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接下來我們繼續更新趙孟頫《歸去來並序》的米字格單字字帖,今天順便講講小編在平時臨摹的時候遇到的一些問題和臨摹時候的理解,如果有哪裡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指出。

  • 徵:這個字是雙人旁的字,大家不要以為這是三點水,其實是草書寫法,這裡有一個細節,就是雙人旁寫完之後順帶連接右邊的短橫時,兩者是連貫的氣勢,剛開始臨摹時可能沒法直接這樣連接過去,可以嘗試寫完雙人旁後,再重新回到挑出尖的上方,用空中畫動的方式連接下一筆,這樣久而久之就能夠找到那種連帶的手感,之後的許多地方都會有這樣的“筆斷意連”。

這是行草書的普遍現象,主要還是多練習,熟能生巧。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趙孟頫《赤壁賦》光


  • 之:這個字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之前的文章就講過很多,就不多加贅述了。
  •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 熹:這個字又是一個草寫的,整體呈現細長的形態,書寫時注意整體圍繞豎中線保持整體重心的平穩,細長形態的字更不容易控制左右的平衡,最後的四點底連寫時要寫稍微寬一些。
  •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 微:這裡的雙人旁還是和上面的一樣,中間的部分最高,後面的反文旁反而最低,整個字的結構感覺很奇怪,但是又不會覺得很醜。
  •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 乃:第一筆露鋒起筆,書寫時稍微加點速度上去,第二筆轉折基本是圓轉,儘量不要寫出方折的感覺來。
  •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 瞻:左邊的目字旁感覺就是寫成日字旁的樣子,裡面的筆畫都團在一起了,應該就是“橫折勾”順帶上去順帶寫一個豎提的部分出來而已。右邊的“詹”字基本一筆連寫完成,大家可多臨習幾遍找找連帶的感覺,注意“斜撇”的長度。
  •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 衡:不看解釋都不知道這是個“衡”字,第二筆畫就有點像此前說的“各”字的那樣連帶寫法。
  •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 宇:寶蓋頭的第二筆是不是有點像細腰長橫的寫法,運筆時的提按動作也要稍加練習,才能更接近原帖,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臨帖的問題所在,沒有臨帖,只會一直粗的筆畫,或者細的筆畫,臨帖的時候為了追求形似,就會去考慮如何寫的像,久而久之,用筆的技法就鍛煉出來了,就能使自己寫出來的字更富有變化和美感,更加耐看。
  •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 載:這個字也是細長的體形,書寫時注意把左邊的部分寫緊湊,最後斜鉤寫的非常細,露鋒入筆,最後的一個“點”遠離主體,倒是增添了幾許調皮。
  •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 欣:左邊略粗,比較厚重,右邊“橫鉤”的部分,切忌把“橫”寫長寫粗了,最後的撇點結尾基本水平對齊。
  •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 載:基本和上面的字一樣,最後一點比較小,就寫的比較細。
  • 行書單字加上米字格,逐字講臨摹問題,吸取經驗可以少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