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海爾和商湯們”講人工智能用到哪去了

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會議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被譽為人工智能之父的達特茅斯學院數學系教授約翰·麥卡錫組織了一次為期一個月的學會,邀請了對機器智能感興趣的專家,包括哈佛大學的明斯基,IBM公司的羅切斯特,貝爾電話實驗室的香農,維納的學生塞弗裡奇(模式識別的奠基人),以及紐厄爾和司馬賀。會議沒有成功召開,但是在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在這次會議上,集中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創立者,奠定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基礎。


IT領袖峰會|聽“海爾和商湯們”講人工智能用到哪去了

2006年達特茅斯會議當事人重聚,左起:摩爾、麥卡錫、明斯基、塞弗裡奇、所羅門諾夫。


2006年達特茅斯會議當事人重聚,左起:摩爾、麥卡錫、明斯基、塞弗裡奇、所羅門諾夫。


直到今天,從理論研究上講,人工智能依然處在一個相對初級的階段,但是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涉及到了媒體、文娛、教育、供應鏈改造、客服、服裝等領域,可以說它的觸角正在伸向越來越多的行業。

根據人工智能發展規律,每隔十幾年往往會出現引領人工智能整體發展的新因素,而當下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紅利釋放時間有限,可能很快就會觸碰到發展的瓶頸。部分計算機科學、語言學、神經科學、腦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這樣認為。

人工智能的終極目標是使機器達到人類理解自然語言的水平。從理論角度來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大學教授吾守爾·斯拉木認為,當前人工智能採用的深度學習算法,在‘感知’智能上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其‘認知’能力還十分有限。要讓計算機能夠具備理解自然語言的能力,找符合語言和大腦實際的下一代人工智能,關鍵是開展語言認知的腦機制研究。

眾說紛紜的人工智能從誕生到現在走過60餘載,但真正爆發才七年時間,許多應用已經落地,新一輪的人工智能有了5G的助力能否如虎添翼顯得極富想象力。


IT領袖峰會|聽“海爾和商湯們”講人工智能用到哪去了



在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人工智能的討論主要圍繞應用展開,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傳統行業的創新和重構再一次被激發。

誰的機會


人工智能從2012年爆發開始到今天已經七年了,5G還沒有到來,但人工智能已經落地了,是該停下來反思的時候了。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區別,前者是to C的生意,後者是to B的生意。——數字中國聯合會常務理事王維嘉


IT領袖峰會|聽“海爾和商湯們”講人工智能用到哪去了



【不同的行業,對AI賦能有不同的態度。

人臉識別在中國有很大的市場,在美國幾乎是很小的,但美國和中國相同的是自動駕駛,兩三年前是特別大的市場。

自動駕駛看不到商業模式,自動駕駛像福特、豐田這樣的公司,因為這是他們的核心能力,人命關天,所以最後要麼是被他收購,要麼是他學一段技術以後把你甩開。

BAT掌握了所有的數據,新創公司怎麼辦呢?你仔細想,人臉識別,BAT沒有人臉數據,你搞人體成像,他們沒有人體生理數據。十年後回過頭來看BAT掌握的數據就像地面上浮的金沙,一個個創業公司是在挖深的礦井,真正的金子都在礦井裡面。人工智能是一個要深挖的行業,是要跟每個行業緊密結合的行業,是要對這個行業知識要求非常深的行業。

幾乎所有產生數據的生產和生命活動,只要產生數據,我就能夠用人工智能,從數據裡面提取出相關性來,反過來把這個相關性用於優化的過程。這個行業真的是一個革命性的工具,它會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幾乎所有的行業細節裡面,所以大有可為,而且這是一個特別適合創業的行業,因為它的機會太多了,它不會出現贏者通吃這樣的巨頭,當然也會有巨頭,但它是一個行業的巨頭,而不是水平的巨頭。這是我們中國的機會,也是所有創業者的機會。】

機器人:達闥科技


如果人類要造出一個跟人一樣聰明的計算機,這個計算機會比人腦大100萬倍,重100萬倍,耗能多100萬倍,所以無法放到機器人的身上。——達闥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曉慶


IT領袖峰會|聽“海爾和商湯們”講人工智能用到哪去了


左為達闥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曉慶


【機器人行業兩種比較重要,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前者已經很成熟,兩者最大區別是,前者沒有傳感器控制它什麼時候該動,什麼時候不該動,而是按照預先規定好的動作來做,需要非常精確、精準的控制系統,可以高速地生產。服務機器人是閉環的控制,有傳感器,碰到了它以後知道往後退。

我們從事的是能夠自由移動的,能夠幫助人類做一些工作的機器人,所以我定義了服務機器人的定義,就是服務機器人能夠代替人去幹某一件工作。

我們所做的人工智能只是幫助我們讓機器變得更智能,第二個階段才是讓人工智能逐漸地走向達到自我意識的狀態,但是那個還離我們很遠。】

啟發:機械性的重複勞動正在並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服務機器人代替。

家電企業:海爾


整個家電行業現在都從傳統的生產家電製造行業轉型到硬件+軟件+服務的轉型。海爾轉型雙引擎:一是物聯網,二是人工智能。——海爾家電產業集團首席技術官趙峰


IT領袖峰會|聽“海爾和商湯們”講人工智能用到哪去了



從智能家居的前景和物聯網方面談海爾的思考

【從家庭這個角度,人工智能有幾個維度,第一個是連接,第二個是交互,第三個是數據。人工智能帶來的交互是多模態的,不應該只是語音,或者是屏端的,應該有語音,有觸摸,有視覺,什麼時候最方便就應該提供什麼樣的交互方式。

人工智能在家庭的應用,除了連接和交互之外,更重要的是數據,數據背後能產生新的服務模式,這才是製造業要從硬件製造商變成硬件+軟件+服務,商業模式有根本的轉變,這是海爾多年來一直走在前面的根本原因。】

AI公司:商湯科技


我們是中國新興AI公司裡估值較高的,商湯科技是計算機視覺相關的人工智能企業,提供從計算機視覺領域相關的人工智能底層技術到核心平臺,到產業化應用服務。——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楊帆。(前微軟工程師)


IT領袖峰會|聽“海爾和商湯們”講人工智能用到哪去了



商湯自身發展的邏輯和定位

【我上大學的時候,老師講計算機產業就是信息的採集、傳輸、存儲、計算和反饋的一門科學。我們看過去整個IT產業的發展,它其實就是對信息的這五個環節,每個環節不斷的技術進步會衍生新的場景,帶來新的價值。而且這五個環節是要逐一完成的,採集到了信息要傳到你想要放的地方,能把它存下來,你要能夠對它進行計算和分析,最終它能夠從原始的信息或數據,通過計算分析衍生出一些新的信息,產生出新價值的信息,然後再反饋到自然的生產、生活中,完成它的價值閉環。

過去幾年AI這麼火,做視覺的人工智能公司跑得比較快,獨角獸也相對多一點。圖像作為新的載體形態,或者能夠被機器處理的新的載體形態,它的傳輸技術慢慢成熟了,4G,圖像的傳輸技術成熟了,接下來才能夠成熟分析、計算。當我們能夠用機器對它進行自動化分析和處理的時候,它所帶來的附加價值是非常大的。

純粹的AI企業一定要跟已有的產業結合,把AI帶來的對於視頻分析的附加價值加到他原來的業務單元中去,加到他原來的業務環節裡面去,形成更大的價值回報。

商湯這類平臺性的公司,可以同時跨很多個行業,因為70%-80%的能力都是可以共享的,個性化的只需要做20%-30%。為不同的行業提供能力和工具。

我們的理想是賣服務,現在不應該叫AI+行業,而是行業+AI,我們的商業模式是跟著行業變的,我要根據在這個行業提供的價值,在這個行業中產業鏈環節的位置,決定我在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

不同的行業,對AI賦能有不同的態度。整體上來說越傳統的行業,離IT越遠的行業,他本身這方面的能力相對比較弱,企業自身的基因往往業務性更強,這時候就更願意採取外生性的合作形式來推動。而相對互聯網的企業本身離這邊比較近,所以更側重於自身發展。】

啟發:企業對於自身的定位意義非凡,甚至排在第一位。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涉及到媒體、文娛、教育、供應鏈改造、客服、服裝等領域,接下來會觸及越來越多的行業。

互聯網傳媒:A8新媒體集團


人工智能在互聯網傳媒這個領域目前應用得最好的就是今日頭條。我們在判斷項目的時候會看數據,如果企業數據越來越多,那這個公司就越來越有競爭力。—— A8新媒體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曉松


IT領袖峰會|聽“海爾和商湯們”講人工智能用到哪去了



【我還是堅持認為行業是首選,當一個人工智能技術要用到這個行業的時候,你得先去學這個行業,然後才可以給他賦能。

現在是行業+AI。】

在線二手車:毛豆新車


我們對於人工智能的應用,在二手車這塊,從非標準到標準化,有多個人工智能軟硬件技術的應用。——車好多集團聯合創始人,毛豆新車CEO張小沛


IT領袖峰會|聽“海爾和商湯們”講人工智能用到哪去了



【到底是行業+AI,還是AI+行業,我覺得是偽命題,這兩個是要雙輪驅動的。

對於自動駕駛而言,未來車作為所有物的屬性不再那麼重了,它在一些場景中的使用權會更加重要,未來車廠會退化為今天的手機OEM生產商,會被顛覆,模式可能完全不一樣。】

人工智能會滲透到所有行業,既大有可為又不會贏者通吃,創業者的機會真的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