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之後的武漢,都在這部紀錄片裡了

封城之後的武漢,都在這部紀錄片裡了

在武漢堅守工作崗位的普通人

戶外探險隊志願者大象,打開後備箱,打開一個水果罐頭,將糖水一飲而盡。

1月23日武漢封城,1月26日,武漢實行中心城區機動車禁行管理,出租車停運,醫護人員的住址分佈在武漢三鎮,上下班通行成了問題。戶外探險隊的大象報名加入志願者車隊,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用車高峰期,大象經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吃個水果罐頭補充能量,繼續開車奔走在空曠的城市街道上,成為了“擺渡人”,連接起生活的希望。

跟大象一樣的人,在武漢,還有很多,他們是醫護人員、理髮師、外賣員、開鎖師傅、救護車司機、志願者……

紀錄片《在武漢》講述了非常時期下,生活在武漢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展現從病患到醫護工作者在這場疫情中面對的一切,自2月26日起在B站開播,已更新2集。

守望相助

出現在《在武漢》第1集《車輪上的生命線》的女司機李少雲,是周迅主演的微電影《女兒》的原型,她是生活在武漢的單親媽媽,長年帶著女兒依依開夜班出租車,風雨無阻。

疫情來襲,武漢出租車停運,李少雲也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報名加入志願者車隊,但是一直都沒有通過。

於是李少雲就幫忙為武漢志願者車隊協調信息,“像我們沒有車的,又想出一份力,就在群裡面收發一些需求信息。”

年幼的依依想出去玩,李少雲安慰她,外面有病毒,待在家裡才是安全的。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強行扭轉了每一個武漢人的日常生活軌跡。

“平常都說冒著生命危險,那都是形容詞,這一次是百分之兩百的,百分之三百的,百分之五百的,絕對不是形容詞。”大象深知加入志願者車隊的危險。


封城之後的武漢,都在這部紀錄片裡了

志願者開車接送乘客

同樣報名當志願者的出租車司機陳杰也說:“說不害怕那是假的。”

妻子擔心陳杰,跟兒子在家牽掛著陳杰的安全,“你是我們的全部,你完了我們都完了。”陳杰還跟妻子開玩笑,“我在給你攢嫁妝呢。”

每一個生活在武漢的普通人,都在跟疫情做鬥爭,雖然不知道勝利的那一天何時會到來,但依然在堅持著。

大象跟同伴們互相打氣,“堅持啊,堅持。”他希望大家都能平安。

一直在幫忙協調物資的志願者丹丹生病了,讓大象和其他同伴都很揪心。“她幫了那麼多人,我一定要去幫她。”

大象和丹丹此前並不認識,也沒有見過面,在特殊時期更不能走近,他帶著藥和菜去看望丹丹,把物資放在小區的長椅上,就坐回車裡等丹丹下樓。

丹丹沒有精神,下樓一趟喘得像一個80多歲的老奶奶。

大象看到虛弱的丹丹,眼淚止不住地流,“有很多熟悉的、不熟悉的人,一個個地離開,這一次真的,大家都很沮喪,而且不知道方向,不知道是不是黎明前的黑暗。”

但大象的車輪並沒有停下來,他依舊堅持工作,“我想總得有一束光,照亮大家前行的路。”

堅守崗位

第2集《這不只是工作》講述了在疫情時期仍然堅守崗位的普通人,他們是外賣員、開鎖師傅、理髮師、卡車司機……

武漢封城後,外賣員王建工作的站點,只剩下10個人在工作,他接到了一個特殊的訂單——幫忙遛狗,狗狗陳皮的主人是孕婦。


封城之後的武漢,都在這部紀錄片裡了

外賣員送貨

疫情期間,遛狗也成了危險的活動,王建每天晚上都要去陳皮家裡接它出來,遛一圈再送它安全到家,這隻金毛犬體型龐大,但性格卻非常溫順。

外賣員徐晶晶也接到了大量的代購訂單,她明顯地感覺到,

自1月20日起,藥店的口罩就賣斷貨了,再往後幫客戶買藥,也經常需要跑好多家店,才能買齊。

讓徐晶晶印象深刻的一個訂單,來自一位老先生,他需要30毫升的胰島素,因為他不會用手機下單,輾轉了很久才在別人的手機上下了一單,他很著急,徐晶晶只好一邊跑單一邊安慰這位急需胰島素的老人。

徐晶晶自從武漢封城後,就一直在外面跑,她感覺疫情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遠了,但是心卻更近了,“平時大家點外賣圖個方便,現在代購了之後,很多顧客一連幾次都在找我。”

封城之後的武漢,都在這部紀錄片裡了

滯留武漢的貓

留在武漢過年的開鎖師傅易松山,整個春節期間都非常忙碌,他接到的90%的開鎖工作,都是去客戶家上門喂貓。

他進門之前就會給寵物主人打視頻電話,給對方看家裡的情況以及貓的現狀,他日益嫻熟地掌握了鏟貓砂和換水、添糧的一整套動作,如果客戶家裡貓糧不足,他還會帶貓糧上門,讓嗷嗷待哺的小貓吃個痛快。

易松山感慨,很多人看到他的貓之後,傷心的流淚,看到自己救活他的貓,感動的流淚。

理髮師宋忠橋也在疫情期間挺身而出,為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理髮,讓他們能安心上一線,救更多的病患。

疫情時期,理髮成為剛需。此前,宋師傅從沒想過,理髮也會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

宋師傅溫柔地幫助女醫護剪掉長髮,並把剪下來的長髮拿給她們留作紀念,“我想在保護他們的情況下,去幫忙把髮型設計好。”

剪掉長髮的女醫護們也非常樂觀,“換個新發型也挺好。”

不能忘記

武漢是一座千萬人口的城市,每一個挺身而出的志願者,都在為武漢能夠正常運轉,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他們對抗病毒,也在對抗自己對病毒的恐懼。

紀錄片《在武漢》記錄下了他們每一個人面對疫情時的勇敢、焦慮、恐懼、樂觀……

大象依然堅持每天運送物資、接送醫護人員,他一邊開車一邊平靜地說:“身後就是家人、朋友、鄉親……汶川我都去救助過,現在是在生我養我的城市。真的犧牲了,也是為自己的家鄉,不虧。”

因為篇幅所限,很多素材並沒有進入《在武漢》的正片,作為花絮單獨剪輯出來。其中,從福建三明開車送貨到武漢的司機吳國水,令很多網友感動。

他第一趟自費出車到武漢,家人不理解,房東也不要他回去,積蓄也花光了。

但是吳國水沒有後悔,他覺得做善事就是儘自己的一份力,別人怎麼說、怎麼看不重要,當他把物資運送到武漢後,拍視頻留念時,他也說不要提他的名字,只說武漢加油就好。

正如主創團隊所說的,8集紀錄片《在武漢》想要表達的是,“民胞物與,念茲在茲。” 每一個為抗擊疫情做過貢獻的人,都不應該被忘記。同樣,這場疫情帶來的反思,也不能被遺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