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前段时间,小布看了部不算太热门的动画电影——韦斯·安德森的《犬之岛》。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很有趣。

“Isle of Dogs”(狗岛)伦敦东部一片区域的名字,韦导驾车经过那里时,灵光乍现,便有了这部电影的主题。

神奇的是,“Isle of Dogs”听起来很像“I love dogs”(我爱小狗),真是个奇妙的巧合。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故事是这样的:

20年后的近未来,狗只数量激增,加上犬流感肆虐,日本“希崎”政府把所有狗狗都放逐到一座垃圾岛上。12岁的男孩小林为了寻回爱犬Spots,独自驾驶小飞机飞向了这座“犬之岛”。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电影表面上充满温情,其实是披着童话的外衣讲述现实的内核

。关于《犬之岛》的主旨我不想过多探讨,倒是觉得其中关于日本艺术的部分值得聊一聊。

《犬之岛》延续了韦斯·安德森一贯的艺术风格——强迫症般的构图,梦幻的配色体系,浓郁的异域风格和复古情调……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犬之岛》剧照

简直是行走的电脑壁纸印刷机。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照

这些鲜明的个人印记,在日式美学的承载下,呈现出一种相得益彰的和谐。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富士山、樱花、浮世绘、能剧、相扑、寿司这些日本元素不时闪现,主人公小林甚至还为狗狗们创作了一首凄美的俳句。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犬之岛》寿司制作场景搭建示意图

作为日本文化脑残粉的韦斯·安德森也坦言,电影配乐是受了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影响

有些镜头的构图是在致敬日本导演黑泽明。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犬之岛》剧照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黑泽明电影作品《七武士》剧照

最吸引艺术爱好者小布的是,电影中很多画面都借鉴了日本江户时代的传统浮世绘插图。

比如艺术家葛饰北斋哥川广重的作品,甚至还有些关于浮世绘的彩蛋。

小林市长泡澡的场景中,他身后的屏风上就是典型的浮世绘风景画: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这一画面明显借鉴了浮世绘中最经典的《神奈川冲浪里》: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男孩和狗狗搭乘缆车这一幕的背景中有座淡粉色山丘: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看起来像是致敬《富岳三十六景》中的这一幅: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男孩给狗狗洗澡用的啤酒桶上印着“北斋”,这更是直接是向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表达敬意: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东风西渐的影视艺术作品不在少数,比如《功夫熊猫》和《花木兰》,受日本浮世绘启发的也不仅是韦斯·安德森甚至不仅仅是在影视艺术界。

在一百多年前,浮世绘刚兴起的时候,你能想得到名字的一众印象派画家,都可以说是

浮世绘的脑残粉,比如马奈、莫奈、梵高、高更。

浮世绘(日语ukiyo-e)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多为风俗画、版画,主要描绘小市民的日常休闲生活。

“浮世”的意思就是人们所处的现世、漂浮不定的尘世,它的精髓是活在当下。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浮世绘的题材很多元,其中70%以上是春画、美人画,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其它题材还有风景画、役者绘、武士画等等。

浮世绘作品在当时印刷方便,价格不高,主题又很“亲民”,真真正正是下里巴人的作品,因此常常被老百姓挂在家中。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浮世绘中最有名的一幅大概是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中的《神奈川冲浪里》(断句为神奈川冲 浪里)

这幅画不仅是最有名的浮世绘,甚至也可以算是最有名的日本画之一了。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夏日炎炎,海浪冲击下的神奈川清凉了许多。富士山远远躲在巨浪之后,只露出尖尖的雪顶。

大牌服装设计师还以它为灵感设计出了秀服: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知名日本快销品牌优衣库,也推出过以《神奈川冲浪里》为主题的印花T恤。

《神奈川冲浪里》有着典型的三角形构图。看似是典型的浮世绘,其实隐含了葛饰北斋多年关注西方油画的心得。

也正是因此,19世纪中叶,日本艺术同茶叶、陶器一道进入欧洲市场时,葛饰北斋的画以及他所代表的浮世绘很快就吸引了当时欧洲最前卫的艺术家们。

德加、马奈、梵高、高更都临摹过浮世绘的作品,还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浮世绘元素。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左拉肖像》马奈

印象派奠基人马奈在1868年的《左拉肖像》背景中安排了三幅画——他自己作于几年前的《奥林匹亚》、根据西班牙画家维拉斯凯兹的油画《酒神巴库斯》制作的铜版画和一幅相扑力士的浮世绘版画,三幅画中唯独浮世绘版画是彩色的。

再加上画面左侧的日式屏风,足以看出马奈对日本文化的喜爱。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吹笛少年》马奈

他的《吹笛少年》更是将浮世绘对现实世俗的描绘以及线、形和色彩的表现手法融入其中。

整个画面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是学习浮世绘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的经典之作。

擅长描绘自然光景的莫奈更是自己的夫人卡米耶穿上和服给他当模特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穿和服的女子》莫奈

还给自己定居的吉维尼花园中的小桥取名“日本桥”,经常和他最爱的睡莲一起出镜。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睡莲·日本桥》莫奈

梵高则是受浮世绘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位知名画家

,他临摹过很多浮世绘的作品。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花魁》(临摹)梵高

他也会像马奈一样,在自己的作品里隐藏“浮世绘彩蛋”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唐吉老爷》梵高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铃鼓咖啡屋的女人》梵高

梵高《星空》的构图《神奈川冲浪里》高度相似。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他本人的独特画风里,竟也找得到浮世绘的影子。线条清晰明亮,用色纯度高,平涂上色不做晕染……这些都是梵高从浮世绘中获得的灵感

地球两端的文化土壤中孕育了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浮世绘强调活在当下,印象派擅长捕捉光影。

转念想想,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二者似乎达成了共通。

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即便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在东西方交往并不顺畅的年代,日本的家庭挂画也能圈粉欧洲的青年才俊

不到100年前,中国在世界上仍未是强国,但我们的水墨画也能吸引毕加索等西方大家的注意,甚至临摹了整整五大本。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大英博物馆中的东方艺术品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也深得欧美民众们喜爱。

所以,只要没有完全隔绝优秀的、真正有特色的文化,必然会传播出去。

这是文化传播的基础,与国力无关,与学术、经济地位无关。

如今,许多人高呼要响应号召“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扬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想方设法地用各种方式,用不同的概念来包装从未改变的内容,不思创新。

这样传播的所谓“文化”,连自己国家的民众都不会认同,谈何传播?

在现代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文化,从来不是开几个培训班,做几期夏令营,把传统旅游路线的名字换成“XX文化之旅”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扎扎实实地了解自身的文化,展示我们的精髓,展现最有特色、最吸引人的一面。

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件事,谁会替我们做呢?文化传播的使者,比如韦斯·安德森、马可波罗、喜爱日本画的欧洲画家,热爱中国水墨画的毕加索等,许许多多。

但本土文化的挖掘者,只可能是我们自己。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

文章中出现的部分艺术文化作品:

《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

《富岳三十六景》

葛饰北斋

《左拉肖像》 爱德华·马奈

《吹笛少年》 爱德华·马奈

《穿和服的女子》 克劳德·莫奈

《睡莲·日本桥》 克劳德·莫奈

《唐吉老爷》 文森特·梵·高

《铃鼓咖啡屋的女人》 文森特·梵·高

《犬之岛》(电影)韦斯·安德森 导演作品

《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韦斯·安德森 导演作品

《七武士》(电影)黑泽明 导演作品

——————


《犬之岛》——东方文化如何征服欧美大咖?

布置你的文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