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閃耀 最美火焰藍】深圳女消防員:青春無悔獻紅門,救災救援顯擔當

在別人眼中,消防員是英雄,被世人所敬仰,有著無上的光榮;在她們眼中,消防員也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他們滅火、救災、救援,更意味著一份責任、一份擔當。在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有這麼一群女消防員,她們不像消防“藍”朋友被人熟知,但她們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寫得了材料,查得出隱患,她們是消防員心理疏導的高手,是課堂上消防常識的傳遞者。這些巾幗紅花獨立鏗鏘,用絢麗的色彩裝點了美麗春天,也撐起了消防事業的“半邊天”。


魏麗君

認真核對,是對一線隊員的安全保障

1997年入伍廣東消防工作的魏麗君,現為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後勤裝備處專業技術一級指揮員。雖無緣滅火救人,但她做好一線消防員的保障工作,做消防員背後的堅強後盾。她在平凡的崗位上用熱心和激情無數次演繹著點滴的奉獻之舉,受到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

【“疫”線閃耀 最美火焰藍】深圳女消防員:青春無悔獻紅門,救災救援顯擔當

“每一件口罩、每一件防護服、一個個數字、一筆筆款項,我必須認真核對,因為這是滅火救援一線消防員的安全保障。”疫情期間,魏麗君所在的後勤裝備處成為前方消防指戰員的加油站和保障點。她默默為基層防疫一線的消防員們提供暖心服務。

由於消防員日常出警和訓練強度大,身體多有勞損,需要康復理療,魏麗君便多次聯繫組織醫院專家開展康復理療巡診,為廣大指戰員開藥方、現場康復理療,傳授基本傷痛預防和療養辦法,提高健康意識;同時,考慮到消防指戰員長期在高度緊張和救援工作應激性的刺激下,心理壓力大,需要及時的心理輔導和釋放,魏麗君及時聯繫了深圳市康寧醫院,成立消防突發事故任務的心理保障團隊,為一線消防員開通24小時心理諮詢熱線,定時為消防指戰員實施心理測評和心理健康講座。另外,她還主動承接支隊健康保障中心建設工作,聯繫深圳心理協會積極提供心理專家及時給消防指戰員執行特殊任務時提供心理輔導。

疫情前夕,出生於醫學專業的魏麗君敏感預估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危害性,精準研判疫情形勢。她在市場物資緊張的情況下,及時補購緊缺的口罩和消毒類用品,充足了庫存口罩和消毒藥劑,基本能滿足全市指戰員正常滅火和搶險救援對消耗量的需求,確保24小時執勤備戰一線的全市消防指戰員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相熟的同事這麼評價她,魏麗君就是這樣一個人,“用情、用心”是她工作的原則、“有效、有愛”是她工作的目標。她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支隊醫療事業和家庭的半邊天。


邵迪曦

我們很平凡,盡力做好自己的事

大年初二根據安排,邵迪曦原本進行輪休,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她沒能離開營區。1988年出生的邵迪曦是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龍華大隊初級專業技術幹部。從財務、裝備、戰勤保障、雙隨機檢查到消防窗口業務受理,負責事情瑣碎繁雜,但她在本職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疫”線閃耀 最美火焰藍】深圳女消防員:青春無悔獻紅門,救災救援顯擔當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春節前後,邵迪曦根據支隊的統一部署,立足大隊實際,做好疫情防控的物質保障工作。那些天她每天工作近10個小時,四處聯繫銷售防疫物資的商家。有時候遇到才聯繫好的商家,突然告知沒有貨了。“那幾天就像打仗一樣,這就像剛剛落下的石頭,突然又提上了心絃。”邵迪曦笑道。

最終,在她的努力下,做好了全大隊體溫檢測、防護口罩、消殺劑等藥品器械、個人防護用品、生活用品、應急物資等物資儲備工作,保障了大隊部、3個消防站、59個小型消防站及隔離點的疫情防護物資。

“多通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滴露消毒水和84消毒液具有腐蝕性,不能對消防救援繩索進行噴灑”,這些話邵迪曦每天都要反覆叮囑大家,多日下來,她成為大隊裡的“防疫宣講員”。邵迪曦白天帶著指戰員測體溫、忙消殺,晚上找物資、報數據,為大隊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強的後備保障。

她的丈夫李實是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指揮員。2014年結婚以來,夫妻二人一直分居兩地。和眾多消防員家屬一樣,她用自己的無私奉獻支持著丈夫的工作,一個人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任。邵迪曦說,作為雙消家庭,他們必須承擔起自己職責與使命,“我們都很平凡,只是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今,她的孩子已經2歲了,平時孩子一直跟著她。但在防疫期間,一連一個多月沒見到孩子,她卻很少給家裡打電話。“在工作崗位上,就該認真工作,儘量不談及孩子,不然我又會想念他了。”說話間,邵迪曦強忍著淚水。


賀佳

事關生命安全,必須負責到底

賀佳是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隊光明大隊的80後女消防指揮員。在工作中,她從不退縮,敢於奉獻、兢兢業業;在家庭裡,她承擔起大小事務,替同為消防員的丈夫照顧好長輩和孩子,毫無怨言。她曾一線參與火災撲救和滑坡事故救援等多起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

【“疫”線閃耀 最美火焰藍】深圳女消防員:青春無悔獻紅門,救災救援顯擔當

在傳統印象裡,消防員是身穿消防服、高大威武、逆向前行的男性形象。雖然她不需要拿著水槍衝進火場,但同樣需要與戰友們堅守在第一線,她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聯絡員和參謀助手的作用,信息上傳下達,隨時報告現場情況,提供決策參考。“從何時出動,何時到達,現場情況,人員傷亡情況等等,我們都必須跟進到底。”在消防員的隊伍裡,時間就是生命。乾淨利落、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早已融入她的性格中。她見證了許多火場中的生離死別,人員傷亡的數字被記在紙筆上,留在腦海裡,但她沒有表現出柔弱的一面,而是選擇逆向前行。她在普通的崗位上,耕耘著不普通的成績,用自己的真誠、勤勞和智慧贏得了大家的信賴與尊重。

消防員家庭的團聚,就像久旱逢甘霖,看似普通的幸福卻顯得彌足珍貴。賀佳的丈夫徐凱文同樣也是一名消防員,兩人經常加班、值班,相聚的時間少之又少。由於丈夫工作繁忙很少回家,家中繁雜的事物務由賀佳操持,照顧家中的婆婆,陪伴年幼的孩子,任勞任怨,毫無怨言。“我多做一點,讓家庭更溫暖一點”是她常掛在嘴邊的話。在她身上,摒棄了獨生子女的嬌氣任性,多了一份家庭責任的擔當,成為了鄰里間人見人誇的好媳婦。

自疫情發生以來,消防支隊各大隊實施封閉式管理,人員全員在崗。她和丈夫、孩子分隔三處,已有一個多月未見面。當她忍不住對孩子的思念,給家裡父母打去視頻通話,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學會了《三字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