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的校長只忙於做學校建設,不顧教學質量,這樣的校長能稱為好校長嗎?

2652078662


關於一個好校長的話題。我認為,好校長是從他的多年工作經歷的反映。好校長應該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去發展,搞好學校建設。搞建設的同時主要精力要放在教學上,學校的一切工作是為了教學,辦好優質教育服務工作是深受老百姓歡迎的。校長還必須要任一門主課,從工作中獲取學生,教師們的一線教育,教學工作情況,從而“有的放矢”,做好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校長還要關心教師生活,使教師一心撲在工作上。校長必須做出表率,無私奉獻。現在的校長其實就有一定的補貼。校長還必須嚴格執行上級收費標準,加重老百姓的經濟負擔都是錯誤。總之,辦好教育,是國家科學發展的需要,提高人民整體素質的需要。一所學校出問題,原因就是校長。所以,辦好一所好學校,那一片人民受益,辦壞那一所學校,那一片人民遭殃。


不老的心162180905


一個學校的校長只忙於做學校建設,不顧教學質量,這樣的校長隨處可見,只忙於開會應酬的校長更多!

我剛入職時,學校沒有什麼工程要搞,也沒有什麼校舍要修,儘管條件簡陋艱苦,冬天凍得手都伸不出來。校長帶頭搞教研,經常推門聽年輕教師的課,聽課後及時進行反饋評析,幫助年輕教師熟悉業務。這位校長原來是位數學老師,但也聽英語、語文等其他老師的課,那時很多老師都覺得校長離他們很緊。

後來,國家實施薄弱學校改造、標準化學校建設。縣領導、局長當上了包工頭,他們承包了工程再轉包給工程隊,校長也成了供料商。沙子、石子、水泥、磚頭等都由校長供,校長就過不上聽課了,甚至會議也很少開了。

慢慢地校長們都開上了小汽車。新的校舍建好了,學校經常來工程驗收人員,還有各種各樣的檢查團。校長們經常要迎接這些人員,陪笑臉,陪吃陪喝。慢慢地校長們大腹便便、紅光滿面,都不願意進班聽課了。

校長迎來送往,老師們也不閒著,經常要籌備各種各樣的歡迎會,忙著做檔案、背資料,很多時候晚上要加班,週末也不停。老師們開始懷疑這還是學校嗎?課也沒時間備了,做的都是自己不擅長的虛假事情,還怎麼教學生誠信做人?

慢慢地學校的硬件條件也越來好,可學生卻越來越少了。有條件的家庭、學習還不錯的學生都搬到縣城上學去了,教室裡只留下了十幾個基礎弱、家庭貧困的學生。後來就有幾所學校因為學生流失嚴重,和其他學校合併了。

我從鄉鎮中學調到了縣城現在的學校。學校的條件很不錯,暖氣接著大供熱,不要再受凍了。我很開心,終於可以安心上課了,一段時間後卻發現不對頭。

校長天天夾著包開著小車忙開會,各種各樣的會開也開不完,校長開會回來後就給老師開,老師趕緊停下備課往會議室跑。老師開會就是領取各種任務:特殊學校檢查、德育學校評比、教學觀摩、家校共育展示等等,老師們領到任務後,停了課開始準備。

校長說了,現在向上面爭取籌辦各種活動展示都是為了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為了學校擴大規模,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學校就讀。

自從我調來這個學校,沒見過校長聽過一節課。同事們講校長壓根就沒站幾年講臺,人家是“專業的校長”

總結語:校長忙於學校建設,忙於開會爭項目,是為了學校的發展,依我看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如果為了學校的發展,現在的教學質量怎麼上不去?


綠刺柏


如果一個學校的校長只忙於學校建設,不顧教學質量,肯定不算好校長。

毫無疑問,這樣的校長犯了幾個錯誤:

一是職責錯位。

教育部的文件對各級各類學校校長的專業標準都有明確界定,統一的界定都是:校長是履行學校領導與管理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請注意“領導與管理”這幾個字,也就是說,校長不是做具體工作的。學校的工作也是千頭萬緒,校長如果鑽到具體工作當中去,那肯定是死路一條。

如果領導只負責“領導與管理”,整體工作仍然是很忙的,但具體到某一項工作,忙的就不應該是校長。如果校長“忙於學校建設”,這是什麼概念?表明的就是校長在做具體事情,在做中層幹部甚至是普通工作人員負責的事情。

二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學校是幹什麼的?當然是培養人的。培養人靠什麼?當然是靠教育教學。教育教學質量高,就意味著培養的人才質量高,就意味著學校辦好了,就意味著校長當好了。

學校建設是幹什麼用的?當然是為培養人才服務的,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教育教學是學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應服從和服務於教育教學這個中心。

不能說學校建設不重要,但如果校長不去管培養人的工作,不去管教育教學,而一心一意去忙學校建設,這就是本末倒置。



三是喜歡做表面文章。

熱衷於抓基礎建設似乎是官場的一種通病,這也與一些吃瓜群眾有莫大關係。很多人看領導就看他修了多少條路,建了多少座橋,蓋了多少棟房子,因為只有這些是普通群眾都能看得到也能看得懂的。有拿出來看的,成績單就好看,老百姓也買賬。

實際上,領導的工作不是都能拿到桌面上的,有些工作的效益也並不是立竿見影,要等到多少年以後才能發揮出來。就好比教育,為什麼很多領導就是不重視教育?《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可見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鉅的事。

校長不顧教育教學質量,只忙於學校建設,顯然是受官場大環境的影響,政績觀不端正,熱衷於做表面文章給師生看。



四是有以權謀私之嫌。

上面講的這些大道理,大部分校長應該都是心知肚明的。如果校長的智商情商都不差,那可能就是財商太差了,想謀不義之財。如果不這樣去解釋,就於理不通。

事實上,有極少數校長在涉及“人財物”這樣的事情上,都習慣於親自插手,並且一竿子插到底,無非就是在一個“利”字上過不了關。如果真是無慾無求,又何必去蹚渾水呢?現實當中我們也看到了,那些倒臺的校長,幾乎都是倒在這個“利”字上。

專注美好教育,共創美好生活。感謝關注《光哥說教育》!感謝點贊、分享、留言!


孫光友


校長是一所學校發展的靈魂人物,往往校長能決定學校發展的方向。如果校長的工作能力強,那麼這所學校的發展質量肯定會很高;如果校長的工作能力較弱,那麼這所學校的發展質量可能比較一般。綜合來講,要想學校有好的發展,校長的重要性已然不言而喻。

近來,有人提出一個學校的校長只忙於做學校建設,不顧教學質量,這樣的校長能稱為好校長嗎?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校長的工作往往是關於學校全面發展的,也就是說校長不單單要抓教學,還要抓學校的建設,提升學校的整體人居環境。當然,二者之間也總會有重要、次要之分,在筆者看來,校長的中心任務應該是抓教學質量,想方設法地讓學校各年級的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這才是校長應該承擔的重點任務。

如果一個學校的校長只忙於抓學校建設,而不顧教學質量,這樣的校長肯定不會是一個好校長。按照日常學校教育實踐來看,學校校長忙於抓建設的目的不言而喻,從學校建設中能得到什麼,我們也都比較清楚,如果真正單純地提升學校環境的話,其實校長完全可以讓副校長負責,自己沒有必要親自抓學校建設。

不管學校校長出於什麼目的親自抓學校建設,只要沒能將學校建設與教學質量共同抓好的校長,他就不能算是一名好校長,也就談不上稱職,更不要說能讓這所學校有更好的發展,能提升學校的知名度了。從目前學校教育的實踐來看,學校建設似乎依然成為包括校長在內的校領導們獲益的重要途徑,不少校長上任之後,都會想方設法地對學校環境進行改造提升,以此來實現獲益的目標。


東愛雨小公


看待一個學校的校長該具體忙什麼事務,不能只看他一段時期所做的事。有些忙於做學校建設,不顧教學質量,可能是有特定原因的。

我們城區目前在建有兩所新學校,從立項到今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基本是都不少於三年。

這兩所學校的校長,這三年裡,也基本上都在忙於基建的事。管教育教學管理的事,一般都安排給教學副校長負責。

學校基建,有大有小。要看待題主所提的問題,需要辯證分析:

一、工程大小

就像我提到的這兩所學校,投資額都在近上億元。這麼重大的而且是地方上的重點工程,肯定得以校長為主出面負責。而且,很多前期工作,如工程立項、資金籌備、土地平整、施工監理等,要跑的部門實在太多了。沒負責過工程建設的人根本不知道其中有多少難,有多少部門要跑,有多少公章要蓋。而且,這麼大工程的事,你一把手不出面,很多事情還不好辦。有的部門明明很簡單的事,也需要你一把手出面溝通一下。



所以,遇到這樣大工程的事,校長把精力花在這方面,是情有可原的。教育教學方面,自有分管領導負責。

如果一個校長負責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工程,如一些水電維修、房屋簡單改建等,而不管教學主業,就不對了。

二、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

學校的中心工作,永遠是教育教學!一個校長,必須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到教育管理上。即使是有重大工程建設任務必須出面的,也要時時兼顧教育教學,抓好教育質量。

教育質量永遠是學校的生命線。

一個校長領導力如何,就看他能不能抓住這個核心,能不能引導學校朝著科學正確的方向前進!

當然,校長要全面負責,無論是教師培養,還是科研管理,無論是制度建設,還是評價考核等各方面工作。但所有工作,最終都要指向提升學校的辦學質量。

當然,校長管的,一般都應該是宏觀方面的,如學校的規劃設計、理念提煉、制度修訂完善等,管的太細了,未必是好事。


傾聽花開


校長不一直在忙著搞建設麼?教學質量是老師的職責!學校的路修了再修,學校的外牆刷了又刷…學校的鍋爐年年修…學校學生用的文體用具也是校長賣…不搞建設從哪來回扣?明擺的道理…別的不說,哪個校長不是城裡縣裡好幾套房?而雙職工的老師卻買不起一套…校長不僅喜歡搞建設,在招生這一塊也有很大的黑幕…所以網友說的:普查校長是對的…


站在橋上看風景517


社會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離不基建,就是一個村莊也有各類建設,等一些項目。

社會團體,統稱行政。

就拿此校來講,教學質量對此校長來說,在關心上佔其次。而基建等項目比較上心,也感興趣!

這裡邊有沒有原因呢?

舉一反三,這應是一個全社會的共同點,我們的專家們,有沒有對這類現象,作過研究呢?

建設和一些項目有沒有漏洞呢?

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又怎能對待呢?

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有治不了的事!

與時俱進,隨時改革。也成了眾語。

但只有身穿其境,才能看的分明。

社會上也許有些志士,喚起心聲!

但他們輕者得到圍攻!漫罵!遭受黑暗中的魔掌!重者也許像那位耿直的老教師!十六年以後再見光明!可晚矣,已成了一具白骨!

他感謝誰呢?他應感謝真正的,看不見的黑惡勢力!


流浪老農工


學校以前都建在各村各大隊俗話說沒有收入,現在建城鎮上千學生大建設,校長包建有收入,性質也不同學生需要就近方便安靜環境,現變成阻塞交通吵鬧上課心情,老師領高工資追求風尚生活,補課變為主要課堂和收入,學生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分數考名校和大學,最後心不餘力不足同社會青年同樣找工做。希望未來在家鄉在縣內都有自願考初中高中,大學。


手機用戶54428871478


全社會都向錢看,讓校長不見錢眼開能做到嗎?沒聽說湖南一校長學校操場包給自己外甥,和同80萬,他先給140萬。還偷工減料,一位認真負責鄧老師竟被他們埋在操場下16年。能說這是全國最好、世界上也有名的好校長嗎?


德才4546


作為一名校長如果只忙於學校的硬件建設,忽略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至少不是一位合格稱職的校長。

首先,學校所有的基礎建設是為教學質量服務的。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校長也許是工作思路不對,也許是工作動機有問題,往往做一些華而不實事情。我們附近就有一所新建的學校,嶄新的教學樓,漂亮整齊的圍牆,但是校長為了響應上級的圍牆透綠號召,工作態度分外積極,硬生生的把剛剛建好不到一年的圍牆扒掉,又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重新修建了時尚潮流的柵欄式圍牆。這所學校本來就處於城鄉結合部,學校又有幾百名寄宿生,這種柵欄圍牆雖說看起來美觀,但卻給校外青年不法入侵和本校學生爬牆外出提供了便利條件,給學校留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後來得知,修柵欄圍牆的老闆竟然是校長的大舅子,其中的奧妙不言而喻。

其次,學校基礎建設利益空間巨大,所以,校長們大都對建設項目樂此不疲,大家對此也心照不宣。比如,他們會不斷的更新學校的校容校貌,一年兩次粉刷裝修教室,一學期更新一次學校所有的板面閱報欄,美其名曰“建設校園文化”,一學期更換一遍黑板、講桌等等,各個教室都裝上空調,但是無論春夏秋冬一次也不讓開,況且諸如此類的內部建設,沒有任何招標,沒有任何監督和驗收,全憑校長一張嘴,咋說咋是理。

所以,我認為沒有教學質量的學校是沒有內涵的學校,忽視教學質量的校長不是好校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