),相比之下楊過三十多歲時自創的“黯然銷魂掌”則不過是東拼西湊的大雜燴,毫無體系可言。

由此不難斷言,“獨孤九劍”最有可能是獨孤氏的家傳武學,正如慕容氏有“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大理段氏有“一陽指”和“六脈神劍”一樣,而且就劍法的名稱來分析,也是家傳武學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獨孤求敗非常幸運地出生在這個武學世家,因此在二十歲不到的年紀就學會了這套家傳絕學,得以仗之“與河朔群雄爭鋒”。然而,獨孤求敗畢竟有其過人之處,他在二十歲左右時,便跨入了他劍術造詣的第二個境界“軟劍級”。關於這柄軟劍,獨孤求敗的題字頗耐人尋味:“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從表面上看,將“誤傷義士”歸咎於軟劍的“不祥”,並將其“棄之深谷”,似乎實在有失高手的水準。然而仔細推敲一下,仍不難發覺其合理性。

我們不妨先來分析一下獨孤求敗棄利劍而就軟劍的原因。眾所周知,“獨孤九劍”是一種很容易達到“無招”境界的劍法,但達到“無招”的境界後又會如何呢?令狐沖在未學獨孤九劍前就曾問過風清揚一個頗有創見性的問題:如果對敵的雙方都達到了“無招”境界會產生怎樣的情況?

風清揚顯然是從沒想過這個問題的,為了不致被後輩小兒問倒而顯得很沒面子,就以一句“當今之世,這等高手是難找得很了”敷衍搪塞過去了?(前幾年期貨上達到無招境界的人很少,而這幾年越來越多的高手都已達到,這位太師叔顯然是很不負責任的)就因為這句話令狐沖日後可吃了大苦頭,與東方不敗的一戰幾乎送掉小命,東方不敗用的是繡花針,還有比它更輕更快的嗎?獨孤求敗當時顯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而非常自然地,他也會想到一個直截了當的答案:“無招相較,快者勝。”(令狐沖在與東方不敗一戰中之所以大吃苦頭,正是因為對手太快了。)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獨孤求敗為什麼選擇軟劍了,軟劍的優點正在於其輕盈快捷,可以獲得比對手更快的速度,唯快不破。(也是目前期貨上賺錢的一種方式)現實中的武者很多都是速度型的,因為只要體能不走下坡,靠著時間的累積也可以慢慢的把速度提到一個遠超常人的高度,再配合以技巧、紮實的功力,足以自保。(我曾經用2萬8嘗試過,以秒計的快速交易,一個月做到15萬,半年到600萬).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劍過於快了往往就難以收發自如,起初獨孤求敗或許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劍法已漸入魔道(很有可能還因為江湖中人稱他為“劍魔”而沾沾自喜),直至發生了那樁“誤傷義士”的“惡性事故”。

關於如何會“誤傷義士”,書中雖然沒有詳細記載,但根據其產生的結果(即令獨孤求敗將“紫薇軟劍”定義為“不詳”之物而“棄之深谷”,並由此開創了“重劍級”的新境界)來看,該是與“軟劍級”劍術無法收發於心有關。由此看來,獨孤求敗將紫薇軟劍“棄之深谷”的行動,事實上代表了獨孤求敗對“軟劍級”這段武學彎路的摒棄,和另起爐灶的決心,頗有一點“覺今是而昨非”的味道。放棄“軟劍級”這一劍學歧途之後,獨孤求敗以多年實戰經驗的總結,終於悟出了“以拙勝巧,以重壓輕”的劍學至理,從而對其祖傳劍法作出了第一次實質性的突破。之所以稱之為“實質性的突破”,是由於作為獨孤家祖傳劍法“獨孤九劍”最高境界的“無招”,在“重劍級”這一劍學新境界中已經成為了一個基礎。

《神鵰俠侶》中對楊過初練玄鐵重劍的情形有如下一段描寫:“如此練劍數日,楊過提著重劍時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擊刺揮掠,漸感得心應手。同時越來越覺以前所學劍術變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獨孤求敗在青石上所留‘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遠勝世上諸般最巧妙的劍招。他一面和神鵰搏擊,一面凝思劍招的去勢迴路,但覺越是平平無奇的劍招,對方越難抗禦。比如挺劍直刺,只要勁力強猛,威力遠比玉女劍法等變幻奇妙的劍招更大。”

從這一段中,我們不難發現,所謂“越是平平無奇的劍招,對方越難抗禦”事實上正是“無招”境界的自然體現。以楊過這般輕狂跳脫的性格,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下由神鵰督促著練劍,尚能在數日之中就達到了“無招”的境界。(確切地說,楊過終其一生都未能在武學理念上達到“無招”的境界,但卻在使用玄鐵劍時自然而然地把“無招”應用到實踐中去了。)這不能不說是“重劍級”劍法的奇妙之處。唯快不破與重劍無鋒:假設排除其他各方面的因素,單純以境界來判斷的話,“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應該是略勝一籌的。其實嚴格來說“唯快不破”並不能算是一種境界,只是在速度上達到了一個另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而後者則是在境界上有了一定的感悟可以做到以慢破快、以靜制動、以無極破萬象的程度。技術派在無招之後求快,而基本面分析派在無招之後追求的就是重劍無鋒,沛然之勢不可擋。(大家自己感悟,我無法表達,通過實盤給大家看)

交易中的機會

不斷有朋友因為之前的成功交易在近期損失慘重,讓我想說說交易中的機會,在我看來這應該是交易老手最容易犯的錯誤,可以把它稱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曾經看到過,“人最欲得到時,他多半會失望,在投機中一個害怕失去機會的人,就會錯過機會,人性往往這樣,太專注於害怕失去機會,就會忽略或不清楚自己需要怎樣的機會,這時他處於期待狀態中,而不是思考狀態,故不知道不明瞭或忘記了自己等待的是怎樣的機會,沒有使自己處於一種局外觀狀態,會淪為空忙,常言道急功盡利,欲速不達。一位真正的投機者應該知道按照自己的想法判斷來採取行動,而不是按照期待採取行動,這就是利文斯頓所言的投機者的勇氣與意志。這個世界任何一種人的技能的最高狀態都是一種處於局外的超然的心境,所謂目無全牛,就是見的是理而不是色,所以能“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這就是技進於道被人欣賞的緣故。交易者的致命錯誤,不是在初學時而是在老手時候發生,這就是為什麼新手喜歡研究技巧,老手更重於心態的緣故。

時刻提醒自己什麼是你不能把握的,特別是在獲得讓自己都覺得欣喜的成功後,因為成功會讓你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當你看不到危險的時候,它已經來到你的身邊。大多人類很難遵守規律法則,對動物來說是一種簡單的習性,冷血殺手鱷魚,不會追擊,卻能在某段河的隱蔽處靜靜等待食物撞到嘴邊。交易就是需要這樣的簡單法則,凡是食物鏈高階的殺手都具有種空靈的心境,保留在兩次出擊的中間,而人要領悟此種境界卻要身經百戰。”

鱷魚的簡單習性對期貨交易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1,首先你要先成為市場的食肉動物,要有實力有經驗專注於一個領域擁有絕對優勢判斷出市場存在的錯誤(食肉並不是罪惡,它順應了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保護了自然界的平衡發展,從期貨的角度來看,食肉動物通過價格,使資源合理配置到最有競爭力的地方,避免生產力低下的企業長期佔據有限的社會資源。)

2,潛伏在水源的隱蔽處,獵物的必經之地,耐心等待。(先為不可勝,保證自己的安全永遠待在不會被別人當作獵物的地方,投機市場保存自己是最重要的。同時在市場價格合理的時候不要興風作浪,參與扭曲價格的同時自然就成為了別的保護平衡者的獵物)

3,不斷計算獵物與自己的距離,雙方的反映時間以及速度,確認出擊能夠成功,減少出擊次數,降低出擊成本。就是等待獵物犯錯誤,獵物犯的錯誤越大,成功的機會越大。

(以待敵之可勝,在錯過機會和放棄不好的機會之間平衡,目前的期貨市場由於參與者中技術派佔絕大多數,通常會給非常好的機會,所以在機會一般的時候不要輕易重倉出擊,由於市場裡的食肉動物不多,獵物等級也低沒有警惕性所以經常會犯很大的錯誤,如果過早出擊反而容易被誤傷影響操作,不用擔心錯過機會)

4,出擊之後如果失敗,馬上回到水中,使自己再次回到安全狀態。如果成功,根據咬到的肉決定留在岸上的時間和離開岸邊的距離。(馬上就有利潤,不能回到虧損。)

5,對獵物咬住不動,等待它的反應,採取相應行動。最後能咬到多少並不由你決定,由獵物決定。(贏利加倉靠的是市場的調整和反彈,因為對手盤不肯認輸而加碼,才給了安全的加倉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