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魯區:春耕備耕不違農時

早春3月,平魯大地春寒料峭、乍暖還寒,但在農技站、村戶裡上,隨處可見幹部和村民忙碌的身影。廣大幹部積極投身於春耕備耕工作一線,為農戶講政策、理思路、謀發展;農資供應點各種化肥、籽種、地膜、農具五花八門、種類齊全……

在平魯區亨達種業有限公司的種子倉庫,有一種叫張雜谷6號的種子,它適用於整個平魯山區,普及種植面積可以達到兩萬五千畝左右,每畝的純利潤可以達到1500元左右。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張雜谷根據生長期和適用種植溫度的不同,分為3號、6號、13號三個種類,因為產量高,收益好,是老百姓選購最多的品種,目前已經銷售了5000多袋。

今年春耕遇上戰“疫”,農業合作社的情況如何?在帥林農牧種植基地,看著一派繁忙的備耕景象,郝帥林黝黑的臉上寫滿信心:“人都返崗了,防護也做好了,複合肥等物資也早在年前備好了部分,最近我還在網上訂購了一些等發貨。你看,那邊還有區裡的‘智囊團’線上線下為我們出謀劃策,沒有大問題!”順著郝帥林指引的方向,記者看到來自平魯區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正在現場忙活。

“最近天氣回暖,是大好的時機,我們積極組織農資企業選調儲備春耕物資,為農資企業運輸車輛提供便利.”平魯區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趙立告訴記者,化肥農藥儲備基本到位,四大主導作物蕎麥、馬鈴薯、胡麻、燕麥籽種到位率已達需求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目前,該區農資部門和經銷商及早購進各種化肥4000噸,其中氮肥1000噸,磷肥1000噸,複合肥2000噸;農藥6噸;農膜70噸;種子經銷部門調運儲備優種800多噸。

平魯區不誤農時,主動謀劃,加快行動,對全區農資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提前謀劃產業佈局,引育優新品種,做到精準儲備和投放,提高服務保障能力,加大農資調運市場監管力度,確保春耕規劃合理、農資質量可靠。在春耕備耕工作中,嚴格落實“一對一”監管制度,對區域內溫室大棚、禽類養殖場(戶)全面排查,消毒滅源,嚴控病毒傳播和蔓延途徑。同時,該區還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大春耕備耕工作宣傳力度,積極開展惠農政策宣傳、農資打假、技術服務活動,將中央一號文件政策精神、農資資訊等農業信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及時傳遞到千家萬戶,引導經營主體和農戶積極籌備春耕,提前儲備物資,確保春耕備耕開好頭、起好步。

(文 謝宏 範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