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繁東湖,藏在成都的唐代名園

唐宋時期的成都,河渠縱橫、湖池密佈,亭臺樓閣、奇花異卉交相輝映,是一座風光明媚、高度園林化的城市。五代時期,成都興建園林之風大盛,前蜀後主王衍繼位,大興土木,耗時三年建成皇家名苑“宣華苑”。宣華苑極盡豪華,範圍廣達十里,有殿閣樓亭、怪石修竹、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又有氣勢宏偉的宮殿式建築群,集皇家氣派和中國園林之美為一體。


而在成都北郊青龍鄉的後蜀大將軍孫漢韶的墓中隨葬發現的一組園林建築模型,亦反映出當時私家園林之盛。該模型完整地再現了照壁、山門、四方亭、樓閣、假山、圍牆、浮雕假山藝術牆等園林景觀,而其中的假山藝術牆這一建築藝術形式,在中國其他地方要追溯到元代才有文字記載,明代才有實例出現,獨具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的唐代園林僅有兩處,其一是位於成都新繁的東湖。東湖由唐代宰相李德裕任新繁縣令時所建,是我國現存建於唐代並有遺蹟可考的古典園林。該園林佈局嚴謹,玲瓏精巧,被譽為“西蜀名園”,反映了成都古典園林藝術的高水平。


新繁東湖,藏在成都的唐代名園

圖:新繁東湖

北宋時期新繁縣令王益(王安石的父親)在遊覽成都新繁東湖後有感而發,於是寫下了流傳至今的名詩--《東湖瑞蓮歌》


東湖瑞蓮歌

【宋】王益


火雲爍盡天幕平,水光弄碧涼無聲。

荷花千柄拂煙際,傑然秀幹駢雙英。

天敕少昊偏滋榮,宵零仙露饒金莖。

嫋嫋飄風起天末,綠華璫珮來琤琤。

觥觴式燕資擊賞,何人掞藻飛筆精。

越國亭亭八百里,木蘭泛詠稱明媚,

爭如錦水派繁江,孤根擢翠葩分膩。

紫清合曜流霞輝,楚臺無夢朝雲飛,

韓虢佳人新侍寵,溫泉宮裡賜霞衣。

赫赫曦陽在東井, 珍房萃作皇家慶,

流火初晨復毓靈,連璧更疑唐傑盛。

眇觀熙政接元和,嘉穀重榮田野歌。

高宗昔慶劉仁表,五色卿雲世甚少。

我今取喻進德流,優哉祥蓮出池沼。

草萊泥滓倶棄捐,致君事業殊商皓。

歸作皋夔稷契臣,同心一德翊華勳。


新繁東湖,藏在成都的唐代名園

圖:王益畫像


王益盛讚東湖“荷花千柄並蒂開”的美景並引之為祥瑞之兆,並以李德裕治國之功績勉勵好友梅摯為國家建功立業,而官至龍圖閣學士的新繁進士梅摯也寫下了《和邑令王損之東湖瑞蓮歌》,不僅在詩中描繪了東湖瑞蓮的美景,還描寫了才子雲集、椽筆交輝的遊宴盛況。從此,東湖美景聞名西蜀,有了“西蜀名園”之稱。


新繁位於成都市北郊,歷史悠久,古名“繁邑”,距今約2800年曆史,素有“川西碧玉”之美譽,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清白江自都江堰流來,傍鎮而過,江流如帶,竹林擁翠,名園留勝,古蹟眾多,東湖則是新繁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觀,現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繁東湖佔地一萬八千平方米,其中水域約三分之一,範圍雖小,卻佈局巧妙,山水絕佳,風韻別緻。


其山,乃鑿湖之土壘成,狀如蝙蝠,偃臥湖上,故名蝠崖;其水,由清白江引入,迴環縈繞,宛如天成;其建築,無軸卻相互襯托,似散漫而實嚴謹;其植被,以高大喬木為主,雜以古藤、幽篁,頗有“高林巨樹,垂葛懸藤”的古風,並著意配置桃、荷、桂、梅等花卉,香飄四季,終年不絕;加之碑刻、楹聯嵌掛其間,為東湖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鎮危疆,留勝蹟


東湖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新繁縣有東湖,李德裕為宰日所鑿”。


李德裕(787—849年),字文饒,中唐時期人,祖籍趙郡(今河北省趙縣),是宰相李吉甫之子。因賜封衛國公,故又稱為李衛公,歷任翰林學士、浙江觀察使、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宰相等職。武宗時(841~847年),拜太尉,封衛國公,當政六年,頗有政績。宣宗大中初年,牛黨(牛僧孺、李宗閔)執政,因“牛李黨爭”受打擊,貶潮州司馬,繼又貶崖州司戶參軍,卒於任所。


李德裕既通曉詩文,又富有軍事才幹。著有《李文饒文集》、《全唐詩》存其詩一卷。入主西蜀期間,正遇南詔與土蕃侵擾西川、燒殺搶掠。為了保境安民,他主持修建籌邊樓以及仗義城、禦侮城、柔邊城等軍事堡壘,使邊境局勢和緩,人民生活安寧。


李德裕在西蜀功勳卓著,深受蜀地人民愛戴,所以當他主持建成東湖後,人們又稱東湖為“唐李衛公東湖”和“唐賢勝蹟”。


在東湖的懷李堂前懸有一幅楹聯:“盼喬木,想遺徽,儼如丞相祠前,有森然古柏兩株,參天聳翠;鎮危疆,留勝蹟,問彼僧孺歿後,那得此澄波半頃,曠世留芳”。聯語借東湖景色歌頌李德裕治蜀功勳。


新繁東湖,藏在成都的唐代名園

圖:成都新繁鎮李德裕塑像


西蜀名園


唐朝時期的園林講究“自然山水”,園林構建以水為主,所以在東湖一萬八千平米的面積中,水的面積約佔了三分之一,湖、溪、渠、池遍佈全園各處,水流四通八達,並且園內基本採用活水,水質乾淨可清澈見底。


而其建築幾乎集中了我國古典園林中所有的建築形式和表現手法,亭、臺、樓、閣、廊、館、榭、舫居等各式建築具備,無明顯的軸線關係,但又相互照應,古木名花掩映其間,荷塘菱沼環護其下,風韻獨具。

新繁東湖,藏在成都的唐代名園

圖:東湖園內建築


其中主體建築為懷李堂,始建年代不詳,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遷於東湖內,清光緒六年(1880年)重建。原名文饒堂,後更名為衛公堂,以紀念開鑿東湖、有功於蜀地的著名宰相李德裕。其建築結構為單簷歇山頂,穿鬥式樑架。園內還有紀念明末清初一門四世六鄉賢的“四費祠”和紀念李德裕、王益、梅摯的“三賢堂”遺址。

新繁東湖,藏在成都的唐代名園

圖:東湖園內建築


據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馮修齊先生撰文稱:“東湖,西蜀名園。在嘉慶《四川通志》有唐代名相李德裕任新繁縣令時開鑿東湖的記載,是我國現存的有遺蹟可考證的兩處唐代古典園林之一(另一處為山西省新降縣降守居,蘇州、杭州園林皆晚於此)。據建設部有關專家講,它能夠保存至今,是我國園林史上的奇蹟。這個園林發揚了蜀中園林自然、野趣、文秀、清幽的特點。造園手法淡雅、古樸、山水絕佳、佈局巧妙,凡屬我國古典園林的優秀表現手法,如相地、立基、理水、疊山、借景、對景、框景、類景等有明顯的體現。沿湖建亭臺樓閣、水榭長廊等,保持著唐代古典園林風貌”。


新繁東湖,藏在成都的唐代名園

圖:東湖園內建築


在1200餘年後的今天,雖然園內的建築飽經滄桑、屢建屢毀,又經歷代不斷修復,但它的園林佈局依然保存完整。


夕照亭、蜷翠亭、古柏亭、懷李堂、瑞蓮閣、珍珠船、晚香齋、清白江樓等古建築,至今保存較好。湖畔種植的楠樹與柏樹亦是鬱鬱蔥蔥,也讓今人能夠有幸從現在的東湖公園內領略到唐代古典園林的風采。


文丨遠蜀

編審丨趙霞

圖源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