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一絲不掛”和媽媽逛超市,路人好心勸導卻被懟:關你什麼事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害怕熊孩子搗亂沒人管,但更害怕的是看到家長懲罰孩子力度太過,心疼孩子,卻無能為力。

有一個4歲的小女孩沒有穿衣服去逛超市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在照片上小女孩身上"一絲不掛",穿著拖鞋扎著小辮子,隔壁是打扮的光鮮亮麗、穿著黃色裙子的媽媽,小女孩被媽媽牽著默默地走著,路過的人看見了都對媽媽說讓小孩穿上衣服吧,路人好心的勸導卻被媽媽懟:"管得真多,關你什麼事!"

女孩“一絲不掛”和媽媽逛超市,路人好心勸導卻被懟:關你什麼事

有路人看到小女孩進商場之前還穿著衣服,但是當孩子到玩具區哭鬧著買玩具的時候,女孩的媽媽不願意浪費錢,為了懲罰孩子就把孩子的衣服脫掉,讓她不準再吵鬧。這樣的教育方式讓網友憤怒,這麼粗暴的管教方法,孩子肯定會備受傷害。

粗暴地教育,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

1、容易被動機不良的人傷害

用不穿衣服的方式當眾懲罰孩子,會引起路人的注意,可能身邊還有動機不良的人意圖靠近孩子,孩子可能會被傷害,嚴重的話還會讓孩子的身心都受到損害,對孩子的安全極其不利。

女孩“一絲不掛”和媽媽逛超市,路人好心勸導卻被懟:關你什麼事

2、容易被同學欺凌

如今是數據發達的時代,自己發生的事情很快就會被路人傳到網上引發熱議,如果這個女孩身邊的同學看到這樣的照片,思想不端正的孩子就會取笑她,並且在他們的圈子裡傳播出去。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孩子未來上小學、初中、高中可能會因為這樣的照片長期受到他人的校園暴力,孩子會產生自卑和抑鬱的情況。

女孩“一絲不掛”和媽媽逛超市,路人好心勸導卻被懟:關你什麼事

3、產生性別認知障礙

孩子3歲後就會產生性別意識,需要父母地正確引導,認識自身與異性的區別,但是孩子如果經常以不穿衣服作為懲罰,會模糊孩子的性別認知,女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光著膀子就是男孩,讓孩子對自己性別產生錯誤的認知偏差,對孩子未來的性格發展極其不利。

粗暴的教育方式,正是父母不耐煩的表現,教育孩子,不是讓他停止哭鬧就完事,必須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認識錯誤並有意識地糾正錯誤。

女孩“一絲不掛”和媽媽逛超市,路人好心勸導卻被懟:關你什麼事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不要傷害孩子自尊心

孩子就算年齡小,也是需要被尊重的,孩子感覺到尊重,就會變得自尊自愛,不卑不亢,當他們犯錯後,他們也會學會尊重他人,給因自己的錯誤而造成不便的人誠懇地道歉。家長髮自內心的尊重,不傷害孩子自尊心,孩子也會互相尊重,便能不會犯錯。

女孩“一絲不掛”和媽媽逛超市,路人好心勸導卻被懟:關你什麼事

2、考慮懲罰後果

粗暴的教育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可能會引發孩子不安、焦慮和抑鬱的狀態。如果不讓孩子穿衣服的懲罰會讓孩子產生性別障礙,如果以打壓式懲罰孩子會讓他們變得消極自卑,如果以冷暴力方式懲罰孩子會讓孩子變得極度缺乏安全感。在使用懲罰的時候,考慮後果,主要是讓孩子如何學會改正錯誤

3、給孩子講道理

家長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孩子雖小,但也要耐心地給孩子分析他們的錯誤,告訴他們的行為是不正確的。並且瞭解孩子的內心想法,試圖開導孩子,和孩子一起度過困難。

女孩“一絲不掛”和媽媽逛超市,路人好心勸導卻被懟:關你什麼事

粗暴教育不會幫助孩子認識錯誤,還會抑制孩子的成長,所以選擇懲罰方式之前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做法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這樣的懲罰方式是否正確,並且一切都要以互相尊重為前提。只有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健康自信地成長。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