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都三十了,還老是到家裡要錢,怎麼辦?

梧桐樹122


原因:父母貫的。

方法:以後不給錢了,但這個不給,學問很大。

首先,你要給他講清道理:人到了成人的時候就要自食其力,一味靠從父母那裡要錢得來的舒適幸福最終只能是痛苦。其次講講他小時候是大人如何奮鬥的,如何含辛茹苦把他養大成人的,現在拒絕給錢不是絕情,而且為了他好,父母絕對是疼你的,但總不能跟你一輩子,應學會自立。

在講清這些道理之後,可動員其出去打工,有技術到技術崗位,沒技術到出力單位,辛苦的勞動對磨練思想是有益的,溺愛孩子的父母難培養出堅強的後代。

總之,拒他不是煩他,讓他感到愛,看到希望,必要的關心還是必須的。


胡悅695


曾認識的人家裡有個孩子三十多歲,大學畢業後上了兩年班,眼高手低,跳了幾次槽,心灰意冷,至今宅在家裡不去工作,在家打遊戲,也不交女朋友。整天不出門,做家長的說也不聽,採去什麼方法說服都無用。遇到這種啃老的孩子真沒事辦法,沒有教育好孩子認了吧,家裡有錢繼續管,或者讓他自生自滅!


在旅途guihua


不管他。這種兒子,先斷絕一段時間來往。

首先,改變觀念,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幫的了一時幫不了一世。

兒子三十歲了還好意思和你們要錢,說明在這三十年裡他是在溺愛中長大的。西方國家,十八歲的孩子就要離開家自立門戶,打工賺錢。正確的價值觀是首先要改的。只有認識到自己以前的溺愛是害了孩子,以後堅決改變觀念,救急不救窮對子女一樣有效。大多數父母辛苦了一輩子捨不得吃捨不得穿都給了孩子,委屈了自己。以後對自己好一點,有錢吃好一點,過好一點,把錢花在自己身上。

二、不要心軟,和兒子哭窮

兒子要錢,你就說生病開藥花了,反過來天天問他要錢,給他壓力動力去掙錢,三十幾歲年輕力壯,只要肯吃苦,還能餓死?絕不要心軟,也不可生氣氣壞了自己,眼不見心不煩,能躲就躲,找你就反過來追著他要錢,讓他買東西。

三`規劃好養老生活,不要指望兒子。

兒子老到家裡要錢,說明是經常性的,那就別指望兒子養老,現在提早做好規劃,為自己的將來想好退路。你們兩個老人過好了,兒子自立了,生活才能越來越好,千萬不要妥協,乘自己還沒老糊塗,把房產,資產做好規劃安排。

總之,反思過去,改變觀念,給兒子壓力,給自己規劃,才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宛在


您好,我是自力更生的孩子,從不問家裡要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和建議

兒子三十歲還問家裡要錢,說明前期教育是有問題的,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思想。不過現在再想改變已經晚了,因為孩子已經大了,您在絮絮叨叨他只會厭煩,只有讓他自己吃了苦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才能改變。

三十歲了本應該孝敬父母了,不應該再向父母索取,如果孩子再向您要錢,只要不是生死大事就不要管,告訴他已成年,過得好或者不好都要靠自己,父母總有一天會老去的,不能總指望父母一直幫助他。就算他不理你,很久不給你打電話也不要心軟。其他的關心都是可以的,不要覺得他慘他生氣就妥協。“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您現在雖然能賺錢能幫助他,等您老了走了,他還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他怎麼讓他自己和他的孩子過的好呢?現在對他心狠一點,是為了他好,男孩子多吃些苦是有好處的,能讓個性變得堅韌,也更多的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

從您本身來說,您也不應該把錢給他。因為錢在你手上,孩子會多一些顧忌,如果他娶了媳婦,因為有錢媳婦也會更重視您。如果您把錢都給他們了,老了沒錢了在他們看來或許就沒用了,如果生病了還得看衣服臉色才決定給不給醫治。

所以,何不把錢自己留著,一方面督促孩子自己去奮鬥,另一方面也給自己留足養老的錢,讓晚年無憂。錢給不給孩子關鍵在於您自己的想法,一旦下定決心不給,就不會在給與不給之間躊躇不定。您已生他養育他成人,剩下的路就讓他自己去走吧!


小臉貓兒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回答:兒子都三十了,還老是到家裡要錢,怎麼辦?

唉!不爭氣的兒子,而立之年還要讓父母操心,真是太不應該了!你該下狠招了,否則你更煩!幫你出招如何?

首先,不管是任何原因造成的頹廢,都必須停止對他的援助!自古“慈母多敗兒”就是這麼來的,與此同時,也要跟親戚朋友都打個招呼,一方面告誡親戚不要借錢給他,第二方面請親戚多找機會從正面去教育他。

其次,三十歲的人應該成家了吧!找個合適的機會跟媳婦也交交心,讓他們共同努力承擔家庭責任,讓媳婦多鼓勵、少罵人!

最後,找一個靠得住的朋友帶帶他,讓他出去闖蕩一下,離開了家,就得靠自己,他就會懂得生活的不容易,也就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了!

試試看吧!軟硬兼施,可能有效!


活性的才是特殊的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自己孩子不幫忙,指望誰幫?父母甩手掌櫃會讓有的人走向犯罪。

誰都希望自己孩子成才成功,但是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平凡。有的人晚熟,心智發現慢。只要不是壞孩子,就要負責教他。有的人,30歲只有18歲的心智。家裡的事交給他做,辦。可以,一起和孩子開個攤,一家人齊心協力,自己慢慢脫手。不要以年齡區分一個孩子的成熟度。對孩子,愛。慢慢理解。


浣熊789


你好!很高興回到你的問題,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

1.教育問題:父母是小孩的第一個老師,有其母必有其子,養不教父之過,父母小時候過於溺愛或者疏於管教。

2.個人問題:如常年不務正業很難讓他認識沒有經濟來源對自己生活改變,以後沒有父母應該怎麼過,還有一些人是屬於沒有責任心的人,簡稱"行屍走肉行",這是父母應該和小孩分開住。

3.身體問題:有什麼問題都得父母擔當著,直到你生老病死,所以父母不可能永遠陪伴著小孩,還是要教他如何在社會上生活下去。

希望我的回到對你有所幫助😀


木子金真2020


孩子,本來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因大人教育方法不當,形成不自立自強,如同一個寄生蟲,過分的依賴家裡的資源,毫無進取心,己長戰一個歪脖子樹,心不正,人則歪,沒有一點正形,若不狠心,忍痛割愛的把他推向社會,他勢必是個不折不扣的廢人。

人,又如航海的船,只有不間斷的修正方向,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所以人要學會適應社會,而不要讓社會去適應你,社會是無數的江河湖海,你識別它的深淺了,才能有更大的作為。相反,總是以個人的情緒,來判斷事物的好壞,你永遠成熟不起來,並且,整個社會都是法制的社會,遵守法治,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來判斷事物的對與錯,好與壞,若繼續下去,你將萬復不劫。努力改變自己,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吧,人生的路,沒有坦途!

自立則自強!


方友和


不要在給他錢了,讓他自己自食其力。



曼莉愛生活


啃老的兒子愁人啊!現在啃老的年輕人很多,好像是我們大人太自立了,一個孩子太寵著了,沒有他們想的事,不愁吃,不愁穿,甚至取個媳婦都得和父母說完成任務了,媳婦給你們取回來了。別說掙錢養妻子兒女父母了。哎!我們怎麼辦?苦窮、逃離、裝病。讓孩子們自立,幫咱們度過難關,找藉口離他們遠點,把錢用在真正他們需要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