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第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我講到這裡,大家對這個法門有什麼問題,可以儘量提出來發問。

問: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修行需要具足信願行,法師在宣講時,強調阿彌陀佛的本願,但是修行的行,要到何種程度才能往生?如果只有願而沒有強調行的程度,是否會與日本的本願法門有所混淆?是否需要行到入三摩地,淨念相續,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呢?

答:沒有你所說的這些條件,只要稱念這一句彌陀名號就可以。

為什麼“南無阿彌陀佛”被稱為“萬德洪名”呢?因為十方眾生,往生的功德資糧,在這一句彌陀名號當中,都已經完全具足了。當然,專念這一句彌陀名號也不是隨隨便便唸的,而是我們有多少時間就唸多少佛。因為十方眾生根機各不一樣,有的人時間比較多,有的人時間比較少,所以時間多的人就多念,時間少的人就少念;有的人修養比較好,脾氣比較好,心比較平靜,唸佛的時候自然心比較沒有雜念;但有的人個性比較剛強、習氣比較重,所以他念佛的時候妄想雜念還是很多,但是這些都沒關係,他只要唸佛就好,眾生會有這些情況阿彌陀佛都知道。善導大師說: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所以我們只要唸佛就可以了,不論我們是行、是住、是坐、是臥,不管你到什麼地方。

剛才我們說“本願稱名”是善導大師所傳下來的,但那不是善導大師個人的創見,而是龍樹菩薩所講的。龍樹菩薩《易行品》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龍樹菩薩在這一段話就直接點明“本願”這兩個字,也點明“稱名”唸佛這兩個字了。所以“第十八願”就是“本願”,“第十八願”就是“稱名唸佛”。

“本願如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是怎麼樣的呢?“若人”是指十方眾生,包含聖人、凡夫,凡夫當中又包含善人、惡人。“念我”,念是意業,念南無阿彌陀佛;“稱名”是口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自歸”就是隨順阿彌陀佛的願,歸順彌陀的救度,把我凡夫罪惡的生命、生死的生命、輪迴的生命,完全歸入阿彌陀佛清淨的生命、永恆的生命、不輪迴的生命之中,這個叫“自歸”,簡而言之,願生極樂就是“自歸”。所以這“本願稱名”也是龍樹菩薩所講的,證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本願”是龍樹菩薩創造的嗎?也不是!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所講的。《無量壽經》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其佛”是指阿彌陀佛;“本願力”是指第十八願的力量。第十八願沒有講其他三學六度,是說“聞名欲往生”──聽到了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而願生極樂,從此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的話“皆悉到彼國”──每一個人通通都能夠到極樂世界,而且從現在開始自自然然就不退轉了。

因此,《無量壽經》有講“本願”,然後龍樹菩薩傳承,善導大師再做結論性的弘傳,所以本願不是日本的,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摘自慧淨法師演講:《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

阿彌陀佛聖像繪製:佛明居士

(未完待續)

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