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承前:中油一井今安在,玉門油田曾記否 * 河西走廊行攝5)

今天已經是西行第六天了。河西走廊著名的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已經一線貫通。目前我們處於第四郡敦煌之中。走到旅遊最熱門的地方,住宿也不是很好找,悠昨天在網上勉強預定了這兒。目的想再看看月牙泉的晚霞。但是遊客太多了,很不想去擠。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鎮大門

很多人覺得這兒個風情小鎮無比美妙,具體細節、條件實則很不好。不過可以滿足年輕人對傳說中的民宿、客棧的許多想象。入住,太難了,行李箱要進入店家全靠扛。離開停車場全是沙子,行李箱能拖麼?上樓通道那麼窄,行李也只能扛著上去。昨天那麼晚到達住宿地,經過這一番折騰,累死。第二晚我們就換成了市內酒店。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鴻無客棧,外部形態。

為了避開人潮,也是悠的願望。今天的安排:上午敦煌博物館,下午西晉磚畫墓。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鎮一角

這次旅行的規劃,以走訪歷史文化為主,一方面個人修養所需,一方面也可以更深理解西域的獨特文化。這一帖就專做尋古內容。

昨天清晨,離開嘉峪關的上午,在悠的帶領下,我們去了一個離關城不遠,卻人跡罕至的地方——魏晉壁畫墓。在茫茫戈壁灘上,一眼望去有好多鼓起來的大大小小的包塊。悠說,你們知道不?那些都是尚未開封的古墓。啊……這要不是大白天,我真有些心悸。我是攝影師,可不是古墓愛好者。知秋無所謂的,只要我們想的地方,他都樂呵呵的跟著。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有一條窄窄的石子路通向深遠的地方……魏晉時期戰亂瘟疫頻繁、農業荒蕪,屍橫荒漠、餓殍遍野。墓群,就是在此時、這裡迎風而建。古墓群差不多長達20多公里。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戰爭瘟疫導致死亡,死亡卻也成就了永生。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古墓群竟然如此醒目的進入人們的視野,並在專家的研究與政府的支持下,發掘了一批墓室,現僅6號墓對外開放。聽說6號墓的畫像磚最多。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我說悠,你就一個畫畫的,怎麼對考古感興趣?她笑著回說:你不懂了嘛,現在年輕人關心歷史的越來越多,歷史的存在才是最有現實意義的東東。小小年紀看起好深刻的樣子,但我也馬上度娘了一下考古學的定義: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科學。考古的價值就在於:承先啟後、借古鑑今。概念一定要清楚,不然千里迢迢為什麼到這看墓來了。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據載:嘉峪關市文物部門於1972-1979年的七年間先後發掘了13座墓,從墓葬看是家族聚族而葬的墓地。

就在這座房子裡面,存放了很多栩栩如生的磚頭畫像。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專家說,著名的魏晉古墓群,當得起"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美譽。

墓穴洞口,照明燈不科學,實在晃眼睛。從這兒進去,就進到了被專家們勝讚的“地下畫廊”。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畫像磚絕大部分保存完好,有的色澤如新。真品,只能鑽進去屈身觀看,不能拍照。保安說,大家如果愛惜的話可以看十年,不愛惜的話只能看五年。也有仿室,存放仿品,可以拍攝。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墓室多數被盜,只留下墓室的磚壁畫,記載著當時的畜牧農耕、出行宴樂等生活。壁畫很耀眼,卻很孤清。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這些磚畫,多數為一磚一畫,也有少數幾磚一內容的連環畫。這些畫像磚有很豐富的內容,記載著當時的畜牧農耕、出行宴樂等生活場景,很多信息對於研究歷史真相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我們此前在甘肅少博物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所看到的畫像磚多數都來自於這裡。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內容太多,諸如:驛史圖、馬車圖、採桑圖、運輸圖、宴樂圖……畫風樸實,色調明快,線條流暢,形象生動……悠戲稱其為靈魂畫手。知秋在一旁咕嚨:我都可以畫得來。我與悠相視一笑。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我們從一個墓穴走向另一個墓穴。這長長的通道,很有些氣派。戈壁氣候惡劣,保護條件也有限,加之長期盜墓猖獗,真品很多已經脫落褪色。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出得墓穴,展廳有一些仿真藝術品賣。聽說,這些畫像磚都是曾經請的美院學生於此模擬作畫,現已所存不多。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我們選買了一些,都是悠特別推崇的圖案。驛史圖是必須的。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曾經兩次來到敦煌,竟然都沒有進去過敦煌博物館。一次當年太年輕,只想吹吹沙漠的風,只想去找找詩與遠方;一次自以為是個攝影師,就只想到了拍攝。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據載:敦煌博物館旨在弘揚敦煌文化、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學又一個重要的研究基地。

今天,我在悠的帶領下,鄭重的走進了中國河西走廊上這顆耀眼明珠的深處。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作為中華兒女,有責任閱讀與瞭解中國歷史,瞭解這一個地域一個地域的獨特的歷史脈絡。從這些一步一步的走訪中,在一點一點的潛移默化中增強自己思想的厚度與寬度。這些表現史前文化的浮雕,把我們的情緒帶入到敦煌久遠的上古時代。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戰旗獵獵,黃沙漫漫,征途迢迢,其情切切。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館內有很多這樣的塑像,代表那一時期在各個不同領域中,有所巨大成就的傑出人物。我想,一個人要被記住,要被載入史冊,要能成為這樣的雕塑,其實在當時的他哪裡想到過這一點?他們都是在用一生的熱血與生命忘我付出。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據載:氾勝之,他曾以輕車使者的名義,在三輔指導農業生產,並使該地區獲得豐收。

館內有很多這樣消失的城池微縮版,有的是懸泉置的,有的是西涼的,還有的是沙洲的……讓我們能夠直觀感受到不同時期西域周邊變遷。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呵呵……這分明是買萌中的西域胡人。左三拳,右三拳……呵呵。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殘存的竹簡。別看它小,裡面的學問價值大著啦。我們人人能背的九九乘法表,就是出於此。“敦煌竹簡”甚是聞名。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據載:敦煌出土的一批竹簡中記載了一本失傳已久的古籍《九九口訣》,就是如今人人會背的九九乘法表。

畫像磚仍然在醒目的位置。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藏品很多,無法逐一贅述。出門大廳是一個紀念品的售賣處,各種各樣的紀念品,還有一些書籍。也是休息之處。知秋就是在這裡無奈的等著我們。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凝眸懸泉置的記載: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中午非正式的午餐,無心尋找美食。主要急急要去往悠規劃的下一個目標:西晉磚畫墓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墓葬文化,是敦煌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西晉畫像磚墓,位於敦煌市郊外的佛爺廟灣。它是敦煌漢唐文化的一個縮影。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這一大片沙漠,很神奇。地面上可以看到很多這樣隆起的沙包,很規整的並被築緊,顯然這應該是今人的墓。西域人的墓也如此豪放。古人與今人同在藍天下。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當然只有隆起的沙丘,那才是古墓。大多還沒挖掘。因為一旦挖掘就意味著損失。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一面國旗在曠野與戈壁中飄揚,有些孤寂。目的地到了。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聽說這裡挖掘面世的也就三座墓,可以供我們今天參觀的也就這一座,是西晉時期一個官員之墓。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我們在守墓人的帶領下,進入古墓。通道上方是青磚壘砌的高牆,細看可是各種壁畫組成。一磚一畫,內容太豐富了。我們伸長脖子,在守墓人的講解下,可以依稀認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還有李廣射虎,以及伏羲,女媧,神農氏等神話與傳奇故事人物。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這是一個盜墓賊留下的洞窟。當年這夥盜賊,從洞形來看還是挺專業的,巧妙下手,洞穴沒有垮掉。他們偷去了此洞的許多寶物,其中和田玉枕和青銅寶劍被偷後銷贓時,被抓判了死刑。這兩樣寶物現存於甘肅省博物館,遺憾那天在甘博沒有注意到呢。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墓室正面的是墓主人夫妻壁畫像。只可惜,其墓主人的棺木在出土時還是完好的,不到一月就轟然散碎,屍體也化為灰燼。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歷史如雲煙,其實並不對。既來過,必定留下痕跡。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西晉畫像磚墓,是那一時期敦煌社會經濟及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至少是一個側面的反映。沙漠的風颯颯而起……瞭解歷史,可以把人的思想帶到遙遠的天邊,可以讓你的精神領域無限延伸。

在戈壁之上任古文化的風吹起   *   河西走廊行攝6

謝謝朋友們耐心讀完此帖,陪伴的珍貴我萬分珍惜。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