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与美国爆发的战役,从1945年2月19日持续到3月26日。

硫磺岛战役

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


硫磺岛战役

美军指挥官:霍兰德.史密斯

美、日两军力量:

美军力量:

硫磺岛派遣军

第51特遣队

第53特遣队

第54特遣队

第58特遣队

第56特遣队

第5两栖军(总兵力61,000名)

第3海军陆战师(第9、21团、第12炮兵团、第3坦克营)

第4海军陆战师(第23、24、25团、第14炮兵团、第4坦克营)

第5海军陆战师(第26、27、28团、第13炮兵团、第5坦克营)

日军力量:

陆军 (总兵力 13,586名)

混成第2旅团 (旅团长:千田贞季少将、旅团司令部附:厚地兼彦 大佐、旅团司令部附:堀静一 大佐)

独立歩兵第309大队 (大队长:粟津胜太郎 大尉)

机关枪中队 (中队长:阿部武雄 中尉) - 阿部中队长被俘。

独立步兵第310大队 (大队长:岩谷为三郎 少佐)

独立步兵第311大队 (大队长:辰己祭夫 少佐)

独立步兵第312大队 (大队长:长田谦次郎 大尉)

独立步兵第313大队

独立步兵第314大队 (大队长:伯田义信 少佐)

旅团炮兵队 (队长:街道长作 大佐)

旅团工兵队 (队长:大冢家一郎 中尉)

旅团通信队 (队长:小园二三夫 大尉)

旅团野战病院 (病院长:野口岩 军医大尉) - 4月16日投降。

步兵第145联队(联队长:池田增雄大佐)

战车第26联队(联队长:西竹一中佐)

独立混成第17联队 (联队长:饭田雄亮大佐)

第109师团(师团长:栗林忠道中将、参谋长:高石正 大佐、师团司令部附:大须贺应 少将)

小笠原兵团(兵团长:栗林忠道中将,兼任第109师团长)

海军 (总兵力 7,347名)

第27航空战队(司令:市丸利之助少将)

硫磺岛警备队 (司令:井上左马二 大佐)

海军乙航空队

第204设营队大队

小笠原兵团

战役过程:


硫磺岛战役

美军作战示意图


空袭

从1944年8月10日起,驻扎在塞班岛的美军航空兵就开始对小笠原群岛进行空袭,重点是硫磺岛的机场和为硫磺岛进行物资补给的中转地父岛的港口设施。从8月至10月,共进行过48次轰炸,投弹约4000吨,但收效甚微。

1944年11月24日,塞班岛的美军首次出动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引起了日军极大的恐惧,并随即作出反应,三天后即1944年11月27日,硫磺岛上的日军出动了2架飞机空袭塞班岛美军B-29航空基地,击毁B-29一架,击伤十一架。

随后的日子里,硫磺岛上的日军又多次组织对塞班岛美军航空基地的空袭,至1945年1月2日,已累计击毁B-29六架,严重威胁着美军B—29航空基地的安全。为压制硫磺岛日军飞机的袭扰,美军于1945年2月8日组织了一次海空协同突击,出动飞机192架次,其中B-29重轰炸机62架次,B-24中型轰炸机102架次、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共投掷炸弹814吨,发射203毫米炮弹1500发、127毫米炮弹5334发,这样猛烈的轰击,却并未彻底摧毁硫磺岛机场,仅仅起了短暂的压制作用。自这次海空协同突击后,美军在1945年2月间又组织了四次类似的海空联合突击。

1945年2月9日起,由黒尔少将指挥的第七航空队B-24轰炸机只要天气允许,几乎每天出动对硫磺岛进行轰炸,塞班岛的B-29也不时加入对硫磺岛的轰炸,至1945年2月初,美军共出动舰载机1269架次,岸基航空兵1479架次,军舰64艘次,总共投掷炸弹6800余吨,发射大口径舰炮炮弹2万余发,其中406毫米炮弹203发,203毫米炮弹6472发,127毫米炮弹15251发。美军如此猛烈密集的火力轰击,由于日军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效果十分有限,对岛上两个机场也没能予以彻底摧毁,日军总能在空袭后迅速修复。而且,日军初步领略到了美军的火力,更加倾注全力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

1945年1月26日,完成了对吕宋岛登陆作战支援任务的第三舰队返回乌利西基地,进行休整。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第三舰队随即改称第五舰队,这是美军自1944年秋开始实行的新措施,为太平洋舰队配备了两套司令部指挥参谋人员,在哈尔西指挥下,番号为第三舰队;当由斯普鲁恩斯指挥时则称之为第五舰队,一般一人在前线指挥作战,另一人则在后方筹划酝酿下一次作战,这样既能充分使用兵力,又能迷惑日军。

斯普鲁恩斯和尼米兹都认为攻占这样一个弹丸小岛,不会费多大力气,但看了对硫磺岛的空中侦察所拍摄的航空照片后,才知道在这个岛上极可能存在不同寻常的防御系统,史密斯中将仔细研究了航空照片后,表示这将是最难攻占的岛屿,并预计要付出两万人的伤亡。

1945年1月28日当负责组织对日军本土战略轰炸的陆军航空兵第二十一航空队司令柯蒂斯.李梅少将前来协商航空兵如何支援硫磺岛登陆作战时,斯普鲁恩斯就向他提出硫磺岛对于战争究竟有多少价值?李梅立即肯定地表示没有硫磺岛就无法有效地对日军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斯普鲁恩斯这才如释重负,决心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攻取硫磺岛。

1945年2月2日,尼米兹来到乌利西,视察硫磺岛作战的准备情况。斯普鲁恩斯提议为阻止日军对硫磺岛可能的增援,必须首先使用舰载航空兵对日寇本土的关东地区机场进行压制,尼米兹同意了这一计划。随后,尼米兹又前往塞班岛观看了将在硫磺岛实施登陆作战的第五两栖军的三个海军陆战队师进行的临战演习。

1945年2月10日,斯普鲁恩斯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为旗舰,第58特混编队司令米切尔以“邦克山”号航母为旗舰,一起率领由12艘航母、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77艘驱逐舰组成的航母编队驶离乌利西,经马里亚纳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以东,直扑日军本土。

这是美军自1942年4月杜里特尔空袭东京以来航母编队第一次袭击日本本土。斯普鲁恩斯计划16日抵达日本外海,以16日、17日两天时间对日本本土关东地区的机场进行压制性的空袭,然后再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他特别担心日军神风敢死队的威胁,所以每艘航母上只30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其余全部搭载战斗机。为了尽量减少被日军发现的可能,出动多艘潜艇在编队航道前方担任侦察搜索,而塞班岛的岸基航空兵则以B-24和B-29对编队经过的海域上空进行巡逻警戒。编队自身还以多艘驱逐舰在编队前方组成搜索幕,同时以舰载机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反潜警戒。正是由于采取了上述严密的防范措施,加上恶劣天气的掩护,美军航母编队于16日拂晓一直到达距东京东南125海里海域,此地距最近的日本本土海岸仅60海里,仍没被日军发现。

1945年2月16日,美军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1000余架次,分成数个攻击波对东京湾各机场进行攻击,由于天空中阴云低垂,攻击效果并不理想。

1945年2月17日,美军又出动两个攻击波舰载机500余架次,对关东地区的机场、飞机制造厂、锚泊船舶等目标进行了轰炸。两天里,美军在空战中击落日机332架,在地面上击毁日机177架,给一些机场、飞机制造厂造成了一定破坏,这次空袭的效果不是很大,但却极大吸引了日军注意力。当天下午,美军航母编队离开日本外海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

炮击

1945年2月14日,威廉.布兰迪海军少将率领由6艘战列舰、12艘护航航母、5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支援编队离开塞班岛前往硫磺岛。

1945年2月15日,美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在尼米兹陪同下到达塞班岛,听取有关硫磺岛战役的汇报,并视察战役准备。大病初愈的登陆编队司令特纳,人称“短吻鳄”,汇报原计划对硫磺岛进行十天的炮火准备,因为军舰无法携带十天炮击的弹药,只能进行三天的炮击,但特纳表示对面积仅二十平方公里的小岛进行三天的炮击已经足够,炮火未能摧毁的防御将由登陆部队来完成。

1945年2月16日清晨,布兰迪的火力支援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开始实施预先火力准备。所有战列舰、巡洋舰都被划分了地段,对已查明的目标逐一摧毁。为确保炮击的准确,有几艘战列舰甚

至在距岸边仅3000米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但由于天气不佳,岛上又是硝烟弥漫,预定的750个目标只摧毁了17个,炮击效果很不理想。日军只以部分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反击,击伤战列舰、巡洋舰各一艘,大口径火炮出于隐蔽考虑,一炮未发。

1945年2月17日,美军水下爆破队在12艘登陆炮艇的掩护下探测海滩礁脉的航道,并清除水下的水雷和障碍物,折钵山岸防炮阵地(海军指挥)以为美军登陆在即,下令大口径火炮开火,将12艘登陆炮艇击沉9艘,击伤3艘,艇员阵亡、失踪44人,伤152人。美军大为震惊,岛上的日军竟然还有如此猛烈的火力,立即对这些刚暴露出的目标进行轰击。

从16日至18日三天里,美军除了舰炮火力外,护航航母的舰载机也全力出击,有的进行空中掩护;有的进行反潜警戒;有的观测校正弹着;有的向日军阵地投掷燃烧弹,烧掉日军阵地的伪装,使之暴露出来,以便于舰炮将其消灭。而塞班岛的轰炸机也频频前来助战,对硫磺岛进行轰炸。这三天中,硫磺岛几乎完全被美军火力轰击的硝烟所淹没,日军只得龟缩在坑道里无法活动。据统计,美军在登陆前共消耗炮弹、炸弹24000余吨,硫磺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了1200吨,但日军凭借坚固的地下工事,损失轻微。

登陆


硫磺岛战役

日军火力隐藏点


硫磺岛战役

冲锋意味着死亡

1945年2月19日

凌晨02:00时,100架轰炸机先进行轰炸。

06:00时,特纳率领的登陆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斯普鲁恩斯和米切尔指挥的航母编队也到达硫磺岛西北海域,此时,硫磺岛出现了少有的晴朗天气,天高云薄,微风轻拂。

06:40分,美军舰炮支援编队的7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开始直接火力准备,航母编队一边担负空中掩护,一边出动舰载机参加对硫磺岛的航空火力准备。这次火力准备,时间虽短,但因为天气晴朗,目标清晰可见,效果比较理想。

登陆部队海军陆战队三个师,以陆战第4、第5师为一梯队,陆战3师为预备队,在直接火力准备的同时,第一批登陆部队八个营完成了换乘。

登陆滩头在硫磺岛的东海滩,从折钵山山脚下沿海岸向东北延伸,总长3150米,从南到北依次每450米划分为一个登陆滩头,代号分别是绿一、红一、红二、黄一、黄二、蓝一、蓝二。陆战5师在南端的三个滩头登陆,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孤立或攻占岛南的折钵山,陆战4师则在北面的四个滩头登陆,攻击一号机场。

08:25分至08:59分舰炮持续炮击。此时登陆艇在海面转圈航行让守军无法知道登陆的确切时间。

08:30分,第一波68辆履带登陆车离开出发点,向滩头冲击。

08:59分,舰炮火力开始延伸射击。

9点整,由第4,5海军陆战师组成的第一波3万人开始登陆,一开始非常顺利,日军按照预先的部署使美军遭遇抵抗十分微弱,只有迫击炮和轻武器的零星射击,美军遇到的最大阻碍是岸滩上的火山灰,由于岸滩全是火山灰堆积而成,土质松软异常,履带登陆车全部陷在火山灰中,难以前进,后面的登陆艇一波接一波驶上岸,却被这些无法动弹的履带登陆车阻挡,根本无法抢滩登陆,艇上的登陆兵只好涉水上岸。见日军只有零星的轻武器射击,特纳甚至认为照此发展,只需五天就可占领全岛。

但好景不长,日军等美军炮火开始延伸,栗林就下令从坑道进入阵地。

9:30分,美军的坦克上岸,随即引导并掩护登陆部队攻击前进。

10:00整,日军突然发动反击,登陆的美军才推进了二百余米,根据事先早已测算好的数据,日军炮火准确覆盖了登陆滩头,一时间,美军被完全压制在滩头,伤亡惨重,前进受阻。陆战4师的第24,25团死伤25%,第一波上陆的56辆坦克半数损失,本该发挥巨大作用的坦克,大都陷入火山灰,动弹不得,少数几辆也行动蹒跚,很快就成为了日军反坦克炮的目标,被一一击毁。美军只能依靠士兵用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而每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陆战5师因为比陆战4师晚了大约20分钟遭到炮击,而且炮火相对比陆战4师遭受的要弱,所以先头的28团1营得以利用这一机会,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切断了折钵山与其他地区日军的联系,2营则随后向折钵山发起了攻击。陆战4师在日军猛烈炮火阻击下,几乎寸步难行。就在这样的危急时刻,美军的舰炮火力给了登陆部队以极其有力的支援,此次登陆,美军登陆部队每个营都配有舰炮火力控制组,能够及时召唤舰炮火力的支援,而空中的校射飞机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准确测定日军炮火位置引导舰炮将其消灭,可以说,在太平洋战争历次登陆战中,舰炮火力支援从没有像硫磺岛登陆战那样有效,在舰炮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美军登陆部队艰难向前推进,全天美军共消耗127毫米以上口径舰炮炮弹38550发,火力支援之强,史无前例。

10:30分,美军已有8个步兵营和1个坦克营上岸,正竭力扩大登陆场。

11:00时,风向转为东南,风力逐渐加大,给美军的登陆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这时各团的预备队营正在登陆,许多登陆艇被强劲的阵风吹得失去控制,甚至倾覆,再加上日军炮火的轰击,滩头上到处都是损坏的登陆艇,而后续的物资和人员仍在按计划源源不断上岸,整个海滩一片混乱。但这样混乱的场景因尘土飞扬,硝烟弥漫,海面上的军舰根本看不清楚,特纳向尼米兹报告登陆部队几乎没遇到抵抗,伤亡轻微。

12:00时许,美军陆战4师23团才前进了450米,接着继续在火力支援下攻击前进,直到十四时,才攻到一号机场。而陆战4师的另一个团25团则被日军在蓝二滩东北的一个小艇专用港边悬崖上的大量永备发射点所阻,伤亡严重,却毫无进展,为摧毁这些永备发射点,美军使用了一种新的引导舰炮射击法:先以登陆艇向目标发射曳光弹,巡洋舰再根据曳光弹的弹着射击,效果极佳,到黄昏时分,终于消除了这些火力点的威胁,但25团在登陆当天几乎没有进展。陆战5师情况梢好,28团已割裂折钵山日军与其他地区日军的联系,将其包围起来;27团在海滩上被困四十分钟之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推进到了一号机场南端,其余4万人也开始登陆。

日落时,美军已有6个步兵团、6个炮兵营和2个坦克营共约3万人上岸,占领了宽约3600米,纵深从650米到1000米不等的登陆场,全天有566人阵亡,1858人负伤,伤亡总数约占登陆总人数的8%。就第一天的战况而言,还不算太糟糕,但随后的战斗将更加艰巨。

天黑后,美军害怕日军发动大规模夜袭,海面上的军舰几乎不间断地向岛上发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出乎意外的是,日军通常会在登陆的当天夜间发动的夜袭根本没有,除了一些小股日军的袭扰外,太平无事。这是因为栗林深知自己的实力,坚决不采取自杀性的冲锋。度过了第一个平安的夜晚后,迎接美军的将是更为残酷的战斗。

1945年2月20日,从凌晨开始,美军舰炮就根据登陆部队的要求进行火力准备。

8:30分,美军登陆部队发起了进攻,28团进攻折钵山。其他三个团向元山方向进击。陆战4师在舰炮和坦克支援下,攻占了一号机场,并切断了岛南日军与元山之间的联系。机场刚刚被攻占,工兵就开始全力抢修,以便尽快能投入使用。陆战5师向折钵山攻击,折钵山独立守备队由日军第312大队和速射炮第10大队组成,日军防守顽强寸土必争。由于日军很多工事都建在舰炮火力无法射击到的岩洞中,在坦克到来前,28团几乎无法前进,最后在坦克掩护下,以手榴弹、炸药包、火焰喷射器逐一消灭岩洞中的日军,有时甚至出动推土机将洞口封闭,因此进展极为缓慢,直到黄昏,才总共前进了180米。折钵山独立守备队队长厚地兼彦大佐战死。

1945年2月21日,岛上的激战仍在继续,进展十分有限。海滩勤务大队经过不懈的努力,解决了滩头的混乱局面,天气却愈加恶劣,海上风大浪高,严重影响了补给品的卸载。由于岛上的部队伤亡较大,作为预备队的陆战3师21团奉命登陆投入战斗。日军32架飞机从千叶县香取基地起飞对美军展开敢死攻击。击伤美军航母萨拉托加号,击沉护航航母俾斯麦海号。美军当日死亡644人,伤4,108人,失踪560人。

1945年2月22日,因大雨美军登陆部队被迫停止进攻,抓紧进行战地休整。由于三天来,美军在硫磺岛上阵亡、失踪人数已达1204人,负伤4108人,由于战斗减员严重,第3海军陆战师接替第4海军陆战师继续进攻元山。美军用火焰喷射器逐次消灭坑道中的日军,无法烧到的情况用黄磷弹或者灌入汽油点燃熏烤。美国国内的新闻界甚至强烈要求“让陆战队喘口气——给日本人放毒气。”诚然,对付隐藏在坑道或岩洞中的日军,毒气既实用,又比火焰喷射器更为“仁慈”,尽管美、日两国都没有签署严禁使用毒气的《日内瓦公约》,但罗斯福总统和尼米兹都不愿违反公约,战后尼米兹承认,没有使用毒气完全是出于道义的考虑,结果使大量优秀的陆战队员付出了生命代价。

1945年2月23日,美军陆战4师以2号机场为目标发起总攻,但在日军永备发射点、坑道、地堡和岩洞工事组成的防线前,推进极为缓慢,简直像蜗牛爬行。全天,只有右翼前进了约300米,左翼和中间几乎毫无进展。战果是在折钵山,美军因其不断喷发烟雾,称之为“热岩”,日军几乎将整座山掏空,修筑有数以千计形如蜂窝一样密集的火力点,尤其是山顶的观察哨,居高临下俯瞰整个东海岸,能准确指引、校正纵深炮火的射击,对于美军威胁极大。

10:20分,经过4天的血战,陆战5师28团由哈罗得.希勒中尉率领的44人组成的小分队,终于攻上了折钵山山顶,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尽管折钵山里,仍有近千日军凭借着坑道和岩洞工事在拼死抵抗。乔·罗森塔尔知道此消息便大喊着冲上了折钵山,可是国旗已经升上去了,此时岛上战事正酣这面星条旗大大的鼓舞了美军的士气。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山顶的旗帜,他们决定换一面更大的国旗。于是,指挥员命令779号坦克登陆舰紧急将一面更大的国旗送上岸。

四小时后,12:15分希勒的6名士兵又插起了一面更大的星条旗,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将插旗时的情景拍摄下来,这张照片随即广为流传,成了著名的《美军士兵在硫磺岛竖起国旗》,后来这幅照片成为许多雕塑和绘画作品的原型。在华盛顿市外的阿灵顿县依照这张照片做的雕塑成为纪念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纪念碑,成为胜利的象征。后来太平洋战区总部还专门查询插旗的陆战队员姓名和家庭地址,进行表彰。刚赶到硫磺岛视察的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和第五两栖军军长史密斯注视着在折钵山山顶飘扬的国旗,非常激动,福雷斯特总结到:“折钵山升起的国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从此后五百年的荣誉!”海面上军舰上的水兵看到这面象征胜利的旗帜,欢声雷动!——特纳将陆战五师二十八团留在折钵山,负责肃清山上残余的日军,而五师的另两个团则调到北部,协同四师攻击元山地区的日军。

同日美军的航母编队在硫磺岛以东海域与海上勤务大队会合,接受海上补给,当晚再次向日本本土进发,以压制日本鬼子可能对硫磺岛的支援。

1945年2月24日,战斗更为激烈残酷,日军使用战车26联队防守元山机场。陆战3师21团在海空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由坦克开道,终于突破了日军在元山机场南侧的防线,推进730米,拔除了日军近800个碉堡,日军随即发动了一次逆袭,二十一团猝不及防,一度被迫后退,随后在舰炮支援下拼死反击,才将阵地巩固。很快美军就发现,随着逐渐升高的地形,日军构筑了密如蚁穴的地堡和纵横交错的坑道网,凭借着这些工事


硫磺岛战役

美军作战计划与滩头分布

抵抗是越来越顽强。至当天,美军伤亡总数已达6000人,其中阵亡1600人,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美军将作为预备队的陆战3师师部和陆战第9团、野战炮兵第12团送上岛,投入战斗。

1945年2月25日,三个陆战师在硫磺岛并肩开始攻击,4师在右,3师居中,5师在左,并列向东北推进。

同一天拂晓,美军的航母编队到达距东京东南190海里海域,出动舰载机对东京地区日本人的机场和飞机制造厂进行空袭。

1945年2月26日黄昏美军占领元山机场,至此日军死伤过半,弹药只剩原来的1/3。同日美军工兵修复千鸟机场可供侦察机起降。3月初机场基本上完成修复。

空袭和第一次空袭一样,因为天气恶劣,轰炸效果并不理想,米切尔随后指挥航母编队转向西南,前去突击冲绳岛。于1945年3月1日对冲绳首府那霸进行了空袭,同时对冲绳岛、庆良间列岛和奄美大岛等地进行了航空摄影,为即将开始的冲绳战役提供资料。航母编队最后于1945年3月4日返回了乌利西。

推进

硫磺岛上的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战斗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消耗,有时一整天只前进4米,惨重的伤亡甚至使军官们都没有勇气再将士兵投入战斗。日军在元山的正面由千田少将率领混成第2旅团防守,在对岛上第二制高点382高地的争夺中,陆战4师屡屡陷入日本鬼子的交叉火网,伤亡极其惨重,382高地因此被称为“绞肉机”,战斗部队的伤亡高达50%以上,有经验的连、排长和军士长伤亡殆尽,许多部队连长由少尉或上士担任,而排、班长大都由普通士兵担任。美军必须逐一消灭侧翼的鬼子的阵地,解除侧翼威胁,才有可能向前推进,所以战斗异常残酷、激烈,直到1945年3月2日,24团才攻上了高地,但所付出的伤亡是巨大的,有好几个连的官兵非死即伤,几乎全连覆没。

左翼的5师,攻击362高地的遭遇与4师在382高地如出一辙:刚攻上山头,侧翼日寇立即以密集火力封锁美军的退路,再以纵深火力和凶猛的反击将攻上高地的美军尽数消灭,美军死伤枕籍,却毫无收获,只得先消灭最突出部的日寇阵地,再步步为营艰难向前推进。日军早已掌握了美军的攻击程序,先是航空火力准备,再是舰炮火力轰击,接着是地面炮火射击,最后才是步兵冲击,所以日军总在坑道里躲过美军的炮火,再进入阵地迎击步兵的进攻,美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势都落空了。美军饱尝失利的滋味,终于痛定思痛,改变战术,1945年3月7日拂晓,美军没进行任何炮火准备,借助黎明前的黑夜,悄然接近日军阵地,突然发起冲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攻占了362高地。

陆战队员的巨大牺牲并没有白费,1945年3月3日,就有一架C-47运输机在硫磺岛的一号机场降落。次日一架在轰炸东京后受伤的B-29在硫磺岛紧急降落,3月6日第一架P-51战斗机在硫磺岛降落。硫磺岛的战略价值已经开始得到了体现。

1945年3月7日,美军发动总攻,担负中央突破的陆战三师势如破竹,进展神速,遇到难以克服的日军阵地就设法绕过去,继续向前推进,尽管给后续的陆战4师、5师留下不少“钉子”,但3师突破了日军的防线,并于两天后攻到了西海岸,占据了一段约800米长的海岸,将日军分割为北、东两部分并切断了联系。陆战3师21团1营最先杀到西海岸,作为战绩的证据,营长在一个军用水壶里装满了海水,贴上:“只供检验不得饮用。”的标签,派人送给师长厄金斯少将。

1945年3月9日美军占领了尚未完工的三号机场。栗林中将得知美军突破了防线将日军一分为二时,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他深知美军火力强,正面进攻难以奏效,所以进行的是夜间渗透反击。他命令部队尽可能穿越美军的防线,渗透到美军后方重新打通两翼联系。美军发现了日军的行动,发射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许多日军越过了美军的前沿防线,有的甚至渗透距离达1600米,但美军预备队和后方勤务人员,依托工事顽强抗击,给予反击的日军重大杀伤,天亮时,日军的反击被彻底粉碎,伤亡至少一千人,徒劳无功,反而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给以后的作战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945年3月10日,陆战3师将日军防线截为两段后,随即开始向两面扩张战果,9团向东,21团向西,分别策应陆战4师、5师的攻击。尽管日军的防御态势已经相当不利,但日军仍依托工事死战不退,尤其是陆战5师面对的是由栗林直接指挥的部队,遭到的抵抗更为激烈,陆战5师的伤亡超过75%,许多战斗部队失去了战斗力,师部的文书、司机甚至炊事员等勤杂人员都投入了战斗。3师、4师的伤亡也很严重,出于这种情况,陆战4师师长克利夫顿.凯兹少将向粟林忠道中将和硫磺岛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145联队队长池田增雄大佐发出劝降信,信中首先向他们无畏精神和英勇作战表示了尊敬,接着说明了无法取胜的处境,最后要求他们指挥所属部队停止抵抗,美军将根据《日内瓦公约》保证投降的日军受到人道待遇。但劝降信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1945年3月16日,东北部的800余日军被歼灭,美军于当日18:00时宣布占领硫磺岛,但战斗仍在继续,粟林指挥残部依然在抵抗,有时战斗还相当激烈。

败局已定,同日,栗林中将命令步兵第145联队长池田大佐烧毁军旗,并向东京大本营发出诀别电:“面对数量和质量占优的陆海空攻击,卑职已尽全力,然险要尽落敌手,卑职万分抱歉”然后销毁密码,准备实施最后的决死反击。

硫磺岛战役

日军隧道


1945年3月17日,日军大本营晋升栗林为大将军衔,以表彰他的英勇作战。同日粟林对残余部队下达总攻击指令:

一、战局已无可挽回。

二、兵团于17日晚上发动总攻击。(实际上17日晚并没有发起总进攻,而是等到了26号清晨。)

三、各单位于本夜午时,向各方面的敌军进攻,战到最后一兵一卒。

四、我将一如往常在诸位前头。

陆战三师师长厄金斯少将找到两名日军战俘,给了他们很多干粮,还配备了一部最新式的报话机,然后让他们给栗林和池田带去劝降信。这两名战俘将劝降信设法交给了池田的传令兵,但到了规定的时间期限,日军仍未投降,这两战俘为美军的人道主义待遇所感动,竟留在日军防线里,通过报话机为美军炮火指引目标,一直到18日才返回美军战线。

从16日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后又经过整整一周的激战,24日美军才将残余的日军压缩在岛北部约2100平方米的狭小范围里。

玉碎

1945年3月25日,栗林派人设法通知岛上每一个人,于夜间携带武器在三号机场附近的山区集合。

1945年3月26日凌晨,栗林忠道亲自率领约350名日军向二号机场的美军发起了最后反击,许多美军在睡梦中被杀,天亮后,美军组织扫荡,四处追杀这股残余日军,激战三小时,将这股日军大部歼灭,日军仅遗留在美军阵地前的尸体就有250具,栗林负伤后在岛上剖腹自杀,美军伤亡172人。美军于当天9:00时宣布硫磺岛战役结束,但残余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4月底。

海战

硫磺岛的日军在殊死抵抗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由于主要的水面舰只在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损失殆尽,残余军舰因为燃料不足,也无力组织救援。能够出动增援的就只有岸基航空兵和潜艇部队了,但岸基航空兵的第一、第二航空舰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第三航空舰队还在训练中,而且是准备在本土保卫战中使用,因此,日军大本营决定尽量避免损失,只以少量飞机和潜艇实施“特攻作战”,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

1945年2月19日,日军在香取基地成立了以自杀飞机为主体的“第二御盾特别攻击队”,专门担负特攻使命。

1945年2月21日,这支特攻队转场至八丈岛,于中午加油完毕,分批出击。17时许,第一攻击波的6架自杀飞机飞临美军在硫磺岛西北35海里正准备执行夜间空中巡逻任务的“萨拉托加”号航母上空,日机随即展开攻击,有4架被击落,另2架接连撞上这艘航母,使该舰受伤起火,所幸伤势不重。

18:50分,“萨拉托加”号的水兵刚把舰上的大火扑灭,日军第二攻击波5架自杀飞机就接踵而至,前4架均被击落,第5架虽被击伤,仍一头撞上“萨拉托加”号,在航母甲板上翻滚着落入海中,给母舰造成了多处创伤,被毁飞机42架,舰员阵亡123人,伤192人。只是因为舰上损管人员抢修得力才幸免沉没,终因伤势太重而奉命撤出战场,随即回国进坞大修,直到战争结束都未能参战。

反扑

与此同时,日军神风敢死队的自杀飞机还攻击了硫磺岛以东的美军舰艇,一架日机撞上了“俾斯麦海”号护航航母的后升降机,并在机库里爆炸,立即引爆了机库里的飞机,大火迅速蔓延,很快波及到了弹药舱,引发了大爆炸,舰长见无法挽回,只得下令弃舰。该舰燃烧了足足三小时,才沉入海中。舰上水兵伤亡约350人。被日军自杀飞机击伤的还有“隆加角”号护航航母、477号和809号坦克登陆舰、“基厄卡克”号运输船。

日军除组织自杀飞机的攻击外,还以潜艇实施特攻作战。1945年2月19日,日寇以伊—368、伊—370、伊—44各携带五条、五条和四条人操鱼雷,组成代号为“千草”的特攻队,于1945年2月20日、21日、22日分别从濑户内海的大津岛潜艇基地出发,前往攻击硫磺岛海域的美军舰队。

1945年2月23日,又命令16日从吴港出发原定前往琉球群岛活动的吕—43号潜艇改往硫磺岛攻击美舰。

1945年2月26日,到达硫磺岛海域的伊—368号和吕—43号被美军舰载机击沉,伊—370号则被美军的驱逐舰击沉。伊—44号多次向美舰接近,都受到美军反潜舰只的有力压制,无法占据人操鱼雷的出发阵位,只好返航,回日本后艇长因未完成任务而被撤职。

1945年2月28日,日军又以伊—58号和伊—36号潜艇各携带四条人操鱼雷组成代号为“神武”的特攻队,分别于1945年3月1日和2日从吴港出发,但到了1945年3月6日,日军统帅部见硫磺岛大势已去,这才命令在硫磺岛海域活动的潜艇全部撤出。

战役结局:

美军获胜

美军本来计划五天拿下硫磺岛,但结果整整打了一个月的硬仗。3月26日,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但在这前一天,即25日,隐藏的日军还跑出洞穴进行最后一次进攻。结果,除200人被俘外,岛上日军全被击毙。这次战役中,进攻部队的伤亡超过了守军:美国陆海军将士负伤19000人,阵亡约7000人。此外,巨型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受重伤,护卫航空母舰俾士麦海号被击沉。

1945年3月16日,美军宣布硫磺岛已被占领。1945年3月21日,日军大本营发布硫磺岛日军玉碎的报告:“战局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17日午夜最高指挥官胸怀必胜的信念和对皇国安泰的祝福率领全军向敌人发起冲锋,随后音讯皆无,硫磺岛守备部队的玉碎壮举,必将成为一亿国民的典范”。

1945年3月24日,美军正式宣布硫磺岛战役结束。至此,硫磺岛战役美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硫磺岛上的全体美军将士在陆战5师28团2营升起的国旗的鼓舞下,士气大振,浴血奋战,取得了硫磺岛战役的胜利。这一副照片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了美国民族的象征,乔.罗森塔尔也因此一夜成名。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上,有一座巨型雕像,六名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正奋力插起一面美国国旗。这座雕像也正是根据这张著名照片塑成的。

硫磺岛战役

纪念雕像

双方伤亡

日军硫磺岛战役,守备部队阵亡22,703人,被俘1,083人,共计23,786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

美军从1945年2月19日至1945年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

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