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有多強?解決俄羅斯的燃眉之急,讓核心產業重獲新生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的科研人員終於研發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芯片。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的部分芯片曾出口俄羅斯,幫助普京解決了燃眉之急,讓俄計算機產業重獲新生。

早在蘇聯時期,當時的蘇聯政府就想盡一切辦法開發計算機工業。到了1970年代,蘇聯的晶體管計算機已經初具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研發已經開始起步。其和美國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

“中國芯”有多強?解決俄羅斯的燃眉之急,讓核心產業重獲新生

可就在蘇聯傾全力研發本國的計算機產業之時,不幸的消息降臨了——蘇聯解體了。蘇聯解體後,其大部分計算機產業基地都落在了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加盟共和國手裡。俄羅斯無力將其要回。到了後來,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白俄羅斯軟硬兼施,迫使他們放棄了蘇聯遺留下的計算機工業。美國還對俄羅斯本土的計算機產業進行封鎖,其給俄羅斯的“芯片封鎖”更是讓葉利欽和普京焦頭爛額。

“中國芯”有多強?解決俄羅斯的燃眉之急,讓核心產業重獲新生

美國對俄羅斯計算機產業進行了封鎖,還封鎖了芯片,俄羅斯的計算機產業發展將走向何方?更為重要的是,計算機產業受到影響,俄國內其他產業建設也會受到影響。畢竟21世紀是信息化的社會,美卡斷俄計算機發展,就等於卡斷俄發展經濟的命脈。

“中國芯”有多強?解決俄羅斯的燃眉之急,讓核心產業重獲新生

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普京只能向中國求助。令普京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在計算機和芯片領域也有很不錯的進展。早在1956年,我國就開始發展半導體產業。到了1973年,我國的芯片發展邁入新的階段,第一臺我國自主研製的集成電路計算機投入運轉。進入80年代,我國的信息產業發展迅猛,華為等一大批具有相當實力的廠商投入運轉。經過我國芯片人數十年的努力,今天的中國終於誕生了強大的芯片體系,像龍芯、華為海思芯片、展訊芯片等產品,都是我國芯片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看到中國計算機和芯片發展的巨大進步,普京欣喜萬分。很快,普京就希望中國給俄羅斯進口芯片。

對於俄羅斯的請求,我國也進行了一定的考慮。畢竟芯片是屬於核心技術,其不能隨便給人。在我國的深思熟慮以後,我們的有關部門就做出了決定,在不違揹我國技術出口原則的前提下,我國向俄羅斯出口了宇航級CPU芯片。這種芯片在我國內的技術層次不算最先進,但對俄羅斯而言就屬於比較先進的芯片了。

“中國芯”有多強?解決俄羅斯的燃眉之急,讓核心產業重獲新生

等到俄從我國進口芯片以後,俄羅斯就採取一切力量學習借鑑宇航級CPU芯片的技術,並在該芯片的幫助下研發俄羅斯自己的芯片。有了相對可靠的芯片,俄羅斯本國的計算機工業也得到了復甦。所以,說“中國芯片拯救俄羅斯計算機工業”,這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道理的。

俄羅斯能進口我們的芯片,這表明我國芯片的發展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在未來,我國的芯片還會有更大的突破,越來越多的“中國芯”將在各個方面改變我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