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童心說》是明代末期傑出思想家、文學家李贄的一篇議論文。李贄,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員、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

童心,在《詞源》中,是小孩子心思,童稚之心的意思。童心是初之心,人的本心本性,自然人性和樸素心靈,沒有摻雜後天干擾的心靈的純然狀態。源自真性的一種自然流露。

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童心說》概述

先分析這篇文章的結構以及各段的主要內容。

該文分為四段,第一段第一句指出“童心”的出處,來自龍洞山農敘《西廂》最後一句“知者勿謂我尚有童心可也”。由此可見,李贄這個命題來源於龍洞山農的一篇文章。《童心說》是對這篇文章中所提出的“童心”一詞進行了新的表述,並不是李贄所創的一個新名詞或理論。接著李贄試圖對“童心”定義,指出何為“童心”。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

從李贄的這段文字來看,他對童心的解釋分兩方面:第一,童心即真心。第二,童心是最初一念之本心,童心即本心。

第二段論述童心因何而失。李贄認為: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蓋方其始也,有聞見從耳目入,而以為主於其內而童心失。其長也,有道理從聞見而入,而以為主於其內而童心失。……夫道理聞見,皆自多讀書識義理而來也。”

這段文字又指出了“童心”是未聞見道理之前的本心。李贄在文章中沒有說童心是善是惡,只是指出了人從知道了美醜,並盡力去追求去執行之時,童心就開始喪失了。

“古之聖人,曷嘗不讀書哉!然縱不讀書,童心固自在也,縱多讀書,亦以護此童心而使之勿失耳,非若學者反以多讀書識義理而反障之也。”

從上文來看,李贄並沒有反對讀書,只是認為讀書而不能留住真心,雍塞了自己的童心,是錯失了本真。第三段文字論述了人保持童心的重要性,指出了有“童心”才有“至文”,有童心才能有創新,在文學藝術上尤其如此。

因此李贄說: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於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則道理不行,聞見不立,無時不文,無人不文,無一樣創制體格文字而非文者。”

李贄指出了六經、《論語》、《孟子》等,是被後人潤色過後的言詞,即使是聖人所說也是針對當時的弊病而有感而發,不能把這些言論當做萬世之至論。

據此,李贄“童心說”的內涵有三點:

第一,“童心”是真,沒有被馴化的、沒有被所謂經典教條毒害過的本真之心,並沒有明確為善惡之心。

第二,“童心”無偽,是指真實自然的人性,是人的正常的、合理欲求的無掩飾的表現。

第三,“童心”就是要人言行合一,要求人的行為與言論為一體。

對“童心說”我們也應該一樣。在釐清“童心說”的內涵後,我們再來研究“童心”有何特性,以便我們能更加深入的理解李贄的核心思想。

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童心”的特性

他說,所謂“童心”就是“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這種“本心”是最真實質樸的,未受一切汙染的,因而它也是最美麗的。

童心最初就是沒有善惡的一張白紙,不過“道理聞見”愈多,就會被改變,那些僵化變味的“理”無時無刻不在侵蝕“童心”,從而導致那些固有的童心漸漸喪失自我,開始說假話,寫虛偽的文章,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感。

既然以聞見道理為本心,那麼說的話就成了聞見道理的翻版,而不是出自童心的由衷之言。哪怕他說得天花亂墜,跟我又有什麼相干。這難道不是以假人說假話,辦假事,寫假文章嗎?

人一旦以虛假為本,一舉一動也就無不虛假了,由此去對假人說假話,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講假事,肯定信以為真;給假人談假文章,必然讚賞備至。這可真是無處不假,便無所不喜呀!滿天下全是虛假,俗人哪裡還分辨得出真偽。

而至人則不一樣,在不讀書時,童心能夠存而不失,讀書時也能守護童心,不使之失落。比如莊周.老子。

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個真人的資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誠為本,就永遠喪失了本來應該具備的完整的人格。

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童心”的核心思想

李贄在《童心說》這篇短文中透露的信息是:第一,一個“真實自然”的人就是有“童心”的人。因此,做一個“真實自然”的人是為人的根本,也是為文的前提條件。

第二,前人的思想都不是絕對真理,前人的思想大都是針對一時一事而發,而且往往被後人斷章取義或被某些另有目的的人利用了。

第三,如果完全相信前人的理論,就會失去自我,失去“童心”,成為一個心口不一的“假人”,或者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自我。

第四,一切事物都是在運動變化之中,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思想,李贄要求我們要用運動的觀點審查一切言論,而不是對某些言論頂禮膜拜。

個體應要時刻保持自我“童心”,“直下自覺、直下肯定”此“童心”之“最初一念”,並在此基礎上展開個體生命的實踐活動與德性修養,如此方不失為“真人”,方可臻於聖人境界,此即是李贄成聖人意識之具體體現,也是“童心說”對個體的真實存在和生命意義的積極肯定。

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保護“童心”

《愛彌兒》開篇即言:

“出自造物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偏見、權威、需要、先例以及壓在我們身上的一切社會制度都將扼殺他的天性,而不會給它添加什麼東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長在大路上的樹苗,讓行人碰來撞去,東彎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五四運動時,文化先驅者們就發現中國孩子照片上的眼睛是呆滯的,沒有光彩,更沒有星辰大海。這樣的目光是觸目驚心的,這樣的目光非救不可!這一發現使他們把拯救孩子的聲音喊得更響亮!今天的孩子眼睛裡蘊藏著什麼?是天真爛漫? 還是功利學習的疲憊?還是無限能動的生命創造想象力?

兒童,是人生的開始;童心,是心靈的本源。心靈的本源怎麼可以遺失呢!

正如網友所言:

“書呆子不是我們的錯,是制度的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很重要,而所學的知識多一點少一點不應該被看得至關重要真;用分數教育替代了公民教育,那麼我們的國民素質怎麼提高? 考分大抵是“虛偽”的,它往往搶佔了人們天然純真的本性。考分不可能替代真心、替代素養素質、替代文化人文。從人的一生來衡量,家長不宜急功近利“唯分數論”,讓孩子身心、品格、素質健康地成長,其實遠比分數飛快成長重要。

“童心是教育的根,賦予教育生命和活力。重新認識被遮蔽的童心正是現代精神異化的藥方,迴歸童心的教育也就是從教育的途徑來引導人尋求精神的迴歸,在傳遞人類文明、促進現代化知識技術發展的同時,也應引導人迴歸本真、形成真純的人格,教育要煥發童心原初的生命激情,讓兒童以及成人都擁有自己的精神家園。”“童心說”要求成人保護每一個孩童的“自然真心”這顆沒有修飾的種子。

“童心”之真在於直心而動,不假造作:“怕作官便舍官,喜作官便作官;喜講學便講學。身心俱泰,手足輕安,無兩頭照管之患,無掩蓋表揚之醜。” 只有當人能夠真實地面對自己,本然澄然地觀照世界,才能獲得最大的精神自由。只有一個人真善美都發自天性的時候,才是自然之情。

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童心”是一種高估的樂觀,理想之情懷。

“童心”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會不會是一種理想?李贄強調人應依“真心”“真情”辦事。這會帶來某種危險,若人人全以自己的“真心”作為行動的標準,人人均有“真心”,而各人“真心”不同,因而標準就不同,這樣的話,社會的運轉就失去了統一的原則,變得混亂。另外,讓理學家們擔心的是,李贄的“童心”會為隨意追求個人慾望提供理論上的依據——如果這樣,那麼道德豈不是會淪喪?制度豈不是要毀滅?於是李贄在《藏書》中指出來依“良知”作為初心的屬性和功能,對世界萬物和善惡做出基本判斷。人之初,人人都有“赤子之心” 性無不善,故行無不良。

“赤子之心”首倡於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所言之“赤子之心”指的是先天的道德之心。倡導性善論的孟子認為,具有偉大人格的“大人”先天的道德心不被慾望功利所擾,說話做事能遵循內心善端。他端正了自己,就能影響世界。李贄的“童心”,其實是新儒家學者先天性善論的繼承和發揮。

讓人性迴歸自然,趨於不被世俗沾染的嬰兒狀態。“童心說”提出了以兒童為本位,用純潔的童真喚醒成人內心精神世界的迴歸讓躁動的內心靜下來。可見,李贄是從“人”這一有情有欲的生命存在,從如何迴歸本我的哲學角度以確立成年人的“童心觀”。

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豐子愷的“童心說”良知來自與美的認知與迴歸

老子的“嬰兒”“赤子”、莊子的“天真”、孟子的“赤子之心,李贄的“童心說”都是一脈相通的。到了現代“童心說”有了新的層次。

現代散文家豐子愷提出了兒童的天性也需要用美的事物薰陶。

無端拔起和拋棄“一朵鮮嫩的野花”;甚至會無緣由地捉住一隻翩翩然的蜻蜓或蝴蝶,殘忍地撕去翼膀。毫無疑問,這是兒童藝術美育上的一大問題。

豐子愷對“頑童”缺乏藝術美育的問題予以明確批評,我們所惋惜的,不只是雪地、野花、蜻蜓本身,而是兒童小小年紀卻有了動手毀壞或殘殺的人的“心”。

我們所可惜的,是天真活潑的兒童卻有“見美景而忍心無端破壞,見同類之生物而忍心無端虐殺”的“不仁之舉”。

豐子愷提出的兒童美育緊緊圍繞著“同情心”、“童心”和“藝術心”這三個範疇,通過培育“同情心”、呵護“童心”、涵養“藝術心”感染與薰陶兒童學會欣賞與愛,去除他們人性中自私殘忍的雜質,用藝術去雕琢齣兒童散發愛的光,以美啟真,以美引善,從而回歸其生命的質樸與純真。豐子愷也認為天性是契合大自然的質樸與真美,只是童心之初,懵懂善惡,一美育之,提撥明辨,迴歸天性。

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童心說”的私

由於“童心”肯定人的慾望活動之自我為主體,現實生活中,有人之原本生理和心理慾望實現要求,由此衍生了“人必有私”這個觀念。他在《藏書》中說“夫私者人之必也,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證明了“人必有私”乃是“自然之理,必至之符”。則“私”是此主體所具有的天性。

表現的人性的“私”,是“善”還是“惡”呢?李贄認為是“善”。“趨利避害”乃是“人之同心”。在當時社會條件下,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趨利避害”更是出於他們生命活動的本能。

李贄直面現實人性,向傳統發出挑戰,肯定人必有私,認為一己的物質利益之“私”能夠為其他生產活動產生動力,如果沒有同個人物質利益相互關聯的“私”,那麼人們在物質生產和生活中就不會有積極性和主動性。他說的私就是人性真的部分,他相信和倡導這“私”是善的一面。

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童心說”思想啟蒙的意義

人首先是一種感性的存在,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與人格,存在於靈動與活潑的情感生活之中。人的真實情感的自由抒發,洋溢著自由主義教育反對封建教育的桎梏,追求個性自由和解放的精神。

做一個能夠獨立思考,自由創造,“從有純真童心的‘童子’趨向‘有骨頭’不‘東西侍賴’,有獨立人格和強健的生命力,能獨自承擔起人生的重負依然心思純粹的成人。這就是“童心說”的啟蒙思想。

它從每一個平常人物身上自然生髮出來,是那樣生氣勃勃,富有未經雕琢的、樸素的光澤,又那樣生動可感,易於把握” 這樣人的道德規範就不再是由外在的客觀必然性決定,而是能自主地由天性進行價值判斷,極大地突顯了人的主體性與創造性,從而充分張揚了人類生命的獨特尊嚴。

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迴歸童心,迴歸生命的本真,驀然回首,你會明白什麼才是生命裡最珍貴的。

舉兩個觸動心絃的例子

  • 電影《末代皇帝》最後一幕:溥儀臨終前回到早已物是人非的故宮。歷盡巨大滄桑之後的溥儀步履蹣跚,滿頭銀色。然而,他的童年卻在滄桑之後甦醒過來。這是他最後一次來到王宮了,走到令無數眼神羨慕的金鑾殿。那一刻,他沒有傷感,沒有失去帝國的悲哀,沒有李後主的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喟嘆。他一步步走向臺階,走近王座。然而,他不是在王座上眷戀當年的榮耀,而是撲到龍椅底下,去找尋他當年藏匿的蟋蟀盒。盒子還在,蟋蟀還蹦跳著。這是他一生中美好的童趣,承載著最幸福的回憶。
    童趣還活著!它沒有隨著政權的消亡而退卻。當眾人在膜拜王宮寶座的榮耀時,他,皇帝本人,只記得兒時初心裡蘊藏的天性童趣。這活生生蹦跳著的蟋蟀比鑲滿珍珠的王冠貴重!唯有孩提時代的天趣才價值無衡。皇帝覺醒了!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心底的童心復甦!他知道王冠是怎樣的沉重和天真王國是怎樣的美好。人生終了,一個帝國的皇帝最後的夢不在皇宮的任何地方,而在藏匿於王座下的蟋蟀盒子。小小的蟋蟀盒子,拆解了世俗世界的金字塔,拆解了權力與財富的全部迷夢。
  • 秦王朝的丞相李斯,原是上蔡的普通百姓,後來卻登上權力的尖頂,擁有天子之下最大的榮光。其兒子們都娶了秦國公主,女兒也都嫁給了秦國公子。當任職三川太守的長子李由回咸陽探親時,李斯在家中大擺酒筵,文武百官前來祝賀,門庭若市,家門口的車騎數以千計。位居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排場。可是,在政治鬥爭中他因為敗給趙高而落得腰斬咸陽,死得戚慘。臨邢之前,埋藏在他記憶深處的天趣突然覺醒,他對兒子說:“我想跟你再牽著那條黃狗,同出蔡東門去追野兔,還能辦到嗎?”人生路上,走到盡頭,幡然悔悟——才發現,原來生命的歡愉,並不在權勢的峰頂上,那裡只是一片假象,高處不勝寒的孤獨。驀然回望,生命的歡愉,只在大自然的自由懷抱間徜徉。伴著皇帝在宮廷裡用盡心機得來的富貴金迷,不如伴著狗在原野上追逐野兔的快樂。李斯在這一瞬,突然意識到生命最後的歸真,實在為時過晚。


讀完李贄《童心說》或許能讓你迴歸童心


結語:

現代社會,人們精神建設虛弱,心靈的無助導致更容易迷失自我方向,喪失了本初的生存狀態和價值追求。“童心說”中的生命意識正是一種積極的,關涉社會公正的,凸顯個人存在價值的正確導向。“童心說”所傳達的,自由率性地體味生活本真,人人發揮自我的價值,平等地相處這些觀念提供了一種新的找尋生命意義的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