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年初的这场疫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来得太突然。身处长沙的我,从去年底最初武汉疫情爆发时就保持着关注,但也未料到会演变的如此严重,比2003年的非典更甚。现在回想,最初因得知疫情是从武汉野味一条街华南海鲜市场爆发的,是因野生动物引起,所以当时一直将它和禽流感相比,以为只是小范围的事。

说起“野味”“野味一条街”,我印象中,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就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自那之后,各地对贩卖、食用野生动物的商贩、人员查处不断,但却屡禁不止,这让我这个不知“野味”为何“味”的人很是不解。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身处长沙,据我身边的情况来看,当下长沙在这方面还算做的不错,我所去的超市、生鲜市场都未曾发现有售卖野生动物的情况。但这也并不代表,长沙人就从不食野味。事实上,就在现在长沙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上世纪也曾有一条“野味一条街”。

去年底,长沙确定了城市原点为五一广场,所谓城市“原点”,通俗来讲就是城市发展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地带,如北京的城市原点是天安门广场、上海的是国际饭店,无疑城市原点附近都是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市中心地段。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在长沙,由五一官场向北到中山路,向南到黄兴路步行街南口(即南门口),这一范围内,无疑也是长沙城最繁华、人流量最密集的区域。由五一广场向北走五百米,就是中山路口,长沙百年标志性建筑——中山亭就立在这里。

我对长沙的详细历史发展不甚了解,但从种种获知的资料中可以看出,长沙城的中心地带是有过向北移的趋势,因为两千年前屈原、贾谊居住的地方在太平街,西汉定王刘发所筑的定王台在今解放西路附近,这是在五一广场以南。而到了明朝,占据半座城池的吉王府,范围是由今解放西路向北布局的,南门端礼门大致在今黄兴路步行街北口的,北门广智门在吉祥巷东口南,中山路口南边一点。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到了清代,长沙城区中心又继续北移。在古代,城市、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是围绕行政中心而推进的,行政机构所在地必然是该区域最核心、繁荣的地段。清代时,今中山路的位置还是贡院街,贡院街以北分布着湖南巡抚、湖南贡院,巡抚衙门是全省的最高军政机关,原址就在今中山路口北的青少年宫,而中山亭位置驻扎着保卫衙门府的“先锋卫士营”,因此这一建筑那时叫做先锋厅。巡抚衙门前、先锋厅东侧曾有一照壁,据记载是“明朝朱姓皇族长沙四将军府的前照壁”,人们通常称之为“老照壁”,后为建“护国佑民”坊而拆除照壁。

照壁不存,但“老照壁”却作为地名存在下来,1913年长沙地图中,“老照壁”作为此处一街巷名而被标注在上。 而这条街,在世纪末的八九十年代,成了长沙远近闻名的“野味一条街”。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作为街巷,民国时期的老照壁是什么样?我们可以相关史料作为佐证,那时的老照壁街巷一定也是繁华、富庶,川流不息。

其一,老照壁北口的中山路,那可是民国湖南第一街,是长沙城中第一条能跑汽车的柏油马路,中山路上分布着省督军署、省长公署、省国货陈列馆、民政所、财政所等重要单位,是长沙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年出入老照壁的达官显贵、世家望族之多,可想而知。那时的中山路夜宵美食就已经相当火热,而在老照壁街上已经可以买到原装德国黑啤。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其二,老照壁作为街巷名,在清朝时就已经存在,此街以制伞、卖伞而名,民国时期街上有多家伞店,生产售卖油纸伞、洋伞,销量很好,买伞还得提前预定,其中最有名的是老宏贸伞铺。

其三,民国长沙,茶馆文化盛行,在老照壁以西不远处的茶馆巷,就是因汇聚不少公馆、茶铺、茶客而得名,茶馆巷留存至今。而当年老照壁街上有着如民国长沙四大茶馆之一的徐松泉这样知名茶馆,此间茶客除少量达官显贵,更多为市井百姓,在劳作、闲暇之余汇聚于此喝茶聊天,据载此茶馆价格便宜、食品可口。那时大街小巷百姓如果发生纠纷,往往会邀请左邻右舍一起到此茶馆喝茶,评理,叫“吃讲茶”。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此外,民国老照壁街上还有乐义昌、华身丽西服店、魏金兴、美最时帽店、怡和昌南货店、中华、迎春旅社等。

这样的地方,自然繁华,但具体那时是否有野味销售,就不得而知了。1949年修黄兴中路,将其南侧的紫荆街东段并入,统称老照壁。

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巡抚衙门、督军署的位置建起了市青少年宫,附近中山路上还有红色剧院、新华影院等文化单位,老照壁的繁华不输当年。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市青少年宫

到八九十年代,或许是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方面不少老百姓富起来了,另一方面商业的繁荣,也让商务宴请需求迅速增多,加上港澳台等客商野味消费习惯的传播,进一步刺激了餐饮、食品、生鲜市场、特种养殖业的发展。那年代有一大批人在不愁温饱,饱食鱼肉之后,将味蕾伸向了“野味消费”。

八九十年代时,老照壁街上一家挨一家都是野味店,街上随处可见关奇珍野兽的笼子,只要你去找,你能想到的如果子狸、山鸡、穿山甲,山猫、野兔,眼晴蛇,獾子、狐狸、白天鹅,等等被一些人尤其宠爱的野味,都能在这里找到,一般还都是现杀现做,能保证绝对的新鲜。湖南靠近广州,经常有广州、深圳一带的客商被客户请到这里来,品藏湘菜版野味,估计和广东清淡的粤菜比,能吃出另一番风味。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一位老长沙人曾在其博客中回忆,八十年代的老照壁野味一条街上,曾有"猴头火锅″"青辣交炒穿山甲""内宫御厨烩熊掌″等特色菜肴。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野味消费的兴盛,对本就面临生存危机的穿山甲、眼镜蛇等珍稀野生动物带来极大危害。1988年全国人大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法》,此后国家各部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大力合力逐步整治野生动物的狩猎、售卖活动,相关法律法规也日益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步得以加强,食用“野味”的风潮一定程度得到遏制。当然,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直至现在我们还在保护野生动物的路上,还将和狩猎、售卖、食用野生动物者做斗争。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没有需求,就没有杀戮”,老照壁的野味一条街也在相关部门的整治中走到末路,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退出市场。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老照壁

此后街上各店铺陆续转型做起来美容美发用品生意,什么洗发水、洗发膏、牙膏等日用品,都能在这里找到。这类生意,产品往往良莠不齐,一些奸商逐渐开始售卖假货,从而导致市场混乱,效益逐渐下降。到2003年,老照壁拆除原地建成了今天长沙人都会去的乐和城(当时叫时代购物中心)。自此,这个长沙城市中心的野味一条街、美容美发用品街、历史老街算是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长沙市中心也曾有野味一条街?

今天,长沙人逛街逛商场,乐和城是必去点之一。每天无数的市民、游客从此处经过,在此歇脚、购物,但可能只有少数老长沙人才了解,此地原来还有这么一段历史。身处此次疫情中,长沙人更应庆幸,当年市中心的这条“野味一条街”早就消失了,不然会不会已是另一个“华南海鲜市场”?

  • 文/糜子。感谢作者的创作,为我们留下这些美好的生活记录!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关于长沙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稿件都行),我们一起记录长沙生活!投稿请加微信号:ms96218,或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