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人民日報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標題:

創新工作方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

這個春天,扶貧幹部格外忙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接上文)正如獨峒鎮民房牆上的宣傳標語——“消除貧困,同步奔小康”,各級公安機關在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工作中,依靠產業扶貧,創立茶葉品牌,打開茶葉銷路,發展螺螄養殖產業,從“輸血”到“造血”,以真心、真情贏得了貧困群眾的信任,以真才實幹帶領貧困群眾擺脫貧困,奔向富裕路。

從江蘇請來一位“茶博士”

1月3日,獨峒鎮鎮長吳道乾領著記者,行走在彎彎繞繞的山路,登上一處山頂,向遠處眺望,滿目盡是青綠的茶樹。

在獨峒鎮八協村的八協紅扶貧茶葉合作社裡,記者看到,牆上掛著“茶博士”指導當地貧困群眾製茶、審評茶、銷售茶的照片。

吳道乾口中的“茶博士”叫李嘉雄,來自江蘇,茶葉博士、資深製茶師、高級評茶師。為了讓八協村的茶葉質量更進一步,作為對口幫扶單位,江蘇出入境邊檢總站聯合社會企業,邀請李嘉雄給貧困群眾做專業培訓,打造了“八協紅”扶貧茶品牌。

“原來茶葉採摘過度,製茶場地簡陋,製茶工藝良莠不齊。經過培訓後,茶葉質量達到了上乘。”李嘉雄告訴記者,“今年還會繼續到八協村指導,協助八協村貧困群眾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人脫貧致富。”

“此前生產的1550斤扶貧茶銷售一空,為102名貧困群眾帶來13.4萬元的直接收益。”吳道乾介紹,為了打通銷路,江蘇出入境邊檢總站還主動聯繫旅行社,組織旅行團到獨峒鎮旅遊,在機場開通獨峒農產品銷售專窗,通過電商、消費扶貧等方式拉動銷售。

“這是國家移民管理局新援助的茶葉智能烘焙機,春節後就能投入使用。”正在調試製茶設備的八協村村支書梁永傑滿懷期待。他告訴記者,春節後準備帶領村裡人大幹一場,“有國家移民管理局的援助和專家的支持,我們信心更足了!”

農業可以有七種顏色

“獨峒鎮茶葉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有2.5萬畝茶園。”吳道乾爬上山頂後,擦拭一下額頭上的汗水,指著面前的一片茶園告訴記者,“國家移民管理局聯繫專家培訓指導後,茶葉生產銷售逐步走向正軌,也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種水稻僅夠吃飯,種茶樹可以致富。”這是獨峒鎮貧困群眾認可的觀念。但如何讓農業收益最大化,一直是困擾獨峒鎮貧困群眾的一道難題。

“八協紅”扶貧茶品牌打出後,給八協村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但在吳道乾眼中,獨峒鎮的農業發展仍大有作為。

“真正改變我們鎮貧困群眾種養殖觀念,還要感謝江蘇出入境邊檢總站。”吳道乾告訴記者,“沒有誰能想到,在我們這麼貧瘠的土地上,農業還可以變成七種顏色。”

看到記者的困惑,吳道乾給出瞭解釋,所謂的“七彩”是指八協紅、獨峒綠、鳳頭白鴨、皇菊、紫薯、黑糯米、藍莓。紅綠白黃紫黑藍,正好七種顏色。

“‘七彩農業’可不是亂說,這是江蘇出入境邊檢總站邀請農業專家來這裡實地考察後得來的。”梁永傑提及這些專家,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吳道乾告訴記者,江蘇出入境邊檢總站計劃今年3月打造30畝“七彩農業”特色產業園,通過多種養殖比對,挑選其中經濟效益較好的種養殖項目在三江全面推廣。

不過,在與記者交談中,吳道乾並不滿足於“七彩農業”這一項,他還準備在江蘇出入境邊檢總站的幫助下,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產品,結合當地侗族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打造當地特色農業品牌。

“今年準備擴大規模”

從縣城到高培村不是一件容易事兒。一道彎,又一道彎,汽車在盤山公路上上下穿梭。

除了茶葉種植,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高培村的貧困群眾,將眼光瞄向了螺螄養殖。“水質好,是高培村養螺螄的優勢。”1月4日,記者見到了高培村的“致富帶頭人”——村支書陳仁松。

不過,交通不便、信息不暢以及沒有專業指導,影響了高培村螺螄的養殖銷售。2019年3月,珠海出入境邊檢總站對口幫扶高培村後,讓這裡發生了改變。陳仁松告訴記者,珠海出入境邊檢總站主動幫助高培村貧困群眾聯繫螺螄養殖加工企業,併為貧困群眾提供了9萬元啟動資金。

“這些優質的螺螄種苗繁殖能力非常強。”高培村村支書陳仁松在水稻田埂上,撈起一隻螺螄種苗說,“目前高培村已有近60畝水稻田養殖螺螄,直接帶動了32戶貧困戶脫貧。”

陳仁松告訴記者,針對貧困群眾擔心銷路不好的疑慮,珠海出入境邊檢總站積極幫助聯繫銷路,並協調柳州一家螺螄養殖加工企業,派出技術員全程指導培訓貧困群眾養殖螺螄技術。

“養殖有培訓,銷路有保障,我們更有信心了!”陳仁松表示,今年除了擴大高培村養殖規模,還打算與附近的淨代村、歸亞村合作,進行規模化養殖。

離開高培村前,陳仁松還邀請記者,等到高培村全面脫貧後,一定再來這裡,和珠海出入境邊檢總站的同志,一起品嚐一下脫貧攻堅的“勝利果實”。

從“輸血”到“造血”,在國家移民管理局幫扶下,三江結合區域優勢,走出了一條產業脫貧的新路子。但俗話說,靠人不如靠己,產業脫貧的思想觀念,如何才能由三江父老鄉親自己想出來呢?三江人怎樣才能在思想上“脫貧”呢?請關注系列報道第三篇。(中國警察網記者 袁猛)


人民網

人民網三江3月5日電 連日來,該縣18.8萬畝茶園全面進入春茶盛採期,全縣260多家茶廠紛紛加足馬力,趕製春茶,日產幹茶30餘萬公斤,全力保障疫情期間侗鄉春茶產銷平穩,為侗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產業活力。(龐革平 龔普康)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中國民族報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初春時節,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八江鎮歸令村六更屯2000多株梨樹迎春怒放,村民們在花間採茶勞作,春意融融。三江18.8萬畝茶園日前全面開採,茶農們穿梭忙碌的身影,宛如點綴在漫山茶園綠色“五線譜”上的躍動音符,為百里侗鄉脫貧攻堅譜寫了一曲曲樂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三江縣城的扶貧車間也陸續復工復產。

龔普康攝影報道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中央廣電總檯國際在線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廣西新聞

三江:山丘上鐵路旁 他守油庫19年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南國今報

春暖茶香助脫貧


今報通訊員龔普康 攝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高山出好茶。茶葉作為三江侗族自治縣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預計今年該縣春季幹茶產量達4500噸。為支持三江茶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三江茶業的影響,三江縣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避免茶葉“價賤傷農”現象發生,全力托起三江“茶產業”,盤活脫貧“茶文章”。圖為3月2日,復工的製茶師在三江縣三江春茶廠攤青茶葉。 今報通訊員龔普康 攝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柳州新聞

三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築牢“防火牆”守好“兩條線”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柳州新聞

三江:18.8萬畝春茶進入採摘旺季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4.3月9日【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壹|抓牢“三個主攻” 交出滿意答卷

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視頻聯席會部署三江縣脫貧攻堅工作

日報消息(通訊員龔普康、楊胥傑、梁秀明)2月29日,國家移民管理局三江縣脫貧攻堅視頻聯席會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公安局召開,會議總結2019年脫貧攻堅工作,部署2020年脫貧攻堅新任務,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總攻動員令。公安部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許甘露出席會議並講話,三江縣委書記鄺驅在會上彙報侗鄉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及今年工作措施。

許甘露指出,2020年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各單位要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算清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賬、大局賬、經濟賬、時間賬,把握硬任務、堅持硬指標、採取硬措施、落實硬責任,全面發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總攻。

許甘露要求,打贏脫貧攻堅戰,要重點抓好三個主攻方向和一個主動銜接。主攻就業幫扶,積極聯繫企業單位提供就業機會,通過幹部帶頭帶隊等形式鼓勵組織貧困群眾到發達地區就業,確保每個貧困家庭有一人外出就業,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主攻產業幫扶,重點幫扶發展以鄉鎮、村為單位的“短平快”小產業項目,努力幫扶每一個鄉鎮建成一批讓貧困群眾就地就業的扶貧產業,通過幫助招商引資,推動發展旅遊、茶葉、侗鄉文化等優勢大產業項目。主攻消費扶貧,以促進貧困群眾農特產品穩定銷售為重點,採取內部購買和外部幫銷等多種形式,幫助三江縣農特產品向商品流通轉換,推動參與市場競爭,拓展貧困戶增收渠道。主動銜接鄉村振興戰略,加大投入,加強村居環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培育文明鄉風,讓貧困群眾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共享脫貧成果,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各級各部門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工作緊迫感,以決戰決勝的戰鬥意志和頑強作風,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全面奪取三江縣脫貧攻堅戰最後勝利,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鄺驅在彙報中指出,2019年,三江堅持以最高的政治站位,全面提升決勝脫貧攻堅戰的思想自覺;堅持以最嚴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攻堅幹部隊伍的擔當自覺;堅持打好“四大戰役”,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堅持效果導向,有序實施產業就業提升行動;堅持以最實的舉措,全面落實中央專項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兩茶一木、種稻養魚”特色生態主導產業成效顯著,先後承辦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現場觀摩會、全區油茶產業“雙千”計劃現場會,貧困戶產業覆蓋率達97.34%,全縣36個貧困村8381戶36709人實現脫貧摘帽,目前還有1858戶6931名貧困人口尚未脫貧。2020年,三江將緊緊圍繞“2020年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這一硬任務,誓師立令、盡銳出戰,向脫貧攻堅發起總攻,堅決把“兩不愁三保障”各項措施落實到村、到戶、到人,進一步提振士氣,強化作風,掛牌督戰,壓實責任,鞏固提升,嚴防返貧,加大宣傳,營造氛圍,以必勝信心和嚴實作風,高質量嚴標準,動員全民參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聚焦靶心,補齊短板,以精準策略堅決打好“四大戰役”;注重質量,攻克難點,深入實施脫貧攻堅“三大提升”行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與全國全區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2019年,國家移民管理局堅持問題和目標導向,調動優質資源,彙集全警之力,壓茬推進定點扶貧工作,投入幫扶資金7021.51萬元,引進幫扶資金2387.02萬元,培訓基層幹部1332名,培訓技術人員1074名,內部購買農產品340.62萬元,幫銷農產品2811.53萬元,定點扶貧工作走在中央國家機關前列。2020年,該局將持續聚焦精準幫扶,兜底幫扶全部貧困人員脫貧;持續增強造血功能,進一步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強化黨建引領,進一步幫建基層黨組織;持續壓實幫扶責任,進一步形成攻堅合力,傾力幫助三江貧困群眾如期全部脫貧。


貳|築牢“防疫牆” 守好“兩條線”

三江召開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

日報消息(通訊員龔普康、楊胥傑)3月4日,三江侗族自治縣委書記鄺驅主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上級有關會議精神,聽取相關工作彙報,對全縣疫情防控工作再強化、再研究、再部署。

會上,鄺驅傳達學習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重要講話精神以及自治區黨委常委會會議精神;討論通過《三江侗族自治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三級應急響應防控措施》;聽取行業監管組和聯防聯控組重點彙報近期復工復產情況和重點人群監測等情況。

會議強調,三江目前疫情防控關鍵和重心是“外防輸入”、築牢“防疫牆”,守好各入口防線和社區村屯基層單位防線“兩條線”。各級各部門要緊繃疫情防控不鬆勁這根弦,持續抓實抓細疫情防控措施,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毫不鬆懈抓好各項防控工作,嚴防聚集性感染風險,要堅決守好社區村屯基層單位防線,嚴格落實掃碼進出制度,做好人員健康監測登記等防控措施,要大力實施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工作。


叄|縣領導到企業開展調研提振信心

托起茶產業 “疫”時抓復工

日報消息(通訊員龔普康、楊胥傑)連日來,三江侗族自治縣委書記鄺驅到三江南站廣西聚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三江春茶葉加工廠及程村鄉、良口鄉茶葉企業開展專題調研,詳細瞭解企業復工情況和當前茶青收購行情、茶企產能及困難、茶葉銷售現狀等情況,要求相關部門要靠前指導,主動服務,加強監管,拓寬銷路,儘快出臺有關暖企惠民政策;各茶葉企業要提振信心,抱團發展,危中尋機,開足馬力,嚴保質量,對全縣所有茶青保價收購,應收盡收;各鄉鎮要加大宣傳,加強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解決,動員所有茶農搶抓季節,全力以“復”,傾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

鄺驅先後走進三江縣生態園茶業有限公司、三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仙池茶業有限公司和鑫隆茶業有限公司,每到一處,鄺驅都詳細瞭解員工返崗、產品加工、市場營銷、品牌建設、資金週轉等情況,詢問企業急需解決的困難、問題。鄺驅鼓勵企業,在特殊時期一定要堅定信心、克服困難、凝聚人心,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緊緊抓住潛在的機遇。疫情對三江茶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立足自身條件優勢,準確把握髮展趨勢,充分發揮龍頭茶企業的帶頭支撐作用,體現龍頭茶企業的擔當,堅定茶農信心,共同努力,全力打好三江茶業“保衛戰”。

鄺驅要求,行業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做好企業防疫和復工復產的服務協調工作,大力支持茶企發展,加大金融、財政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讓企業開足馬力復工復產,帶動群眾增收脫貧;要多措並舉做好鮮葉收購、茶葉加工、品質提升、市場營銷等工作,把疫情對三江茶產業的損失降到最低,切實保障茶農收益和市場供應;茶企要保證去年的鮮葉收購水平,增強茶農信心,進一步完善茶產業生產經營機制,拓寬營銷渠道,把群眾組織起來,形成利益關係和規模效應,提高三江茶葉的產業帶貧力和市場競爭力。

鄺驅強調,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各級各部門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依法科學有序做好防控工作,在確保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奮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積極為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優先使用貧困戶勞動力到基地務工,通過推進扶貧基地復工復產、組織務工人員及時返崗等,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決戰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要強化政策扶持,多措並舉解決實際困難,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面臨的困難問題,用心用情用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各級各部門要增強服務意識,紮實轉變作風、深入一線、摸清底數、靠前服務,為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和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據瞭解,今年春季三江干茶產量預計達4500噸,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三江茶業的影響,侗鄉新頒發了《三江侗族自治縣2020年春茶生產交易工作實施方案》和《三江侗族自治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春茶生產流通政策措施工作方案》,自3月3日至4月3日期間,通過多渠道足額融資,由全縣30家SC認證茶企帶動小企業,對全縣所有茶青分品種、按採摘標準和指導價格,實行保底價收購,避免“價賤傷農”現象發生。同時利用市級和縣級政策扶持資金,大力扶持獎勵茶企貸款貼息、復工復產、茶青收購、茶葉加工等各個環節,全力托起三江“茶產業”,盤活脫貧“茶文章”,使全縣18.8萬畝茶園真正惠及98個貧困村的2萬多戶種茶貧困戶,助推百里侗鄉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全區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肆|霧裡瞰城美如畫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3月6日,無人機航拍的三江侗族自治縣雨後縣城雲霧繚繞,美如仙境。

近年來,三江堅持生態立縣,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煙花爆竹區域“禁放令”,開展大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噪音汙染等防治行動,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城鄉環境質量得到極大改善,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自治區衛生縣城”等榮譽稱號。

本報通訊員

龔普康 攝


伍|侗族大歌唱防疫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3月1日,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中學師生在該鄉車寨村以侗族大歌形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通過當地群眾都能聽懂、易於接受的方式,引導百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抓好春耕生產和復工復產等工作,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疫情發生以來,三江傾力創新宣傳方式,以侗戲、侗歌、講款、侗繡、侗畫、侗族琵琶歌等多彩非遺形式,“侗化”宣傳防控知識與政策,同時譯製侗語、苗語、瑤語等多種版本,通過應急廣播和移動音箱廣泛傳播,使相關知識入腦入心,見行見效,助力侗鄉全面打贏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

本報通訊員 龔普康 攝


陸|清潔行動助抗疫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3月6日,兩名醫務人員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疾控中心大院內進行消毒。當日,該縣全面啟動抗疫愛衛“五大清潔行動”,採取專項整治與常態化工作相結合方式,號召全民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大治理和春季愛國衛生大運動,助力百里侗鄉早日全面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本報通訊員 龔普康 攝


柒|巧手學剪紙 快樂迎“三八”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3月6日,三江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和縣融媒體中心聯合為女幹部職工開設“學非遺·迎三八”技藝課堂,傳授剪紙和刺繡等非遺技藝,讓大家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迎接即將到來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本報通訊員

吳練勳 攝


捌|小貼士

截至3月8日,中國首部侗族音畫實景劇《坐妹》已演出2894場。《坐妹》演出諮詢電話:0772-8562788。中國侗鄉風情互動演藝《侗聽三江》已演出267場,訂票熱線:0772-8626669。目前,受疫情影響,恢復演出時間待定。

以下為三江南至柳州往返動車最新時刻表:

動車次 三江南發車時間 到達柳州時間

D1779 13:43 15:58

動車次 柳州發車時間 到達三江南時間

D1782 08:28 10:42

D1780 11:48 13:49


【媒體看三江】人民日報連續兩天報道三江,所為何事?

編輯/曹世英 吳瀟雪 校對/榮任 龔普康 監製/梁克川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8611950(三江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