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引渤海水入疆方案你感覺可行嗎?

預知昊海


如果能夠解決水源問題,南疆地區氣候上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優勢就可以發揮,可以種植更多的高品質農產品。解決新疆缺水的方案不斷有人提出,其中引渤海的海水往西是一個方案,總體感覺不是很可行。首先是成本太高,從渤海往西到新疆,距離遠,建設輸水管線,相當於再建設一個“西氣東輸工程”,投資巨大,另一方面,從東往西調水,對於我國來說是從海拔低的地區往海拔高的地區輸水,運營成本高。

其次是效果不一定理想,海水調到新疆,並不能直接使用,只能充入乾涸的湖床,補充鹹水湖的水源,然後寄希望於通過水汽蒸發,從而產生大氣降水。但是,當水汽蒸發到大氣中去後,會隨著大氣環流輸送到其他地區,對於當地的降水量增加可能效果十分有限。其實,解決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另一個方案,也就是引青藏高原上的淡水資源入疆,可能更有實際意義一些。


地理沙龍


可笑,新疆的地表,本來鹽鹼化就比較嚴重,把海水引來,難道讓整個新疆都變成“大鹽鹼灘”不成,荒唐可笑。


馬躍天山


提出的個腦入水了!鹹水令土地變貭及工程的折騰,這是不必要的 損耗。


滿江紅127216706


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對引水進疆很感興趣,我來提供另外一些角度來待新疆水資源問題。

不要捨近求遠,從我國華北到西北有許多沙漠和沙地

我國北方沙漠不止塔克拉瑪干沙漠,從華北到西北,分佈毛烏素沙地,騰格爾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阿拉善戈壁,然後才到新疆的庫姆塔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可見從渤海引水進疆,何必捨近求遠,先就近把靠近華北地區的沙地和沙漠先治理好,這才是我國肥沃華北平原的重要生態屏障。不然北京,天津,河北得還遭受風沙暴侵襲。

新疆不缺水,口渴的是陝甘寧

在2016年,2017年水資源公報中,新疆的水資源都達1018億m3,僅排在我國水電大省貴州之後。為什麼呢,因為新疆的盆地地區雖然降水稀少,但山區,如天山,崑崙山降水豐富的,達到600毫米以上,天山還發育出了伊犁河谷的這樣豐饒地區。如果引水的話,可能從伊犁引水倒省事。看到下面水資源分佈圖中天山那個水滴了嗎?

而黃河沿線陝甘寧地區降水少得可伶,如果看水資源量,甘肅168.4億立方米,陝西271億立方米,寧夏僅9.6億立方米,三省區加上起來不到新疆一半,口渴得不行。為何不就近優先這三省區的水資源問題呢?

下圖為位於寧夏的沙地。

所以,以我的觀點,以事情的輕重緩急來看,引渤海之水進疆,顯然優先級要降低,其他成本因素,可行性研究還另說




崑崙還東國


最早提出引渤海水進入新疆的方案是在2010年,當時有專家認為新疆的沙漠是嚴重製約西部發展的因素,並且沙漠帶來的土地沙化也越來越嚴重,如果能將渤海海水引入新疆,那麼我國西部的發展將提升幾個檔次。其實引水工程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以我國目前的基建水平,從渤海引水至新疆工程師不存在難題,甚至引入哈薩克斯坦都能實現,但是此方案的可行性、必要性就值得推敲了。首先,技術上雖然可以實現,但是工程量巨大,新疆的沙漠面積遠遠大於普通省份,以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為例,面積達到40萬平方公里,基本與“裡海”的面積相當,渤海面積是8萬平方公里左右,基本上塔里木盆地是渤海的5倍,雖然海水的量不是問題,但是這麼大的水方量,架設管道的成本太大,而且後期調水的用電量也十分巨大。

給出一個參考,我國南水北調當中的一條線,從中線調至北京前期投資超過兩千億元。另外,即便工程上可以實現引渤入疆,但是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海水淡化”,如果將海水直接引到新疆那麼就失去了作用,海水既不能飲用也不能灌溉,所以引入之前或之後肯定要進行海水淡化。我國一噸海水淡化的成本是七八元左右,成本高於南水北調,否則山東、河北這兩個沿海缺水省份,完全可以就地淡化海水,而不是依靠南水北調進行補水。綜合以上兩個方面考慮,引渤入疆的出發點是好的,畢竟新疆的沙漠問題的確不好解決,但是當提出的方案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已經高於其他治理沙漠的方案時,引渤入疆的方案便顯得比較雞肋。以目前的權衡考量,引渤入疆不太可能實現,短期不行,未來也微乎其微。
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那不是要人為的再一造塊鹽堿地!


乾杯安德烈


這個問題的提出很不現實,是一種出風頭假專家邏輯。大家知道西北屬高原地帶,要多少提灌站這個提出者心裡也沒譜。不像南水北調地理高低誤差不大而且距離又短。新疆只有從西藏引水還靠點譜,人浡海引過鹹水又不能用,新疆地下水就鹹的,澆地影響作物生長鹽鹼具增,海水含鹽高再處理,等於買張虎皮比買只老虎還貴,這種張成貴的爛點子行不通。還是從西藏引水,經過崑崙山可一瀉而下於塔里木河,這點代價比引海水價低的多。火車往新疆跑上坡就吃力,這水可想而知這提灌站要多少,這種都是愚人做夢的說法。


北極寒冰16


我認為這個問題,只能天然,天然早已做到,把渤海水蒸發到空中,然後新疆下雨這之中也含有渤海之水。如果要用人工那比當秦始皇修長城,還要勞民傷財,恐怕這是不靠譜的工程,木來水是向東流的,回過頭來往西調,這是逆行,憑現在科技,即便調過去,也是弊大於利,這是不能通的工程。


我的名字白興長明白嗎


有人提出引渤海水入疆方案你感覺可行嗎?筆者個人認為“引渤海水入疆方案”可行性不大,方案不是太理想。方案如下:按照計劃,“引渤海水入新疆”工程將從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達到海拔1200米高度,途徑內蒙古東南部,再順北緯42°線東西方向的窪槽地表,流經燕山、陰山以北地區,出狼山向西進入居延海,最後繞過馬鬃山餘脈後流入新疆,到達塔里木盆地邊緣地帶,最終達到緩解和田、喀什、烏魯木齊、吐魯番盆地等地的乾旱問題。原因如下。


首先、引水水源選擇理想因素

渤海是我國內陸海洋,南北長560公里,東西寬300公里,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渤海由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中央淺海盆地和渤海海峽五部分組成。渤海與黃海以遼寧大連老鐵山角至山東蓬萊角為分界線。其平均水深僅18米,最深處也僅僅85米,20米以上的海域面積佔一半以上。渤海總容量為1730億立方米,還有大量淡水注入,包括:黃河年注入淡水量為580億立方米,海河年注入淡水量為264億立方米,遼河年注入淡水量為126億立方咪,灤河年注入淡水量為46.1億立方米等等。這些保證了“引渤海水入疆方案”的前提,有充足的水資源,但是大家要弄清楚,渤海是我國的內陸海,不管內海,還是外海,都屬於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海水平均含鹽量為35‰,渤海與太平洋通過渤海海峽相連,渤海雖有大量淡水注入,但渤海海水含鹽量也達到30‰,因此引渤海海水入新疆,取水資源選擇不“理想”,需要海水淡化等負責過程,成本較高。


第二、新疆位置特殊性及距離因素

新疆,我國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域,其地形獨特,“三山加兩盆”,由北到南一次為:阿爾泰山山脈、準格爾盆地、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崑崙山山脈為主要地形。 在新疆分佈著大片沙漠,面積約為43萬平方公里,而塔卡拉瑪幹沙漠面積就高達33萬平方公里,我國最大面積沙漠,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性沙漠。新疆深居亞歐大陸腹地,位於我國西北內陸,遠離海洋,氣候乾燥少雨,光照時間長,蒸發量大於降水量,植被稀少,屬溫帶大陸性氣候,以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新疆地區氣候之所以氣候乾燥,主要是遠離海洋,暖溼氣流很難抵達該地區,新疆東距離太平洋的渤海直線為3000公里,西距離裡海直線為1620公里,距離大西洋直線為2700公里,南距離印度洋直線為1600公里,北距離北冰洋直線為2150公里。而“引渤海水入疆”工程,從渤海到新疆需翻山越嶺,蜿蜒曲折5000多公里,投資大,時效長,工程量太大,還存在技術問題等等,這些因素都是需要我們考慮的。



第三、工程導致後期環境問題因素

“引渤海水入疆”工程,是將渤海海水引到新疆地區,解決新疆缺水問題。但是海水是鹹的,近些年沿海地區出現一些,海水倒灌而引發土地酸鹼化,地下水水質發生變化,變鹹變澀,人類不能直接飲用,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而渤海海水含鹽量為30‰,引渤海海水西去,可能破壞生態平衡,引發環境變化比如:人為改變氣候可能引發自然災害、引水渠兩岸可能導致降水稀少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鹽鹼化,水渠兩岸植被大量死亡,水土流失嚴重,結果不是解決西北內陸缺水問題,反而是“火上澆油,越鹹越吃鹽的”感覺,適得其反,事倍功半。因此,“引渤海水入疆”工程方案,可行性不大,方案不太理想,有待商榷。


綜上,與其“引渤海水入疆”工程,引海水入新疆,不如考慮引淡水入新疆,比如“引黃河水入新疆”工程,“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引水入疆,還有“紅旗河”工程(即引藏水入新疆工程)等等。個人觀點,謝謝閱讀。


這麼近那麼遠F4


年年救災不如長久的治災,年年都要用救災款救災,若每年都投資治災,其投資並不比救災款多好多,因治災工程是一個長久見效的工程,是一個功在今天利在千秋後代的大工程。

所以中國不差錢不如玩大點,利用現在的江河湖泊,在修建一些人工渠道,不適合修人工渠道的山區用大水管道代替渠道,建立一個全國的水網串聯並救調節分配系統,下暴雨的地方就將水抽到缺水的地方或沙漠地方,這樣水資源也就不浪費了,也就不年年需要抗旱,年年洪水搶險救災了。

建立全國水網調節分配系統,國家各省市地區共同投資,共同受益,國家投資%50,省級投資%30,地方投資%20,投資的錢國家集中管理分配,各地方負責任建自己的那段工程。

假如國家一年投資一千億,全國的省市的投資也才一千個億,共計二千億,這樣每年的集資投資國家省市都沒得好大的壓力。以現在中國的基建實力,朂多也不會超過二十年,全國的水網調節分配系統就可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