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成都有一线城市的“病”,却没一线城市的“命”,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弈客空间


什么是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近年来,成都发展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今年7月,在由上海社科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推出的《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8)》中,成都从准世界城市等级升级为第二梯队世界城市,在世界范围内再次彰显了自己的独特魅力。岷山峨峨,蜀水泱泱,惟此名都,九天开出。成都是一座拥有4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全球百强城市;它孕育了金沙遗址、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众多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它全力塑造“三城三都”,以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引领潮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需要。任何一座一线城市都绝非自诩就能成真,但成都这座包容万象的古老之城,正在用坚实的发展走向一线城市。


咕噜咕噜136861567


首先弄清什么是一线城市的“病”:

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变差,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房价虚高,收入配不上房价还不想离开,成都现在确实有这些病,但这是城市扩张中必须经历的,没有这个过程,没有这个病,就不可能成为一线城市。

其次什么是一线城市的“命”:

政治地位突出,辐射力和影响力强大,经济实力雄厚(GDP总量和人均靠前,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地方财政收入较高),科教实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完整,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和产业,有较高的国内国际知名度,有发达完善的市内交通和域外交通,市民人文素养较高等等,这些方面,目前的成都还不够,但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成都还是可以成为一线城市的。一线城市的“命”,是靠努力争取的,是靠奋斗实现的,不能浮躁,不能膨胀,要脚踏实地。首先要解决大多数人的收入问题,还要能带动一片,我们看北上广深周边都没有“贫困户”,如果成都能带动一方致富,那它就有一线城市的“命”了。


无语石1


我只说一句 前天晚上在老妈蹄花一个成都传统夜宵店吃夜宵 门口有自行车 电瓶车 有辆法拉利 有台奔驰跑车 也有一般的车 这就是成都 这么包容 不管你是干啥子的 从来没得哪个看不起哪个 说实话是不是一线 我们真的不在乎 我们这些年轻人 该干啥子干啥子 尽尽微薄之力 为了成都美好的未来就行了 所以不存在 爱咋说咋说 随便你们咋议论 成都也存在千年了


EUSHON


请让成都永远做一个简单、安逸甚至不求上进的二三线城市,谁稀罕去当一线城市谁自己去


krist2












卫亚平3


一般问这类问题的人,估计没有在成都生活过。

肯定不是指成都的房价,从房价来讲,成都的均价,一般是北上深一线城市的四分之一。人口总量,这个上涨确实比较快,已经1600多万了,也说明城市的吸引力很强。

交通,没有北上深那么挤,拥堵程度在全国排名10左右吧。

而且成都是多中心发展,跟北京形成了区别。

医院的拥挤?虽然有华西坐镇,但也不像北京上海那么挤。

所以,一线城市的病,成都很多都没有。


再说一线城市的命,这正是成都在努力的,根本不是没有这个命,而是正在努力靠近。经济总量、人均GDP与人均收入、高铁网络、上市公司这几点,离一线城市有不小的差别。

但在航空、旅游收入、会展、公园、书店、酒吧、茶馆、奢侈品、快时尚等总量方面,紧跟北京上海之后,比广州深圳还要强。


大材研究


成都没有一线城市的“命”,但也没有一线城市的“病”

这个问题有失偏颇了,成都虽然没有北上广深那样发达的经济,但这座城市的底蕴和包容性还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通过看一些人,就能体会到这座城市。

首先,成都人给我的感觉是人品不错。

认识一些成都的朋友,各行各业都有,感觉他们人品不错。

包容,有涵养,敢做敢说,有立场,宁可伤人也要说真话。

男人,女人都是如此。

第二,生活有质量。

他们的生活,档次不同,但都非常有质量。

比如,有的人定期出去旅游,国内或者国外;有的人喜欢自己做美食,独具地方特色;有的人会做衣服,给亲朋好友做。

第三,开放性强。

举一个例子吧。有位朋友的孩子,高中毕业后没去上大学,竟然去学做厨师。朋友还大力支持。

第四,生活悠闲。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

这些人如此,那这座城市,怎么会有一线城市的“病”呢?

所以,成都没有一线城市的“命”,但也没有一线城市的“病”,这是一座很好很适合生活的城市。就是,最近房价太贵了。


静观财经


成都在千年时光中积淀出自己的特色,她温柔而坚强,自古以来,她隐于世外,茕茕孑立。以北上广深城市发展的标准衡量成都是不合适的,是病是命,生活在其中的人民最有发言权,面对城市发展必须经历的阵痛,交通拥堵,成都人大都不赶时间,地铁能去到大多数地方;收入不匹配房价,成都人有深厚的生活哲学,郊区的房价也不算离谱。要节奏快,不妨去高新区;购物有太古里,那是消费的天堂;吃摊茶铺,给你别样的情调。成都就是这样一所适合所有人生活的城市。至于一线与否,命病几何,城市的发展规划很专业,成都是一个内外兼容,共性个性相存的城市。你说她一线,她摆脱不了规律,你说她算不上一线,那她就只是我们最爱的成都。


用户265016818


这是胡说八道,酸葡萄心理,见不得近几年成都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成都一直就是在别人的抹黑诋毁中发展,现在初具世界级大都市雏形。

成都在历史上,三国刘备称帝建都到南宋时,已经拥有一百四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当时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其繁华兴盛程度有扬一益二,锦官城的美誉,这在历史上就有其命。

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航空铁路的发展,解决了交通瓶颈,千年古都迎来再次崛起的时机。成都是全国第八位最大净贡献城市,比吸血城市,财政负数的城市,不知胜过多少倍。贡献者有病?吸血者理所当然,这才是有病吧?


西部天府耀中华


成都,位于四川平原核心位置,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不折不扣的天府之国。成都,几千年孕育的金沙文明,滋润着巴蜀儿女,至今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迈进新时代的今天,成都经济和社会水平不断发展,成都已经跻身于新一线城市,然而,一线城市普遍呈现的“病”态也随之显现。怎样才能去粗取精,去“病”保“命”?答案是明确的,人定胜天,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成都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只有加油干,才能除去一线城市的“病”,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线城市涌现出来的“病”,其实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只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直面问题,苦干实干加巧干,就没有医不好的病。

只有加油干,才能保住一线城市的“命”,宜业宜居、公园城市、青山绿水,只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敢于抛洒汗水,就能够把勾画的美丽蓝图变成现实。成都才是一座名副其实、可持续发展的一线大都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