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開始進入瘋狂時代了嗎?你怎麼看?

絕嶺成峰885


我接觸電腦快三十年了,但是一直都是在應用,從來沒有動過互聯網創業或者賺錢的念頭,即使後來的QQ微信都是大家都使用了,逼不得已才使用的。我說這些,是為了說明我這麼一個保守的人,都對區塊鏈技術動心了,希望從裡面分一杯羹,得到些東西!

時間來到2018年,在”幣圈一天,人間十年”的數字貨幣(也就是虛擬貨幣)大潮的裹挾下,我也被衝了進來。聽說裡面水太深,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註冊了一些網站或者APP,在使用或者說叫做玩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你認為是經驗也可以)。

多數虛擬貨幣的發行者都會創建一個APP的,為了吸引投資者,會有眾籌過程,在上線以後,會有空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掏錢參與眾籌的,被稱為投資者;只參與空投的,被稱為薅羊毛的。幾乎所有的APP都有挖礦程序,在手機上挖礦,我認為是最不靠譜的,就一臺小小的手機就能挖礦,那人家大佬為什麼還出錢出巨資建礦場呢!每天靠簽到或者閱讀網站消息長礦力的,叫”擼”,這部分人一般不投錢,我就是這種人。每天在各種APP之間晃來晃去,希望尋找機會投資的中小投資者被稱作”韭菜”。

當有行內大佬把某種幣值人為操作拉高以後,很多中小投資者就會跟風買入,當幣價到達大佬認為滿意的幣值以後,屯幣大佬就會把該幣種拋出,而此時,不知內情的中小投資者還在繼續跟風買進,此時,大佬獲利逃出,這個過程被叫做”割韭菜”,幣價應聲下跌,中小投資者損失慘重,這就是中小投資者被稱為”韭菜”的原因。

各位可能覺得我的回答有點粗略,可是我是真心的希望用以上的文字敬告普通投資者:”幣圈水太深,投資需謹慎”!

事到如今,我依然是一顆堅挺的小韭菜,每天且歡娛各個虛擬幣APP,只擼不投,是我的唯一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不被收割,或者不被收割的很慘!下面,是我的一些虛擬幣APP,各位,有認識的嗎??各位韭菜,有感興趣的可以回覆我!







君瑞清茶


瘋狂可能還談不上,但它在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卻在不斷變得重要。

上週,《財富》雜誌發佈了2018年“全球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排行榜。除了大家非常耳熟能詳的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Instgram創始人Kavine Systrom等人之外,榜單還出現了幾位來自虛擬貨幣和區塊鏈領域的創始人和管理人員。

Vitalik Buterin

Brian Armstrong

實際上,Ethererum創始人Vitalik Buterin、Coinbase創始人Brian Armstrong自2016年以來一直都是這份榜單的成員,今年亦是如此。另外,Robinhood創始人Vald Tenev、Baiju Bhatt則首次進入該份榜單。

雖然Telegram CEO Pavel Durov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上是區塊鏈企業家,但他卻在去年通過ICO籌集到了17億美元的資金,所以這仍舊能夠使其成為榜單中對虛擬貨幣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企業家。

考慮到過去一年人們對虛擬貨幣和區塊鏈興趣的不斷高漲,區塊鏈投資者在《財富》榜單中佔據如此重要的位置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有別於扎克伯格以及其他上榜的企業家的是,區塊鏈企業家還沒有證明他們的公司能做到不負眾望。例如Ethererum還在處理伸縮性問題、Coinbase以及Robinhood的未來交易前景在全球監管混亂的情況下仍不明朗。

儘管如此,躋身《財富》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榜單對區塊鏈領域來說還是件大事--5位虛擬貨幣企業家的上榜對整個區塊鏈社區來說意味著成功。而接下來時間將證明這些創業者是否真的配得上他們在榜單中的位置。


cnBeta


從看問題的角度和出發點不同,得到的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像圍城,城裡和城外是完全不同的氛圍。

按照關注點的不同,簡單可以劃分為社會人群圈,鏈圈,幣圈。


社會人群圈,比特幣自誕生伴隨著區塊鏈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10年左右的時間,由於涉及到密碼學,分佈式計算及經濟博弈理論,理解起來有些晦澀,早期僅在密碼朋克和少數電腦極客中小範圍傳播,發展到今天全球也僅僅不到3000萬人曾經或現在擁有數字貨幣並關注區塊鏈行業,對於全球75億人口來說真的是微乎其微,不值一提!社會人群的景象還是一片祥和,不知有幣和鏈的人還是常態!

鏈圈,在鏈圈是值得鼓勵的,這是一群真正的價值和技術的倡導者和傳播者,承載了這個行業的未來和發展的方向,有的是更多的冷靜和緊迫感,競爭越來越激烈,監管越來越嚴格!

幣圈,幣圈和鏈圈的界限也並不是水與火的關係,幣和鏈也是互為依託的存在。在幣圈感受最多的就是慾望,夢想和對財富的無限渴望!在幣圈又可以劃分出一個小圈,盤圈(資金盤,傳銷盤),這個圈子由於認識不充分,知識不足,有被慾望和衝動裹挾著,幻想著一夜暴富,美女豪宅豪車,可以算是最瘋狂的一群人了!

不管人群怎麼認識,抱著什麼心態,都不可忽視區塊鏈加密資產的潛力,由於其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可溯源等特性,成功引起了全世界金融巨頭,互聯網科技公司的高度重視,紛紛表示將投入區塊鏈數字貨幣領域,由於他們用戶數量大,影響力廣泛,一定會給這個行業帶來爆炸式的增長,當然也不得不面對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和政府方面的監管,前途障礙重重,漫長而且遙遠!但光明在前方!




心光明


謝謝您的問題。我認為,區塊鏈沒有進入瘋狂時代。

  1. 區塊鏈市場確實存在投機成分。有很多項目打著區塊鏈的旗子,發行偽幣、平臺幣,吸引資金,有些項目甚至與區塊鏈沒有絲毫關係。很多投資者都因此上了當,一方面痛恨區塊鏈項目良莠不齊,一方面又有更多的投資者想跟風炒一把區塊鏈,通過炒預期,幻想從中暴富。區塊鏈市場存在泡沫,這是不可否認的,對區塊鏈良性發展造成不良影響,動搖了公眾對區塊鏈的信心與信任。

  2. 區塊鏈沒有進入瘋狂時代。第一,政府對區塊鏈項目,還沒有明確的主導措施,以政府為背景的區塊鏈市場還沒有形成。第二,不少大型的投資者,對區塊鏈項目還保持冷靜的觀望態度。第三,區塊鏈的應用場景現在還沒有出現,包括金融、遊戲、社交等。目前概念的、探索的成分居多,主要以比特幣、以太坊等形式進行實踐。比如,蘋果園中一兩個蘋果紅了,我們肯定不能認定園子中蘋果全熟了。

  3. 區塊鏈式項目要有序發展。第一,與互聯網相比,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確實實現了安全,但擴展性有所不足,今後發展要立足於安全跟效率的平衡。第二,要警惕風險。很多人都意識到了,區塊鏈市場存在泡沫,但是幻想著自己能從泡沫中全身而退,但現在既不知道區塊鏈泡沫何時來到,也不清楚這個泡沫對投資者的傷害有多大。不如退而結網,等區塊鏈的應用場景落地以後再全面投資。第三,投資者要理性看待區塊鏈。任何科技發展都有摸索期、發展期、成熟期、迭代期,不在摸索期就過度追捧捧上天,也不要泡沫擠碎後萬人踩之,寬容對待區塊鏈這個新生兒。第四,區塊鏈項目是有分工的。包括政策支持、開發者、礦工、挖礦機制與原則、交易者、交易場所、Token掌握者等,成熟的區塊鏈項目必須一切就位,否則都要打問號。

    歡迎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與其說區塊鏈進入瘋狂時代,不如說是打著區塊鏈的名號玩龐氏騙局的套路進入瘋狂時代。


在這裡,強調一下,

區塊鏈≠虛擬貨幣

區塊鏈≠虛擬貨幣

區塊鏈≠虛擬貨幣


區塊鏈的意義在於可以構建一個更加可靠的互聯網系統,從根本上解決價值交換與轉移中存在的欺詐和尋租現象。


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普及,數字經濟將會更加真實可信,經濟社會由此變得更加公正和透明。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區塊鏈技術具備一種“降低成本” 的強大能力,能簡化流程,降低一些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及制度性成本。這種能力應用於許多社會領域中,對於改善當前低迷的經濟環境更有現實意義。


區塊鏈引發了世界性的關注,迅速地成為一場全球參與競逐的“軍備”大賽,許多國家認識到區塊鏈技術巨大的應用前景,開始從國家層面設計區塊鏈的發展道路。


2017 年以來,區塊鏈及相關行業加速發展,全球正在跑步進入“區塊鏈經濟時代”。在全球範圍內,會出現更多的成熟應用。



區塊鏈的前景在於各種平臺的搭建,用於金融基礎設施、物聯網、改變銀行、證券、保險的支付模式、清算模式、平臺構建,以及政府、機構的數據庫結構和模式。


而不是僅僅的虛擬貨幣



事實上各國央行已經開始研究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而不是李笑來、徐小平這些老騙子們鼓吹的虛擬貨幣。

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謝謝!

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區塊鏈目前有非常多的聲音,在年初的大漲風潮過去之後大家的心態也從瘋狂轉向了質疑。因為目前很多的區塊鏈項目仍然沒有落地,而數字加密貨幣的投資價值也在進一步下降。所以如果之前是瘋狂非理性的投資時代,那麼現在就是一個瘋狂質疑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還有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前景的時代,畢竟大量的資本進入了,但是卻沒有獲得回報。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像李笑來這樣的KOL受到各種質疑,實際上人們想要質疑的不只是李笑來,而是他帶起來的一片投資熱潮,我們一無所獲,那麼指引我們的人一定是騙子。還有之前的對於易理華和樓霽月這兩夫妻的相關新聞八卦也是如此。

區塊鏈作為一項仍然顯得稚嫩的技術,需要很多的成長空間。也需要更多的技術突破、專利去驗證。一個虛擬貨幣如果背後的技術支撐是不成熟的,那麼市場對他的估值最終也一定會回到一個比較合理的地位。如果數字加密貨幣的市值進一步下降,那麼對於之前一些行業上的公司可能會陷入瘋狂倒閉潮。


鉛筆道


區塊鏈的瘋狂來的快,去的也快。曾經動輒百萬年薪的行業現在已經徹底冷卻下來。區塊鏈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偽需求。

任何技術,必須是為了解決現實中存在的需求才有意義。方便麵最初是作為軍糧存在,後來被引入了普通家庭,作為一種便捷的食物。而外賣則是方便麵的上位替代,於是在外賣的影響下,方便麵行業逐漸萎縮,而外賣行業在經過激烈的廝殺後倖存的餓了麼和美團則可以開始收割市場紅利。這就是真實需求。

而區塊鏈的去中心,匿名,分佈式,不易篡改等特點,目前還缺乏很好的切入點。傳統的金融行業對於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極高,不可能基於區塊鏈去重構系統。這樣就斷絕了區塊鏈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R3區塊鏈聯盟到現在都拿不出一個可用的區塊鏈數據庫)。

而在防偽的領域中,由於諸多奢侈品品牌顧全品牌影響,遲遲拒絕引入區塊鏈技術(曾經有個謊稱獲得LV區塊鏈防偽業務的區塊鏈項目,名字我就不說了),這也導致了區塊鏈落地難得窘境。使用了區塊鏈技術的北大荒大米,售價高於一般的大米,銷售情況並沒有顯著提升。

現在對於區塊鏈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證明區塊鏈在哪個領域是不可或缺的。區塊鏈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在區塊鏈技術進一步完善和進步之前,想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恐怕短時間難以做到。


區塊鏈每日解讀


區塊鏈並不等於數字貨幣,無非目前區塊鏈行業有炒幣這個金融屬性存在,讓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

現在對這個行業的觀點兩極分化非常嚴重:

一部分人把它神化,原因是2017年隨著炒幣的興起,的確讓不少人在那個時候獲得了幾百上千倍的增值。導致投機人員迅速入場,同時鼓吹行業的暴富可能。

另一部分人則把它妖魔化。不得不承認,傳銷人員以及那些空氣幣制造方嗅覺的靈敏,一有商機,在大眾乃至絕大部分人都還沒有聽說過數字貨幣概念的時候,他們發了很多的所謂的傳銷幣、空氣幣,導致有投機心理的老百姓迅速跟進,然後迅速被割韭菜,形成惡劣影響。

總之,區塊鏈行業值得期待,數字貨幣領域則需要更嚴謹的監管以及我們自身對其的謹慎態度。


Mac小仙


加密貨幣、數字貨幣到底能不能做?我很佩服某些人,當年把p2p這麼好的東西玩成了傳銷,現在還是這幫人,又硬生生的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變成了傳銷。


技術高超的騙子集團,總是把一個新型的技術或者概念在市場還是沒完全消化之前扭曲一部分真相,然後摻雜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來混淆視聽,利用人們的貪婪和物質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的騙局。

這種騙局越是猖獗的地方,越說明人的無知和貪婪。


當你總是覺得成功好像離自己很近的時候,說明你的內心太過浮躁,因此而秦家蕩產的數不勝數。


成長加速器


區塊鏈技術還沒有到瘋狂的時候,但是加密貨幣的“Token”已經到了瘋狂收割韭菜的時候,市面上很多的代幣群割韭菜,大家還是謹慎對待相關的區塊鏈社群吧。可以通過看區塊鏈社群裡的工具,來判別是否是正規準備上交易所的代幣群。一般比較正規的社群都會使用友問幣答等社群管理工具,協助社群主管理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