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到中年,不露三物,不欠三債,指的是哪些呢,農村老人說的有道理嗎?

小馬話三農


人到中年,生活不易,這是網絡上很多中年群體形容自己的生活的狀況。人到中年,應該是有了一定的社會生活經歷,所以在做事方面,往往會遵循著“不露三五,不欠三債”的生活準則。在我看來,這三物,指的應該是房子、車子、和票子。三債所說的應該是人情債,金錢債和親情債。

一、人到中年需要韜光養晦,不露三物

經過多年的打拼,人到中年的這個階段,不管是生活還是事業都開始進入了穩定和發展時期,不管是車子、房子和票子都已經開始有了,不管自己的這三樣東西有多好,也不應該逢人就去炫耀自己的房子有多大,車子能有多好,票子能有多麼多。到了中年,應該養成成熟穩重的性格,就算是選車,也應該選擇穩重的車,而不是特別拉風的,因為這個時候才明白車是自己使用的,不是給別人看的。

二、人到中年輸不起,不欠三債

中年人不能欠金錢債,因為窮不起。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任性辭職,有時候理由也很讓人匪夷所思。有的原因就是簡單的想出去看看,有的是因為單位制度太嚴格,而人到中年就不一樣了,不管在工作中受到多大的委屈,也會選擇忍著,而不會摔門而去。因為中年的群體身上揹負著太多的壓力和負擔,房貸和家庭生活都壓在自己的肩膀上,能多賺一分錢就是一分錢,畢竟一個大男人去開口向別人借錢,真的是難以張開嘴。

親情債不能欠,人到中年父母上了年紀,辛苦一輩子把自己養大,要讓父母儘量過上好日子,不能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時候才後悔不已。下有孩子,孩子是自己的心頭肉,再苦不能苦孩子,儘管不富裕也會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不管再苦再累也要多陪陪父母愛人和孩子。

人情債不能欠:生活在農村,最不能欠的就是人情債,大家互相交往,一些人情世故往來必須做到位,你家有事情如果別人給你上禮了,等到人家辦事情的時候你沒還禮,這種事情是最招人仇恨的事情。所以說人情債不能欠。

農村俗語:人到中年,不露三物,不欠三債,指的是哪些呢?大家認為這種說法有道理麼?歡迎大家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前幾天,朋友們聚在一起還聊起這個話題。有人說,40歲之前總感覺自己總有使不完的勁,無論前一天有多累,睡一晚之後又活蹦亂跳的了。可是到了40歲之後,明顯覺得體力上大不如從前,不是一個晚上就能休息過來的。

以上只是身體上的變化,人到中年還有許多環境也在變化。年輕的時候你贏得起也輸得起,可以試可以闖,但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更需要的是穩妥,咱們只能贏不能輸了!農村俗語“人到中年,不露三物,不欠三情”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不露三物

這裡的露是顯擺的意思。是說人到中年不宜在眾人面前顯擺自己的本領、資產和人脈。農村人講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來不會在眾人面前吹自己,從來不在嘴上吹噓自己有多能耐,從來不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有多牛,從來不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攀附誰!

愛吹噓的人正好說明了自己的淺薄。年輕的時候吹一吹,可能還會有人原諒,還有父母為自己擋架做支撐。人到中年的時候,父母已經年邁,孩子嗷嗷待哺,你不來點兒實的,全家生活就難以應付!

不欠三情

人到中年,左手經驗叢生,右手教訓縱橫。世間許多的事情,你已經經歷了,也看開了。你在單位或許是根草,在家裡卻是全家的頂樑柱,人生最應該珍惜的是父母家人。在這個時候,你更應當珍惜與父母、配偶、孩子的感情,不欠父母情、夫妻情、子女情。

父母已年邁,孝順在當下,千萬別到時候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傷。妻子(丈夫)才是要陪你一輩子的人,珍惜眼前人,結一份善緣,你才能老有所伴,有個幸福的未來。而孩子呢,要全身心地投入培養,否則,人生最大的悲哀家是教育孩子的失敗!

農村這些老話看似少了人生理想,卻句句實在,是人們多少年來生活經驗的總結,是非常有道理的。對此,您也認同嗎?歡迎留言分享。


表裡鄉村


人到中年,生活不易,上要養老,下要養小,更要在社會上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情。中年人行走於社會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掉入別人預設的陷阱中。所以有句農村俗語說得很好,叫“人到中年,不露三物,不欠三債”。

我們先來說一說不露三物指的是什麼?三物當然是指三樣對中年人來說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住房、汽車和票子,通俗來說,就是告訴中年人,不要有事沒事就去炫富。偏偏就有些中年人心理不平衡,覺得自己賺了錢,如果不炫耀一下,都對不起自己。

加之網絡發達,於是我們就在網上經常能看到一些人通過各種方式有意無意炫富。最新的一個炫富視頻是一個人在睡覺前,坐在用錢鋪好的床上,一邊準備睡覺還一邊對著鏡頭笑。

這些炫富視頻出現在公眾眼前,極大地刺激了公眾的情緒,從而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對於中年人來說,這是很不應該發生的事情,你賺錢了,買了房子買了車,安安靜靜享受生活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讓別人知道呢?你生活是為了讓別人看的嗎?

更重要的是,本來社會貧富差距就存在,你這樣做,容易引起社會大眾情緒上的憤怒,從而導致一些社會極端事件的發生,影響社會的穩定。一個炫富的視頻,就相當於把一根火柴扔進熾熱的柴火堆裡,瞬間燃爆。

那麼人到中年不欠三債又是什麼意思呢?關於欠債的問題,許多創業初期的人都遇到過,一時資金週轉不開,就得向別人借錢。等到工廠產生利潤了,再把錢還回去。不欠三債指的是不欠人情債、親情債和友情債。人情債不能欠,欠了的話一定要及時還。在中國農村地區,最難還的債就是人情債。

一不小心受了別人的恩惠,心裡就像是堵了一塊大石頭一樣,而且人情債不同於金錢債,說還就能還上的,得找時機。親情債更不能欠,欠了親情債,是要被天打雷劈的。父母養自己一輩子不容易,尤其是在過去農村生活貧困的情況下。

現在自己發達了,父母也老了,要把這份親情傳遞下去,如果對父母欠下親情債,那麼你的行為就會影響到自己的下一代。你是如何對待父母的,那麼將來你的孩子就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你。

最後是不能欠友情債,人在年輕時,可能會結交很多很多朋友,但是到了中年以後,因為各種原因,原來的朋友散去,真正能夠留下來的是以心換心的鐵哥們。這份友誼歷經歲月考驗,可謂是彌足珍貴,不要輕易放棄,如果放棄了,那麼你沒有時間再去重新發展新的友誼。中年時期穩定的朋友關係將會有助於中年人事業的發展,更可以讓中年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總之,“人到中年,不露三物,不欠三債”正確地寫出了中年人在這個年齡段應該有的生活狀態,可謂金石良言,值得深深思考。


小小嬴政


人到中年實屬不易,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在也不能像過去一樣無憂無慮,三十年前睡不醒,三十年後睡不著的情況,在男人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顯現的尤其突出,每天都有為事業去奔波,家裡也是離不開的角色,男人到中年的時刻,也是在爬一個最為陡峭的山坡,無論前方有多麼的坎坷、陡峭,也是低頭前行不能後退偷懶的,那麼農村老人愛說的人到中年不露三物指的又是什麼呢?



人到中年早已經沒有了過去的浮躁,歲月的沉澱讓中年的男人更加的看懂世間的一切,也被稱之為四十不惑,寓意沒有什麼對於自己在迷惑的事情了,不露三物也是在到達一個年齡之後必須要做的。

不露財物:人到中年,經過自己的打拼,或多或少都很能夠有一些餘存,至於錢財之物,決計不是用來顯擺的,因為中年之人,是有更多的事情,是需要錢的,能夠做到不顯山不露水,但到用錢的時候,不去東拼西湊,不去找人借,對於中年男人來說,心理才是最安穩的,不論自己的財物有多少,也是決計不能顯露的。



不露小聰明:這個年紀早已經不是愛招搖的年紀,能夠腳踏實地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才是最根本的,大智若愚在這個年紀才能夠慢慢的顯露出來,而對於小聰明,這個年紀在去做,很讓人產生很不好的印象,對於這個年紀,沒有什麼比人品更重要的了,不要小看偶爾的耍上一次小聰明,對於自己以前的努力是具有毀滅性的副作用的,這個年紀是不在適宜做一些輕浮之事了。

成就不外露:越是成功人士,越不會對於自己的事業成就話不離口,成熟穩重才是中年人必須要做到的事情,越是低調的人,反而不會引起周圍注意,也能夠從容的面對自己所喜愛的事情,我們村就有一個在外面發達了的中年人,覺得事業有成,回家之後也是特別的愛招搖,也愛談論自己在某某城市的成就,這可倒好,很多人去找他,最後給人家辦也不是,不辦大話已經說出去了,最後鬧得特別難堪,所以說成就好與否,都不是要掛在嘴邊的。



不欠三債也是指自己已經人到中年,更應該感恩能夠一些自己一生之中最應該感謝之人,這債是決計不能欠的,首先是自己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永遠銘記在心,孝敬父母也是還債,以前年輕不懂事,當自己到了這個年齡,才深深知道父母的不易,不論是什麼事情發生,孝敬父母是排在第一的。

還有自己的結髮妻子,能夠不論貧窮還是困苦的追隨在自己左右,更不能在妻子人老珠黃之後,產生什麼想法,這種做法是被人所不齒的,風風雨雨一路走來,在這個年齡,更是要對老婆珍惜和愛護,才能對得起一路的相守陪伴。



第三個不能欠的就是自己,人到中年壓力倍增,要在勞碌之餘,更加愛惜自己的身體,身體是一切的根源,沒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所有什麼高談闊論都是空談,不能欠的其實也是自己。

對於農村的很多俗語老話,其實都是我們生活之中的經驗積累,不論在什麼時候,有的老話,還真的很在理,對於這句老話俗語,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四五十歲,已是步入中年之人。 這個年齡段是人生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已經很穩重了。這個時候就要仔細分辨,那些事情該做,那些事不該做。這就是農村人常說的“人到中年,不露三物,不欠三債”。

“不露三物”

不露自己的財富。一個人從青少年成長到中年。積累起來的不僅僅是金錢,更重要的是人生的閱歷、經驗、素質、能力等,這些在西比金錢還珍貴,也算是一筆筆的無形的“財富”。這些財富是屬於自身的,無論誰用什麼辦法始終是拿不去的。唯獨金錢,揮之即來,招手即去。沒有誰讓哪一張鈔票永遠存在自己的身上。這個財富是有形的,就像流水一樣,哪裡是谷底,它就會留向哪裡。人們常說“財不外露”。有錢的時候要儘量地保持低調,不然會招來借呀、竊呀等等的麻煩。中年人還正是壓力最大的時候,此時上有老人要贍養,下有孩子要上學,又面臨著孩子娶媳婦等現實的問題,這些都將是不小的花銷。這個時候如果向別人顯露,讓別人“惦記”,也未必是好事,還會是家庭受到影響。


不露自己的人脈。到了中年,基本上有了“半輩子”的人生履歷。無論在工作中、學習中、勞動中,多少有了自己的朋友,人脈圈子也趨於穩定。其中也不乏過往的、和自己“味口”不和,被踢出“圈”的,也有“同甘共苦、初心未改”的知心朋友。他們曾經或現在還是朋友。“負義”於你也好,“忠實”於人的也罷,這畢竟是你們兩個人之者的“隱私”。不要為徹底擊跨已經遠離的朋友,妄加非議,也不要炫耀好朋友的地位、金錢。要知道,人脈不是拿來顯露的。別人知道了你的人脈,或許會求你作“託”,從中幫忙。辦事的又不是你,萬一“砸”進去金錢,事沒辦成,倒黴的一定是你。假如“物以類聚”,不好的朋友和聽你說話的是一路的,讓你裡外不是人。你還成了背後說人的“小人”。都中年了,落下這個名聲,等於“前功盡棄”,你毫無威信可言。



不露自己的健康。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現代人更加註重健康和養生,長壽的話題也受關注,可是,生活中人們養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給健康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和損壞。中年之後,身體各項機能在不斷的減退,免疫力在不斷下降,身體健康每況如下。中老人是心血管病、腸胃病、腎臟疾病,女性的乳腺等疾病的高發人群。很多人到了中年就開始保養了,誰也不希望自己老了有病纏身,想靠子女來服侍,但是有些人把健康當成是一種資本,喜歡對別人顯露身體的“強壯”,拼酒、冬季穿單薄的衣服、有病不去醫院等等。恕不知外露的同時,搞不好給自己晚年留下病根。



“不欠三債”

不欠菸酒債。好多人沒事的時候總要小喝一兩盅酒,習慣的說法能養生。但是在有些場合,或一個人喝悶酒。有時還去拼酒,喝得走路歪歪斜斜,說話胡言亂語。又可能引起自身心血管病的突發;吸菸的危害更大。中年人的身體器官已經進入脆弱期,容易是氣管、咽喉、肺部、心臟等器官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或病變。因此,為了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抽菸喝酒要及早戒掉。



不欠賭博債。賭博可“十賭九輸”的,但是有些人卻沉迷於此。其心理就是想通過賭博一夜暴富,抵不住金錢的誘惑。細看身邊那些嗜賭如命的人,到最後誰不是輸得一乾二淨,甚至子離妻散。做為中年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需要錢的地方多的是。本來還在種地,還在打工,都是掙錢不容易的“差事”。為了家庭和家人,千萬別涉足賭博。這賭債欠下了,這輩子是還不清的。


不欠感情債。到了中年,也算苦盡甘來,兒女上學或成家,有老人的也基本衣食無憂,家庭充滿了和諧的氣氛。兩個人都以老伴相稱了。有人也說,中年人還是個感情危險的年齡。網上還在討論“女孩喜歡大叔的話題”。中年人可不要因為身處異地或兜裡有點錢,就去迎合這種偏頗的思想。辜負了“老伴”,在孩子面前活得連尊嚴也沒有。如此看來,這感情的債是不能欠。

作為中年人,一定要有城府。如果把自己喜說吐露給別人,有時反而會變成我們的苦悶事。寧可爛在肚子裡,也不要說出去,我們只需要苦樂自度,冷暖自知就好;中年,是人生的“分界點”。既是一個重要階段的結束,也是一個嶄新階段的開始,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讓自己的中年人生有別樣的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