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情薄涼的世界裡,"我不願欠別人的,也不願別人欠我的"是最大的善良。你覺得呢?

竹林聽風2021


我認為這種說法不正確。有兩點值得商榷:一是人情到底是不是薄涼的;二是在現實世界裡,每個人不可能做到不欠別人的人情,也不可能別人不欠自己的。

首先,人是群居生活的,不但有個體性,更重要的是有社會性。所以,人在現實生活中總是和他人發生著這樣那樣的關係,任何人不可能和他人不會聯繫的。在人情的世界裡,有時候你欠他人的,有時候他人欠你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吧。我身邊就有一位朋友,他總是把自己和別人區分的很清,信奉的就是“我不願欠別人的,也不願別人欠我的。”有一次,他的父親出門的時候,突然間頭暈跌倒在路旁。幸好被村裡的一個小夥子路過時趕巧碰上,就救了老人。那人就給小夥子錢,小夥子不要,說,都鄉里鄉親的,我能要錢嗎?再說了,我見到老人怎麼不救呢?

細想想,小夥子說的很對,他救老人並不是圖什麼。即使用錢還這個人情,能還的清嗎?那可是救了一條命!因此有些人情不欠不行,有些人情一旦欠下了就很難還清。

再說說人情究竟是不是薄涼的,我認為這種說法欠妥。老人跌倒了,小夥子義無反顧地救了,能說人情是薄涼的嗎?如果用錢硬是還這個人情的話,未免顯得對小夥子的義舉有些不尊重。表面看起來是知恩圖報,其實是自己太過於自私,想擺脫這個人情的負擔。這哪是善良呢?

至於不願別人欠自己的,似乎沒有什麼錯誤的地方,試問:這樣的人如果遇到一個跌倒的老人,會怎麼樣呢?救還是不救呢?如果救了,肯定就拿人家的錢財。因為,只有這樣才做到別人不欠自己的。但是,這樣做了,讓人總覺得有些地方是不對的。

總之,說“我不願欠別人的,也不願別人欠我的”是最大的善良,我個人認為是不正確的。


拾到轉運珠


真是太認真了。不欠別人的,應當作到一一嚴於利己嗎!但又何必怕別人欠你的呢?一一寬以待人嗎!其實,在這世上,在這周圍的人群中,又能說誰欠誰?誰不欠誰呢?你供他,養他,看起來是白吃白喝,欠你的。可他給你生活的勇氣,活下來的自信。於是,你必須依然愛他,因為你因此有了生活樂趣。你欠他的?還是他欠你的?相親相愛,單親家庭,不也很快樂嗎?多出的那位,就是欠你家庭那一個位置的,如果回來補缺,是好?是壞?世上的事,不用斤斤計較,隨順天氣,自然就好。一切都是冥冥中的安排,欠不欠,誰也理不清。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人可以把控的。有害的肢體部分,缺了反利壽。癌細胞如果不切除,反而對整個身體都有害。佛言捨得,放下身心事,世界既菩提。因此,對欠的利與害,也要辯證地看,不能絕對化;應減少主觀盲動性,遵從客觀實在的規律性。印度詩人泰各爾說:只管一路走過去,不必採了花來保存,一路自會有美麗的鮮花為你開放。風雨過後是彩虹。一位哲人說,謙卑人面帶的憂愁,終會變成喜樂。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人,本來就是群居性的,不可能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世態炎涼,人情薄涼,人走茶涼,在現實中不僅存在,而且很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社交圈子,有人喜靜,有人好動,有人愛說,有人愛唱,有人愛運動,有人書法,凡此種種,有業餘愛好,也是茶餘飯後消遣娛樂的方式。平時多反思反省自己,當然我不欠人,人不欠我是最好的,不過現實生活中,往往相反,很大程度上卻是,不是我欠別人的(人情或錢財),就是別人久我的。其實你欠我,我欠你很正常,沒有要太過於內疚和自責,只需來而不往非禮也。我欠人的,及時還了;別人欠我的,有心還了,還可繼續交往,無心還了,那就是一錘子的買賣,只此一次,以後恐怕再誰也欠不了誰做了!

互幫互助,攜手同進,是非常美好的生存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以相互信任,誠實對待來諦造我們的未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雲鷹


其實做為凡夫俗子一般都如此,談不上最大善良。在一切向錢看的年代,一大批腳跟不穩的人倒向欠別人的行列,不佔白不佔,把欠別人的當本事。但世道是公平的,如今的社會讓他們把欠別人的還上。而且提倡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吃虧是福,虧欠你的總會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返還於你。


乾坤224630279


如果你覺得這世道人情薄涼,能抱著我不欠人、也不願人欠我的宗旨,自然也算一種善良,符合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也有這樣的意味吧。

如果你進入中國農村,在農業社會小農經濟條件下,善良的農民也有這樣樸素的處世之道。如果自己的莊稼或其他利益被人侵犯,他會跟你拼命,但他不會多拿別人的一針一線。所以我們看到漫山遍野成熟的莊稼,主人之外的人不會隨意去動它。


草木情媛


這種善良充滿了卑微感。人是群居隊伍,如果恪守這種善良,會減少人和人之間的交集,讓世態炎涼,讓人情淡薄。

很悲哀的是我身邊的好多人包括我的愛人都是這樣想的,也奉持這種觀念。能自己解決的能自己受點苦,受點累解決的,絕不告訴親戚朋友,所有的苦,所有的痛都自己扛,這看著是對對方的體恤和關愛,但是這種關愛,卻讓對方誤以為,他在你的心中可有可無,你和他的交情淡如水。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很難的事情,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句話的事兒。但是我們因為有這樣的理念,寧願七拐八拐也不願去找別人,所以說你如果是別人,你會怎麼想?以後別人有事,也絕不會找到你的頭上來。

路越走越窄,背影越來越孤單。


長安荒原


這個社會要說互不相欠,是算不了那樣清楚的。但是至少做到大致的平衡,說白了就是互相幫助。既不能向別人一味索取,也不可能永遠無私奉獻。因為人都是有做人底線的,必須達到心理平衡,大公無私,樂於奉獻者會有的,能不能遇到就是運氣,萬一你是大公無私,別人是斤斤計較,不就有了矛盾了嗎?所以,最好是禮尚往來,投桃報李者也可,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也罷,都是這個理。





為民請命的人


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我個人認為,人還是要內心陽光一點,把所有的事情當成最好的去面對。當你開始斤斤,或者認為別人欠你一點,你就對人不滿意的時候,你就會失去很多的快樂,比如,你請別人同事吃了一頓飯,人家忘記把錢給你,或者人家只是想下次在請回來,只不過由於別的原因忘記了,假如你認為別人佔了你便宜,你就不理人家還生悶氣,這樣下去,你不僅不開心,而且還跟周圍的人關係不好。

相反假如你內心比較豁達,把給予別人當做一種快樂,或者說換一個角度來想,首先你個人就會幸福很多,當然就跟周圍人的關係好,如果關係好了,自然當遇到問題會有人幫你


轉角遇到真愛


沒有哪個人可以關起門來過日子,你不欠我,我也不欠你自然也就不存在。

人屬於群居動物,在彼此的相識和相處中會產生感情:愛情,友情。

如果能夠達到所謂的你也不欠我,我也不欠你這種理想的狀態,那一定是完全不相交的兩個人。

既然兩個人毫無瓜葛?那麼何來此一問呢?

要知道:人與人的相識是一種緣分,緣分是一種妙不可言的東西,如此美妙的緣分讓兩個人相遇,相知,我們為何要計較什麼相欠呢?

唯願相處之人互相寬容

唯願相守之人互相體諒

唯願相知之人互相理解

……


章丘巷app


不管是金錢還是情感,我都不願意欠別人的。但是別人欠不欠我的,那是別人的事了,各憑自己良心做事。我只求我內心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