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类产生的数据量正在呈指数级增长,而云计算的诞生,更是直接把我们送进了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作为时下最时髦的词汇,开始向各行业渗透辐射,颠覆着很多特别是传统行业的管理和运营思维。在这一大背景下,互联网+也触动着餐饮行业管理者的神经,搅动着餐饮行业管理者的思维;互联网+在餐饮行业释放出的巨大价值吸引着诸多餐饮行业人士的兴趣和关注。降本提效,是餐饮行业里永恒不变的话题,而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智能化软件技术来降本提效更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未来餐饮企业不再是单纯的线下服务行业,同时也是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业务的“营销型”公司。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互联网+”餐饮服务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何为“互联网+”餐饮服务

在智慧餐饮领域,以微信支付为例,正通过AI、大数据、人脸识别、无感支付四大核心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帮助传统餐饮完成线下场景数字化升级。而机器人、语音识别等AI技术的应用,可通过技术替代人工环节,实现行业自助化服务;人脸识别和无感支付可将用户与微信ID进行绑定,缩短身份识别、支付等流程环节;大数据则通过深度学习能力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精细化的运营能力。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餐饮服务的运行模式

网购的快速发展,为不同规模的餐饮机构提供了以流量为主的支持,传统餐饮业的经营从线下到线上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外卖的顾客不占用餐厅的位置,翻台率趋近于无限大,且不占用餐厅的租金成本,而且流水的瓶颈一下子便被解放了出来,这等同于颠覆了传统餐饮企业的成本结构,改变了盈利模式,形成了新的生态系统。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大数据在餐饮行业的创新性应用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大数据有助于精确餐饮行业市场定位

数据的市场数据分析和调研是企业进行品牌定位的第一步。餐饮行业企业要想在无硝烟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需要架构大数据战略,拓宽餐饮行业调研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从大数据中了解餐饮行业市场构成、细分市场特征、消费者需求和竞争者状况等众多因素,在科学系统的信息数据收集、管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保证企业品牌市场定位独具个性化,提高企业品牌市场定位的行业接受度。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大数据成为餐饮行业市场营销的利器

两个重点:一是通过获取数据并加以统计分析来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掌握竞争者的商情和动态,知晓产品在竞争群中所处的市场地位,来达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目的;二是企业通过积累和挖掘餐饮行业消费者档案数据,有助于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和价值趣向,便于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和发展忠诚顾客。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大数据支撑餐饮行业收益管理

要达到收益管理的目标,需求预测、细分市场和敏感度分析是此项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而这三个的环节推进的基础就是大数据。

需求预测是通过对建构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采取科学的预测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使企业管理者掌握和了解餐饮行业潜在的市场需求,未来一段时间每个细分市场的产品销售量和产品价格走势等,从而使企业能够通过价格的杠杆来调节市场的供需平衡,并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来实行动态定价和差别定价。

细分市场为企业预测销售量和实行差别定价提供了条件,其科学性体现在通过餐饮行业市场需求预测来制定和更新价格,最大化各个细分市场的收益。

敏感度分析是通过需求价格弹性分析技术,对不同细分市场的价格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场潜在的收入。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大数据创新餐饮行业需求开发

在微博、微信、论坛、评论版等平台随处可见网友使用某款产品优点点评、缺点的吐槽、功能需求点评、质量好坏与否点评、外形美观度点评、款式样式点评等信息,这些都构成了产品需求大数据。同时,消费者的评价内容也更趋于专业化和理性化,发布的渠道也更加广泛。作为餐饮行业企业,如果能对网上餐饮行业的评论数据进行收集,建立网评大数据库,然后再利用分词、聚类、情感分析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价值趣向、评论中体现的新消费需求和企业产品质量问题,以此来改进和创新产品,量化产品价值,制订合理的价格及提高服务质量,从中获取更大的收益。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餐饮智慧化运营的主要载体


《2017中国智慧餐饮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移动支付和在线外卖等智慧化服务已广泛应用于餐饮行业。报告认为,“堂食+外卖+微商城”三店合一将是未来餐饮智慧化运营的基本模式,而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将成为餐饮智慧化运营的主要载体。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七成以上餐厅拥有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发展前景利好

报告数据表明,微信和第三方平台是现阶段餐饮企业智慧化运营的最主要载体,但随着餐饮互联网升级逐步深入,单纯依靠第三方平台实现触网已经不能适应餐厅需求,基于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的智慧化运营受到商家青睐。

从当前餐饮企业对微信的应用情况来看,七成以上的餐厅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超过八成的餐厅开通了微信支付。同时应用微信会员的餐厅达到35%,在众多会员类型中占比最高。此外,近一半餐饮企业借助朋友圈广告进行营销推广。小程序作为微信线下商业场景的重要工具于2017年初正式上线,目前还处在探索和实践阶段,因此在餐饮行业的应用比例为12.4%,相对微信其他功能较低。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根据调查,在百强餐饮企业中,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品牌达97个,已开通微信小程序的品牌为20个。相对于已有5年多历史的微信公众号,诞生仅1年的微信小程序在餐饮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未来基于小程序运营智慧化餐饮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小程序+公众号"将是餐饮企业智慧化运营的主要载体。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在线外卖超七成,微信在线商城成新增长点

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深入,餐饮行业的零售化趋势显现,除到店堂食业务外,外卖、微商城也成为餐厅业务增长点。

报告调查数据表明,当前超过七成的餐饮企业开通了在线外卖服务,外卖业务已广泛应用于餐饮行业。值得注意的是,连锁餐饮品牌开通在线外卖的比例达到72%,这表明随着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连锁餐厅也开始转变经营思路,重视外卖业务。同时,受电商模式的影响,餐饮企业不再单纯经营线下餐饮业务,而是借助线上商城拓展业务范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与餐厅业务相关的食材、半成品等。报告数据显示,当前约11%的餐厅开通了线上的商城,而休闲餐饮开通在线商城的比重更高达21%。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不同经营类型餐饮企业在线外卖应用情况)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不同经营业态餐饮企业在线商城应用情况)


“堂食+外卖+微商城”三店合一的模式将是未来餐饮企业智慧化运营的基础模式。报告指出,未来类似微信商城这样的电商模式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餐饮行业。餐饮企业的智慧化运营将从堂食向“堂食+外卖+微商城”三店合一的模式进化,且运用餐饮服务商提供的智慧餐饮解决方案,餐饮企业的“三店”可以实现用户身份统一、订单数据同步、会员权益互通。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机遇与问题并存,餐饮企业智慧化还有很大想象空间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餐饮企业应用移动支付的比例达到73.8%,而2016年这一数据为47.74%;2017年餐饮企业应用在线点餐的比例从2016年的37.25%提升到50.6%。这表明,餐饮企业的智慧化应用程度正在提升。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餐饮企业在线支付应用情况)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2016-2017餐饮企业在线点餐应用情况


但同时餐饮企业的智慧化运营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专业营销人员、预算欠缺、顾客使用习惯难以培养、第三方平台引流效果不佳、与现有收银系统不能顺畅衔接等,其中缺乏专业营销人员是最主要问题,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餐饮企业受到人员问题的困扰。对此,餐饮企业可通过餐饮服务商提供的“软件+运营”一体化的服务,来解决招人难和人力成本问题。同时针对收银系统的对接问题,选择具有开放技术接口的的餐饮服务商,以便于智慧化应用能顺畅对接已有收银系统。

未来餐饮企业不再是单纯的线下服务行业,同时也是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业务的“营销型”公司。随着第三方平台流量成本的攀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选择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等渠道搭建自有平台,服务用户、触达用户的同时,将餐厅经营数据掌握在自己手里,餐饮智慧化运营从主要依托于第三方平台向商家自有平台转变。

互联网+餐饮”:整合“堂食+外卖+微商城”的智慧化营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