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深Z语文胡姓老师抄袭事件给全体教师发展带来哪些切身影响

疫情当下,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病毒,基本上稳定住了疫情的发展,社会各界发展逐渐复苏。然而,近期两件大事被广泛传播,一是孙杨被判8年禁赛,二是深Z小学语文胡姓老师抄袭事件引发教育界大动荡。作为同行,今天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胡老师事件对全体中小学老师,有哪些切身的影响?

一、胡老师事件的社会影响远大于事件本身

一个刚毕业的小学语文老师,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一篇文章中某个段落的引用和借鉴,我们可以说理解为对当下学术规范的不理解,还可以原谅。从当前网络上传播的朋友圈中的信息来看,虽然没有被官方做最后的认定,但是出版物这类实体的知识产权,根据最基本的出版先后顺序,还是比较容易下定结论的。之所以该事件成为焦点,最大的原因在于胡老师不是一个普通教师,更不是一个新手教师,而是在深Z当地很有影响力的教师:

胡XX,深圳某小学副校长,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2018年全人教育奖获得者、2017年《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6年阅读改变中国“年度十大点灯人”、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教师素养大赛五项全能一等奖、深圳市“道德模范”、深圳市“十大全民阅读推广人”、深圳市“感动深圳教育人物”、深圳市“十佳百姓学习之星”、深圳市“最受学生喜爱教师”、区“优秀教育专家”“五一劳动模范”“感动龙岗人物”。

从专业的角度,胡老师很优秀,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是迟早的事情,正高级教师也是未来能看得见的;从管理的角度,胡老师非常年轻,未来正校级岗位不是难事。光是其深Z市“道德模范”,就已经让胡老师在社会充满光环,同时胡老师自身阳光率真的形象,也可以让胡老师收获很多粉丝。正常情况下,胡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应该非常顺利!从社会的对她评价看来,到今天为止,她对教育,尤其是儿童阅读教学的付出自然不少,同时深Z教育给予她的培养和平台也是足够多,所以现在龙G区教育局介入调查,也是迫于社会舆情,以及当下学术界对学术不端问题高压态势的无奈之举。培养一位名师不容易!

如今胡老师已经在朋友圈对事件做出了表态和道歉,社会依旧反响不一,对此作为同行,我不去评价,更不会去落井下石,我只想表示遗憾!不该!真的不该!

警醒!深Z语文胡姓老师抄袭事件给全体教师发展带来哪些切身影响

二、胡老师事件对全体教师的切身影响以及建议

从整个中小学教育界来看,胡老师事件之后,无论结果如何,对教师的学术不端问题的处理会进一步加码。从每个老师的专业发展来看,凡是涉及中小学老师的职称评审、荣誉头衔评比中涉及教育科研,尤其是论文、出版物的审查标准一定会提高,比如论文评审通过的查重率要求提高,出版物中涉及教师个人贡献率提高,尤其是参编的真实性考察会更加具体化。所以胡老师事件,对老师们最直接的影响,是提高了今年以后中小学职称评审和荣誉头衔评比的难度。学术不端问题本身就是属于师德范畴,所以社会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会更加严肃,不留情面。

我们不能否认胡老师对于儿童阅读做出的贡献,但是本次事件中的几个问题,全体中小学教师都要警醒。

1.我们是老师,老师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一定要经得起考量和推敲。无论是论文抄袭,还是在职教师的有偿家教,其实对于站在同行生存发展的立场,我认为都可以理解。但是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老师和医生一样,都是社会舆论的焦点,我们只能只能去执行和服从社会对职业的要求。

2.从本次事件来看,涉及到了老师出版专著的问题。从教师发展来看,教师出版专著本,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感悟凝练为成果发展自己,推广大众实现双赢,本身是好事。但儿童读物推广大,受众广,所以涉及到儿童的读物,编者更加要慎重。此外借鉴其他大陆以外地区的出版物内容,是否适合国内孩子阅读,需要编者揣摩,更不能换了封面,换个编者名字,换个内容版式就直接出版,确实简单粗暴。现在是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对学术不端的检测非常精准,老师们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尊重知识产权,也是作为老师必须遵守的职业操守。

关注 老师,一起讨论教育圈的事儿。欢迎同行们,家长们在下方转发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