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獨處,才是最好的增值方式

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獨處,才是最好的增值方式

文|邂逅夏至(富書專欄作者)

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獨處,才是最好的增值方式

獨處,讓我找到正確的路

前陣子應邀參加一場讀書分享會,邀請信上寫著屆時會邀請著名插畫師右木。

翻了翻讀書會近期推送的文章,很多的配圖都是出自右木小姐,配圖風格新穎,又非常切題,很符合大眾的審美,很多讀者留言非常喜歡右木的插畫。我也是非常期待見見右木本人。

分享會當天,意外地發現右木竟然是我的大學同學小雨。

上次見到她還是2年之前,當時她剛剛和丈夫離婚,遭遇感情背叛,也沒有分到財產,整個人憔悴得讓人心疼。為遠離傷心地,無奈之下,獨自一人去了南方。

如今的她留著齊腰的長髮,身材姣好,舉止言談都洋溢著自信,親和力十足,和曾經的她判若兩人。若不是我們兩個人曾經4年同窗,我差點認不出她。

散場後我約她吃飯,出於關心,我小心翼翼地問起她這些年的經歷。她很大方地分享給我,絲毫沒有介意。

小雨和她老公是大學時認識的,老公的父母早年離異,從小和母親一起生活,失去生活重心的母親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兒子身上,所以小雨老公長到20多歲,依然不會做任何家務。

當時小雨憑藉著一腔孤勇,認為只要有愛情就好,憑著愛情至上的決心,毅然決然地嫁了。

婚後的生活和童話故事完全不同,老公工作很忙,經常出差。家務全都丟給小雨。

小雨為了照顧年邁的婆婆,只好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薪資卻少得可憐。

小雨從小就有繪畫天分,上大學的時候校刊的配圖全是她負責,畢業後,也有設計公司想要簽約她,但是為了家,只好放棄了繪畫夢想。

沉浸在柴米油鹽中,那雙曾經可以畫出讓人驚豔的畫作的手,再沒有機會拿起畫筆。偶爾翻出曾經的作品,對畫畫的憧憬也隨著時間消磨殆盡。

然而日復一日地默默付出並不會換來歲月靜好,最終,小雨等來了老公出軌的消息。

接下來的事情很狗血,無婚內財產,房子是婚前婆家買的,老公很絕情。最終,小雨被淨身出戶了。

口袋裡揣著自己平時偷偷存下的幾千元,一個人去了廣州。

初到廣州的日子異常艱辛,方言不通、被租房中介騙、水土不服,一切傷害都向脆弱的小雨襲來。那時她整天躲在陰暗狹小的出租屋裡,蒙著被子從天黑哭到天亮。

初來乍到,沒有合適的工作,無處營生,於是小雨重新拿起畫筆,開啟她的畫畫生涯。比起餬口,更多的是可以找到一份寄託,讓自己儘快調整過來。

無需為繁瑣的家務苦惱,不用應付親戚之間的人情往來,更不用每天5點起床給婆婆熬兩個小時中藥,小雨一下子空出了大把的時間。

那時經常把自己關在屋中,一畫就是十幾個小時。

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就會有時間難過。就這麼沒日沒夜地苦練了一陣子,終於把之前的狀態找回來。

後來學著用繪圖板,給各個平臺供稿,很快便小有名氣,可以讓自己溫飽體面。

小雨告訴我,孤獨的時候,比在喧囂的人群中更容易沉澱自己。

當初在婚姻中,被困於種種瑣事,忙到沒時間令自己成長。一個人被瑣事纏住,就是被廢掉的第一步。

蘇菲亞.羅蘭在《生活與愛情》中提到“孤獨是我靈魂的過濾器。孤獨給我以營養,使我恢復青春活力。”

獨處的時候,更容易放空心靈,與自己的內心對話。

獨處了才會明白,孤獨對於一個人來說有著怎樣的啟發。

也只有在獨處的情況下才可以聽到靈魂深處的召喚,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最該做什麼。

若不是這一場離別,可能永遠沒有機會靜下來仔細審視自己的過去,規劃自己的未來,可能只會在用同樣的方式過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所以很慶幸,在這場獨處過程中,理清了過去的執念,人生需要經營,婚姻如此,個人亦如此。

不對等的關係只會一步步走向瓦解,唯有不斷充實自己,才是平衡。

獨處的時候,才會發掘內心深處的聲音,遵從內心找到自己想走的路。

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獨處,才是最好的增值方式


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獨處,才是最好的增值方式

獨處,是靈感的催化劑

2014年4月偉大的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逝世,伴隨著他的逝世,文學鉅著《百年孤獨》重回大眾視野。

“孤獨”的思想始終伴隨著馬爾克斯整個創作生涯,他力求用文字詮釋出人類心靈中最深刻最本質的“孤獨”。

晚年的馬爾克斯患上了淋巴癌,接受化療後,大量腦神經元缺失,記憶力嚴重衰退。

某天開車途中,突然一句話閃現出來,這句話就成就了《百年孤獨》那個如雷貫耳的開頭: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從那以後,馬爾克斯當時像著迷一樣瘋狂寫作,與時間賽跑。創作《百年孤獨》的18個月中,未曾踏出家門半步。用真正的“孤獨”詮釋了他所描寫的“孤獨”。

也只有這樣的獨處,才能成就《百年孤獨》這樣的鉅著。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

《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是一位在倫敦工作的證券經紀人,起初他擁有著別人羨慕的一切:體面的工作、美滿的家庭。

然而,這美滿背後的代價便是思特里克蘭德無法專注於他所熱愛的畫畫事業。

前半生,思特里克蘭德都孜孜不倦地彎腰撿著地上的六便士,然而頭頂的月光卻是這麼美,彷彿一遍遍在向他招手,抬頭看看我吧!

在尋找六便士的蒼茫生活中,是否少了一束安靜的月光呢?

終於,在思特里克蘭德結婚後的第十七個年頭,他選擇了重生。拋棄了原先美滿的生活,隻身前往巴黎,只為圓一個畫畫的夢想。

他一路流浪,沒有了體面的工作,他幾度陷入窘迫,但是始終執著於自我。

沒有人理解他的行為,更沒有人認可他的畫作,即便如此,他始終沒有回頭。

最終,他流浪到塔希提島,在那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潛心作畫。後來不幸患上麻風病,失去了視覺,但在生命完結的前一刻,依然執著地在牆上作畫,當他完成了巨型壁畫之後,毫無遺憾地閉上了眼睛。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部飽受爭議的作品,關於月亮和六便士的選擇,因而而異。

但思特里克蘭德在追夢的過程中,不懼怕孤獨,敢面對人生的落差,執著於內心的聲音。他的選擇感染了大批讀者。

他一生都在內心獨處中度過,在獨處中彷徨,在獨處中倔強,在獨處中堅持,最終在獨處中找到了自己。過往與他而言,只是雲煙。在獨處中,他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月亮。

獨處從來不是混沌的選擇,獨處是為了更清醒地活著。

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獨處,才是最好的增值方式


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獨處,才是最好的增值方式

獨處讓生活更高效

前幾天偶然得到一個消息,一位朋友考下了國內某含金量超高的證書。

多數專業人士都要花3-4年才能考下來,而她只用了3個月。

這位朋友天資平平,並不是“985”、“211”的高材生,這麼短時間考下這麼難的證書,在圈子裡引起了一陣轟動,大家紛紛來討考試經驗。

其實很簡單,多數人考證書要考3-4年,因為每天除了工作,還有各種社交,每天可能只能花一個小時來學習。

好不容易坐在字臺前面,翻開書,先刷一會微博,再點贊朋友圈,時間過了大半,一頁書都沒看。學習效率很低,戰線就會被拉長。

我備考的時候,從家裡搬出來,租了房子。手機關機,切斷一切和外界的聯繫。

除了聽網課就是刷題,每天高效率學習16個小時,只有到臨睡前才會打開手機看一會兒新聞,回覆信息。

“在本來就有限的時間裡,充斥著太多誘惑,無法專注於一件事。其實成功的秘訣很簡單,就是專注於一件事情。”

看似很簡單的方法,能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開始一件事不難,專注於一件事很難。

我們習慣了在人群中停留,害怕獨處,害怕面對孤獨。只有在充滿社交和聲音的地方才有安全感,但這種喧囂也容易讓一個人迷失自己,人云亦云。

真正讓自己強大起來的方式,是高質量的獨處。

美國哲學家梭羅說過:“我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呢?獨處使我身心健康。與人為伴,即使是與最優秀的人相處也會使人厭倦。我好獨處,至今我尚未找到一個夥伴能有獨處那樣令我感到親切。在獨處時,我做回了自己。”

每一位厲害的人,一定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獨處。

獨處是與自己相處,是最接近自己的時刻。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擺脫不真實的喧囂,終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獨處,才是最好的增值方式

作者簡介:邂逅夏至,富書投稿變現營2.0學員,富小書的人,富書專欄作者,財會金融圈的85後職場媽媽,願每個文字都有溫度,願每個靈魂都有歸屬 ;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